03.05 公司撞名“新冠”后,营销电话接不停 经理:不想炒作

2月29日,红星新闻一篇名为《网友建议成都“新冠”食品改名,公司回应:不改》的新闻在网上引起热议。“新冠月饼几十年,为什么要改?”“新都冠生园莫名其妙背锅。”“应该改,反正我不会买这个牌子的月饼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充斥在网络,让成都市新都区冠生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郑晓燕有些烦恼。

成都市新都区冠生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商标为“新冠”,是一家专业从事月饼、粽子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不仅是网友的评论,还有广告公司、策划公司也在给我打电话。”郑晓燕苦笑道,“从里没想过‘新冠’这个名字有一天会让我经历这些。”

不考虑改名

但“新冠让相聚更甜蜜广告语尴尬了

成都市新都区冠生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成都市新都区新冠大道1号,郑晓燕告诉记者,这条路也是因为公司而命名的。新都区冠生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89年,“新冠”商标注册于1993年4月,“后来也陆陆续续注册了几个不同的商标,有文字商标、图形商标等等,但都是以‘新冠’二字为基础的。”

郑晓燕说,其实作为新冠食品的管理者,对于“新冠”二字比常人更敏感。“当时看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被简称为‘新冠’还比较诧异,想着怎么就这样缩写了。”随着“新冠肺炎”这一说法的普及,让郑晓燕感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压力归压力,但我也想得比较开,觉得就算名字相同,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大家总不会因为一个名字就黑一个企业吧。”

公司撞名“新冠”后,营销电话接不停 经理:不想炒作

成都市新都区冠生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门头

郑晓燕的手机里,收藏了不少关于公司回应改名的新闻,“不管是你们红星新闻原创的,还是其他媒体转发的链接,我都关注了。”每一条新闻链接下的评论,郑晓燕都认真浏览,“一开始比较忐忑,但后面看到大多数评论都是支持我们的。”郑晓燕说,感觉大家还是比较理性,知道此“新冠”非彼“新冠”,了解新冠肺炎和新冠食品没有任何联系,“这让我放心不少。”

而针对部分网友说的“再也不买这个品牌的产品”“请赶快更名,看着不舒服”等言论,郑晓燕表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也不需要过多去在意,“公司也开会给员工说过,针对不良评论,没必要去纠正和评论,把自己的品质做好就足够了。”

郑晓燕说,其实在疫情初期,看到公司“撞名”了之后,公司管理层还开会讨论过要不要在网站、公众号发布声明说新冠食品和新冠肺炎联系,“经过讨论,大家觉得还是没这个必要,我们的重点是还是把产品品质做好。”

公司撞名“新冠”后,营销电话接不停 经理:不想炒作

成都市新都区冠生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部分广告架

“虽然有网友建议改名,但是这件事我们没有考虑过,毕竟企业做了这么多年,一直是这个品牌。”郑晓燕说,但是如果有更好的广告语,是可以考虑更改的。“但其实我们的广告语也没有什么问题呀。”说到这里,郑晓燕笑了笑,“‘新冠让相聚更甜蜜’。我们做月饼和粽子,在端午和中秋之际和家人团聚,这个广告语本来是没有问题的。”

合作邀约来了

几天接超30个电话,“有公司联系我线上卖货”

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郑晓燕的手机就响了四次。郑晓燕接完电话后对记者说,“昨天半夜十一点过,我都已经睡了,还有媒体打电话把我吵醒,问商标、广告语的问题。没想到因为这个名字受到了这么多的关注,之前从没遇到过。”

据其介绍,这几天时间,郑晓燕就接了30多个电话,有媒体,有经销商,有顾客,还有卖粽子卡、月饼卡的商家,甚至还有设计公司、策划公司,“广告公司说可以为我们策划新的广告语,还可以帮我们做宣传片。”

不仅如此,还有公司联系她说可以利用小视频做线上销售,“告诉我说可以在抖音、火山小视频等平台利用视频链接卖货。”

但面对这些合作的“橄榄枝”,郑晓燕都选择了拒绝。“担心他们利用‘新冠’的商标进行炒作,我不想因为这件事、这个名字来炒作。”郑晓燕说,任何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都不会关联疫情来进行炒作。

目前,新冠食品公司正在为生产复工做准备,复工之后就要开始制作端午节的粽子,“川渝地区的销量应该影响不大,因为毕竟是老品牌,市场认可度比较高,我们对市场还是很有信心的。”

谈“蹭热点”

“一个企业能走下去靠的还是品质”

通过启信宝查询,全国目前有1813家在营业企业名称中带有“新冠”, 涉及地产、科技、文化、机械等多个行业,最早的成立于1991年。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官网查询,共有178件商标与“新冠”有关,“新冠月饼”“新冠炭烧”等在列。

公司撞名“新冠”后,营销电话接不停 经理:不想炒作

成都市新都区冠生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官网

对于这些信息,郑晓燕也有耳闻,“这些企业,再加上前段时间网上热议的‘新冠高架路’,都和新冠肺炎没有任何关系,大家也没必要去歧视、去抵制。”

有的企业因为和“新冠”相关的名字而苦恼,有的企业却上赶着想蹭这一个热点。郑晓燕说,她也看到了有企业抢注“李文亮”“钟南山”“火神山”等商标的新闻,“我个人认为不恰当,没必要用这种东西来炒作,一个企业能走下去靠的还是品质,而不是这一个蹭热点的名字。”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彭惊 摄影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