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晉朝只拍到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到司馬炎登基統一三國為止,以後的事情電視劇卻不怎麼拍?

包蕊傑


曹操雖然是一代梟雄,把持朝綱但是曹操沒有自立為王,這點曹操比司馬家就高明,司馬昭司馬懿竊取漢朝後自立晉國,以後五胡亂華沒把他祖墳刨嘍,有什麼可讓人學習的啊,司馬家是罪人而已


皇家大掌櫃


西晉至隋朝這300年是我國曆史上最黑暗,最屈辱,最血腥,最懦弱的時代

西晉給後世傳播了不正確的價值觀,整個西晉一朝基本上是毫無功績 可以用5個詞語概括,人臣奪位,家臣弒主,奢靡享樂,後宮亂政,八王之亂

(1)晉朝奠基者是司馬懿,司馬懿本是曹操幕僚,曹操將其引薦給曹丕,曹丕視其為老師,曹丕臨死前拜司馬懿為託孤大臣,輔佐曹睿,曹睿死後拜司馬懿為託孤大臣,雖然曹氏三代人對司馬懿有所猜忌,但也委以司馬懿重任,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誅殺曹爽,剷除曹氏最後的守護人,獨攬朝政。

司馬懿死後司馬昭掌權,司馬昭竟命人在光天化日之下當街砍殺曹魏皇帝曹髦,開啟了家臣弒主的惡劣先例,打破了自秦漢以來的忠君愛國理念,這為後世君臣不和埋下了極大隱患

(2)晉朝統一三國後,司馬炎開始貪圖享樂,皇室貴族也興起攀比之風,為了加大攀比資本,皇室貴族開始大肆剝削百姓,向民間收取金銀器具,用以互相攀比,上樑不正下樑歪。各地官員也興起了鋪張浪費 奢靡之風,整個晉朝迅速腐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3)司馬炎長子司馬衷是個白痴兒,但是司馬炎堅持立長不立賢,司馬衷當了皇帝,因司馬衷是白痴 無法理政,皇權自然落到了皇后賈南風身上,賈南風是個又老又醜的女人,或者是自己太醜吧,因此心裡有點扭曲,見比她漂亮的女人就直接殺掉,同時在宮中養了一大批男寵,賈南風大權在握,禍亂朝堂,晉朝中樞面臨癱瘓局面

(4)終於各地藩王坐不住了,聯合起來討伐賈南風,史稱八王之亂,八王之亂混亂程度簡直超過歷史上的安史之亂,八王之亂掀起了晉全部上下的大混亂,部分藩王為一己私利,招來胡人參戰,壓制胡人數百年的北方防線徹底為胡人打開大門,八王之亂使晉朝國內有限的軍事力量損失殆盡,胡人看到機會,紛紛入主中原,面對胡人進攻,西晉再也無力抵抗。

西晉滅亡了 北方被異族佔領,持續三百年最黑暗時代

西晉滅亡了,宗師殘存力量在南方建立政權,稱東晉,北方淪陷,胡人入主中原並建立政權,史稱“衣冠南渡”,這段歷史太過殘忍,血腥,屈辱,北方人口在數十年間損失9成以上,北方漢人被淪為牲口一般被胡人奴役

從電視劇《楚嬌傳》就可以看出,此時北方完全淪為奴隸社會,而漢人就是奴隸,胡人把漢人抓起來當牲口一樣圍獵,,等等此段歷史太過於黑暗血腥,實在罄竹難書

全部都是負面負能量,無法體現中華文明可書寫之處

兩晉南北朝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的中世紀,三百年時間裡都是充滿殺戮,暴力,血腥,奴隸,包括偏暗的東晉政權也是碌碌無為的政權,實在拿不出一個可以歌頌的英雄人物及事蹟,另外這段歷史主要矛盾是漢人政權與北方少數民族的文明衝突,自然不會過多的書寫


朝夕聞道


西晉統一之後的歷史過於黑暗,當代社會弘揚的正面價值觀和正能量,在那段歷史時期完全看不到。如果拍成電影、電視劇,你只能看到大士族們無底線的炫富,父子之間猜忌,兄弟之間反目,同族之間相殘。好人不長命,惡人得不到應有的報應。以這種負能量的歷史為基礎拍攝的影視劇,幾乎不可能立項。




當然了,當代的部分電視劇製作人的品行也沒那麼高尚,不會因為一個朝代不爭氣就不去拍這段歷史。西晉時期黑暗無道,這不難辦,把人物洗白就行了。比如前些年某電視劇就把北齊昏君高湛洗白了,給他換了副新面孔,就上星了。據說收視率還不錯。

所以,西晉時期很少被拍成電視劇,黑暗題材本身還不是唯一的因素,最關鍵的一點是那段歷史本身太混亂了導致的。

也就是說,那段歷史天生自帶的“劇本創作困難外加受眾極低”的雙重缺陷,讓逐利的資本不敢輕易觸碰,才是那段歷史難以被拍成電視劇的真正原因。

說到這裡,可能很多人對西晉統一到滅亡的歷史的混亂程度沒概念,下面系統的介紹一下這段歷史。

公元290年,晉武帝司馬炎駕崩後,宰輔之位落到了他的岳父楊駿手上。由於太子司馬衷是傻子,所以楊駿掌權後,西晉的軍國大事全由楊駿一人說了算。一時間,楊駿儼然變成了西晉王朝的真皇帝。



楊駿的大權獨攬,讓很多人非常不爽,比如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晉惠帝司馬衷的皇后賈南風等。公元291年,這些人聯手出兵,幹掉了楊駿。

司馬亮、司馬瑋聯合賈南風誅殺楊駿後,朝政大權由他們三人共同執掌。司馬亮對這個結果非常滿意,但楚王司馬瑋和賈南風不滿意。兩人都是心懷鬼胎。於是賈南風就又以晉惠帝的名義下密詔給司馬瑋,讓他殺了司馬亮,答應事成之後,讓他一個人掌權。

司馬瑋收到密詔後,摩拳擦掌,手裡的屠刀早已是飢渴難耐,於是他就殺了司馬亮。結果天算不如人算,司馬瑋哪知道這是賈南風給他下的套。等他殺了司馬亮後,賈南風立即翻臉不認賬,派人造謠,說他偽造皇帝手詔,故意殺害朝廷重臣。司馬瑋的部下聽到謠言後嚇得不輕,軍心潰散,四散逃亡,於是司馬瑋也就這麼稀裡糊塗的變成了光桿司令,被賈南風派人活捉,並被處死。

事後,朝政大權被賈南風一人掌控,她的親戚黨羽,比如她的族兄賈模、內侄賈謐、母舅郭彰等人,很多都被委以重任。司馬氏的江山就這麼被賈南風給操控了。

這一段歷史是八王之亂的開端,史學界通常把這幾年歸納為八王之亂的第一階段。



如果你以為事情到這裡就結束了,那你就太小看八王之亂了。後面歷史的混亂程度,完全超出了正常人的想象。

公元299年,由於賈南風沒兒子,她害怕當時的太子司馬遹繼位後會清算她,於是她就設毒計害死了司馬遹。

司馬遹是個天資聰慧的人,他在世人心裡不是他老爹司馬衷那種笨蛋形象,大家一直忍著賈南風胡作非為,就是因為有他,期盼他繼位後能撥雲見日。而他現在被賈南風暗害死了,這等於是斷了大傢伙的希望,於是大批藩王藉此起兵討伐賈南風。

事後,賈南風被處死,賈氏一黨被誅滅,藩王中輩分地位最高的趙王司馬倫掌權,成為王朝的實際統治者。(司馬倫與之前被誅殺的汝南王司馬亮,早已病死的司馬師和司馬昭是異母兄弟)

掌權了一段時間後,司馬倫野心爆棚,他覺得自己不應該屈居於宰相之位,然後他就找茬廢黜了晉惠帝,自立為帝,並將晉惠帝軟禁於金墉城。

大家起兵本來是清算賈南風的,現在司馬倫自立為帝,爬到了眾人頭上,這讓眾多藩王無法接受。所以司馬倫稱帝后,局勢徹底失控。就藩於許昌的齊王司馬冏,關中長安的河間王司馬顒、鄴城的成都王司馬穎,一起起兵討伐司馬倫。揭開了西晉大亂的序幕。



司馬倫聽說此事後,也糾集部隊反擊,雙方投入的兵力高達十多萬人,洛陽附近的老百姓因為混戰,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經過一番大戰後,司馬倫戰敗,並被誅殺。

搞死司馬倫被後,三王當中勢力最大的齊王司馬冏迎接惠帝司馬衷復位,然後他以功勞最大為由,出任大司馬,主理朝政。

三王當中的另外二王,河間王司馬顒、成都王司馬穎見司馬囧撈的好處最大,對司馬囧獨攬朝政非常不滿,便決心二度起兵。估計是由於二王實力不夠,二人便在起兵前又拉了一個人入夥,此人便是第七個被裹入八王之亂的諸侯王,長沙王司馬乂。

司馬乂當時駐軍在洛陽,河間王司馬顒的使者與他密會後,他便率軍奔襲皇宮,以奉天子的名義攻打司馬冏,並將司馬冏誅殺。

司馬冏被誅殺後,歷史又一次重複。司馬乂獨攬大權,司馬顒什麼也沒撈到,然後他就聯合司馬穎集中27萬大軍起兵討伐洛陽。

司馬乂也不是吃素的,他見二王殺來,便領二十萬大軍迎戰,與司馬顒、司馬穎聯軍會戰於洛陽城下。雙方打的兩敗俱傷。


就在三王會戰時,一直在朝廷內任職司空的東海王司馬越蠢蠢欲動,在一個夜晚,他勾結禁軍將領,捕獲司馬乂,將其交給了河間王司馬顒處死。



接連坑死司馬囧和司馬乂後,司馬穎終於修成正果,坐上了第一輔政大臣寶座。他一入洛陽城,就以晉惠帝的名義給自己增封了二十郡的封地,拜丞相,儼然當年獨攬大權的趙王司馬倫一樣。至於司馬越和司馬顒則什麼好處都沒撈到。

看到這裡,你應該能猜到下面會發生什麼。

是的,司馬越和司馬顒心懷不滿,然後他們又又又一次出兵,展開了混戰。

不過這次混戰的結果與之前不同,司馬顒吸取了先前的教訓,選擇不出兵,忽悠司馬越單挑司馬潁。而司馬穎兵強馬壯,不是區區司馬越能對付的。所以這場混戰最終以司馬越全軍覆沒,潛逃外地,收拾殘部而告終。

擊敗司馬越後,司馬穎也沒得意太久,司馬越的弟弟司馬騰害怕被司馬穎清算,便毫無底線的外結烏丸、羯朱等胡人部落反攻司馬穎。他的這一行為等於是引狼入室,主動把胡人引進了中原。

胡人善戰,打仗有兩把刷子,司馬穎派去的鎮壓大軍打不過,被打的全軍覆沒,然後他也被迫出逃,潛逃到外地收拾殘部。而他在見識到胡人的戰鬥力後,也派人到關外招攬胡人。後來建立匈奴漢國的劉淵就是當時被司馬潁派出去招兵買馬的其中一個部將。



司馬越、司馬穎先後全軍覆沒後,一直在觀望的河間王司馬顒瞬間復活,他偷偷率軍攻佔洛陽,並取代司馬穎,操控晉惠帝,獨攬大權。

司馬越見到司馬顒這個小人居然得志,再加上他當時的實力已有所恢復,於是他就帶著本部兵馬和他弟弟司馬騰邀請來的幾萬胡人殺向了洛陽。

這一戰,司馬越軍氣勢洶洶,司馬穎軍完全抵擋不住。雙方一通混戰之後,司馬顒被打得全軍覆沒,被迫帶著晉惠帝退回了關中老巢。司馬越見皇帝被搶走了,便引軍馬繼續追殺,由司馬騰從漠北搬來的鮮卑援軍勢不可擋,潼關和長安先後淪陷,關中的百姓被鮮卑軍一通屠殺,死傷兩萬多人。

事後,司馬越搶回晉惠帝,而他也因為“護駕有功”,連勝N級,坐到了西晉頭號宰相的位置上。

眼見司馬越大權獨攬,司馬穎急了,他等不來胡人的援軍,又被司馬越追殺,便躲到了范陽王司馬虓處避難。司馬虓怕事,就把司馬潁軟禁在了王府。不久後,司馬虓暴斃而死。范陽國的長史劉輿更怕事,他擔心留著司馬穎的小命會成為范陽藩國的後患,便令人秘密勒死了司馬穎。

司馬穎死後不久,惠帝司馬衷突然死亡。有人說是被司馬越毒死,但沒有證據。其後司馬越扶持司馬熾繼位,是為晉懷帝。

晉懷帝剛登基,就下詔書赦免司馬顒,封其為司徒,讓他回朝廷。司馬顒喜極而泣,沒懷疑這是陷阱,就急忙奔赴洛陽。可讓他沒想到的是,南陽王司馬模早已派遣人在半路截擊,最終把掐殺死了趕往洛陽的馬車內。

待司馬顒死後,參與八王之亂的八人,就僅剩下司馬越一人了。



當然,司馬越最後也沒撈到好。他之前借胡人兵馬助戰,只是一時爽,待所有藩王都被幹死後,而進入中原的胡人又賴著不走。於是他就必須要單獨面對胡人,趕胡人走,收復失地。

可是司馬越哪有這個本事?他內戰內行,外戰外行。根本無力收復失地。

對於司馬越的無能,滿朝文武開始罵他,為了平息輿論,司馬越只得自請出徵,率軍征討盤踞在山西的劉淵。可是他知道自己根本就不是劉淵的對手,對此次出征沒信心,因而大軍還在半路上時,他就急血攻心,病死在了軍中。

司馬越一死,十幾萬晉軍群龍無首。匈奴軍隊在石勒的率領下,襲擊晉軍。石勒把匈奴騎兵擺成了一個環形陣,將十幾萬晉軍圍在環形陣中,用弓箭射殺,十餘萬王公、士兵和庶民相踐如山,全被殲滅。

隨後,石勒焚燒司馬越的靈柩,將天下大亂之罪歸罪於司馬越,同時,洛陽的晉懷帝也發詔貶司馬越為縣王。至此,八王之亂算是完全終結了。



看完這段混亂的歷史,各位是什麼感覺?是不是除了懵圈,還是蒙圈?惠帝司馬衷、汝南王司馬亮、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楚王司馬瑋,以及其餘的司馬穎、司馬乂、司馬越、司馬顒、司馬模、司馬騰等等人,這特麼都是誰跟誰?儘管前面已經系統梳理過一次了,但看完之後還是記不清楚?

像這種混亂不堪的歷史,正經寫歷史書的人不敢輕易觸碰,就連寫古典小說的古人也不敢輕易觸碰。因為寫中國古典小說有個比較通用的格式:

①:朝廷無道,統一的國家開始出現裂痕;

②:天下紛亂,群雄並起,國家分崩離析;

③:一個或幾個比較厲害的大佬脫穎而出;

④:以這幾個大佬為核心,形成若干強盛的勢力派,其他小軍閥被一一消滅或吞併;

⑤:幾個大佬開始互相攻伐,都宣稱自己為天命,指斥他人為反賊;

⑥:最後打得只剩下一個大佬,天下終於一統完成,重新恢復為一個統一的國家;

著名的《三國演義》是這種模式,同樣著名的《隋唐演義》也是這種模式。

這種模式寫出來的劇本好看,因為它符合中國人的傳統價值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大家愛看的不是分裂,而是分裂之後的統一過程,或者群雄並立的故事。

可是西晉統一之後的歷史不是這樣,當時只有分,沒有合,只有混蛋,沒有英雄。就連群雄並立也沒有。像這樣的一段歷史,不僅劇本難寫,寫出來也沒人愛看,而且看完之後還記不住。這就是西晉統一到八王之亂的歷史,為什麼很少拍成影視劇的原因。


Mer86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就這問題應了那句老話,他這事就是個二大娘的針線筐,那叫個亂七八糟,沒法拍。

司馬家建立的晉朝,是咱大華夏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就這段時間,您都沒法誇他。

歷史上著名的石崇炫富,就那個那蠟燭當柴火棍做飯那個,就是這晉朝發生的事。

還有那自廢武功的八王之亂,也是司馬家建立的那晉朝發生的事,那智商壓根就不在線上的晉惠帝司馬衷,天下老百姓都餓死了,他還擱那何不食肉糜的發問,所以他這塊就沒有一件是好事,您就說吧,這咋拍。

這就沒點正能量,這事就一個字亂。

那麼咱就以八王之亂把這些個事,說道說道,大傢伙聽聽感覺一下。

八王之亂開頭

咋說呢?這事咱得從晉武帝司馬炎身上說起。他這人和皇后楊豔生了傻大個司馬衷,就是後來的晉惠帝。

楊豔這命不好,壽命不長,在臨時的時候逼著司馬炎將自己的皇后位傳給了自己的堂妹楊芷,司馬炎瞅著哭哭啼啼的楊豔,這就同意了,對於這個結果楊豔表示很開心,這才滿意的走了。

只不過讓楊豔沒有想到的是,就是因為這個決定,讓他們老楊家最後被夷了三族,這事虧大發了。

咋回事呢?

楊芷她這人沒後,中間有一個男娃還早夭,所以她就把心思放在了司馬衷的身上。

大傢伙也知道司馬衷這就是個傻子,不管你咋扶持這都扶不上牆,所以楊芷這就想弄一個彪悍一點的媳婦,給自己這司馬衷出主意,為了自己身後事做準備。

那麼這時間點上,趕巧了,賈充要被任命到長安鎮守,他不想去,那麼有一個大臣荀勖就給這賈充出主意,讓他把女兒嫁給司馬衷,他這就不用去了。

好吧,這賈充就把賈南風給推了出來。賈南風這人何值是彪悍啊,大傢伙都知道這人,這人不僅彪悍長的還醜。

所以這事最後還就成了,賈充的閨女也嫁出去了,還是太子妃,自己還不用去長安了,他到是挺開心。

在這個過程中,司馬炎其實一直就瞧不上這兒子司馬衷,就一直有想廢他的想法,那麼在賈南風的操作下,再加身楊芷的庇護,這就躲了過去。

但這賈南風瞅著自己的老公太傻,所以做的事有時候特別的出格,而這楊芷為了司馬衷就處處為這楊芷在司馬炎的面前求情說話。

楊芷回頭就教導賈南風別胡鬧,這好,賈南風壓根就不領楊芷的情分,還嫉恨上了楊芷。您說這事他就沒有道理可講。

這不到了最後司馬炎死了,這司馬衷做了皇帝,賈南風這就想找楊芷的麻煩。

這宮裡邊楊芷是皇太后,這宮外邊是楊芷老爹楊駿一家獨大。

楊駿感覺勢單力孤還把自己倆弟弟召集過來,形成三楊權傾天下的局面。

說道這裡,估計有人要問了:“這司馬炎也不是個糊塗人,死後咋就弄出個這樣的局面。”

其實司馬炎有遺詔,他是讓楊駿和司馬亮共同輔政,結果他沒有算到,自己個病重的時候,那充其量就是個縣令才能的楊駿,居然敢把他軟禁起來,順道還改了詔書,這事弄的比較尷尬了。

當然這會司馬炎已經死了,但賈南風蹲在後宮裡挺難受的,她就瞅著楊芷和她老爹楊駿挺來氣的,畢竟皇帝是司馬衷,而司馬衷對自己是惟命是從。

結果現在這天下居然是你楊駿說了算,所以他就起了幹掉楊駿的念頭。

這不後來就聯合了司馬亮以及司馬瑋,這就要弄死楊駿。

咱前頭也說了,這楊駿壓根就是個假大空,沒啥才能,在他主持朝局的時候,和這宗室那叫個離心離德。

所以這三人也沒費多大勁,就把這楊駿給掀翻了,把楊駿逼到自己家的馬棚裡被大頭兵用戟給捅死了,他一死楊家人徹底受到了清算,夷了三族,被誅殺的人員就達到了數千人。

而那處處維護賈南風的楊芷被廢成了庶人,最後凍餓而死。哎!這楊芷簡直就是給自己挖坑埋!

亂吧!是挺亂的,但咱好歹還能理清個頭緒,這往後邊,那叫個亂。

八王之亂開啟

那麼楊家的事算是瞭解了,這朝局就被三個人瓜分了,司馬亮,司馬瑋以及蹲在後宮裡邊的賈南風。

咋說呢?這三人也不是鐵板一塊,外敵肅清之後,他們相互之間就有了矛盾。

司馬瑋這人喜歡軍事,本身他也有功勳,所以手裡有兵權,他還有民心,這也是他們能夠掀翻楊駿的資本。

司馬亮對這司馬瑋的兵權挺害怕,所以就想著如何奪了司馬瑋的兵權。

司馬瑋他也不是司馬衷的智商,也明白司馬亮的心思,所以就嫉恨這司馬亮。

那麼蹲在當中間的賈南風瞅的挺明白,所以就聯合這司馬瑋,以司馬衷的名義下了一個秘密詔書,讓他殺了司馬亮。

好吧,這事辦成了,司馬亮死了,八王之亂的第一王就這麼死了。

就在司馬瑋合計自己得失的時候,得咧!賈南風的計謀可就跟著來了,說他這詔書是假的,這就翻臉不認賬了,這就開始造謠說司馬瑋誅殺朝廷重臣。

這消息一傳出來,司馬瑋手底下一幫子人,瞅著司馬瑋的眼神可就不對了,跟著就全跑了。

結果司馬瑋身邊就剩下一個十四歲的家奴和一輛牛車,哎!這事弄的,敗的那叫個稀裡糊塗的。

司馬瑋臨死的時候,從懷裡拿出那秘密詔書給監刑的尚書劉頌瞅:“這就是那詔書啊!俺是按照朝廷的指令行事的,咋就弄成這樣了呢?”

劉頌到是挺同情司馬瑋的,但事情已經到這一步,只能仰面瞅著天哭。

瞅到這裡,大傢伙也就明白了吧,就這晉朝啥禮儀朝綱的已經不存在了,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胡咧咧這都能成為事實,所以他這何值是個亂字了得。

那麼司馬瑋這就成為了八王之中第二個被幹掉的王。

這下好了,整個朝廷就全部落到了背後搞風搞雨的賈南風手裡邊了。

打這裡起,他們那賈家的人就開始佔據朝廷呼風喚雨好不得嘚瑟啊!

至於司馬衷天天蹲在宮裡邊,就不知道發生了啥事,這也是一種悲哀啊!

那麼這事到這裡結束,司馬家的宗室和朝堂還是能忍的,畢竟還有個太子司馬遹嗎?

咋說呢?司馬遹這人很聰明,據史書記載有司馬懿之風,他攤上司馬衷這個爹,也是沒辦法的事。

據說司馬遹五歲了,司馬衷都不知道自己有這麼個兒子,是晉武帝司馬炎拉著司馬衷的手指給他看,司馬衷才知道自己有個兒子,哎!

那麼賈南風瞅著這司馬遹很心煩,因為她這人無後,所以就想法弄死這司馬遹。就這邏輯,就這腦瓜,哎呦!真的沒法說。

說道這裡,咱插一句嘴,這賈南風也是燒腦過度,她也不想想,自己個就是無後的,這司馬衷不可能一直活下去,那麼接替司馬衷的人就一定是司馬遹(畢竟就這麼一個兒子沒別人),你對他好點,這不就完了嗎。不好也就算了,她還起了殺心。

她就不知道現在司馬家的宗室不言語,讓她這麼胡作非為是幹啥?沒大的把柄不是。

這感情好,賈南風把這太子一殺,得咧,司馬家的宗室立馬就有了反應。

一幫子王爺,這就開始找賈南風算後賬嘍!

首先是最大個的司馬倫,直接自己個造了個假詔書(這回可是真的假詔書了,上回是假的真詔書),帶著一幫人騙開宮門進去就廢掉了賈南風。

最可笑的就是,這賈南風被抓走的時候,還向自己個的傻老公司馬衷求援:“你老婆都要讓人給廢了,你還坐在哪裡,下一步他們就會廢了你!”

這可真是高見啊!但司馬衷壓根就沒搭理他,估計他自己都不明白一幫子人吵吵把火的幹嘛呢?

後來這賈南風就被一杯金屑酒給毒死了。

司馬倫這就開始上臺獨掌大權。

八王之亂第二階段

咋說呢?權利這東西最能迷人眼睛,司馬倫感覺獨掌大權這還不行,還想要更進一步,這就想要自己個當皇帝,所以他就找事把司馬衷給廢了,自己立自己做了皇帝。

瞧這事幹的,廢帝這就不是一個臣下乾的事,往往結果都不得好。

咋說呢?司馬倫這就是個沒文化的主,按照典籍裡的說法就是不知書,他的寵臣孫秀那也是個沒料的貨,你讓他貪贓枉法,玩弄權術這還行,至於正事,這就和他不沾邊。

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哎!司馬家一幫子宗室瞅著這架勢,感覺廢腦筋,廢帝也是你一個王能幹的事,在說你能當皇帝,俺們也能。

所以這局勢又開始失控了,司馬冏,司馬顒和司馬穎跳出來,起兵開始討伐這不要臉的司馬倫。

司馬倫也不害怕,誰怕誰呀!擼起袖子拉著大兵,這就開始混戰。

這一打,就六十多天,倆多月,戰事結束,司馬倫完蛋了,後來就被賜死了,這就是八萬之亂中的第三個王。

那麼參加這次混戰勢力最大的就是司馬冏,那不用說了,這司馬冏就成為了起兵的三王之首,他就來主持朝政。

那麼司馬衷也就順順當當的復位了。話說回來,誰主持朝局,誰就得利最大。

那麼這司馬顒就不樂意了,這就準備討伐司馬冏,他還捎帶著拉著司馬乂做了內應。

咱就說了這司馬乂也是夠大膽的,他就帶著一百人多人,直接就殺向了司馬冏的府邸。這中間沒把兵力擴大,就是一個小範圍的廝殺。這和當年司馬懿帶著三千敢死隊弄曹芳都有的一拼。

就這還打了三天。最後的結局,大傢伙也能猜到,這司馬冏算是完蛋了,捎帶著兩千多人都被誅殺夷三族。

咋說呢?這司馬冏死的可夠慘的,還被暴屍三天,所以這司馬乂更加的狠辣。

那麼這八王之亂的第四王也就撩倒了。

開頭和司馬冏聯合的司馬顒和司馬穎不樂意了,這帶著兵可就來了,帶著二十七萬大兵就開始圍攻洛陽。

咋說呢?這司馬乂還真有兩下子,這麼多人圍攻,屹立不倒,前前後後反而把兩王的人馬砍殺俘虜了六七萬。

但戰爭這事他就是個耗費錢糧的事,時間一久這司馬乂的城裡邊可就開始缺糧了。

那麼八王之亂中最後一個王司馬越可就出現了,他就考慮這事到最後還是司馬乂輸,所以他就悄摸兮的勾結一幫子有異心的人,就把司馬乂給抓了起來,順道就交給了司馬顒手底下的將領。

這事做的那叫個地道啊!最後這司馬乂被活活燒死了。

那麼第八萬之亂的第五王就這麼完了。

八王之亂最後階段

那麼這回坐大的是誰呢?司馬穎,這貨不僅給自己增加了二十個郡的封地,還給自己立了黃太弟的身份,就這身份相當於儲君了,只要司馬衷一死,他就能上位了。

好吧,這又來一次歷史循環。

這回出頭的是司馬越,這貨沒實力,咋辦呢?他就借兵,從那借兵呢?就是從胡人的手裡邊的借兵。

好吧,手裡有兵腰桿子也硬朗了,於是司馬越和司馬穎兩人掐起來了。

咋說呢?這司馬穎不是個,被打的屁滾尿流的,回頭司馬穎也請了胡人來助陣。

這就為後來五胡亂華埋下了伏筆,請神容易送神難,這幫子胡人到最後把漢人當糧食吃,還起名叫兩腳羊,哎!不堪回首啊!

這倆人掐的正得意呢?這不還有一個王司馬顒,悄摸兮的摸了洛陽,這就取代了司馬穎,也開始了獨攬大權。

這會司馬越實力得到了恢復,畢竟有胡人幫忙不是,這就和司馬顒開打了。

最後這司馬顒是越打越小,愣是被司馬越打成了一座孤城。

最後這司馬顒被司馬越手底下的部將給活活掐死,而司馬顒的三個兒子也捎帶被砍死了。

那麼這會,司馬越拿到了司馬衷,皇帝撈到手裡邊了,這啥也好說了。

這個時候先前被打敗的司馬穎左等請的胡人沒到,右等請的胡人還沒來,他這就有點怕了,於是就躲到了范陽王家裡邊避難。

那麼這范陽王也該著了,不久就死了,咋死的呢?據說是暴斃,得咧,這司馬穎可就沒人罩著了,那會怕死的人也多,這不司馬穎就被人給活活勒死,向司馬越表功。

那麼這個時候,司馬衷死了。糊塗皇帝死了,上來的是晉懷帝,這皇帝可不好糊弄了。

八王之亂,就剩下最後一個司馬越了。

晉懷帝可不是司馬衷,他對這司馬越不客氣,直接下詔來了個征討,這司馬越得到信之後,急血攻心死了。

八王最後一個就這麼完蛋了。

您自己個瞅瞅,有夠亂的是不是!一圈司馬下來,您都不知道誰和誰了。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因為拍不出來,拍不出也過不了審!

三國時代不過百年,終結三國的西晉曇花一現,卻被不小心開啟了三百年的大亂世,我們一般稱之為兩晉南北朝。從八王之亂開始,各種毀三觀、滅人倫的事件每天都在上演。

晉武帝司馬炎讓智商不足的兒子繼位,為後來的天下大亂埋下了伏筆,司馬衷應該不是很傻,但就是智商太低,以至於被各方勢力玩弄於股掌之間。醜皇后賈南風包養了大批小鮮肉,還大權獨攬,最終引發了八王之亂。

西晉大亂導致五胡感覺有機可乘,匈奴主劉淵率先南下,劉淵、劉聰、劉曜父子先後掌權,滅掉了西晉王朝。隨後羯族的石勒崛起,鮮卑慕容部、拓拔部等先後南下,史稱五胡亂華,現在都不這麼叫了。

此時的北方漢人的遭遇相當悲慘,這些胡人南下沒有太多的補給,生性兇殘又不知禮義,漢人充當了他們的食物,稱之為“兩腳羊”,漢人十之八九死於戰亂。一部分衣冠南渡,組成東晉的班底。另一部分僥倖逃脫者逃至西北的前涼避難,光是這段悲慘的歷史,該怎麼拍成電視劇。

五胡相繼入主中原期間建立了大量的政權,史學家選擇了16個影響較深的政權,史稱“五胡十六國”。期間戰爭不斷、草菅人命、三觀盡毀,亂世人不如太平犬,電視劇要怎麼拍呀!


青史文集


相比三國時期在群眾中的熱度,三國終結者——西晉彷彿被人們遺忘了。

西晉結束了幾十年的亂世,建立了以漢族為主體的大一統王朝,建立王朝的司馬家族也自帶光環,作為諸葛亮的一生之敵,司馬懿在中國也算是耳熟能詳的人物。可奇怪的是,不管是影視作品,還是民間文學,包括評書,戲曲,演繹這段歷史的作品都很少。

司馬炎:

西晉就像後媽生的孩子,一直不受待見。這是為什麼呢? 說起西晉,不得不說是中國人心中的痛。這個王朝留給後人的記憶是亂七八糟的家族內鬥、匪夷所思的價值觀以及對待外族侵略時的軟弱無能。

雖然它的上位手段不是很光彩,可這不算什麼,歷史上相似的事例有很多。隋、宋等朝代的建立方式和它也是差不多的,這不是人們不喜歡它的原因。 首先是領導無方。

看看西晉的皇帝們,你就知道,智商欠費是件多麼可怕的事。雖然它只有四任皇帝,可除了開國皇帝武帝司馬炎之外,其他三個司馬衷、司馬熾、司馬鄴根本就是糊塗透頂。

司馬衷是歷史上數一數二的“白痴皇帝”,那句“何不食肉靡”成為千古笑料。這樣的皇帝,除了拍他的笑話,有哪部影視劇會把他當作主角呢?以他為主角,又能帶給觀眾什麼呢?

二是歷史的河流奔騰不息,有高潮就有低谷。歷史是有規律的,對歷史的關注度也同樣有波浪一樣的規律。關注三國的人多,接下來的晉、南北朝就會少一點;接下來的隋唐人氣高點,後面五代十國就少點;再後面兩宋人氣高,元朝就低點,然後接下來就是明清的大熱。



這是一條波浪線,本人不是研究歷史規律的,說不出為什麼會這樣,留給有水平的人來研究吧!

三是晉朝存在時間太短了,沒有出現一個可以讓人記住的大治盛世。我們之所以能記住漢唐,和它們存在的時間較長,湧現了很多明君盛世,也有很多名臣名將。而西晉,這方面太少了。

整個西晉,能報得上來的名臣名將們有幾個?又有多少關於他們的傳說故事?要知道,老百姓很多是通過傳說和故事來了解歷史的,這是西晉的硬傷,人民群眾記不住他們,也怪不得別人。

四是政治黑暗,內鬥不止。這是一個內鬥最兇的王朝,沒有之一。自己家的兄弟,叔侄,父子自相殘殺,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殺你,社會一點不和諧,其價值取向明顯違揹人民的期望。同時,這些打打殺殺中,沒有出現值得記住的名將,沒有出現值得記住的戰役,你拿什麼讓人家關注你呢?

五胡亂華:

最後,不得不提的是,從晉開始,中國陷入了最黑暗的時期,華夏人民和文化幾乎被滅絕。這是中國人心中抹不去的痛。從晉朝開始的三百年,外族入侵,殘殺漢人,滅我文化,幾乎到了滅族滅種的地步。

任何一箇中國人都不願意揭開這個傷疤,所以也很少有人拍攝這個時期的作品。


剛日讀史


司馬懿好不容易生前為自己的家族鋪好了路,讓司馬師和司馬昭控制了曹魏政權,最後由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改朝換代,改國號為“晉”並且統一了三國。誰知晉朝竟然如此不受後人歡迎,以晉朝為歷史背景的影視劇少之又少,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因為晉朝使得整個中原和草原發生了大混戰,八王之亂、五胡亂華都是在晉朝發生的。所以我們在看待晉朝的時候,總感覺非常混亂,並沒有一個非常好的主線,關鍵是晉朝的幾位皇帝只能當做反面教材。

為什麼以晉朝為歷史背景的影視劇很少?晉朝真的不受歡迎麼?

公元266年,司馬炎違背司馬懿遺言篡魏,建立晉朝,24年後滅掉吳國,完成了統一。如此一個漢人統一的朝代,疆域又遼闊,為啥電視劇都不喜歡拍這個朝代呢?

一、晉朝壽命短

西晉從統一到滅亡,僅僅立朝37年。雖然有個東晉消耗了點時間,但是那早已是失去半壁江山的割據政權了。

看到這,你肯定心裡好奇了,明明隋朝、秦朝時間也短啊,為啥隋、秦有人拍?其實還是應該從統治者看起,隋朝有誰,一個楊堅一個楊廣,二位名聲都不弱。一個開闢新朝代,一個富二代送葬國家,拍起來都十分好看。

再看秦朝,秦始皇可是著名的鐵腕政治人物,還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光衝名號,隋朝和秦朝都隨便秒殺晉朝開國皇帝司馬炎。更何況,司馬炎之後再也沒啥能讓人印象深刻的皇帝了。

為什麼以晉朝為歷史背景的影視劇很少?晉朝真的不受歡迎麼?

二、晉朝沒有過盛世之治

反觀大家熟知的朝代,漢朝六次盛世,唐朝開元盛世,宋朝雖然沒有盛世,但是大家都認可宋朝的經濟文化實力,明朝永樂盛世,清朝康乾盛世。這些都是當時封建朝代強盛的象徵,是人們記憶深刻的點,而晉朝還沒來得及盛世就已經快速消亡了。

晉朝是篡權王朝,無明君、無名士、無名將。晉朝除了司馬炎還稍微算作明君,其他幾位都是扶不起的爛泥,司馬炎不僅是後續皇帝中活的最長的,還是能力最強的,想想,一個國家統治權從兄弟到大臣、皇后、太后輪流坐,就是沒有皇帝的事,有多麼可怕。

為什麼以晉朝為歷史背景的影視劇很少?晉朝真的不受歡迎麼?

整個晉朝,大臣們都在努力想要控制朝政,一個能做頂樑柱的都沒有,王羲之有名,但是他僅僅只是個書法家,陶淵明也只是個文人墨客,算不上名士。晉朝還沒有名將,整個晉朝的武官,大家想想,能叫得出誰。

司馬炎篡權得了天下,不值得大家讚揚,更可怕的是後人一代不如一代,倘若和宋朝一樣偶爾出幾個明君,晉朝的慘淡情況也不至於如此。

想想,誰願意花投資去拍一個沒什麼談資的朝代?哪怕拍出來,大家也不一定會認可。

為什麼以晉朝為歷史背景的影視劇很少?晉朝真的不受歡迎麼?



人在天涯6768


準確來說這樣有些不正確,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是司馬炎建立晉朝之後,司馬炎自己將自己的祖父司馬懿尊奉為宣皇帝,廟號高祖,自己的伯父司馬師追尊為景皇帝,廟號世宗。自己的父親司馬昭追尊為文帝,廟號太祖。確切的說,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的故事還屬於三國的範疇,三國的結束是以司馬懿征服吳國結束的。所以說晉朝的故事應該是從司馬炎開始的。

但是目前的電視劇,比如很早的《三國演義》,是把三國從頭說到尾,也就是說他拍攝的內容並沒有晉朝的故事,因為司馬懿還是屬於魏國後期的重臣,從曹丕的爭奪魏王到建立魏國司馬懿都出過大力,而且在魏明帝到魏元帝之間,司馬家雖然把控了魏國的朝政,但是還是屬於三國的歷史,因為蜀漢還是姜維,吳國還是孫氏,所以必須要拍攝三國的歷史,就必須拍攝司馬懿家族,從司馬懿到司馬昭。很火的《軍師聯盟》也是屬於三國題材,而不是晉朝。那麼為什麼總要拍三國題材呢?

這還是因為央視版《三國演義》和名著《三國演義》的巨大影響力,使得三國題材的內容在民間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西晉征討吳國的出兵圖。


人者仁義也


很簡單啊,因為大家不喜歡,因為越拍越沒意思。

先說不喜歡,因為在大家的印象裡面,晉朝是最典型的得國不正。人家曹操好歹是自己打下了三分天下,屬於自主創業,可是司馬懿呢?趁曹家沒人(曹丕曹叡死的早),靠著耍無賴奸計,欺負曹家的孤兒寡母,以陰柔取天下,為天下人所不齒;

其次,如果說你得了天下之後勵精圖治,奮發圖強,好好珍惜愛護百姓也行,也會給你家刷美譽度,可是呢?

在歷史上,司馬炎統一了之後就開始不思進取、奢侈享樂,話說他給自己的宮殿網羅的美女高達30000名,每天坐著羊車去臨幸那些女子,美女們為了吸引司機(拉車的羊),故意在門口撒下沾了鹽水的青草;

如果是最高層僅僅是奢侈腐敗的話,還猶有可原,更可怕的是最高層在政治建設上昏招不斷:先是大封同姓諸王,讓每個王爺都有自己的封地和軍隊,把好不容易統一起來的國家再次埋下分裂的種子;然後又是厚待外族勢力,讓五族進入中原,埋下了五族亂華的種子;最可怕的是明知兒子司馬衷是個白痴,還非得傳位給他,硬生生的把國家作到了分裂的邊緣,讓其他王族勢力產生不該有的想法。

果然,司馬衷繼位後,先是賈南風弄權,後是楊太尉亂政,把整個朝堂搞得烏煙瘴氣;接著各位王爺開始蠢蠢欲動,再一次打響了王位爭奪戰,讓整個國家民不聊生;緊接著,那些狼子野心的少數民族匈奴,氐族,鮮卑,羯族和羌族先後趁亂而起,大肆屠殺漢民族,可以說,給漢民族造成了極大的傷害。成為歷史上的“黑暗時期”。

這麼個情況,換誰誰喜歡拍?


數碼小靈通


這個是必然的,因為司馬懿家族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

一言以蔽之:司馬懿是君主界的秦檜,而秦檜是文臣界的司馬懿。

1.首先是司馬懿家族是竊國者侯的典型代表。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司馬懿是玩弄權術的高手。

這裡說司馬懿家族,不能說司馬家族,因為我國複姓司馬的人很多,比如春秋戰國《司馬法》的作者兼軍事家司馬穰苴,還有編撰史書的司馬遷、司馬光。

司馬懿竊國之後,對曹家進行大規模屠殺,對擁護曹家的文臣武將進行誅殺。這比當年曹操篡漢惡劣多了。

所以在京劇中,司馬懿是比曹操還要白臉的角色。而曹操在近代以後,逐漸被人翻案,但是司馬懿一直沒有被人翻案。

2.司馬懿家族的家風,或者說文化基因非常惡劣,是遺臭萬年的典型代表

司馬懿篡位成功之後,給他們的後代樹立了一個非常惡劣的形象,就是司馬懿家族成員都想著效法司馬懿進行篡位。

從下圖的八王世系來看,有兩個是司馬懿的兒子,4個是司馬懿的曾孫,2個是司馬懿的同族孫輩,都是爭權奪利之輩。

而那個說出“何不吃肉糜”的晉惠帝比劉禪還不如,是另一極端的代表。

換句話說,這個家族就沒有什麼好人,後世的統治者、史學家和文人都對這個家族沒有什麼好感。

在東晉時,司馬家的皇帝偏安江南,很多江南大族就已經表達了對司馬懿家不堪的往事的嘲諷。

所以說真的是遺臭萬年。

3.司馬懿家族對中華文明沒有什麼貢獻

雖然說司馬懿家族統一了三國,但是說句實話,曹家的人也能統一三國,因為曹魏的實力要比蜀漢和孫吳強大,所以三國統一隻是時間問題。

司馬懿家族在統一之後,迅速因為八王之亂而讓中國進入了更大規模的分裂,之前的三國分裂還只是民族內部矛盾,和地主階級與農民之間的矛盾,而到了東晉十六國和南北朝,在上面兩個矛盾之上,又出現了更大的矛盾,就是民族之間的矛盾——也就是歷史上說的“五胡亂華”。

所幸,有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漢族文化沒有斷更。

所以說,司馬懿家族對於中國統一沒有做出貢獻,他們只是在中國統一的過程中,乘機竊取了勝利果實,但是歷史證明,竊取的果實並不是他們司馬懿家族自身的功勞,他們並不能穩定統一後的中國,所以司馬懿家族的政治地位是不合法的,歷史證明了這一點。

因此西晉是我國曆史上國祚很短的統一王朝。

東晉,司馬氏家族已經不能獨掌大權了,先是王與馬,共天下,後來不斷地出現了權臣,桓溫等人,所幸謝安不是,但是到了劉裕,司馬氏家族就應該退出歷史舞臺了。

而且,劉裕是以其家之道還治其家之身,誅殺了司馬氏家族。後來南朝更迭也是這樣的,司馬懿開了一個很壞的頭。

雖說曹操也是篡漢了,但是曹操統一了中國北方,而且曹操用人相對公正,不像漢朝的那樣“舉孝廉,父別居”,最後曹家上對於中國文化也貢獻甚多,“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


歡迎關注、評論、轉發,HK君和你一起讀歷史、地理和軍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