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海蔘泡發不大的是什麼原因,即食海蔘真的好嗎?

L60


海參泡發不大原因

自己所認為程序太複雜,其實泡發海參非常簡單。

1水的原因,純淨水,蒸餾水,自來水三者的話,建議選用桶裝純淨水,價格比較親民。之前酒店工作時,桶裝水沒有,用自來水代替,發現海參泡發不大,而且存儲超過2天,發現有點融化變軟。家庭泡發海參,自來水就可以,一次不要泡發太多。

2溫度把控,一般冰箱冷藏0度就可以。之前工作時發現,低於0度,會結冰也影響海參泡發體積。

3容器清潔度,注意不要有油跟醋,沒開玩笑,海參泡發時,容器不乾淨有油脂,真的會變軟,融化掉。建議戴個手套🧤專用於泡發海參。

4火候把控。幹海參,活海參泡發工藝不太一樣,區別對待。

一)幹海參泡發


1)幹海參拿來,先泡製用純淨水或蒸餾水,泡12小時換水,一般換3次數,海參就慢慢變軟


2)淨鍋,加入水調中小火煮制40分鐘,自然涼涼


3)準備剪刀一把,處理加工海參。沿著海參沙嘴剪下


4)將剪好的海參,置於容器裡面,加純淨水再次泡發


5)經過24小時,換2次水後,這時拿出海參,開始清理海參裡面藏東西,沙嘴剪去,裡面沙子清理洗淨,再次加純淨水泡製


6)這時候的海參隨取隨用,同時把個頭不一得海參,裝在不同容器裡面。我一般準備三個,大,中,小分別放置海參。

因為海參原來個頭不一,泡發好的海參個頭大小不同。有的可以泡發10倍以上,有的略大或略小。

注意:

海參煮之前,若海參摸起來手感略硬,可再次繼續泡製。

二)活海參泡發

1)活海參先在腹部,用剪刀開一小口

2)淨鍋加入純淨水,下入海參,開鍋後,調中小火,海參會回縮

3)將海參與煮海參水,一同倒入高壓鍋,上汽後20分鐘後關火。

4)壓好的海參,置於容器中,加純淨水加冰,比例1:1泡製,12小時換次水

5)海參換3次水後,用剪刀剪去沙嘴,處理乾淨,就可以了。

上面說的是酒店做法,如果在家還有種簡單的方法;有次朋友給了幾個幹刺身,老家又沒有純淨水買,這時候可以用自來水。

燒開的水,加入暖瓶中,將海參裝入暖瓶裡面,泡製8小時,換次熱水,換了三次就可以了。這種方法在家也可用於少量海參發制。

即食海參也可以,不考慮價格因素,他們怎麼泡發海參,用的什麼來泡發,很難知道。之前聽說有用藥水或者鹼來泡製,為了健康安全考慮還是自己動手泡製海參。


飛凡豬奶爸


純淨水泡一到兩天,每八個小時換一次水直到泡軟為止。

浸泡好的海參沿中線切開,去除尾部和沙嘴,清理乾淨肚中雜質和沙子,切段放入裝有純淨水的鍋中大火煮沸轉小火煮20分鐘。

然後密封保存放入冰箱中再浸泡48小時,每天換水一次。

即食海參與幹參營養成份差不多!


風繼續吹JY


對於吃海參的新手來說,發海參的確是有點複雜的。尤其是對沒有經驗的人來說,光是聽到五六天的發泡時間以及又煮又泡的發泡步驟就已經有點頭暈了。不僅如此,新手發海參還總是發不大,為什麼呢?

第一個原因可能是浸泡海參用的水有問題。

首先是必須選用純淨水,純淨水雜質少,發泡效果最好,自來水的水質軟硬度都有差異,還含有雜質和添加劑,會影響海參漲發率。因此如果要發泡效果好,最好是用純淨水。

其次是浸泡海參時,水溫不夠涼。浸泡海參的水溫最好維持在0-5,一旦過高就會引起掉皮掉渣的現象,嚴重的甚至能導致自溶。隨著天氣漸漸轉涼,室溫也不斷降低,因此有的人可能覺得室溫下泡海參沒問題——這種做法要不得,一定要放到冰箱裡。

關於水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浸泡海參時要勤於換水。換水是為了保證海參吸水脹大的過程中一直保持在乾淨整潔的水環境中,這樣更有利於海參的漲發。

第二個原因可能是發泡過程沒有完全避油。

海參在身體裡面有一定的自溶酶,而海參體內含量最多的營養成分是蛋白質,油能促使自溶酶加速分解蛋白質,不僅會影響海參泡發的效果,也會使海參營養的流失。

第三個原因可能是煮的時間不夠,沒煮透。

幹海參發泡的過程,是一個吸水的過程,海參在煮制的過程中,因為個體大小不同,所以煮透的時間的也不盡相同。有的海參因為大而需要煮制的時間稍長,時間斷了就會導致肉壁不能完全舒展開,所以海參就漲不大。

判斷海參有沒有完全煮好,可以在煮完之後,用手按一按或者用筷子扎一下,等到海參完全沒有硬芯後才是完全煮好了。如果海參有硬芯的話,則需要相應延長煮制或浸泡時間,直到硬芯完全消失。

如果上面的步驟都沒有問題,海參還是發不大,那就有可能是海參的質量有問題。一般來說,根據海參質量及實際操作的誤差,一斤好的淡幹海參只要漲發在11斤以上,發好後的長度是幹參大小的兩倍,就是沒有問題的。

如果達不到這個標準,那應該就不是淡幹海參。而老淡乾和拉缸鹽海參的漲發則相對低一點,一般都在10斤以下。

即食海參不用泡發,直接食用,更容易被身體吸收,省時省力簡單方便,但是由於加工工藝限制,即食海參口感較軟,相比干海參味道略有相差。


可愛滴大吃貨


1、浸泡時水不夠涼,水溫高會促進海參蛻皮,是自溶的開始。建議0-5℃;

2、泡時海參有硬芯,沒泡透;

3、海參發的過程中操作沒有完全避油;

4、泡發時水的純度很重要,一定要用純淨水

5、泡發時換水不勤

來看一下怎麼做

第一步

容器一定無油,海參遇到油脂會自溶縮小。要用純淨水,儘量不用自來水。多次泡發的經驗告訴我們,純淨水發海參發的更大更好!泡發時間24-48小時,看海參的風乾程度,年限等。

新幹的海參24小時就可以了,隔年的或者更久的會需要更長時間。溫度不高的天氣可以放室溫,如果泡發時間較長,又或者氣溫較高,建議放冰箱!

第二步

整理清潔。泡到用手捏捏,q彈肉感,不會有硬的,體積也會長大不少,基本就好了。

這時候需要清理海參。用剪刀剪開海參肚腹。

注意分辨,海參兩頭是不同的,一邊是有沙嘴的,突出的一個圓形。另一邊什麼都沒有。

第三步

剖開沙嘴一邊可以看到一些細沙,海參牙一起清理掉。這個步驟一定要仔細清理乾淨。

海參是會吃沙子的,所以肚子裡都會殘留細沙。把肚腹翻開沖洗乾淨,以免食用牙磣。

清理乾淨!這裡,還可以看到海參的新鮮程度,越是新幹的海參,白筋是白色的,如果庫存久的會呈黃色。

圖上可以看到海參白筋。有的會說白筋需要摘掉。更容易長大,其實不需要嘛。海寶的做法是劃斷白筋。

第四步

泡好的海參,就要煮制。也是用純淨水,水量放夠。

鑄鐵鍋中火煮開後,轉最小火,煮約50分鐘-1小時20分。

煮到什麼時候?用指甲一掐,有q勁兒,有點橡皮糖,但是能掐透,沒硬厚的感覺。整個海參有點顫顫的感覺。

煮的時間也跟海參的年限有關,是否新鮮,肉的厚度等。一般煮幾次就有感覺了。因為煮好後很燙,不能馬上捏,所以可以稍微冷卻,再補煮一段時間。

注意:鍋內也需無油脂。

第五步

煮好的海參,冷卻後,換上純淨水,放入容器中繼續泡發。此時需要冷藏保存,而且最好容器內加冰塊。

一來因為海參是高蛋白,容易變質;二來海參在冰水中,更容易泡發,水越冷發越大~!

這個過程,每日最好換水1-2次或至少24小時換水一次,一般冷藏泡發48小時後,可以食用。

也可以繼續泡繼續發,還可以繼續發大。但是如果發的很大,雖然看著好看,口感是會差一些的。

發好的海參最多可保存7日,所以不要一下子發很多。

提示

1、工藝不同,泡發率有差別。國家對淡幹海參加工也是有規定的,古法工藝,慢慢烘乾,泡發起來漲的較大;新工藝,凍幹技術,泡發率差一些。

2、泡發海參不要太追求泡發率。一般海參都有泡發率,多一些少一些並不能說明海參的好壞。海參的黃金泡發在10~12倍是正常的,大於這個數,營養可能會受到破壞。漲發的越大里面的水分越多。

3、海參泡發口感有差別,活海參的生長環境不一樣,加工出海參的口感也是不一樣的,真正好的海參是經得起煮的。用鍋煮煮試試就知道,好海參雖然有一定軟,但是是煮不碎的!因為好的海參經過反覆加工,細胞都是很完整的,營養物質不留失,好的海參泡發好後很有彈性,有嚼勁,如果想口感好,多煮半個小時。

4、泡發海參最重要的一點是煮的火候掌握問題,海寶告訴你一個簡單的方法,海參煮了後用筷子夾,如果容易夾起來說明還需要再煮,如果夾起來比較困難,那就是煮的火候差不多了,如果夾不起來那就是煮大了趕快撈出來吧。

任何東西,即食的味道都一般,還是熱的會好吃,另外大蔥燒海參味道超好





聞衣先生


泡海參必須要用純淨水,純淨水具有更少的雜質和最佳的發泡效果,自來水的水質和硬度不同,它還含有雜質和添加劑,會影響海參的泡發速度。因此如果要很好的發泡,最好使用純淨水。

第二個原因是浸泡海參是水溫不夠,浸泡海參的水溫最好在0-5℃。一旦過高,就會引起像爐渣掉下來的現象,甚至可能導致自溶。隨著天氣變冷,室溫也會降低,因此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在室溫下浸泡海參沒問題。這是錯誤的,必須放在冰箱中。

還有就是加熱的時間不夠,海參泡發的過程是吸水的,在烹飪過程中,海參烹飪時間不同,因此有一些尺寸較大的海參就需要更長時間。如果時間短的話,則肉壁不會完全伸展,所以海參不會漲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