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明朝滅亡時,錦衣衛們去哪裡了呢?15萬人為什麼沒有上戰場

說起錦衣衛,在大家腦海中,會浮現出甄子丹出演電影《錦衣衛》裡武功高手形象。他們沉默寡言,冷血殘酷,武功高絕,以一當百,忠於皇上,既是特種兵,又是高明的間諜。翻開史書,大明是漢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政權。在崇禎17年準備滅亡之時,卻沒見這些錦衣衛高手出來捍衛大明王朝。那段危急萬分的時間,錦衣衛們去哪裡了呢?幹了什麼了呢?

明朝滅亡時,錦衣衛們去哪裡了呢?15萬人為什麼沒有上戰場

錦衣衛分離國家的其他機構,它是由皇上直接管理和發展的,這支隊伍服務於皇帝,只聽從皇帝一人的命令,同時也承擔著保護皇帝的重責任。後來這支隊伍數量越來越大,需要專門的人來管理,所以這個統領必須是皇帝足夠信任的人,選不對人這將是一大隱患。崇禎皇帝當時就選錯了人,所以李自成攻城的時候自己孤立無援,15萬錦衣衛只有一人拼死搏鬥,其餘人都在統領下靜觀其變。

明朝滅亡時,錦衣衛們去哪裡了呢?15萬人為什麼沒有上戰場

可幸好統領駱養性只是想想罷了,只是私底下驕縱跋扈,工作上消極怠工而已,在皇帝面前依舊裝成勤勤懇懇的樣子,直到叛軍攻城,崇禎想要錦衣衛保都城的時候發現錦衣衛已經不聽話了,駱養性無視聖旨反而選擇了冷眼旁觀,他的行為也非常的耐人尋味,既沒有聽從聖旨的叛兵奮力抵抗,也沒有出手相幫李自成,他跟他的手下一起看著明朝的都城一步步被淪陷。15萬戰鬥力極強的錦衣衛,只有一名戰士選擇為君為國殊死拼搏。

明朝滅亡時,錦衣衛們去哪裡了呢?15萬人為什麼沒有上戰場

曾經崇禎皇帝將自己的性命託付給駱養性,但是在最後關頭,駱養性卻只想著自己的利益,親手逼死了皇帝,當時手無縛雞之力的崇禎心裡應該是惱怒極了吧,背叛的滋味、滅國的痛苦全都嚐了一遍,然後見不得先輩託付給自己的江山被敵人一點點佔領,最終在悲痛中離開。人心是複雜了,永遠不要試探人性,也永遠不要把自己的性命和未來交付給別人,因為除了自己,無人可信無人能夠給你永遠的依靠。

明朝滅亡時,錦衣衛們去哪裡了呢?15萬人為什麼沒有上戰場

清朝接任明朝後,駱養性投降,高層官員逃跑、自盡、被斬殺的不計其數,以至於從前風光無限的錦衣衛徹底沒落。而原來的15萬人,有的在國外刺探軍情、有的在民間潛伏,在遭遇到這樣打擊後,許多人不再回來。在原本在衛所裡面任職的錦衣衛們都被清朝安排成為朝廷鑾儀衛,沒有了原來的權力,這些錦衣衛全都成了繡花枕頭,只能做皇帝的儀仗隊。所以,本來15萬的錦衣衛們死的死、跑的跑,剩下的被收編,面對一個已經滅亡的國家,在群龍無首後,他們更沒有任何的勇氣組織起來反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