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劉備和孫權平分荊州事件,暴露出劉備缺乏戰略眼光,是將才非帥才

引言

赤壁之戰後,劉備的人生彷彿開了掛,一改往常像兔子一樣被人攆著跑的窘境,順利地佔領了武陵、零陵、桂陽和長沙四郡,後來又從孫權手中借了南郡,於是據有荊州五郡。

劉備和孫權平分荊州事件,暴露出劉備缺乏戰略眼光,是將才非帥才

劉備劇照

建安二十年(215年),劉備已經佔據益州,孫權派諸葛瑾向劉備索要荊州,劉備說:"我正在謀取涼州,得了涼州後,就歸還荊州。"孫權被這種無賴行徑惹怒,於是派遣呂蒙率軍襲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劉備也不示弱,率兵五萬進駐公安,讓關羽入益陽。孫權則率軍進駐陸口,命魯肅領軍萬人在曾陽抵抗關羽。

就在雙方大戰一觸即發的時刻,傳來了曹操進攻漢中的消息,劉備擔心益州的安全,匆忙派人與孫權議和,雙方以湘水為界,平分了荊州,長沙、江夏、桂陽三郡歸孫權,南郡、零陵、武陵歸劉備。然後劉備率軍返回了益州。

會聞魏公操將攻漢中,劉備懼失益州,使使求和於權。權令諸葛瑾報命,更尋盟好。遂分荊州,以湘水為界;長沙、江夏、桂陽以東屬權,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屬備。——《資治通鑑·漢紀59》


劉備和孫權平分荊州事件,暴露出劉備缺乏戰略眼光,是將才非帥才

劉備和孫權平分荊州這件事,在三國的歷史上並不是一件非常引人關注的事情。然而結合這件事的前因後果卻可以看出,劉備對這件事的處理,暴露了他兩個致命的缺陷:

  • 1.作為主公,他的戰略佈局能力明顯欠缺。
  • 2.作為主帥,他在作戰時,眼光狹隘,看中眼前利益,常常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張作耀先生在《論劉備》一文中認為,劉備雖然歷經沙場卻不善用兵。其實劉備不僅不善於用兵,而且格局小,著眼於眼前的蠅頭利益,缺乏大局觀,沒有戰略眼光。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詳細分析。

一、作為主公,他的短板在於缺乏戰略眼光

荊州三郡的丟失,是劉備缺乏戰略眼光的必然結果。

孫吳聯盟以後,威脅雙方關係的就是荊州的歸屬問題。為了達成"伸大義於天下"的目標,劉備應該時刻維護聯盟的穩定才是。但是他的一些行為破壞了聯盟,不僅使雙方出現了裂痕,而且損害了自己的利益。

孫權曾打算攻取益州,被劉備撒潑打滾似的阻止了,劉備對孫權說,你如果攻打益州,我就披髮入山,不活了。

劉備和孫權平分荊州事件,暴露出劉備缺乏戰略眼光,是將才非帥才

結果,轉過頭劉備單獨入川攻取益州。孫權知道後大罵劉備狡詐,一氣之下,接回了妹妹。這就表明,孫權已不再相信劉備。

裂痕在利益的催化下,越撕越大

。建安二十年,發生了劉備和孫權平分荊州的事情。這件事對劉備來說,是一次徹底失敗的行動,是輸家。劉備將戰略要地江夏郡送給了孫權,將荊州南郡直接暴露在東吳的兵鋒之下,為日後呂蒙偷襲江陵敞開了大門。

廖立對劉備在這件事的表現,給予的評價還是客觀的,他說劉備不奪取漢中,卻與東吳爭奪南方三郡,結果還是被吳人奪去,勞師遠征,無功而歸。

劉備和孫權平分荊州事件,暴露出劉備缺乏戰略眼光,是將才非帥才

荊州作為戰略要地,對蜀國來說,它是北伐的前沿和基地;對吳國來說,擁有了荊州,就擁有了更大的戰略迴旋餘地,向北,據長江抗衡曹操,向西,對上游的劉備既有戰略縱深又有威懾的作用。所以荊州是東吳的必爭之地。對劉備來說,如何處理好荊州的問題,既可以使自己跨有荊益,擁有北伐的基地,同時還能滿足孫權的心願,是一個非常考驗戰略謀劃能力的。劉備的表現並不如人意。

如果劉備具有戰略眼光,主動歸還荊州南三郡,延遲吳國對荊州的進攻,可以延緩甚至避免孫權對荊州的進攻,關羽被殺的厄運也許可以避免。三國的歷史將是另一番走向。

劉備和孫權平分荊州事件,暴露出劉備缺乏戰略眼光,是將才非帥才

關羽被孫權所殺

從孫權的行為看,這一假設是有可能性的。赤壁之戰後,孫權把南郡借給劉備,為曹操樹立一個對手,自己著手鞏固江東。向劉備討還南三郡的時候,分寸把握得當。如果劉備也像孫權那樣心胸寬廣一些,著眼未來,主動歸還南三郡,滿足孫權的願望,則孫權可能與劉備合力北圖曹操,如此曹魏的處境就危險了。

可惜劉備眼裡只有一城一地的得失,他在攻取益州後,不把盟友放在眼裡,寸土不讓,甚至以兵戎相爭,不僅吃了眼前虧,還為以後同盟的徹底破裂,埋下了種子。後來劉備稱帝和夷陵之戰,劉備的表現亦然。

二、作為主帥,劉備常為眼前的蠅頭小利所惑,分不清芝麻與西瓜

平分荊州事件裡,劉備和孫權講和以及撤兵,其原因在於曹操進攻漢中,會威脅到益州的安全。

漢中的得失對益州真的那麼重要嗎?法正、黃權、楊洪對此有非常清醒的認識。

劉備和孫權平分荊州事件,暴露出劉備缺乏戰略眼光,是將才非帥才

法正建議劉備奪取漢中時,提出了三大好處:

  1. 1.作為北伐的基地,在漢中發展生產,廣積糧草,尋找時機出兵進擊,消滅敵寇、安輔漢室;
  2. 2.開疆擴土的前哨基地,以漢中為跳板,可以攻取雒、涼二州;
  3. 3.漢中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可以作為割據一方的屏障。


劉備和孫權平分荊州事件,暴露出劉備缺乏戰略眼光,是將才非帥才

楊洪向諸葛亮建議,強力支援劉備的漢中行動時說,漢中是益州的咽喉,漢中和益州是唇亡齒寒的關係。

洪曰:"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也。方今之事,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發兵何疑?"——《楊洪傳》

黃權的觀點和楊洪類似,他認為,如果丟失漢中,則三巴之地就會受到威脅,這就相當於益州失去了大腿與臂膀。

劉備和孫權平分荊州事件,暴露出劉備缺乏戰略眼光,是將才非帥才

曹操劇照

對漢中的重要性,劉備開始是認識不足的,或者說重視不夠,所以才會去和孫權爭奪荊州。劉備撤軍回到益州之後,才在這些人的提醒下,逐漸認識到漢中的重要性。

從得到漢中的角度看,作為主帥,劉備從荊州撤軍並不是最好的選擇。王夫之在《讀通鑑論》中認為,劉備引軍還蜀是錯誤的行動。

當時劉備可以有三種選擇:

  1. 上策:聯合孫權共同出擊曹操,可以兵分三路:孫權領軍出合肥;劉備率領5萬軍隊出擊襄陽;關羽率5萬荊州兵偷襲許昌。
  2. 中策:孫權拒決配合的情況下,劉備和關羽單獨行動,按照上策的路線進攻曹操。
  3. 下策:回蜀自保。

上述三策裡,上策和中策有沒有可能實現呢?

首先,孫權能否出兵配合?歷史上,孫權在得到荊州三郡之後,見曹操遠在漢中,在當年的八月,率十萬人北至陸口,出征合肥。如果劉備提出,孫劉聯合出兵攻打曹操,正中孫權下懷,不過把攻合肥的時間提前罷了。

其次,關羽能否成功偷襲許昌?

關羽偷襲許昌在歷史上也是發生過的,219年,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派遣了一直遊擊部隊,最遠攻到了許昌附近的郟縣。


劉備和孫權平分荊州事件,暴露出劉備缺乏戰略眼光,是將才非帥才

在劉備軍進攻襄陽,吸引魏軍主力的情況下,能力出眾的關羽,率軍經過數天的急行軍,打到許昌的概率在90%以上。難道他還比不過自己手下的遊擊將軍?

劉備如果能採取上策,事情成功了,劉備在北方的影響勢必大增,則天下大勢必將朝著有利於劉備的方向變化。既使沒有達到戰略目的,曹操及時回援,那麼也能達到保住漢中不被曹操佔領的目的。

對此王夫之認為,這是兵法上攻敵所必救的策略,劉備在曹操進攻柳城的時候,曾劉表建議偷襲許昌。可見劉備是懂這個道理的,然而,輪到自己做出同樣的選擇時,劉備的表現和劉表並沒有兩樣。可見知易行難。


劉備和孫權平分荊州事件,暴露出劉備缺乏戰略眼光,是將才非帥才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

結果劉備選擇了下策,撤軍回到益州,白白浪費了大好機會。雖然後來劉備佔領了漢中,但是曹操已經把漢中的數萬民眾遷往關中,劉備只得到了土地,失掉了百姓。從此看出,劉備作為一軍之統帥的時候,視野狹窄,行軍佈陣沒有深度,只是一個將才。

三、總結

通過劉備出兵和孫權爭奪荊州整個事件,我們可以看出劉備的短板在於戰略謀劃能力不足。據張作耀先生統計,與劉備有關的戰爭21次,其中劉備親自督陣或指揮的戰爭16次,失敗9次。可見,敗多勝少確是事實。

對此,當時的人看得很明白,東吳陸遜說他"前後行軍,多敗少成"。魏國承相椽趙戮說他"拙於用兵,每戰必敗"。曹丕評價他"不曉兵"。

劉備和孫權平分荊州事件,暴露出劉備缺乏戰略眼光,是將才非帥才

陸遜劇照

戰略謀劃能力的缺乏貫穿了他的一生。

  1. 前半生沒有戰略目標,不知道自己的敵人是誰,不知道自己的朋友是誰,自己該走向哪裡,像浮萍一樣漂泊,遊走在在各大軍閥之間;
  2. 後半生遇到了諸葛亮,通過《隆中對》才知道戰略目標是個啥東西,明白了自己的敵人是誰,應該依靠誰,哪裡才是自己的立足地,在法正、龐統、諸葛亮、趙雲、張飛等人的謀劃支持下,詭計與武力並用,才奪得益州,成就大業;
  3. 晚年,貪圖小利忘卻了大義,在夷陵之戰中敗光了家底,留給兒子一個風雨飄搖的江山。

他的成功很大部分源於他的堅韌精神和識人用人,與作戰能力關係不大。

最後引用張作耀先生的話作為結語:"劉備實乃中國歷史上的一位平庸君主。雖其堅韌精神可以肯定,但政治、軍事才能皆不足。"

1.《三國志》裴松之注

2.《資治通鑑》

3.張作耀《論劉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