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内陆港启动!首趟“淄博至黄岛”班列从高新区鸣笛开行,打造联通全球的“国际内陆港”城市

内陆港启动!首趟“淄博至黄岛”班列从高新区鸣笛开行,打造联通全球的“国际内陆港”城市

3月2日上午,淄博内陆港启动仪式分会场暨“淄博-黄岛”五定班列海铁班列开行仪式在淄博保税物流园区铁路集装箱场站举行,首趟“淄博至黄岛”五定班列从淄博高新区鸣笛开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淄博市与山东省港口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暨淄博内陆港启动仪式分设淄博主会场、分会场和青岛主会场,全程通过网络视频传输实现议程同步。

淄博主会场由淄博市副市长盖卫星主持,淄博市委书记江敦涛,山东省港口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霍高原分别在淄博主会场和青岛主会场出席仪式并致辞。淄博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田和山东省港口集团总经理李奉利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内陆港启动!首趟“淄博至黄岛”班列从高新区鸣笛开行,打造联通全球的“国际内陆港”城市

内陆港也称“陆港”或“无水港”,是指把一线口岸的功能向内陆城市延伸,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报关报检、查验产生运抵、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区域物流中心。淄博内陆港项目于2018年就已纳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2019年下半年以来,在淄博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山东省港口集团的大力支持下,高新区着力强化平台思维、生态思维,科学论证淄博内陆港建设方案,以保税物流园区为核心区,配套完善软硬件设施,扩大对外开放,提升经济外向度,加快打造国际内陆港,促进淄博外向型经济发展。

淄博高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魏玉蛟介绍,为加快建设淄博内陆港,淄博高新区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营相结合的模式,建立了内陆港运营平台公司,充实专业人才,拓展国际物流服务、项目招商等业务,出台淄博内陆港“五定班列”扶持政策,形成了外向型经济发展高地。

内陆港启动!首趟“淄博至黄岛”班列从高新区鸣笛开行,打造联通全球的“国际内陆港”城市

淄博内陆港核心区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有国家级保税物流中心和即将获批的综合保税区的功能、政策优势,建有7条铁路专用线,3万平方米海关监管场站,6.4万平方米保税仓库,45万平方米配套仓储设施,27.66万平方米露天堆场以及3.56万平方米保税大楼,并新建成3.2万平方米集装箱堆场,实现了国际货物的生产、加工、分拨、销售,以及国际货物的多式联运;安装有国际物流信息系统,实现了船公司、码头及国际货代公司信息互联互通。本次淄博内陆港到黄岛班列共装了淄博5家外贸出口企业的90个标准集装箱,计45个车皮,货值1100万美元,产品为药品,服装,电子产品,纸张等。

内陆港启动!首趟“淄博至黄岛”班列从高新区鸣笛开行,打造联通全球的“国际内陆港”城市

淄博内陆港是将港口的功能向淄博内陆延伸,以淄博保税物流园区中淄博保税物流中心及未来淄博综合保税区为核心建立的具有报关报检、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国际货物集散地,是淄博东接青岛、西连欧洲、联通南北,打造陆铁海多式联运国际大物流体系的重大战略举措。淄博保税物流园区依托欧亚班列联通“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通道优势、海关监管场站及专用铁路线的设施优势、物流枢纽的集散分拨优势、海关特殊区域的政策优势,不断推进同山东省港口集团的合作。在山东省港口集团大力帮助和支持下,淄博保税物流园区安装了“在途监管系统”,“码头管理系统”“集装箱箱使系统”等多式联运信息系统,实现了船公司、码头及货代公司信息互联,集装箱生产、作业、维修及运输全程监管。淄博内陆港实现了部分港口功能前置,这是多方携手打造利益共同体,合力畅通国际物流海铁联运模式的有力探索。

魏玉蛟表示,首趟“淄博至黄岛”五定班列开通之后,淄博高新区将进一步完善内陆港运营平台公司体制机制,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全面落实支持政策;加快自有铁路建设,扩大物流作业面积,打造开放式内陆港。稳定并丰富“齐鲁号”淄博始发欧亚班列运行线路,积极拓展回程货源,加密开行回程班列,提升国际物流通道承载能力。同时,抓住淄博综合保税区获批的契机,加快建设物流分拨中心、加工制造中心、研发设计中心等“五大中心”,形成综保区与内陆港互融互通发展格局,构建“以物流促贸易、以贸易促产业”的开放型生态,将淄博打造成通达东西、链接南北、面向全国、联通全球的“国际内陆港”城市。

内容来源:毛琳琳 李智 曹亚琼 王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