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小學五年級學歷的莫言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而很多大學的文學博士、文學院教授卻不能?

麥子Villa7


這個問題問的很有趣。表面上看莫言事業個小學五年級文化的人。實際上,在輟學以後的很長時間內,他在業餘時間是閱讀了大量文學哲學歷史著作的。在文革期間無書可看時,他甚至看《新華字典》,尤其喜歡字典裡的生字。後來,莫言靠著《中國通史簡編》這套書度過了文革歲月,接著又揹著這套書走出家鄉。

到了1976年莫言當了兵,成了部隊裡的圖書管理員,這一下莫言如魚得水,閱讀了他保管的1000多冊文學書籍,還閱讀了政治哲學方面的書籍。堅持不懈的學習閱讀使他有了創作衝動,於是開始發表文學作品,並因此而考入瞭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這說明兩個問題,第一莫言是熱愛學習熱愛閱讀的,在農村也好,在部隊也罷他始終堅持學習堅持閱讀和創作,可以說閱讀和學習是他的生活方式,是他的人生追求,是他的一種精神慰藉。第二說明莫言的學歷是大學畢業。這在八十年代的中國絕對是高學歷。

至於文學博士、文學教授不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問題,我認為這是術業有專攻,每個文學博士、文學教授有自己的專業領域,並不一定每個人都要從事文學創作,爭取諾貝爾文學獎。只要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做出貢獻就是個合格的博士或者教授。

順帶說一句諾貝爾文學獎,這是個政治色彩很濃的獎項,有關專家對此有深入精闢的論述,恕不贅述。


江南不缺水


題主所說問題是片面的,莫言只是五年級肄業,經過後期學習,他進入北師大,獲得文學碩士學位。由此可見,莫言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他的堅持不懈,無論生活中有多少困難,明確方向,堅持學習。為什麼很多大學的文學博士、文學教授為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呢?



第一、忙於工作

大學的文學博士忙於教育學生,完成各種工作,很少有人能夠專心研究寫作。



第二、不能聯繫生活

大學文學博士處於大學中很少有人能真正體會到老百姓的生活,他們搞的是學術,專業並不在搞文學創作。



第三、莫言成功的原因

莫言身為作家,主攻寫作,他的作品深深紮根於老百姓的生活。只有緊密聯繫生活實際,才能更好的創作出大眾喜聞樂見的作品。


皓月百科堂


莫言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不是偶然的,雖然他只讀過小學五年級,但是在部隊的軍事與文化的大課堂裡得到了學習。

他又能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事實證明了平時博覽了群書,事實證明了平時“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事實證明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能買寸光陰”。

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就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嗎?比莫言文學高的為什麼未獲得諾貝爾獎呢?

答案是唯一的,“實踐出真知”。

生活是七色的陽光,人在七色陽光中認真地觀察生活、體驗生活……

生活猶如甘甜的泉水,一旦被人探索到這“泉水”乃用之不盡也……

生活是寫作的最好素材,似如浩瀚的海洋,只有乘著創作小舟在這海洋中勇行,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

綜上所言,莫言通過自學和體驗生活所創作品――諾貝爾文學獎,縣有學術性和藝術性,他做到了,比他學歷高的未做到吧?


gzj6068


一、諾貝爾獎更願意獎勵文學作品,而不是研究文學的學術專著。

首先要明白一點,莫言寫作的是小說,是純粹的文學作品,而成就非常高,可以說代表了當代中國小說的最高水準(當然不止他一人)。

而文學博士和文學院教授,他們寫的,多是研究文學作品的學術性專著。

而諾貝獎是更願意獎勵文學作品而非學術性專著的。這其中有中外對文學概念理解的偏差。也有很現實的一點,就是小說容易翻譯成英文,讓外國人更易於閱讀,從而增強在國外的影響力。而研究中國文學的學術性專著,不好翻譯成英文,而且也很少翻譯成英文,因此在國外是鮮為人知的,沒什麼影響力。

二、諾貝爾獎不能作為作家文學成就文學造詣高低的評判標準。

獲得諾貝爾獎,是對一個作家成就的高度認可。但是,不能說獲得諾獎的作家,他們的文學成就就比沒有獲獎的作家要高。它不能成為評判作家文學成就高低的評判標準。

有些作家,他們文學成就很高,按資格來講,獲諾獎是完全夠格的,比如說魯迅、胡適、老舍、巴金、沈從文、張愛玲等人。但是由於歷史原因、中外意識形態差異、文化差異、以及一些現實的客觀原因(比如作家去世了)等,這些人都沒能獲得諾獎。但是我認為,他們完全夠格。

在中國當代的作家中,除莫言以外,閻連科、餘華、北島等作家,也有機會競爭諾獎。


歐陽子說


學歷與獲得諾貝爾獎沒有必然關係。

學歷高的,接受現階段前沿科學技術的機會多,思想的碰撞,觀念的交流,學者間的較量,出現新的成果的機會大。概率大不代表就能獲獎,獲獎背後的評價機制不同,沒有一個全球統一的標準,只有相對科學的標準。

偉大領袖在早期理論創作時,沒有到歐洲留過學,沒有到蘇聯聆聽理論宣言,在早期的大城市暴動中,並沒有出現預期的效果,也許是理論無法適用當前環境,那就堅持理論自信,創造合適的環境適應它。事實發現,繼續堅持洋理論是行不通的。

中國人的事情還得靠中國人自己,實踐出真知,只有農村包圍城市這條道路是可以嘗試的,曾經無異於雞蛋碰石頭,感想敢為,結果被證明是正確的。

屠呦呦,法拉第,並沒有通過自己在業界的權威,而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大膽嘗試是分不開的。

學歷反映了一部分能力,無法反應全部能力,任何事物本身都是這樣。


高中物理啟迪智慧


我覺得他能得諾獎最大原因就是他所寫的文章有很多都是偏向西方人口味寫的,他的有些作品讓我常常感到他在醜化中國人,用愚昧,醜陋,狹隘,放蕩的人性去描繪中國人,莫言的作品粗俗不堪,為何在西方人士眼中卻被視為經典,因為他把中國社會的偶發事物當生活習慣,寫給西方人士研讀把玩,在高粱地做愛,幾個光棍合買一個媳婦,吃煤,西方人士看了哈哈大笑:中國人還是一幫這樣的人啊!他迎合了國外的反華勢力的胃口,他沒有把中國農民的勤勞,善良,質樸的人性主流描寫出來,有些描寫是陰暗,猥瑣下流的人和事,什麼豐乳肥臀等譁眾取寵的標題,令人作嘔的形容。

他的作品一直存在爭議,突出表現在他的作品無時無刻不在披露和加重社會陰暗面,充滿誇張、荒謬、變態,對人性貪婪、黑暗的肆無忌憚的大事宣揚,尤其不能容忍的是,全部描寫的中國民眾,幾乎都是如此。他的每部小說幾乎都是由偷情、誘姦、強姦、欺騙、屠殺來串聯故事情節。

所以諾獎理由:將魔幻現實主意與現實結合,實則是對中國民眾的最大黑色幽默和中國文學的最大諷刺!!!

最後我想說中國人真的把諾貝爾獎看的太重,捧的太高了!為什麼中國人一直拿不到諾獎?政治對立永遠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歐美都是資本主義社會,中國是社會主義社會,再加上歐洲人骨子裡面就充滿了對中國人莫名其妙的傲慢與偏見,就像前不久瑞典電視臺播放辱華新聞一樣,叫我們不要在瑞典隨地拉屎,它們不吃貓狗,叫我們也不要吃等等!這樣的國家對中國人赤裸裸地歧視你覺得它們還會把獎頒給你嗎?

中國科學家在1965年就已經成功人工合成牛胰島素了,這個偉大的實驗是全世界首例,但西方人置若罔聞,因為諾獎是它們設立的,所以它們只會在內部玩玩,連布什和奧巴馬這樣的戰爭狂都能獲得和平獎,我真覺得這種獎沒意思!中國要設立一個孔子獎,你看歐洲有幾個人能得到!

我曾在讀者上看過一篇村上春樹對諾獎的看法,他說我就算得到也不會去領,這種獎真的沒意思!


永遠戰鬥在一線


很多人都有一個誤解,覺得得諾貝爾獎的,一定是這個領域最厲害的人,其實並不然。

第一,寫作水平跟學歷沒有必然聯繫,中國就有許多沒讀過大學卻成了作家的人,比如前段時間去世的二月河,也是隻有高中學歷;

第二,諾貝爾獎不是說你在這個領域水平最高就能夠獲得。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很多人都覺得“這次諾獎該發給村上春樹了吧”,但他卻每次都成了“陪跑”。其實,諾獎有運氣成分。有很多名氣很大的作家,也沒得諾獎。曾有人為菲利普·羅斯打抱不平,在他沒死前,趕緊給他發個獎吧。

總的來說,這個世界上,大師太多了,而諾貝爾獎得主卻只有一個。所以,這還得看評獎的口味。


浪潮讀書


這個問題有點好笑——我是不是也可以問,為什麼好多音樂大學的博士、教授卻不能寫出膾炙人口的歌曲來?

儘量簡單的回答:

1.學歷與成就無關

莫言是我國唯一一個將諾獎拿到手裡的作家,卻不是第一個。

魯迅曾獲諾獎提名,而被先生婉拒。而先生的學歷在今天看來(沒有上過真正意義的中小學,江南水師學堂就是現在中專的水平,而眾所周知的日本仙台學校,在當初也只是個大專)這耽誤魯迅先生成為中國近代文學領域上巔峰一樣的人物了嗎?

並沒有!

老舍先生因那起悲哀的事件而選擇自殺,自此與諾獎擦肩而過。老舍先生是純純的北師大畢業的高材生,中途有過輟學,但並不耽誤人家工費考上好學校。同樣是我國近代史上舉足輕重的一位人物。

沈從文先生也因諾獎通知的遲到,而無緣諾獎。沈從文先生一樣是小學畢業,一切依靠自學,更加完成了《邊城》這樣美麗的文章。

誰說學歷低就不能取得文學成就了?

我們再看看其他的國內外作家:河南作家二月河是高中學歷;擁有億萬讀者的童話大王鄭淵潔,只讀過小學四年級。美國名作家馬克·吐溫,當過報童、學徒和水手,就是沒上過學;俄國大文豪高爾基11歲開始當苦力,他說自己讀的是“社會大學”;寫過《羊脂球》《俊友》的法國著名作家莫泊桑也是低學歷;以《老人與海》一書榮膺諾貝爾文學獎的海明威,中學畢業便踏上社會……

學歷低沒辦法做文豪?酸葡萄心理嗎?

2.文學作品與學術研究不同

反言之,在我看來這個問題存在著“偷換概念”的嫌疑。

問題裡的那些學者寫的文學作品有人看過了?誰能拿出來和筆者分享一下?

大學的文學博士與教授,他們的工作更趨近於研究東西方文學體裁與藝術結構,和創作小說、散文一類的文學作品相比,這完全就是兩碼事好嗎?

你能說愛迪生髮明瞭電燈泡,而我根本就不知道特斯拉定理,就說特斯拉對於物理學毫無貢獻嗎?

那些大學學者可能連一部完整的文學作品都沒寫過,憑什麼就說人家沒辦法獲得諾獎了呢?


鑫時空科技


低學歷不等於低水平,更不等於不能取得高成就;高學不等於高水平,更不等於一定會取得一定比低學歷高的成就。五年級基礎的莫言能獲諾貝爾文學獎就是最好的例證!



為什麼只讀五年書的莫言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而很多大學的專家教授恰恰不能呢,我想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1、人的基礎學歷不是問題,問題是以後肯不肯學,不肯鑽研。勤學苦鑽的人,哪怕學歷再低,也會成為大家。而那些學歷高的人,如果說躺在高學歷上睡大覺,很有可能一事無成。



2、曲折的人生,在給人苦難同時,也能給人更多的心理體驗和精神財富。像莫言這樣學歷不高的人,往往生活會比較曲折。這樣,在小說中就可能更接地氣,見解就可能更加深刻。而與之相反,很多專家教授一直優秀,一路順風,沒有那麼多經歷,因而寫出文章來也沒有那麼接地氣。

3、執著的人更容易有大作為。象莫言這樣的人,基礎不好,沒出名之前,大學看不中,只能靠筆耕掙得一份收入。因而生活更能磨礪人的鬥志,往往對於事業的追求更加執著和堅韌。長期下去,終有一天就會結出碩果!



基於以上原因,莫言成功了,而且成為大陸創造歷史的第一人。天道酬勤,這是他應得的!敬佩!


文軒閣


我用兩句話回答這個問題。第一,學歷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全部能力和才華。第二,文學水平和學術能力不能混為一談。
第一,學歷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全部能力和才華。

無數實踐證明,唯學歷論是嚴重錯誤的,因為一個人的學歷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全部能力和才華。莫言只有五年級學歷,只能說明他在學校裡僅僅學習到了五年級就離開,這樣一個事實。不是一個能力判斷。文學博士,文學教授,只能證明這個人循著學生臺階,一步一步走到了博士,評選上了教授,擁有了一定的學歷和學術水平。但是,莫言僅有小學五年級學歷,不代表他的學習生涯就止步於此,此後幾十年裡,莫言仍然在不斷學習和進步之中。學歷,不代表水平。李嘉誠很早就輟學,可是終身手不釋卷,才有了後來眼界超人的李超人,並且被大學授予榮譽博士。你能說李嘉誠沒有水平嗎?再比如魯迅先生,原本是學的西醫,最後棄醫從文,一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些和他的教育經歷又有什麼必然的聯繫呢。

第二,文學水平和學術能力不能混為一談。

諾貝爾文學獎,是獎勵給那些在文學創作上做出了重大貢獻,獲得了重要成就的文學家的,並非獎勵給文學專業的學者。文學家的使命,是運用獨特的創造力,創作出偉大的文學作品,描摹世界,講述故事,傳導價值觀,是一個藝術的創造。文學博士和文學教授,更多的要求他們在學術上有所貢獻,他們以文學為研究對象,而不是創作對象。他們研究文學作品,探索文學規律,總結某一個時期,某一個地域或者某一位作家的文學作品成就,他們的工作更加講究學術性,而不是藝術的創造性。實際上,很多專家因為過多關注學術研究的邏輯性,系統性,寫出的文章毫無文采可言。和文學家的妙筆生花完全是兩個世界的事物。

總結:這個問題混淆了學術和藝術的關係,是個傻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