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应届生报考公务员为何持续高温?

心竺公考齐老师


纵观每年的公务员考试,应届生的报名人数总是很多,甚至会远远高于往届生。毕竟现在的公务员考试中招考应届生的职位是非常多的,相信很多已经参加过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对此都深有体会。小编相信在不久以后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或者各个地区的公务员考生中关于应届生的招考职位依旧会慢慢增加,正是因为每年公务员考试中关于应届生的招考职位在逐渐增加,也就直接导致每年的公务员考试应届生报考数量在明显增多。

其次,现在公务员的一些基本工资待遇都还是不错的,要略微好于一些企业职工,而且在一些二线城市,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其实还是很高的,因此每年的公务员考试都能吸引到很多的考生前来报考。而对于很多的普通应届生来说,与其进入到企业中慢慢打拼还不如去考公务员,毕竟当公务员工资也不会很低,各项福利待遇都还不错,更重要的是不会有失业的风险。自己作为一名应届生,在笔试备考时还是有很多的优势的,最起码备考时间很充裕,笔试通过的几率要多得多。

还有,在中国人看来,进入体制成为体制内人员一直都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很多应届生在学校的时候可能身边的朋友或者家人都或多或少的向他们灌输过这方面的信息,因此这些应届生对于公务员的职业认同感还是比较强的。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的应届生报考公务员考试的时候都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这些人很多都仅仅是将公务员当做是备用选择,以应届生的身份考一下也就是参与了公务员考试,并不抱什么重大希望,而每年这样的考生都占了很大一部分,报考人数也在逐渐增加。

以上回答,希望能解决你的疑惑。

安徽中公教育(ahoffcn)


安徽中公教育


因为应届生考公务员有“先天优势”

首先很多招考要求上就会标注:应届生,这无形之中就会筛选掉一批人。都说应届生的基数大,殊不知往年应届的毕业生更多。拿2018年国考为例,有的岗位要求2018年应届,也有的岗位要求应届生。如果不是当年应届的毕业生,就归类于两年应届。所以当年应届生报考的毕业生考不上的还要考,第二年想考还能考,只不过从当年应届变成了两年应届,所以大家觉得应届生的基数大,其实只不过是一年一年源源不断而已。毕竟公告要求35周岁以下,除去25周岁左右的应届生们,其他年龄段里考公务员的人数并不少。

至于大学生考公务员的基数,在大学毕业生的比例中并不高,只不过有一些专业的大学毕业之后必须考,比如警校。

大学毕业之后无非就是考研、考公、入职或者创业。有的人想继续学习课本知识,就去考研;有些人想要安稳工作,就去考公了;有些人想使用自己多年所学的知识,会去相关的公司入职;而有的人会为了自己的梦想去创业。


本溪华图


应届生比例确实大,但这并非代表不健康的社会现象。在很多大学生看来,公务员考试仅仅是个备胎而已,并非把公务员当做唯一的选择。反而非应届生群体中,他们可能更把公务员当做一种信念,因为已经踏入工作岗位的他们,更能看到公务员的优势所在。

再者,公务员考试每年弃考比例在15%左右,裸考比例更是接近一半,而这些人中,还是以应届生居多的,这更能反应公务员在应届生眼中的备胎地位。

当然,虽有应届生把公务员考试当做备胎,但也不乏有为之监守自者。2018我国应届毕业生人数多达820万,庞大的群体一下涌入社会,就业压力可想而知,而有的专业,想在社会上立足,是很难的,所以报考公务员成了他们的唯一选择,但这个群体并不占多数!


春风下的杨柳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52, "thumb_url": "8e0d00075a1d46d1b0fc\

心竺公考齐老师


第一,从公务员待遇方面来说,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比其他工作要好很多,首先是五险一金,都是国家补助的,只不过不同的地方待遇不一样而已,在比较其他工作,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公司会为你交这个,有的地方工资确实比较好,但是环境方面不顺心,毕竟公务员大部分都是在办公室的,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在退休时,每个月还有较高的退休金。

其次,工资收入方面,当你在工厂里或公司里面,也许加班加点,这个月的保底工资加提成也就两千五六(在我们那里为例),但是压力还很大,请假,去的天数,和其他原因,这些都是月底工资挂钩的,但是公务员,在特殊情况下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请假。

最后,在老一辈的印象中,公务员就属于铁饭碗,只要你脚踏实地干,只要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只要处处为大局考虑的情况下,这个铁饭碗是丢不了的,这对于新中国刚成立之初,已经是较好的工作了。

综上所述,感觉公务员还是比较好的一个职业,现在大学生报考的多,我感觉属于正常的,先抛开工资,待遇不说,我感觉也是家里的教育也占一部分原因,有的就是想要报效祖国,想让国家更强大,想让人民更幸福,想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稳定。


这点困苦算什么


国家政策支持大学生就业,鼓励大学生走公职路。相比社会工作者群体,应届毕业生具备年轻、知识扎根、做事认真谦虚、可塑性强等优势。但国家支持应届生报考公务员,这并不意味着打压社会工作群体。我身边有不少非应届上岸的,职位挑选的合适,报考职位有技巧,自身再努力努力就不成问题。公考路没有想象的那么难,祝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