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自動擋4速和自動擋6速有些什麼區別?

素罄清


大家好,我是遠方觀世界,關注買車、用車、保養和車評,每天不定時更新,喜歡的話可以關注我。



自動擋4速和自動擋6速有些什麼區別?題主這裡所說的應該是AT變速箱,雙離合也有6速變速箱,所以我們這裡只討論AT,雙離合以後慢慢討論。我自己就有一輛07年的1.8L高配自動天窗版福克斯4AT,而公司的車是15款哈弗H6 1.5T的6AT,下面我就從這兩輛車的用車感受說一下它們之間的區別。

自動擋變速箱有很多種,無級變速箱CVT、液力變矩器變速箱AT、雙離合變速箱DCT還有電機控制變速箱AMT(其實它屬於半自動),個人認為只有AT才能稱之為真正的自動檔變速箱。

4速AT屬於早期的產物,十年前的很多車型都選擇搭載4速AT變速箱,比如福特、大眾和豐田等品牌;如今很多車型已經不見了4AT的身影,要嘛是6AT,要嘛是雙離合,只有一些廉價車還一直沿用。

既然4AT已經被6AT慢慢取代,肯定它

們之間有許多不同的地方,或者說4AT有較多的不足之處,那麼我們就列舉一下兩者之間的區別。

  • 4AT問世時間更久,技術也相對比6AT更成熟,但是
  • 4AT結構設計比較落後,已經很少出現。
  • 6AT齒輪組更多,速比範圍更廣,動力傳遞效率更高,期初普遍運用於高端車型上面。
  • 4AT少了兩個齒輪組,結構相對簡單,故障率低一些,維修保養價格也便宜。
  • 檔位越多在同等速度的時候發動機轉速越低,同樣轉速6AT可以跑的更快,燃油經濟性優於4AT。
  • 4AT由於檔位較少,檔位之間有明顯的動力重疊,導致換檔的時候有明顯的頓挫感,6AT頓挫感明顯降低,駕乘感覺更好。
  • 6AT每檔速度跨越較小,較4AT相比與油門配合更默契,升降檔響應更迅速。
  • 4AT體積更小,方便汽車整體佈局和減小自重,更有利於小型車。
  • 6AT結構更加複雜,效率更高,所以價格相對較高。


總體來說呢,4AT變速箱已經慢慢被淘汰,現在只有一些低價位車子還在繼續沿用,而且銷量普遍不高,比如吉利遠景X3和瑞虎3x等,使用感覺並不是很好。而且現在很多車子裝配了檔位更多的8AT、9AT等,單位越多舒適性越好。

好了,我是遠方管實際,關於兩者之間的區別歡迎朋友們留言補充,喜歡的話別忘了關注我。


遠方觀世界


4速和6速變速器相差的不僅僅是兩個檔位,還有車輛駕駛感,車輛換擋平順性以及車輛油耗和動力水平,最重要的還有變速器價位。


4速變速器主要是10年以前在使用,在自動擋車輛出現早期,大部分都在使用4速變速器,這種變速器價格較低,各個檔位之間傳動比差異太大,在變速器換擋操作時,很容易出現換擋抖動,車輛乘坐感較差,並且由於4速變速器傳動比範圍單一,導致對發動機轉速控制範圍較小,發動機燃油經濟性欠佳,不利於車輛油耗降低。



6AT相比於4AT,變速器齒輪數量增多,檔位數增多,變速器內部換擋離合器控制也比較多一些,整體而言,6AT相比於4AT在換擋控制方面,複雜性更增加了一步。


6AT變速器傳動比範圍較寬,最大傳動比和最小傳動比更大,導致車輛在起步加速時,變速器扭矩增加作用更加明顯,但是在最高檔位情況下,變速器傳動比更小,發動機轉速會很低,現在6AT變速器,車輛在120kph行駛時,發動機轉速可以控制在3000rpm左右,但是4AT變速器,最高檔4檔,傳動比較大,在120kph定速行駛時,車輛發動機轉速可以達到4000rpm,車輛高速乘坐感顯著下降。

在車輛駕駛感方面,主要體現在換擋平順性和車輛加速感,6AT變速器各個檔位由於傳動比分配較好,變速器換擋平順性以及節奏感非常好,4AT變速器相對而言較差一些,有時候會出現換擋抖動,換擋頓挫比較嚴重,所以早期大部分車主會選擇手動擋車輛駕駛!


“汽車概況”作為專業的汽車平臺,只回答專業的汽車問題,歡迎大家關注!


汽車概況


一般來說,擋位越多的自動擋,變速箱也就越先進。不同檔位就有不同可變車速,檔位越多就等於選擇越多,當面對不同路況時可以選擇更適合的檔位。


自動變速箱4速和6速的區別在於各個檔位的齒比不同,相比來說擋位越多其換擋平順性、油耗、加速度等都要更好一些。

  4速的是由四個前進擋組成,6速的是由六個前進擋組成,四速換擋轉速間距大,6速換擋間距小,所以肯定是6速開起來舒服省油,提速也比四速快了很多。就好比你用四步走到10米遠,和用六步走到10米遠一樣,用六步會比4步走的更輕鬆。


4速自動變速箱代表車型有:世嘉,標緻207 ,308 ,408 ,福克斯,馬自達3 老款或星騁1.6L,凱越,悅動,福瑞迪,嘉年華,雅力士,雨燕等等。

  優點:成本較低,實用性強,多裝配在小型車和緊湊車型上。  

 缺點:油耗和舒適性略差。

 

 4速自動變速箱相比那些5速或6速機械式自動變速箱,它的齒輪只有4組,結構要簡單一些,實際上也能滿足大部分人用車需要。   不過4速自動變速箱有一個明顯的缺點,那就是變速箱配備動力輸出的平順性一般,油門稍大,其舒適性就不太令人滿意,同時油耗也不十分理想當然,這一切的不足歸根結底會被性價比所掩蓋。所以在10萬元左右以及以內的車型,4速變速箱是很常見的裝備。



 

 4速變速箱從功能而言,也分為普通4速自動和4速手自一體。4速自動變速箱存在一些弊端,諸如油耗較高,平順性不足的軟肋,但在10萬左右及以內價位車型還是大受歡迎的,因為其成本較低,而使用上又能達到徹底解放左腳的目標。因此如果預算有限的用戶,倒是可以考慮4速自動車型。


6速自動變速箱代表車型有:愛唯歐,科魯茲,君威,君越,雪鐵龍C5,標緻508,POLO,朗逸,寶來,速騰,晶銳,奔騰B50,明銳,昊銳,途觀,索納塔八,K5,ix35,智跑,銳志,全球鷹GC7等等。

 

 優點:平順性和油耗都很不錯,基本擁有手自一體功能,普及率越來越高。   

缺點:成本不算低,省油效果不如雙離合或CVT 突出。


  

6速自動變速箱的好處就是齒輪比多,換擋衝擊小,不但使用效果上可以媲美DSG雙離合變速箱以及CVT無級變速箱,而且節油效果也比較明顯。換擋品質明顯要勝過4速或5速自動變速器的同時,維護保養方面也比較簡單,舒適性強。


車馳


現如今,自動擋的檔位數數量越來越高,從以前的四速、六速到現在的九速、甚至是十速變速箱,不同檔位的變速箱從機械結構上面也有著不同的使用感受,對車輛的燃油經濟性以及動力表現也有著不同的表現,今天題主提出來的問題是自動擋4速和自動擋6速有什麼樣的區別?下面我們就來簡單探討一下。

現在市面上的汽車很少還有4速的變速箱了,我接觸過的還有4速變速箱的自動擋汽車就是當時佳美后面第一代國產的凱美瑞,還得是2.0排量的,搭載的就是豐田的4速變速器,雖然有著非常好的可靠性和穩定性,但是無奈受檔位數的限制,即便是很少出現故障也經常被人吐槽。

↓↓↓六代凱美瑞的2.0排量車型搭載的還是4速變速箱


從實際的駕駛體驗上來看的話,假設換擋邏輯和車型一致的情況下,4速和6速的區別其實就是換擋頻率的區別,因為自動擋的換擋邏輯就是根據當時的車速還有通過油門來分析駕駛員的駕駛意圖從而選擇合適的檔位。

如果是在巡航的狀態下突然深踩油門的話,那就是車輛需要輸出更大的動力,這個時候變速箱就會執行降擋操作,如果是6速的變速箱可能在駕駛員一腳油門踹下去的時候會降到3擋,連續降3個檔位;而如果是4速的話,沒有那麼多的檔位數供降擋的,可能就只會降到3擋或者2擋,只能降1~2個擋位。

這樣的話實際上擋位數量越多,可以執行降擋的檔位數也會越多,這樣的話從某種角度上來看的話,車輛的爆發力就會更大一些。

而檔位數比較多的話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頓挫感可以控制的更好。

換擋的頓挫感來自換檔時候的離合器的配合和擋位之間的變速比的變化的大小,如果是6速的變速箱,由於從機械結構上擋位的數量比較多,因此每個檔位之間的變速比的差就會比較小,這樣的話不管是降一個擋還是升一個擋車上人員的感受就沒有那麼明顯。

而如果擋位數比較少的話,如4速的變速箱,會為了最高擋位的巡航經濟性,會把變速比拉到一個比較大的數值上,然而由於擋位的數量比較少的緣故,因此每個擋位之間的變速比相差就會比較大,這樣的話如果是降擋或者是升擋的過程,車上人員就會明顯感覺到來自變速箱的動力變化,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舒適性。

檔位數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燃油經濟性比較好。

6速的變速箱相對於4速的變速箱可以有更多的擋位可供選擇,所以可以在不同的速度下執行更多的升擋操作,這樣的話就可以讓發動機的轉速一直保持在一個比較低的轉速區間,這樣做可以讓發動機的燃油經濟性得到提升。

↓↓↓擋位數比較高的車輛可以在巡航的時候保持較低的轉速

還有一個因素就是,當變速箱的的擋位數多的時候,最高擋位的變速比可以做得比較大,這樣的話就可以讓車輛在高速巡航的時候把轉速降到一個更低的水平,對於高速的燃油經濟性也是一種提升的作用。

總而言之,在相同的換擋邏輯條件下,對於不同擋位的變速箱來說,數量比較高的變速箱不管是在車輛的平順性還是燃油經濟性都會優於擋位數比較少的變速箱,這個是機械結構所決定的,所以現的變速箱研發廠商都會在變速箱的數量上下功夫,推出的產品的擋位數越來越多。


明說汽車那些事


自動擋4速和自動擋6速的區別,主要體現在2個方面:

1.6速的車輛行車換擋要比檔速上的車輛穩定,它的頓挫感要好一點。因為車輛換擋時感受到的頓挫感是由於換擋途中離合器導致擋位的切換從而產生的。4速的變速箱在機械結構上檔位不多,所以各單位之前的變速差就比較多。反觀6檔位的變速箱,它的機械結構更多,變速差更小,所以頓挫感低,切換檔位更穩定。

2.6速的車輛,在行車途中,它的最高轉速也會相應的高,會比4速的車輛更節約燃油。


黎哥說車


自動擋四速、六速的差異很大,六速變速器由於擋位更多、所以更容易把傳動比的範圍做大,從理論上看傳動比範圍越大的變速器、越省油,而擋位少的變速器並不是不能擴大傳動比,只不過這麼做會導致各擋位間的齒比落差變大,會讓升、降擋時的頓挫變得更嚴重,所以擋位少、為了顧及齒比落差,所以往往沒辦法提供更大的傳動比範圍!


什麼是傳動比範圍?其實很容易理解,那就是最低擋位齒輪比、最高擋位齒輪比的比值,這個比值越大、傳動比範圍就越大,燃油經濟性方面的表現也就越好;所以六速At變速器一定比四速At更好,在保證平順的條件下、四速At的最高擋位齒輪比就降不下來,因為齒比落差極為重要,這就和樓梯是同樣的道理!比如高度都是兩米,搭四級臺階、與六級臺階哪個更好、有什麼差異?肯定是六級臺階爬起來更容易一些,這就等同於齒比落差小、爬樓梯容易也等同於換擋平順!


六速At與四速At屬於不同的時代

這個時期的主流旗艦是八速、九速At,而經典的六速At、是十年前的旗艦機,至於四速At則屬於二十年前的主流、旗艦變速箱,所以四速At的時代已經距離今日足足二十年了,巨大的時間差異算區別麼?四速At時代,跑個120km勻速,發動機轉速普遍三千轉以上(個別會更高),而六速At、跑120km勻速,發動機轉速僅有兩千轉出頭,這算差異麼?所以現如今的四速At已經很少見了;因為它已經不符合當今的燃油經濟性標準了!

所以現在用四速At的車型很少,大部分都已經換裝了CVT變速箱,因為燃油經濟性對於車子而言是重中之重;如今主流的At變速器是八速甚至九速,即便是六速At、如今也在逐漸的被淘汰,至於四速At那就更加古老了;它不可能比六速更平順,跑巡航時也不可能比六速更省油,因為六速可以把最高擋的齒輪比做得更低一些,能把巡航時的發動機轉速壓得更低、發動機轉速被壓低,造成的摩擦功損耗就會更少一些,燃油經濟性也就更理想!


非專業車評


四速自動擋和六速自動擋的區別要說複雜可以很複雜,要從工業設計,發動機匹配來說,那可能真的就是長篇大論了。但簡單來說呢,就很簡單。相比與四檔變速器,六檔變速器多了兩個擋位,這就以為這變速箱可以在相同速度段中有更多的擋位選擇,讓發動機能保持更好的工作狀態,所以車輛的響應速度,油耗,平順性上都會有更好的表現,但是這都是建立在變速箱調教好的情況下。如果說調教技術差,多的兩個擋位不但不能帶來更好的經濟性,平順性,而且會帶來更多的頓挫感,換擋邏輯混亂等等的問題。當然在現在八速 十速變速箱鋪開當下,四速顯得有些過時,基本上AT 都以六速為主了


愛玩泥巴的豬


自動擋車型雖然不用再通過手動一個一個的去切換擋位,但變速箱內部實際還是有著擋位的,只不過換擋的這個操作是由電腦來完成,因此根據變速箱先進程度上的區別就有了擋位多少之分,通常幾速就是有幾個擋位,現在4速的只有個別低價位車型在使用,而6速和7速屬於主流,8速、9速和10速相對比較高端,至於問題所說的自動擋4速和6速區別還是比較大的。


首先區別的本質就是擋位數量不同,從而對油耗和駕駛感受等方面產生了差異,擋位多了以後不僅能夠增加齒比範圍,還能降低兩個相鄰擋位之間的齒比落差,因此也就能把速度區間分的越細,比如穩定在60km/h行駛時,4速和6速變速箱都是用最高擋位,這就相當於把0-60km/h分別分成了4份和6份,分的越多動力利用效率就越高,再加上寬齒比範圍,同樣速度下發動機轉速往往會更低一些,因此能夠起到省油的效果,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同一款車的自動擋版本並不見得比手動擋費油了的主要原因。

再就是齒比落差越小行駛起來會越平順,尤其是在頻繁升降擋位的路況下會更明顯,其實這個也很好理解,就好比爬樓梯,同樣的高度臺階越多每一步之間的落差就越小,如果臺階多到了無數個就是斜坡了,走起來幾乎感覺不到落差,這和CVT變速箱平順性好的道理差不多,而擋位少了以後齒比落差大,經常會處在一種某個擋位過高或過低,切換下一擋位還有些過低或過高的狀態,因此難免就會因為擋位與速度之間匹配不好而出現一定的頓挫感,當然具體一款變速箱頓挫感有多少,不能只看擋位數量,廠家對換擋邏輯的調校同樣也很重要。

雖然從整體來看,自動擋變速箱好像是擋位越多越好,但是也並不能一直多下去,現在8-10個擋位已經把速度區間分得足夠細了,再多的話不僅研發難度大,而且由於結構上更復雜,在可靠性上相對也要差一些,因此很多廠家已經不在這方面下功夫了,畢竟實際的意義並不大。

希望以上分析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汽車實說


作為汽車三大件之一的變速器,可是汽車傳動系的核心部件,沒有它再好的發動機也無法有效輸出,沒有它汽車甚至無法前行。隨著技術的發展,變速器的檔位數也越來越多,這種正向進化理論上有著諸多優勢,檔位數越多可以將齒比設計得更綿密,動力銜接性和平順性更好,也可以讓齒比的可變化範圍越大,兼顧低速時的扭矩需求和高速時的經濟需求。

所以6AT比4AT更好嗎?是的,這就是為什麼豐田的4AT很優秀,但豐田依舊將6AT全面取代4AT,但並非所有6AT都要比4AT優秀。體驗過花冠上那副4AT就知道,它雖然檔位數不多,轉速落差也大,但這並不影響其動力輸出和平順表現,而且它還極其可靠。

好的變速器必須具備可靠性高、平順性好,與發動機匹配好等等,這就極其考驗主機廠的標定能力和設計研發經驗了。變速器的優劣並非檔位數決定的,例如雙離合變速器雖然升檔效率高、傳動效率高,但就平順性和可靠性而言甚至沒有豐田的4AT出彩。無極變速器雖然平順也很省油,但傳動結構決定它在動力傳遞上有上限和一定遲滯,而且無法提供雙離合和傳統AT所帶來的轉速落差和再加速的快感。

目前6AT中駕駛感體驗較好的非馬自達創馳藍天莫屬,而豐田在進入TNGA架構後2.0都配搭經濟性較好的10速CVT,而2.5則配備鎖止範圍更廣、換擋速度更快的8AT。本田也由於平行軸的結構,不得不轉戰CVT和10AT,甚至在i-MMD混動上連變速器都可以省去。(botzi)


DearAuto


4速和6速變速器相差的不僅僅是兩個檔位,還有車輛駕駛感,車輛換擋平順性以及車輛油耗和動力水平,最重要的還有變速器價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