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镇守辽东的大将袁崇焕,为何被皇帝杀害?网友:他有必死的理由!

明朝晚期的边关大将袁崇焕虽为抗金名将,但同时他也是一位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这位万历47年得中进士的知识分子,最终能镇守辽东先后在抗金(清军)的过程中取得了宁远、宁锦大捷,并在北京城下击溃皇太极率领的八旗劲旅,可以说他是有着过人之处的。那么此人为何最终会被他效忠的皇帝朱由检所杀害呢?其死后的尸首又为何遭到京城百姓的哄抢呢?难道此人真的如此罪大恶极,连百姓都食其肉、扒其皮吗?

镇守辽东的大将袁崇焕,为何被皇帝杀害?网友:他有必死的理由!


崇祯皇帝

如果让我们找出古代一些冤死的将军,那么岳飞、韩信、高颖、蒙恬、李牧等人都是榜上有名的,很多网友也认为袁崇焕也属于其中,论功绩袁崇焕保卫宁远、山海关等地有功,论文化水平他又是进士出身,可谓是能文能武。

这种在明朝晚期辽东不保,西北民变的情况下,他的出现至少还能稳住东北局势,可以说是朝廷此时能够依仗的为数不多的人才之一。但他的死还是成为了历史中的事实,因此网友们列出了四条必死的理由!

镇守辽东的大将袁崇焕,为何被皇帝杀害?网友:他有必死的理由!


袁崇焕(剧照)

首先:欺君之罪

我们知道当崇祯皇帝登基后曾经面见过袁崇焕,对于皇帝的期待袁崇焕说出了“五年复辽”的保证,不过这样的话与其说是保证倒不如说是一纸空谈。

当同僚问他“五年复辽”有什么根据时,袁崇焕说“聊慰上意”,意思是这只是安慰一下皇帝罢了!也就是这句话成为了一句欺君之言,很多网友认为仅这一句就够杀头了!

镇守辽东的大将袁崇焕,为何被皇帝杀害?网友:他有必死的理由!


清军铁骑

虽然说者无意,但听者有心,血气方刚的朱由检显然是当真了,于是出钱、出人、出力,几乎是袁崇焕要什么他就给什么,要知道当时的明朝早已不是气势恢宏时期的大明了,想要拿出足够的实力支撑关外,是需要下血本的。但袁崇焕收复辽东又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他不但做不到还让皇太极的八旗兵在1629年进入到京城郊外,朱由检因此龙颜大怒,如此欺君犯上又怎能饶恕!

镇守辽东的大将袁崇焕,为何被皇帝杀害?网友:他有必死的理由!


弓马娴熟

其次: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

这件事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知道当时的后金只占东北一隅之地,如果有了天灾就是很严重的事情,这会导致民族矛盾激增。而当时的后金闹了旱灾,粮食减产,袁崇焕曾私自将粮食卖给了喀喇沁蒙古,这个部落又回头将粮食卖给了满清。这等于袁崇焕间接的接济了敌人,帮助后金度过了粮食危机的困境。而这个蒙古部落在不久之后又归附了后金,这让朝廷认为袁崇焕此人有出卖明廷的嫌疑。

镇守辽东的大将袁崇焕,为何被皇帝杀害?网友:他有必死的理由!


八旗兵

再次:矫诏擅杀大将

袁崇焕杀害的大将名叫毛文龙,此人原籍山西,他在后金的后方挨近朝鲜海面上的皮岛拥兵自重,创建了东江镇,其所在之地战略地位重要,起到了牵制后金的巨大作用。毛文龙也经常派兵骚扰牵制后金,使皇太极不能用全力对付明朝。

但此人做事浮夸、索饷过多、为人骄纵,后被袁崇焕矫诏所杀。这一举动导致了皮岛守军四分五裂,很多人投降了皇太极,这让后金在进军明朝辽东时再无后顾之忧。

镇守辽东的大将袁崇焕,为何被皇帝杀害?网友:他有必死的理由!


毛文龙

最后:清军入关,袁崇焕失职

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明朝晚期在失去了辽东以后,在辽西曾经构建了“关宁锦防线”,以此来抵御八旗兵的进攻,而袁崇焕就是镇守在这里的边关大将。但1629年满清八旗兵攻克了遵化,越过蓟州,直奔京城北京而来,给明朝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回想历史,“曾几何时明英宗时期也先就曾率领瓦剌大军进攻过京城,如今这一幕在后世子孙朱由检身上再次上演了。”

镇守辽东的大将袁崇焕,为何被皇帝杀害?网友:他有必死的理由!


正白旗士兵

但令朱由检愤怒的是后金军已经列阵于京城之下,而袁崇焕居然不知道八旗兵早已绕过自己的防区,他是在匆忙之中率军前来,并在城下和敌人血战的。虽然袁崇焕进士出身但是能够身披重甲、身先士卒,冲入敌阵、大砍大杀,可以说他也算鞠躬尽瘁了。

但在皇帝看来没有阻挡女真八旗于国门之外就是失职,因此当上述原因全部浮现在朱由检心中时,想想曾经的种种,以及一些阉党的那些漏网之鱼们,开始诽谤他和后金有所勾结,才放金军入关的。

镇守辽东的大将袁崇焕,为何被皇帝杀害?网友:他有必死的理由!


袁崇焕

最终袁崇焕在后金军撤走后被下狱,惨死于自己效忠的皇帝令下。

那么他的这些罪状,或是他被杀害的这些原因你是否认同呢?对于那些争抢其肉的京城百姓你又有什么想说的呢?如果他真的罪无可赦的话,凌迟处死是否又过于严重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