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司馬懿高平陵之變,曹爽竟然只想做個富家翁——司馬懿(十七)

話說司馬懿裝病麻痺了曹爽,趁曹爽兄弟三人陪同皇帝曹芳前往高平陵祭祀曹叡之機,發起了政變,啟奏郭皇后,並上表皇帝曹芳列舉了曹爽的諸多罪狀。


大將軍曹爽收到這張彈劾表後,是大吃一驚,於是扣住奏章不敢上奏,並且把皇帝曹芳留在伊水之南,命令麾下士卒砍伐樹木修建成簡單的鹿角和營寨,徵發屯兵數千人用來防守。


正在這時,大司農桓範與曹爽的司馬魯芝逃出洛陽,跑到高平陵與曹爽會合。


其實桓範在司馬懿發起政變之初,本來是想正要順應司馬懿的,但他的兒子對他說畢竟皇帝在曹爽那邊,司馬懿如果失敗那就是叛逆之罪,應該選擇皇帝所在,因此力勸桓範前去投奔曹爽,桓範認為兒子所說的有道理,此乃是忠君之事。最終決定改變主意要到高平陵。只可惜他雖然被稱作“智囊”,卻沒有看出司馬懿敢走這一步,其實是成竹在胸,有著必勝的把握的。


出行時大司農屬官全部都勸阻桓範,但桓範已經拿定主義。在平昌門訛稱得到詔命出城,而平昌門的門候姓司名蕃,是由他所舉薦的,因此得以成功出城。


桓範見到曹爽後,力勸他帶皇帝到許昌,然後以皇帝之名來號召全國兵馬反擊司馬懿。但是曹爽一直以來養尊處優,哪裡經歷過這種局面,早已經慌了神兒,沒了主意。

司馬懿高平陵之變,曹爽竟然只想做個富家翁——司馬懿(十七)


桓範見曹爽沒有主見,於是又轉過頭勸曹爽的弟弟曹羲,說可以利用闕南別營和典農校尉的軍隊暫作抵抗,然後佔據許昌,且表示自己可以用大司農的身份為他們的軍隊調運糧草。但曹爽曹羲兄弟面對如此巨大的變故,已經亂了陣腳,始終猶豫不決。


面對如此的局面和桓範的建議,曹爽兄弟腦子裡這個亂啊,早已經是一鍋粥了,反覆猶豫,不知該如何決斷。反而連夜派遣侍中許允、尚書陳泰去見司馬懿,探聽動靜。


司馬懿乘機數說曹爽的過失,讓他早來服罪。接著又派曹爽的親信殿中校尉尹大目陪同侍中許允、尚書陳泰一起返回去勸說曹爽,並且指著洛水發誓,說朝廷只是免他的官職。同時,他還讓蔣濟寫信給曹爽,稱自己只是想將他們免官,勸告他儘早交出權力投降。蔣濟寫信,稱司馬懿只想剝奪他們兄弟的兵權,不會傷害他們,可以保他們的爵位富貴。


面對司馬懿的政變,曹爽看到信居然天真的想要相信司馬懿所言。把桓範等人急得團團轉,從晚上開始勸說曹爽不可相信司馬懿,還援引古今的典故事蹟,一直勸到第二天黎明。

司馬懿高平陵之變,曹爽竟然只想做個富家翁——司馬懿(十七)


最終,曹爽把刀扔在地上,說:“司馬懿只不過是想奪我的權而已。我還能保留爵位,以侯爵的身份回家,還能做個富家翁。”桓範聞聽此言,是目瞪口呆,他們忠心追隨的領導竟然說出如此見識的話來,不難想象,追隨者是何等心情,這已經不僅僅是大跌眼鏡所能形容的了,如果下巴真能掉在地上,那桓範的下巴此時此刻一定是摔了個粉碎的。


充滿了絕望感的桓範緊接著便頓足捶胸的大哭,說:“曹子丹(曹真)是多麼有才能的人,怎麼生了你們這樣如豬如牛的兄弟!沒想到今日受你們的連累要被滅族了!”


和桓範一起出城投奔曹爽的司馬魯芝,主簿楊綜,在曹爽做出決定後,這兩個人也流著淚對曹爽說:“公任職位高權重,挾天子,仰仗天威,誰敢不從?如今就這麼捨棄這些卻選擇認罪投降,難道不痛惜嗎?”


於是,曹爽兄弟被免職後,以侯爵的身份回到府第,司馬懿在曹爽府第四角起高樓,命人日夜監視。曹爽兄弟不安心,於是聲稱食物不足,向司馬懿要求食物;而司馬懿則如他們所願,送來食物,曹爽兄弟十分高興,自以為司馬懿不會趕盡殺絕。


然而司馬懿怎麼可能放任曹爽兄弟培養了如此龐大的集團勢力之後而仍然存活在世上,軟禁他們只不過是在從其他地方找突破口而已。果然,不久後,與曹爽兄弟交情甚密的內侍黃門張當在司馬懿的嚴刑拷問之下,只得供稱曹爽和何晏等人意圖謀反。於是以謀反的罪名將曹爽及其黨羽何晏、丁謐、鄧颺、畢軌、李勝等,全部抓捕,於正月戊戌(初十)日(2月9日)一起被屠滅三族。

司馬懿高平陵之變,曹爽竟然只想做個富家翁——司馬懿(十七)


當初少帝曹芳回宮時,讓桓範跟隨。到洛水浮橋北,桓範望見司馬懿,於是下車叩頭,但卻一言不發。司馬懿大聲對桓範說:“桓大夫這是幹什麼!”車駕入宮後,朝廷下詔讓桓範官復原職。桓範到宮廷遞上奏表謝恩,等待任命書。此時當初和桓範一起出城投奔曹爽的司蕃自己到官署自首,供說桓範曾在出城時說司馬懿謀反。司馬懿於是非常生氣的說:“誣告他人謀反,依律該怎麼處罰?”最後桓範被控以誣告謀反之罪而送交廷尉,與曹爽等人併為一黨,一同處死,並也誅滅三族。


可憐大司農桓範,在陣營選擇時,因以忠君之念,選擇了投靠曹爽,在料事方面他被冠以“智囊”的美譽,然而在識人方面他到底還是不如司馬懿,司馬懿通過和曹爽的接觸,早已經摸透了曹爽的斤兩,桓範卻在關鍵時刻沒能想到曹爽兄弟雖多,竟然盡皆草包,自己空有一番智慧,好主意卻不能被聽取,最終導致隨曹爽一起葬送了前途,而且三族被滅。


其實不光是曹爽,當初選擇並加入曹爽勢力集團的所有人都沒看出來,曹爽竟然在關鍵時刻是個如此懦弱和無志之人。誰能想到,一個架空司馬懿,大權獨攬,野心勃勃的權臣,在沒有競爭者時,不斷的擴大自己的陣營,表現得自己才是權利真正的主宰,如同曹操一樣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樣子。然而真到了司馬懿站出來和他分庭抗禮的時候,他的人生理想竟然只是想做一個富家翁而已。


而這一切,卻恰恰都在司馬懿的預料之內,由此可見司馬懿識人的能力和判斷力之強。而識人的能力才是人生中最為重要的能力,沒有之一!


想當初,曹操的肱骨軍師郭嘉,除了奇謀必中外,他最為被曹操欣賞的能力便是識人之能,因為擴展勢力,對外競爭發展,識人的能力往往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的。畢竟什麼時候做什麼事,靠的都是人,什麼時機和什麼勢力展開衝突,其實針對的也是目標背後的人。簡單的說為人處世就是團結什麼樣的人,任用什麼樣的人,與什麼人競爭並打敗他。而這一切都是以識人為基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