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对历史人物,项羽你是如何评价,如何看待的?

一只创业狗


项羽有勇无谋,他与刘邦争天下时,如果每次都采纳范增的计谋,刘邦必败。刘邦只所以能灭项羽,主要是对张良的计谋言听计从。因此,一个人如果想取得成功,必须得不耻下问,虚心求贤!


唐纯才一粒种子的能量


项羽还是一位比较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喜欢他的人崇拜他的人格魅力和英雄气概,不喜欢他的人觉得他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不过咱们都是一群吃瓜群众,所作的评论多少会受到个人喜好的左右,那么我们不如来看看近代优秀的军事家毛泽东是怎么评价项羽的。

毕竟毛泽东是因为非常优秀的军事家,是真正指挥千军万马的统帅和谋略家,他对项羽做出的评价恐怕更加具有说服力,也更加客观和精准。总的来看,项羽的失败主要还是在于缺乏谋略和长远的眼光,他确实是一个打仗很厉害的人,但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不可沽名学霸王

不要学项羽的什么?就是指项羽这个人极为爱惜自己的名声,而且是那些虚名,最终错失了统一天下的机遇。毛泽东口中的“不可沽名学霸王”是指项羽率领40万诸侯联军击败秦军主力进入关中以后,没有听从范增的建议趁机消灭刘邦。

从而给自己立下一个后患无穷的敌人,而毛泽东欣赏刘邦的一点在于项羽深陷“垓下被围”的时候,刘邦没有心软,而是一鼓作气趁机消灭了项羽,这就是“宜将剩勇追穷寇”,面对失去抵抗力的敌人,最应该做的就是趁机消灭,而不是放纵敌人,让他们获得喘息的机会。

简单来说,当时项羽没有能够审视夺度的考察刘邦以及自己面临的形势,没有为自己的长远未来做打算,最终挖了一个大坑给自己跳。此外项羽在和刘邦发生冲突的彭城之战中,项羽以3万的兵力击溃刘邦的56万诸侯联军,几乎取得完胜的战果。

但是也非常遗憾,当时项羽并没有乘胜追击,一鼓作气的消灭刘邦,不仅答应了和刘邦合议,而且还中了对方的反间计,失去了自己最重要的谋士范增,结果再次给予刘邦以喘息的机会。

对此,毛泽东后来点评说:从前有个项羽,叫作西楚霸王,他就不爱听别人的不同意见。他那里有个范增,给他出过些主意,可是项羽不听范增的话。

对项羽的正面评价

当然了,项羽这个人并不全然是不堪的,他还是有很多优点值得学习,譬如他的英雄气概。你看他的诗歌《垓下歌》就写的非常优美和豪迈,他身上的那种英雄气概确实是值得学习的。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关于项羽身上的那种英雄气概,宋代词人李清照曾写过一首诗歌: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杜牧也曾报以同情的眼光写道: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可见项羽这个人在历史上其实或多或少还是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承认,而这都和他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迷人的英雄气概有关。你看他在巨鹿一战中破釜沉舟,表现出“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姿态和勇气,这都是一支军队值得学习的地方。

因此毛泽东后来针对于此评价项羽说:

楚霸王项羽在中国是一个有名的英雄,他在没有办法的时候自杀,这比汪精卫、张国焘好得多。但项羽尚有一个缺点,从前有一个人在他自杀的地方做了一首诗,问他你为什么要自杀,可以到江东去再召八千兵来打天下。我们不学汪精卫、张国焘,要学项羽的英雄气节,但不自杀,要干到底。

打仗本身就是一个胜负常有的事情,不到最后的时刻,谁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稳操胜券了。当年越王勾践被打的差点亡国,人家还不是凭借“卧薪尝胆”的精神成功复国了,所以毛泽东在这里讲学习项羽的英雄气节,其实是有两层意思:

一是要学习项羽那种不屈服于敌人的气节,你看他最后宁愿自杀也不投降刘邦,而抗战时期有很多汉奸因为缺乏这种气节最终做了敌人的走狗;

二是指一个人不屈服,但也不必自杀,而是要像越王勾践那样斗争到底;

毛泽东还是从正面肯定了项羽这个人,确实,项羽并不全然是失败和不堪的。政治才能是他的短板,但是他打仗确实有一套,而且也有自己的气节,输了就是输了,人家也不和你搞小动作,光明磊落的就自杀了。

因此只能说项羽之所以会败给刘邦,就是缺少了一个政治家应该具备的对局势的观察力,以及对未来长远的一个思考打算。像当年项羽如果在鸿门宴上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想来整个中国历史就要彻底改写了,所以这些历史的小细节往往最能够改变整个历史的进程。

像项羽虽然在彭城之战中把刘备打的丢盔卸甲,但是并没有什么作用,只要刘邦还活着,人家最后还不是照样卷土重来。而这些应该说都是项羽当时在政治能力上的一个短板导致的结果。

项羽非政治家,刘邦则是一位高明的政治家。


公子灵均


关于项羽这个历史人物,大家都知道是很多,尤其是其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和虞姬之间的传奇爱情故事及西楚霸王的名头,举世皆知。

因此,我们必须肯定的是他确实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

力拔山兮气盖世

出身名将世家的项羽,在秦末众多农民起义军中,项羽无疑是最耀眼的明星。其自身战斗素质超强,有力拔山兮气盖世之称。自幼又熟读兵书,有万人敌之名号。跟随叔父从军后,军事能力凸显,率领军队横扫千军,颇具名将风采。

与虞姬的千古爱情

英雄自古难过美人关,项羽也是一样,在垓下之围中,项羽与虞姬谱写了一曲名传千古的爱情故事。这一点说明项羽实乃有情有义的汉子。反观刘邦,彭城之败,带着儿女逃亡,看着追兵渐近,嫌马车跑的慢,竟然将一双儿女几度踹下车。

自封西楚霸王,分封天下诸侯

项羽最风光的日子恐怕就是这一段了,他拥兵四十万,横扫天下,自称西楚霸王,大肆分封天下。


可以说,作为朋友、情人、将军,项羽都是合格的。

但是,作为帝王,项羽极不合格。

一、行事犹豫不决,不果断。

大家都知道鸿门宴,如果项羽足够果断,刘邦在鸿门宴上就已经死了,哪里还有后来的楚汉之争呢?可惜,项羽太过犹豫,行事不够果断,是以养虎为患。

二、心不够狠、腹不够黑。

前文提到过,刘邦逃跑时能够将儿女几度踹下车,可是项羽呢?楚汉之争绑了刘邦的老爹和媳妇儿吕雉,本想威胁刘邦,哪知刘邦说,我们当年一起在楚王面前立过誓,结为异姓兄弟,我父亲及你父亲。就因为这,项羽将刘老爹和吕雉安全地送还了刘邦。

那么,项羽就不想想,四面楚歌之时,刘邦又何曾将他当兄弟看了。

三、缺乏全局观念。

项羽没有全局观,行事只图一时快活。想韩信等一众名将其实都曾依附过他,但都没有得到他的重用。后来,楚汉之争的形成,刘邦百般拉拢各方诸侯,项羽却不屑去做这些,可以说全局观念真的不强,如果在韩信封王后稍稍加以笼络,哪里还有刘邦什么事。

四、刚愎自用,听不进正确意见。

可能是因为自身能力超强,项羽有一个所有优秀的人都有的毛病,过于心高气傲,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

大家不妨想想,刘邦身边有萧何、张良等一众谋士辅佐,项羽呢,仅有的几个还得不到他的重视。

五、脸皮太薄,贵族气太重。

俗话说,胜败之事乃兵家常事,楚汉之争失败,并不意味着项羽就真的败了,但项羽贵族气太重,太过爱惜名声,或者换句话说,脸皮太薄,以至于最终自杀。大家不妨想想,如果项羽不自杀,而是回到江东重新起兵,天下之归属还真是说不清楚是谁的了。


史海钩沉


清朝李清照写过一首诗叫《夏日绝句》,诗中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诗中字字句句饱含着作者对项羽的敬佩,惋惜之情,这是一个代表人物的一种情愫。虽说不能代表人们对历史人物的公正评价,但也从中看出了人们发自内心对项羽的认知态度。

自古道,成王败寇,若是按常理来说,项羽是一个失败者,但是,纵观中国历史,我觉得项羽应该第一个因失败而名垂青史,又被久久称颂的。他虽说力大无穷,骁勇善战,他虽说出身名门,无所畏惧。但是,他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刚愎自用,我行我素,就是听不进不同的意见,更是办事呆板,不懂得变通。

有人说,项羽残暴不仁,滥杀无辜,我只能认同一方面,并不代表我完全认同这种说法。从客观上讲,项羽坑杀二十万秦朝降兵确有历史记载,可能是另有隐情吧。但不管怎么说,这充分说明了项羽残暴,凶狠,乖戾的人性,不过若说他滥杀无辜就没什么历史依据了,要说他不仁不义,更是毫无根据,也可以说,正是他太讲仁义,心不够恨,才导致了他一败涂地,垓下自刎的惨剧。

项羽这个人有点优柔寡断,不够果断,像鸿门宴就不应该放走刘邦。项羽这个人有点小肚鸡肠,亲和力不够。项羽这个人有点迂腐,不懂得变通,死板教条,像鸿沟之事就应该逼刘邦就范。

要我这么一说,仿佛人家项羽还不如我,真的是羞愧至极。所以说,咱作为一介草民,就没资格对历史人物品头论足。故此,还是少说为妙,免得招来铺天盖地的喷子。





郑州梁国彦


项羽出身楚国将门之后,是楚国贵族后裔,随叔父项梁长大。秦末年,为避难跟着叔父项梁奔走于吴中。

项羽年少时,学习读书不成,弃而拜师学习剑术,学习了一段时间,又没有什么长进,惹得项梁非常生气。项梁质问项羽说,你书不好好读,剑术不好好练,文也不行,武也不行,你到底要怎么样?项羽回答说,“学习读书写字,不过能记得姓名而已,学习好剑术也不过匹夫之勇,大败一个人而已,不值得学习,我要学就要学习万人敌!”于是项梁听后非常高兴,便安排项羽学习兵法~



可见项羽自年少就志向不凡,同时也不注重基础,好高骛远!这也是他贵族出身带来的气质和秉性。

项羽年轻气盛,好武力,个人战斗力极强。史书记载其“力能扛鼎”。说明其身强体壮,臂力过人!



项羽心狠残忍,杀戮无数

项羽在巨鹿战场,降伏章邯大军后,因为章邯的秦军流传着“秦兵被迫投降,如不能顺利入关破秦,则家人必被诛杀”,项羽感到这些降卒虽然投降,但是其并非诚心归降,极易造成兵变,于是设计连夜坑杀二十万投降的秦兵。而独留秦军将领章邯、司马欣、董翳。

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诸侯微闻其计,以告项羽。项羽乃召黥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馀万人新安城南。



项羽勇武过人,智谋不足

项羽带兵打仗,从来都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以其勇武勇冠三军。每次打仗都亲自上阵,以屠杀敌军为快。但是他却不知以智谋取胜,对于叔父项梁推荐给他的亚父范增也时常不听其言,出言戏之。他坚信的是只有刀剑才能使人真正的屈服和畏惧。

项羽儿女情长,妇人之仁

项羽对虞姬是百般照顾,万分怜惜,在被逼乌江之际,居然还不忘为虞姬唱出了著名的《垓下歌》惜别。项羽在对待刘邦问题上,在鸿门宴前被刘邦一番话说得放弃了原定的诛杀刘邦计划,还对出卖军情的项伯“善待之”。可见其意气用事,对待既定敌人优柔寡断,妇人之仁。

项羽心高气傲,志向短浅

项羽年轻勇武,臂力过人,战斗力极强,秦军闻则“胆惊”,傲视群雄,目空一切,心高气傲。然而项羽虽然如此心高气傲,目空一切,但是他的志向短浅,在攻破咸阳后,不都咸阳而都彭城,分封十八路诸侯,仅为一“西楚霸王”,为诸侯之霸就成了他终极目标与志向,失去了一统天下的大好局势,十足的志向短浅。


历史阿Q


“吾起兵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天下。然今遂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

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知道项羽至死没有明白他因何成功又因何失败,我们从三个方面对项羽这个历史人物予以简单分析:

一、政治层面

如果从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来讲,项羽所代表的战国旧贵族阶层在政治上是落后的甚至是反动的,是这个败落的旧贵族阶层最终领导了天下反秦事业,而以重新恢复封建分封制为目标的反秦运动,事实上是历史的倒退,因此做为该旧贵族代表的项羽没有任何政治先进性可言,最终失败是必然的,没有刘邦一定会有“张邦”、“王邦”来推翻他。

二、军事层面

就个体军事才能而言,秦汉之交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中能够与项羽匹敌的太少,这不仅指他“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绝世武力和英雄气概,更指他拥有“破釜沉舟”的绝决意志,可以肯定地说项羽是绝对一流的军事将领,但他是不是绝对一流的军事统帅呢?名义上是,客观上不是。

秦末之际,天下大乱,有点想法的都会聚众起兵造反,比如刘邦,而比刘邦有实力更有想法的人多了去了,但无论这些人个人有什么想法,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反秦,只有先推反了秦朝统治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所以表面上他们服从项羽的统一领导,也为了共同目标而奋斗。

因此,反秦运动取得的所有军事胜利并非完全由项羽进行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取得的,有点破鼓万人捶的意思在里面,除了本部兵马哪路人马会自始至终服从项羽指挥?所以项羽以名义上的统帅取得了反秦运动的军事胜利,他本人对此并未清醒认识,反而以为自己天下无敌自封西楚霸王,有这样糊涂的自我认识怎么可能不失败?

三、人物格性

1.项羽过于狂傲,目中无人,不善于听取别人意见,也不会做团队建设工作,除他个人以外整个团队其实很弱,他的团队中文无张良、萧何,武无韩信、樊哙,足以说明他性格中极难容人的显著缺陷。

2.项羽自私自利,刻薄寡恩,项羽表面上看似多情,实则无情无义,他有情是只对他的虞姬有情对他的乌稚马有情,你可见他对将士有情?直至最后一刻他还要率领最后的部下去拼死一战,以体现他的神勇,而从不怜惜江东健儿之性命,这是有情吗?无情至极。

3.项羽残暴不仁也是他性格中一个重大缺陷,在反秦斗争中多次纵兵屠城杀降,虽有迫不得已的一面,但很大程度上是其性格使然。

4. 项羽多疑且缺乏大局观念,此点从他对范增态度即可知道,核心的问题还是项羽谁也不信只信自己,但他严重缺乏管理天下的大局意识,很多决定完全是率性而为,这样的思想意识和性格特征,他不失败谁失败?


马昱东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将项羽塑造成了一个不肯苟且偷生的盖世英雄,但是历史上的项羽其实当不得“英雄”这个称呼。

首先项羽非常的狂妄。

项羽名籍,字羽,是楚国大将项燕的后代,从小跟着叔叔项梁长大,小时候项羽曾经看到秦始皇的仪仗风光,曾经说过长大后一定要代替他,如果说从这点看项羽胸怀大志那你就错了,因为项羽并没有因为有了这个大的志向而努力的学本事。

据《史记》记载,项羽不屑于读书写字,也不努力练习剑法,他认为读书无用,认字就行了,练剑无用,只是一人敌而已,要学就学万人敌,但是对于项梁所教授的兵法,项羽也没有认真的学习。

所以只能说项羽是一个“眼高手低”的狂妄之徒。

其次项羽非常的残暴。

项梁死后项羽成为诸侯的首领继续反抗秦朝的统治,项羽打败章邯以后,为了防止投降的秦兵造反,在新安城南活埋了秦兵二十多万。后来项羽领兵西进,血洗咸阳,杀了秦降王子婴,焚毁秦朝宫室,大火三月不灭。

如果说项羽对抗秦朝时对敌人的残酷情有可原,那么在攻打田荣的齐国的时候,烧毁、夷平齐国的城郭室屋,坑杀了田荣的全部降卒,俘虏了齐国的老弱妇女,将齐国夷为平地就说不过去了,因为那些老弱和妇女对项羽又有什么威胁呢?

最后是项羽的刚愎自用,不听进言。

项羽自称“西楚霸王”非常的自负,当然这也和他狂妄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所以项羽听不进别人的话,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行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非常的“任性”,想怎么干怎么干。

项羽不听谋士范增的话,在“鸿门宴”上放过了刘邦;为了“锦衣还乡”烹杀了劝他在关中建都称霸的说客。

这样的一个项羽能被称为“英雄”吗?我认为不能。

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更为荒谬的是直到项羽“自刎”之前还在埋怨是上天要灭亡他,而不是自己战斗力不行。不知道自己的错误在哪里,这样的人只能称之为“莽夫”。


逝去即历史


非常荣幸回答您的问题。

首先,项羽作为一个军事将领,他的单兵作战能力,在当时可以说是无人可敌,“力拔山兮气盖世”并不是吹的。地方阵营不用说,咱们看看他的队伍里还有哪个人算是名将,几乎没有,全被他的光芒给盖住了。

其实,军事指挥能力从项羽的战绩来看,胜仗大都来自于上面所说的个人能力。比如两次巨鹿之战和彭城之战,都是得益于项羽勇猛的尖兵强攻。最为有名的“破釜沉舟”可以说是是项羽作战的标准模式。直到垓下之战时,落得四面楚歌,完全被推荐对方泰山压顶困住。

再者,从政治上说,项羽简直可以说是一无是处。倒是有一种说法,以项羽为首的联军灭掉秦朝后所形成的分封格局有点像美国独立时的情形。那要这么说,项羽是穿越了。

总之,项羽作为楚汉之争的失败者,说他冤枉肯定是无稽之谈,即便是失败者,他的“破釜沉舟”勇猛决绝,他的“无颜再见江东父老”的宁折不弯,他的“虞兮虞兮奈若何”的缠绵,都注定了他是一个大英雄。


中原一条虫


项羽,武功方面:万人敌,身先士卒,挑战百人无惧!政治能力:军事团体尚可把握,治理土地赋税很难胜任!性格方面:刚愎自用,气走唯一强大智囊范增!感情方面:重感情、重义气、爱知己!总结来说,只可为军事元帅,不可领一国家!



吕梁路过


我们首先来看他的死对头刘邦是怎么说的:[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 , 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 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

再来看司马迁怎么说的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 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