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故事:農民挖到一“魔壺”,只能出水不能裝水,X光檢測後專家心悅誠服


1968年的春天陝西彬縣城關鎮的一位農民正在田裡翻土時,偶然挖出來一個青色的瓷壺,他發現這個壺沒有壺蓋,也沒有能注入液體的地方,便以為此壺是個瑕疵品。

他將之帶回家會後就再也沒有管它,直到1982年的一天,農民的親戚回鄉探望他,正巧這親戚是中科院考古所的專家,於是他一見那把壺就認定它來歷不凡,並立刻將之送到陝西省博物館。

故事:農民挖到一“魔壺”,只能出水不能裝水,X光檢測後專家心悅誠服


後經專家鑑定,確定該壺為北宋年間耀州窯燒製的青花瓷,還將之命名為北宋耀州窯青釉剔花倒裝壺,至於為什麼會有“倒裝壺”這個名字,則又是另外一個原因了。

陝西省博物館的考古專家們剛見到這把造型獨特的壺時,也和農民一樣納悶,因為它根本沒有蓋子,只有一個壺嘴,那古人又是怎麼把液體裝進去的呢?

故事:農民挖到一“魔壺”,只能出水不能裝水,X光檢測後專家心悅誠服


後來專家們仔細觀察,發現壺底有一個小孔,再用X光線檢測後才知道,原來這把壺是倒裝壺。

所謂倒裝壺,就是利用了虹吸原理,在壺的底部設計一個小孔,人們將液體注入壺內後,再利用連通器內液體等高的原理。

由中心漏注來控制液麵,所以壺內的液體不會才底部的小孔流出,但稍微傾斜壺身,則會從壺嘴流出。

故事:農民挖到一“魔壺”,只能出水不能裝水,X光檢測後專家心悅誠服


其實這種壺在我國宋遼時期很流行,但古代匠人能有這麼強大的智慧和創造力,實在讓人佩服,也難怪倒裝壺剛面世時,人們都稱它為“魔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