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大英帝國的沒落——也曾想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

大英帝國的沒落——也曾想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

NO.023—大英帝國的沒落——也曾想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


前段時間的新聞被英國脫歐刷屏。

大英帝國的沒落——也曾想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

可曾想英國當年也曾因為加入歐共體(歐盟前身)而不得,賭氣想要成為美國第51個州。

大英帝國的沒落——也曾想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


1916年,在英格蘭北部的哈得茲菲爾小鎮上,當地的小政治世家威爾遜家族誕生了一名男嬰,父母為其取名為哈羅德·威爾遜。

小威爾遜出生後,威爾遜家族的情況卻不容樂觀。1918年結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把英國從世界第一強國的位置上拉了下來,世界金融中心也從倫敦轉移到了美國紐約,航運業在戰爭中遭遇的重創也影響了英國的全球貿易。在這樣的大背景下 ,小威爾遜的父親赫伯特·威爾遜失去了工業化學家的工作,威爾遜家族不得不遷居到其他城鎮以謀生。

大英帝國的沒落——也曾想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

一戰前的強大英國(1914年閱艦式)

但是這個小威爾遜卻不斷給威爾遜家族驚喜,小威爾遜的人生就是一個開掛人生。

小威爾遜在求學階段即表現優異,一路獎學金考上牛津大學。在這座著名學府裡,學霸威爾遜修讀了歷史、哲學、政治和經濟學,最後以一級榮譽成績畢業,留校成為牛津大學整個20世紀最年輕的導師。

青年威爾遜意氣風發之時,英國捲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很多愛國青年一樣,威爾遜棄筆從戎,渴望進入歐洲戰場為國效力。但因為頭頂閃閃發光的高學歷光環,徵兵部門把他界定為了專業人士,不推薦入伍,他進入政府統計部門成為一名經濟學家。

威爾遜開始在政治界嶄露頭角,且一路輝煌,其29歲就成為了國會議員,並總計四次在英國首相選舉中勝出,冠絕英國整個20世紀。要知道,大名鼎鼎的丘吉爾也只任了兩屆英國首相。四任首相的威爾遜被英國人公認為是智慧型的大政治家。

大英帝國的沒落——也曾想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


在威爾遜第二任首相任期內,這位英國最高執政者還真的想過要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

那是在1966年,威爾遜剛剛贏得第二次大選,那幾年裡威爾遜的首相位置做的並不那麼舒服。這其中主要有三件內政外交上的大事,讓這位精明的政治家焦頭爛額。

一是羅德西亞獨立問題。眾所周知,英國曾在全世界擁有眾多殖民地,隨著英國在世界範圍內影響力的持續下降和英國殖民地內各種民族獨立運動的興起,曾經的殖民地一個個鬧分家,羅德西亞就是這些要求獨立的殖民地之一。

大英帝國的沒落——也曾想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

英聯邦標識

提起羅德西亞,大多數人一定很陌生,但要說到津巴布韋就都有印象了,羅德西亞正是津巴布韋獨立前的名稱。羅德西亞(津巴布韋)的歷史很讓人唏噓,以後我們將另開一篇講述這個國家的故事。1966年在英國召開的英聯邦大會上,羅德西亞實際領導人伊恩·史密斯向由威爾遜領導的英國內閣表達出羅德西亞獨立的願望,威爾遜在該問題上處置不當而廣受非議。

大英帝國的沒落——也曾想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

津巴布韋

二是英國加入歐共體問題。英國是遊離在歐洲大陸邊緣的“離岸平衡手”:歐陸如果處於均勢甚至混戰當中,英國即充當一個隔岸觀火的看客,時不時還來個火中取栗;而一旦歐陸出現一個強大國家打破平衡,英國就拔劍出鞘,干預大陸局勢,打壓新興豪強。因此,英國一直以來都與歐洲大陸國家若即若離,更為大陸傳統強國法國所不容,不然英法怎麼能打個“百年戰爭”。

大英帝國的沒落——也曾想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

英格蘭VS法蘭西

二戰後的法國領袖戴高樂將軍是一個一切以法國利益為先的人物,為了同時完成重建戰後法國和維持法國獨立兩個目標,戴高樂領導了歐洲部分國家組成了歐洲共同體(歐同體,歐盟前身)。歐共體對內建立了經濟共同體、煤鋼產業共同體和原子能共同體,組成一個小圈子不帶英國玩;對外則抱團取暖,抗衡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壓力。英國發現了歐共體的好處意圖入夥,但是戴高樂為了維持法國在歐共體內的領導地位以維護法國的利益,一直拒絕英國的加入。戴高樂甚至說:“英國會加入歐共體,但那是我死去之後”。威爾遜對此非常惱火。

大英帝國的沒落——也曾想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

戴高樂(右)和威爾遜

三是英國經濟不振問題。因為實體經濟和金融行業持續被大西洋對岸的美國抽血,又遲遲未能加入歐共體,英國的戰後經濟一直萎靡不振。為了提振經濟,威爾遜曾經主導過政府改革和科學革命,但因為英國經濟出現滯脹等各種原因,改革未能成功。

1967年6月,對英聯邦失望,對歐同體失望,對英國前途失望的威爾遜首相來到美國白宮,與時任美國總統林登·約翰遜展開了一項秘密會談。威爾遜首相和約翰遜總統相談甚歡,兩人一合計,英美本出一系,不如英國做個小弟,兩國是不是可以組成一個新的國家形式。1968年2月,兩人就相同的問題在白宮又談了一次。

大英帝國的沒落——也曾想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

約翰遜(左)和威爾遜

結果當然是談崩了,我們現在也難以置信英美兩國另一種方式的結合,但從當時兩次會談的情況來看,這個議題曾進入了英美高層的考慮範圍內。

在最後一個首相任期內,威爾遜戲劇性的以身體欠佳為由提出辭職。辭職後接受了英國女王賦予的極高榮譽。

大英帝國的沒落——也曾想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右)與威爾遜

1995年,他的傳奇一生走到了盡頭,同時將那兩次在白宮的秘密會談也暫時帶入了歷史的隱秘中。

大英帝國的沒落——也曾想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

時代週刊封面上的威爾遜


1999年,曾擔任過威爾遜新聞秘書的特雷弗·休斯才把30年前的那兩次會談中,關於英國想成為美國第51個州這件事大白於天下。後來威爾遜當時的政治秘書福爾肯特女士證實了特雷弗·休斯的說法。福爾肯特說,會談當時她雖然並不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但威爾遜經常同她交換政治觀點,威爾遜有一次向她透露了這項內容。

想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也許要實施起來,這個提議根本無法成行,但大英帝國的興與衰,卻從這個趣聞中折射出來。

歷史沉浮,大國起落,真正的強國“淘盡黃沙始得金”,正如威爾遜先生的墓誌銘所說——

“時間是萬物之主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