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如果吳用在三國,能否替代諸葛亮率領蜀軍北伐

“智多星”吳用,在水滸裡是智慧的化身,地位和重要性都近於三國裡的諸葛亮,在一般民眾的心中,他就是水滸版的諸葛亮。

但在中國民眾的精神世界裡,吳用能否比得上中的諸葛亮呢?不能。還可以說,是遠遠比不上的。

三國是一個猛將如雲、謀臣如雨的歷史大動盪時代。除了諸葛亮用兵如神以外,還有很多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智謀之士,如郭嘉、周瑜、司馬懿等。互相就用兵方略和決策心理展開一層層軍事反推,諸葛亮的智慧和才華就是在和傑出對手的交手中閃耀光芒的

如果吳用在三國,能否替代諸葛亮率領蜀軍北伐


但是這樣精彩的謀略在《水滸傳》中顯然沒有。水滸世界裡的吳用幾乎是無對手的。不是說對手都不及他,而是說扮演他的對手角色的人根本就沒有,只要他說出一番計謀,對手保證就會乖乖上套,這未免太簡單化了,很難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他真正可圈可點的大概也只有智取生辰綱了。

如果吳用在三國,能否替代諸葛亮率領蜀軍北伐


吳用謀略的品位也遠不及諸葛亮,行事時常不擇手段。為了逼朱仝上山,竟和宋江定下計策,讓李逵活活劈死四歲衙內,殘忍毒辣全無人性;為了強拉盧俊義上山,就去騙盧俊義題反詩,又對管家李固謊稱盧已立意上山造反,嗾使李固去出首,險害盧俊義性命,這恐怕也只能用陰險二字形容。

總之,吳用使的盡是些典型的流下手段和小聰明,他的品位遠低於諸葛亮。

在《三國》中,諸葛亮一方面是智慧的化身,但同時,他還是個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抗爭天命的悲劇英雄。而這些正是《水滸》中的吳用這一形象所沒有的。

如果吳用在三國,能否替代諸葛亮率領蜀軍北伐


因此可以說,《水滸》中的吳用雖是個重要角色,但只能看作一個單向度的類型人物。他是遠比不上諸葛亮的。

吳用只能為江湖團隊的短暫打拼使用些小謀略,他沒有戰略遠見,不能作為主帥帶領大軍為國家進行長遠征戰,所以把吳用換到《三國》裡,是不能率軍北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