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孫若微”的原型,歷經六朝,擅長的不僅僅是“宮鬥”


“孫若微”的原型,歷經六朝,擅長的不僅僅是“宮鬥”

《大明風華》中,湯唯飾演的“孫若微”的故事太“故事”,諸如“靖難遺孤”的身份,“為朱棣擋箭”“直擊朱棣、建文叔侄相見”“姐妹共侍一夫”等等,多為杜撰。不過,“孫若微”的確有歷史原型,她就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位皇后,也是明英宗朱祁鎮的生母,孫氏。

孫氏是山東鄒平人,父親孫忠是縣衙的主簿。鄒平地方不大,但是出了一個很重要的人物——太子朱高熾的太子妃張氏。


“孫若微”的原型,歷經六朝,擅長的不僅僅是“宮鬥”

《大明風華》:朱高熾正妻張妍

張氏的母親住在鄒平,和孫家熟識,經常和自己的女兒太子妃說,孫家的女兒不錯。後來,孫氏就被招到了宮裡,由太子妃教規矩——有點像童養媳的樣子。這麼一來,孫氏和皇太孫朱瞻基,是“青梅竹馬”,一起長大,有一定的感情基礎。

“孫若微”的原型,歷經六朝,擅長的不僅僅是“宮鬥”

可是到了選“太孫妃”的時候,朱棣卻指定胡氏(“胡善祥”的原型)做太孫妃,孫氏只選上了太孫嬪。

孫氏雖然一時委屈,不過朱瞻基對她卻很是寵愛,繼位之後就封她為貴妃,還為她開了一個特例——此前大明朝的皇妃冊封的時候只有“冊”沒有“寶”(即印章),而孫氏被封貴妃,則是既有“冊”又有“寶”,並且在之後形成慣例。

宣德二年,孫氏生下了朱瞻基的長子朱祁鎮。而胡皇后一直沒有生兒子,這就給了朱瞻基廢掉胡皇后的理由。當時的大臣們再三阻攔不住,就出主意讓胡皇后自己“請辭”。結果,胡皇后把皇后位讓給了孫氏,朱瞻基給了她一個“靜慈仙師”的封號,住到宮裡的道觀裡。

“孫若微”的原型,歷經六朝,擅長的不僅僅是“宮鬥”

《大明風華》:出家的胡善祥和兒子朱祁鈺(實際上胡皇后並沒有生過兒子,只生過兩個女兒。)

經過一些波折,孫氏終於當上了皇后。可是好景不長,宣宗朱瞻基在位十年,年僅38歲就英年早逝,九歲的皇長子朱祁鎮繼位,孫氏成為皇太后。

“孫若微”的原型,歷經六朝,擅長的不僅僅是“宮鬥”

好在,朱瞻基給自己的幼子留下了一副不錯的治國“班底”,“三楊內閣”——楊士奇,楊榮,楊溥,保證了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而在內廷,朱瞻基的母親張太皇太后還在,“把控”能力比較強。直到“三楊”和太皇太后相繼去世,朱祁鎮親政,才出現了信用死太監王振、親征瓦剌,土木之變,英宗被俘等事。

其實在此之前,孫太后僅僅是一個在“宮鬥戲”中勝出的女子,而面對這一系列的大變故,真正的傳奇才剛剛開始。

“孫若微”的原型,歷經六朝,擅長的不僅僅是“宮鬥”

瓦剌人捉到了朱祁鎮,打算拿他當作“肉票兒”,要挾明軍。也先大軍帶著朱祁鎮兵臨北京城下,大明建立以來,這是最為危機的時刻,有一部分朝臣提出“遷都”,而孫太后力排眾議,提拔于謙堅守北京;不久,孫太后接受朝臣建議,立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為帝,穩定人心,即明景帝,年號景泰。在孫太后的支持之下,“北京保衛戰”最終取得勝利,瓦剌退兵。

“孫若微”的原型,歷經六朝,擅長的不僅僅是“宮鬥”

《大明風華》:于謙

嚐到了權力滋味的朱祁鈺不想讓哥哥回來,但是朱祁鎮的運氣比宋朝的徽欽二帝要好,一年後就回到了北京。朱祁鈺自然要對哥哥多加防範,軟禁朱祁鎮的南宮,連棵樹都不讓種。此外,他也廢掉了侄兒朱見深(朱祁鎮長子)的太子位,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

“孫若微”的原型,歷經六朝,擅長的不僅僅是“宮鬥”

《大明風華》:明景帝朱祁鈺

然而造化弄人,往往越是想得到的東西,越是“求而不得”,朱祁鈺的兒子被立為太子不久就夭折了,而他自己的身體也每況愈下。而孫太后一直在冷眼旁觀,隱忍不發,暗中保護好自己被幽禁的兒子和年幼的孫子,以待來日。終於,當朱祁鈺病重之時,石亨、徐有貞等策劃“奪門之變”,從“南宮”迎出朱祁鎮復辟,年號天順。此事,石亨等人事先是得到孫太后的允許的。

“孫若微”的原型,歷經六朝,擅長的不僅僅是“宮鬥”

《大明風華》:朱祁鎮復辟

天順六年,經歷了永樂(朱棣)、泓熙(朱高熾)、宣德(朱瞻基)、正統(朱祁鎮)、景泰(朱祁鈺)、天順(朱祁鎮)六朝的孫太后,生命走到了盡頭。兩年後,朱祁鎮病重,死前頒佈了一項德政——廢除帝王死後嬪妃殉葬的制度,據說這一制度的廢除,孫太后也有推動之功。

“孫若微”的原型,歷經六朝,擅長的不僅僅是“宮鬥”

歡迎繼續關注“邊讀邊看話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