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我军首次大规模运动战莱芜战役:3天歼敌6万

莱芜战役,我华东野战军以放弃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和伤亡8000余人的代价,消灭敌1个“绥靖区”前方指挥所、2个军部、7个师共5.6万余人,活捉敌“第二绥靖区”中将副司令李仙洲。这场战役是我军首次组织的大规模运动战,歼敌速度之快,俘敌数量之多,创造了解放战争开战以来的最高纪录。莱芜战役的胜利,为扭转华东战局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军首次大规模运动战莱芜战役:3天歼敌6万

1947年2月,陈毅和粟裕在莱芜战役战场上

作战背景

1946年7月至1947年1月,我军在华东战场上连续进行了苏中、宿北、鲁南等战役,歼敌20余万。为了继续执行内线歼敌的作战方针,我军主动将战场由苏皖边区转至山东,主力集结在临沂周围休整待机。国民党军虽遭到沉重打击,但并未放弃与我决战鲁南的企图。蒋获悉华野主力集结于临沂后,敌人判断临沂为华东解放区首府,我军必竭力死守,于是制订了“鲁南会战”计划,集中30万精锐,由南北两线进攻山东解放区,企图在临沂附近与华野主力决战,消灭我华东野战军。为此,蒋介石亲自到徐州部署,并派参谋总长陈诚坐镇指挥。

我军首次大规模运动战莱芜战役:3天歼敌6万

粟裕大将

战前态势

国民党军南线的欧震兵团辖8个整编师(军)21个旅,分左、中、右三个集团,作为主要突击兵团,分三路北犯临沂。其中,左集团胡琏指挥整编第11师、整编第64师和整编第59师;中集团李天霞指挥整编第74师、整编第83师和第7军;右集团黄百韬指挥整编第25师、整编第65师和第67师。此外,原已反正的伪军郝鹏举部叛变投蒋,部署在黄百韬东侧海州外围的白塔埠、驼峰地区,担任侧翼掩护。北线的李仙洲兵团指挥3个军,作为辅助突击兵团南下,趁虚攻击莱芜、新泰、蒙阴一线,企图捣毁我军后方基地,配合南线部队聚歼我华东野战军。

我军首次大规模运动战莱芜战役:3天歼敌6万

莱芜战役中的共产党军队

南线之敌重兵压境,中央军委指示华野“诱敌深入,集中绝对优势打敌一路”。根据中央指示,陈毅、粟裕起初想把中路之敌挡住,让胡琏孤立突出,集中歼灭胡琏集团。但胡琏很狡猾,中路上不来,他也不冒进,这是因为不久前华野刚刚打了宿北战役、鲁南战役两场歼灭战,那时候敌人叉开五指,被各个击破,这时候敌人接受教训了,密集靠拢,稳固推进。后来陈、粟首长又想把胡琏挡住,让李天霞突出进来消灭他。奈何李天霞也不傻,左路上不来,他也不往前去。于是陈、粟首长命令2纵进攻白塔埠、驼峰地区,讨伐叛军郝鹏举。郝鹏举是有名的投降将军,这支部队战斗力很弱,2纵用了2天时间就把它收拾了,并且生擒郝鹏举。但我军打郝鹏举的真正目的是吸引黄百韬东援,对其进行围歼,可黄百韬也很滑,看出了我军真实意图,郝部遭攻击,黄百韬非但不东援,反而又往西边缩了缩,靠近李天霞部。

我军首次大规模运动战莱芜战役:3天歼敌6万

莱芜战役大捷

战役筹划

南线国民党军始步步为营,没有战机。北线攻击集团则比较“积极”,在蒋介石、陈诚的催促下,李仙洲集团深入解放区。陈毅提出,干脆舍南求北先打李仙洲。负责华野作战指挥的粟裕经过仔细分析后认为可行,临沂虽是山东解放区首府,但并非必守之地,何况北线李仙洲集团孤军深入,威胁我军后方,我若突然北上,出敌不意对其实施歼灭作战,不仅可以打破敌人南北夹击计划,而且可以巩固后方,休整部队,从容迎击南线之敌。此外,李仙洲虽然是黄埔一期毕业生,但长期在机关工作,野战指挥经验不足,较南线之敌容易对付。

华野将舍南求北方案上报中央,军委批准后,粟裕命令2纵和3纵伪装成全军主力模样,在南线与敌人进行“决战”。1纵、4纵、6纵、7纵、8纵从2月10日起,急行军隐蔽北上,同时驻胶东、渤海的9纵、10纵也赶来了。粟裕命令地方部队在兖州以西的运河上架桥,造成华野要向中野靠拢的假象。同时在黄河边大张旗鼓地找船,以迷惑敌人。2纵、3纵两个纵队则采取运动防御,以空间换时间,打到2月15日后便主动撤出了临沂。

我军首次大规模运动战莱芜战役:3天歼敌6万

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王耀武

国民党军占领临沂后大肆吹嘘,国军鲁南大捷!蒋介石和参谋总长陈诚都很兴奋,但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王耀武的头脑比较清醒,他对国军虚报战功的惯例也比较了解,闻听广播说鲁南大捷占领了临沂,他警觉:“那华野主力哪去了,会不会奔我来了?”王耀武判断我军主力有改变作战方向的可能,16日晨即令李仙洲全线后缩。

我军的部队还没到齐,敌人突然后撤,有的指挥员沉不住气,想赶紧开打,至少要吃掉它的“尾巴”,忙活了半天,啃不着肉总得捞碗汤喝吧。这时,陈毅安慰:“别急,沉住气,王耀武当不了陈诚、蒋介石的家,老蒋和陈诚还会把李仙洲给咱们送回来的。”于是,北线之敌后退时,华野坚持既定决心,在主力未到齐之前,不惊动敌人,各部继续向预定地区隐蔽集结。

果然,蒋介石、陈诚相信了南线的战报,加上我们示形动敌工作做得好,蒋介石以为华野伤亡过大,准备放弃山东,退往黄河以北。于是严令李仙洲集团加速南进,协同南线部队,聚歼华野残部。

军令如山,王耀武、李仙洲只好又把部队向前推。18日,华野调整作战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各纵队任务:1纵、8纵攻莱芜,4纵攻颜庄,7纵切断第46军与第73军的联系,6纵攻吐丝口镇,9纵控制博山以南。

19日,王耀武查明华野主力北移准备攻歼新泰、莱芜的企图,急令新泰、颜庄之敌北撤,并命第73军77师迅速南下归建。敌变我变,华野随即调整部署,决定以8纵与9纵共同设伏,首先歼灭南下归建之敌77师,战斗预计于20日15时打响。

我军首次大规模运动战莱芜战役:3天歼敌6万

莱芜战役中被俘虏的国民党军官兵

作战经过

2月20日,8纵、9纵主力进至和庄,设伏完毕。午后,敌第77师全部进入我预伏地区,再不攻击,敌将穿出我军包围圈。于是我军于13时提前攻击77师,战至21日拂晓将其全歼。其余各纵队于20日晚对困守莱芜的李仙洲集团发起全线进攻。战至21日清晨,我军攻占了莱芜城郊的几个要点,打退守军的连续反扑,攻占锦阳关,包围吐丝口镇守军。李仙洲固守无力,待援无望,在王耀武的指令下,于23日率第73军、第46军向莱芜以北突围。由于道路狭窄,人员、马匹、车辆争相夺路,秩序混乱。46军军长韩练成是我地下党员,在我敌工干部策应下,临阵放弃指挥,脱离部队,更增加了突围部队的慌乱。

华野主力4个纵队在莱芜至吐丝口镇的公路两侧设置袋形阵地,并将由南线赶来参战的2纵部署于蒙阴地区,防止李仙洲向西南撤退。上午10时,李先洲集团先头部队进至芹村、高家洼一线,即遭6纵顽强阻击。中午,李集团后尾撤出莱芜时,4纵一部立即抢占该城,断其退路。同时,由1纵、4纵、7纵、8纵组成的东、西两突击兵团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拥挤于南北约2千米、东西约3千米狭窄地域的李仙洲集团发起向心突击,枪炮齐鸣,杀声震天。

我军首次大规模运动战莱芜战役:3天歼敌6万

被俘的李仙洲

国民党空军副司令王叔铭亲自率领数十架飞机前来解围,对我阵地狂轰滥炸,但已无力挽救败局。我攻击部队大胆穿插,分割围歼,仅用5小时就全歼李仙洲集团,活捉李仙洲。第73军军长韩浚率余部千余人钻隙撤入吐丝口镇,会合新编第36师向博山方向撤退,被部署于青石关地区担任阻击的9纵歼灭。战役结束当天,蒋介石得到消息,大骂李仙洲:“行军连个侧翼警戒哨都不放,几十年军旅生涯,脑子都长到猪头上去了。”陈诚随声附和:“就是放6万头猪让共军去抓,3天也抓不完啊!”王耀武哀叹:“莱芜战役,损失惨重,教训刻骨铭心。”华东野战军乘胜发展攻势,收复胶济铁路西段及其两侧的县城13座,使鲁中、胶东、渤海解放区连成一片,有力改善了山东战场作战态势。

我军首次大规模运动战莱芜战役:3天歼敌6万

华东野战军高级军官合影

战役点评

莱芜战役是华东野战军在敌大军压境逼我决战的情况下打的一场大规模运动战。从2月20日发起进攻,到23日彻底解决战斗,3天歼敌5.6万余人。这场战役中敌我双方谋略对抗非常精彩。

我军原计划在临沂外围诱歼南线之敌,但南线的胡涟、李天霞、黄百韬害怕陷入我军包围,步步为营,不留战机。华野定下“舍南求北”方案后,王耀武非常敏感,屡屡打乱我军计划部署,陈诚和蒋介石则反复派飞机低空侦察。但我军不为各种表象迷惑,一方面巧妙示形、多方误敌,一方面适时修正计划、变更部署,最终骗倒了敌人,创造并抓住战机,赢得了胜利。

莱芜战役取得胜利,一是我军高屋建瓴的战略指导和机动灵活的战役指挥,这是克敌制胜的关键。陈毅在总结华东战况时说:“我们与敌人是愈往下比愈差,但愈往上比则愈强。如旅以上战役组织比人家强,纵队更强,野战司令部又更强,到统帅部的战略指导更不知道比他们高明多少倍……”“这场战争首先是战略上的胜利,靠的是统帅部、陕北总部、毛主席的战略指导,不计一城一地得失,坚持诱敌深入,以歼灭敌有生力量为主要作战目标”。

反观国民党军的战略指导则非常糟糕。蒋介石战前盲目乐观,误判我军实力,对华野改变主要作战方向估计不足,及至战役结束,蒋介石说:“我只知道刘伯承有两下子,不知道陈毅也厉害。”惨败至此,居然还不知道华野的作战指挥主要由副司令粟裕负责,陈毅主要扮演政委的角色。如果说不了解对手还情有可原,暗于知己就更不应该了。国民党内部虚报战功由来已久且蔓延成风,各级都心照不宣。“歼灭共军16个旅”这种层层兑水吹破天的战报,王耀武都不敢信,蒋介石居然信以为真。不知彼又不知己,一厢情愿瞎指挥,焉能不败?

我军首次大规模运动战莱芜战役:3天歼敌6万

莱芜战役指挥所(复原)

第二,华野各级指战员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坚决执行上级命令,是夺取胜利的基本条件。粟裕同志在《莱芜战役初步总结》中对各纵队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各纵队指挥员在山地作战、通讯联络困难及超越敌第一线作战等不利条件下,能围绕总的意图,机动、灵活、果敢、坚决地完成任务。”我基层指战员在残酷战斗中也表现出压倒一切敌人的战斗精神。2月21日,莱芜敌军向我1纵1师1连防守要点小洼发起猛烈反击。1连在敌机轰炸扫射及两个方向地面火力的夹击下,从10时至15时,顽强抵抗2000多敌人的轮番冲锋。奉命撤出阵地时,1连仅剩1名排长和36名战士,但他们毙伤的敌人超过1个营,胜利完成了任务。

第三,山东解放区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是取得战役胜利的基础。莱芜战役,我充分利用内线作战的有利条件,大力组织地方部队、民兵参战,广泛动员人民群众支前,几十万支前民工队伍风餐露宿,跋山涉水,用肩挑、畜驮和独轮小车,为我军运送了亿万斤的粮草、弹药。战役过程中,地方部队和民兵积极协助主力侦察敌情,封锁消息,广泛开展破袭战、地雷战,日夜袭扰疲惫敌人,所有这些,都有力保障了战役胜利。(张翚 王洲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