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朱棣五征蒙古对明朝来说是得大于失还是失大于得?

亘古怀念说史


朱棣五次征战漠北,其实有弊也有利,我们不能只看总体方面来总结。因为五次征战蒙古,对军事、民生、经济方面都各有影响,如果拿出来对比话的,是无法比较的。

朱棣作为一个优秀的军事家,五征蒙古的得失,我总结如下:

重创鞑靼、瓦剌,收获巨大

朱棣五征时,从苏尼特左右旗、阿巴嘎旗一代到今天的外蒙古克鲁伦河,再到肯特山。前三次出征都取得了胜利,只是后两次无功而返,这样看好像蒙古没多大的损失。

但其实蒙古人的损失是特别大的,为了躲避明朝大军,蒙古许多部落都躲避到荒凉的地方,虽然他们的的人马都耐寒耐旱,但牛羊且没有这样的忍耐力。在迁徙途中,牲口累死无数,而明军在春季出征,这使得蒙古牲口都刚刚熬过了一个严冬,春天草原刚刚返青,生活还没有贴膘,就被迫迁徙,死亡甚多。

阿鲁台就是被明军这样折腾几次,元气大伤,最后被瓦剌击杀,而恰恰朱棣运用就是这样的战略把蒙古人弄得哭爹喊娘,没有了草原牧场的蒙古人,作战意志逐渐崩塌。

五次出征,财政严重缩水

明朝建立时间为1368年,而朱棣第一次出征为1410年,也就是说中原百姓才脱离战乱四十多年时间,国家正在休养生息之时,朱棣开始了大动刀兵。

面对国力不足的情况,朱棣采取了拼命印钞票的方法,但这样的政策让宝钞严重贬值。洪武年,一贯宝钞能换铜钱两百多,而到了明成祖年间,一石米的价格为几十甚至上百贯宝钞。

一贯宝钞只能买几斤大米,而后来的几次出征,严重损耗国家财政,宝钞的面值急剧下降。山东方面由于征发急促,还发生了唐赛儿的农民起义事件。

朝中大臣因为朱棣北伐的开支过大而屡次进谏,导致朱棣龙颜大怒,户部尚书、兵部尚书等无法调拨巨大开支,都畏惧自尽。

  • 蚁多咬大象,烦不甚烦

朱棣死后,明仁宗、明宣宗因为国家财政吃不消,都不在征讨蒙古,宣宗时期因为财政问题还放弃了开平卫。

而朱棣时期因为打的太猛,导致蒙古贵族几乎绝了种,而元顺帝后裔也在部落混战中死的差不多了,到最后只要手里有点武器的,到处都在部落混战中,整个草原没有一个可以统一政权的人。

瓦剌原先是几个首领一起管理的,但也先被枢密院袭杀后,瓦剌也分裂,形成了和硕特、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四个部落。

元顺帝后裔的达延汗虽然统一了一次蒙古,但只有六万户,人数不过二三十万人,漠北也大部分都是瓦剌人的地盘。到达延汉分封地盘的时候,蒙古又一次分裂,然后那些部落首领死了又分裂,就这样一直周而复始。

整个蒙古没有统一的政权,每个部落你过你的我打我的,有的吃了就吃,没得吃了就跑到大明边境打秋风,所以这时候的大明犯了愁了,原来的唐朝、汉朝等面对那些匈奴、契丹、回鹘等部落,他们有一个统一的政权,大家是可以谈判的,无非那点钱、物资什么的,都好解决,只要你不犯我边境。

但是现在朱棣留下的可真的是烂摊子,草原上没有一个大的政权可以代表蒙古,大家都是各玩各的。草原上面到处分布这几千或上万人的部落,一到时间就全都跑到大明边境打秋风,而大明又没法找人谈判。

这时候找不到能代表整个蒙古的人,追赶这些强盗又不划算,抢了人和物后就一哄而散,而大明还找不到这些人。面对这样突然出现的几千上万人,大明派兵坚守边境要打持久战,而追赶又不划算,皇帝和内阁那边两三天就收到鞑靼几百人犯我边境、杀人越货的报告,头都炸了。

但总的来说,朱棣五征蒙古带来的效果还是颇丰的,起码蒙古人当时被打怕了,不敢大军压境来侵犯大明,明朝也少了一块来自蒙古的威胁。

而国家财政紧张是必然的,汉武帝打匈奴花了两朝帝王积攒下来的财富,为什么要打?就是因为不打跑这些匈奴,国家不得安宁,只有打跑了周边的敌人才能真正做到百姓安心的休养生息。


大国布衣


第一次征蒙古,战果非常尴尬

朱棣第一次出征蒙古是在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朱棣亲率五十万大军出征蒙古,准备进一步荡平遗留在蒙古草原上的蒙古人。但是,朱棣的第一次出征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蒙古军队。最终,历时五个月的第一次远征蒙古以无果而终。

第二次征蒙古,小有收获

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朱棣开始第二次远征蒙古,相比于第一次,这一次远征蒙古朱棣取得了不小的战果。据《太宗实录》记载,朱棣率领“五十万之众”歼灭了蒙古军“三万余人”。

第三征蒙古,消灭鞑靼部落

永乐二十年(公元1422年),朱棣开始了第三次亲征蒙古,而这次他率领了三十万大军,这一次的目的就是消灭鞑靼部落,但是没想到的是朱棣还没有进入蒙古,鞑靼部落的首领阿鲁台就率领部下逃之夭夭,这次朱棣又扑了个空。

第三次远征对朱棣来说是相当的失败,因为他的三十万大军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却没有对鞑靼部落造成任何伤害。

第四征蒙古,消灭阿鲁台

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朱棣第四次进军蒙古,但是这一次的结果与第三次的结果是如出一辙,朱棣率大军进入蒙古草原后,却发现阿鲁台早就逃之夭夭。

第五征蒙古,命丧草原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你那),朱棣第五次出征蒙古,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征战蒙古了,但是这一次出征依然是扑了个空。明军进入蒙古草原后,蒙古人却与朱棣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玩起了躲猫猫的游戏。朱棣命英国公张辅等人,对一望无际的草原进行了大搜捕。但是结果是空手而归。

后来,朱棣只得班师回朝,但是朱棣却再也没有回到明都的那一天,当明军经过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时,朱棣便一病不起,最终在榆木川病逝。

总结

从以上朱棣五次远征蒙古的结果来看,除了第二次亲征时取得了很小的战果外,其余四次收效甚微,而且最后一次朱棣命丧草原,五次远征蒙古四次扑空,由此来看朱棣五征蒙古对明朝来说是失大于得。


公元前


朱四汗五次北伐蒙古,在明清官方档案当中都是被吹上了天,什么五征漠北,三犁虏庭还有什么六师屡出,漠北尘清等吹捧,可谓是臭不要脸。

为什么要吹上天?其实朱四汗五征蒙古可以用战果聊聊来形容,因为根本没砍死几个蒙古人,用罗胖的话说,就是出去一顿咬,吃了几泡狗屎,逮了几只耗子。虽然罗胖子是在嘲讽朱四汗,但是也没什么毛病。

根据明史学者商传考证,朱四汗人称阳痿大帝

朱四汗征伐蒙古是为了获得篡位的合法性

朱四汗毕竟是叛乱上位,所以在政治合法性方面多少有点底气不足。从他和方孝孺的对话就能看出来,他最后已经没法圆了,只能色厉内荏的威胁一通,但是也没想到方孝孺是个忠心如铁的主,一心求死为建文皇帝尽忠。

古今中外,独夫民贼们想要掩盖篡位的非法最主要也就三个办法,第一个就是抹黑被他推翻的那个。

所以朱标朱允炆父子被朱四汗黑惨了,明朝的档案中我特么的都不知道关于这对父子哪句话是真的。

第二个就是神化自己。这个朱四汗玩的也不多,先是不承认自己的亲妈是碽妃,非说自己是马皇后生的。所以,老百姓一般管他修的大报恩寺的正殿叫碽妃殿,因为大报恩寺修的实在太奢华了。而且为什么要叫大报恩寺,说白了就是朱四汗在向那个他不承认的亲妈赎罪。

第三就是搞大新闻。什么是大新闻?对于朱四汗来说,大新闻一个就是下西洋,另一个就是五次北伐。下西洋就是花钱买吆喝的面子工程,郑公公出去当了七次散财童子,买了一堆附属国回来,这个赔本买卖先不说了;至于五次北伐,就是建立武功,来体现自己英明神武,进而冲淡篡位的负面影响。

五次北伐有什么效果

可以这么说,没什么效果。先不管过程如何,砍死了多少蒙古人,朱棣五次劳民伤财的远征根本没有灭亡或者压制蒙古,否则为何几十年后也先太师刷出了一个史诗般的土木堡大捷。

而且对内由于过度透支民力,导致白莲教乘机搞事。中国的老百姓非常淳朴,只要不是活不下去受再大的压迫也是能忍则忍;但是只要活不下去,只要有一人登高一呼,老百姓就会揭竿而起。所以这还真怪不了白莲教,如果朱四汗没有过度透支民力导致老百姓活不下去,白莲教叫的再欢也没啥卵用。

一个政治死结

就当时明朝来说,朱四汗靖难造反已经严重破坏了沿途尤其是北方地区的经济生产,这时候按照常理来说,应该着重安抚百姓,恢复经济生产。但是朱四汗有自己的政治死结,就是皇位来路不正,是篡位得来的。所以,朱四汗必须要搞大新闻来冲淡篡位的负面影响,哪怕是他五征漠北实在是没什么成绩,毕竟灭亡哪怕是压制蒙古的战略目的没有达到,所以每次朱四汗征讨回来之后都要宣捷,哪怕是得不偿失,因为必须要体现朱四汗的英明神武。

另一个政治死结

另一个政治死结就是他必须要削藩,因为明初藩王尤其是北面的几个权力极大,难保还会有一个藩王用同样的方式把他推翻。虽然他推翻了削藩的建文皇帝,但是出于屁股底下的龙椅稳固的考虑他必须也要削藩,那么怎么削呢,五征漠北也是一个手段。

他五次劳民伤财的远征,以及迁都北京,目的就是向所有的藩王传达一个信息:你们这些看门狗都没有用,根本对付不了蒙古人,只有我能收拾蒙古人,所以我也不用你们去对付蒙古人,你们这些没用的看门狗都必须要把权力交给我,我这条老看门狗去北边收拾蒙古人。

所以,五征漠北不管有没有战果,有多大的战果,都必须是大捷,不容置疑的大捷。

不过好在后面的朱高炽和朱瞻基能安分一点,没像朱四汗那样折腾老百姓,要不哪来的所谓的仁宣之治,其实就是这两个皇帝没干啥好事也没干啥坏事而已。

全文完


北洋海军炮手


一征蒙古,战果尴尬 朱棣第一次亲征蒙古是在他登基之后的第八个年头。永乐八年二月,朱棣率五十万大军出征蒙古,准备进一步荡平退居草原的蒙古人。但是,这次出征的动机似乎不没有那么强烈,因为从二月到五月份的三个月里,明朝大军几乎没有遇到蒙古军队。 五月八日,终于小有斩获,一位都指挥使“获虏一人”,五月九日再获“胡寇数人及羊马辎重”,这实在是小到不能再小的收获了。然而,在之后的一个月里,连这样的收获都没有,朱棣和大军所能做的便是狩猎赏景。最终,历时五个月的第一次远征蒙古也只是取得了数次类似的结果而告终。 二征蒙古,毙敌数百 永乐十二年,朱棣又开始了对蒙古的第二次远征,相比于第一次的“尴尬”,第二次亲征蒙古可以说是取得了不小的战果。据《太宗实录》记载,在第二次出征中,明朝大军在朱棣的率领之下“毙贼数百人”。 战果不能算小,但是如果看看双方的兵力对比,你会发现这个战果其实也很一般,因为双方的兵力对比是“五十万之众”对“三万余人”,当然朱棣率领的是“五十万之众”。 三征蒙古,敌酋远遁 永乐二十年,朱棣率领三十万大军第三次亲征蒙古,而这一次的矛头直指鞑靼部,结果,还没等朱棣进入蒙古,鞑靼部就在首领阿鲁台的率领下逃之夭夭,朱棣和他的三十万大军扑了个空,“丑虏阿鲁台闻风震慑,弃辎重牛羊马驼逃命远遁”,而最终取得的战果是“杀首贼数十人”。 第三次远征无论从实际战果还是从实力对比来看,可以说是相当失败的,毕竟三十万大军消耗的粮饷和人力是十分巨大的,而且没有对鞑靼部形成任何有意义的杀伤。 四征蒙古,再次扑空 永乐二十一年,朱棣第四次亲征蒙古,而这一次的战斗过程与第三次如出一辙,等朱棣大军深入蒙古草原是,阿鲁台早就避之远去,明朝大军“如入无人之境”,所以更谈不上什么战果了。 五征蒙古,命丧归途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连续三年出征蒙古,而这也是他第五次、最后一次出征蒙古,而这一次出征依然还是空手而回。明军进入蒙古之后“弥望荒尘野草,虏只影不见,车辙马迹皆漫灭,疑其遁已久”,蒙古人又与朱棣在大漠草原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朱棣命“英国公张辅等分索山谷,周回三百余里,无一人一骑之迹”。 无奈之下,朱棣只得下令班师回朝,然而朱棣却没能等到回朝的这一天,当明军行进到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时,朱棣便一病不起,最终在此驾崩。 纵观朱棣的五次亲征蒙古,除了第二次亲征时取得了“毙敌数百”的战果之外,其余几次都收效甚微,尤其是最后三次,蒙古人已经深谙明军的军事行动习惯,知道明军不可能长久深入蒙古腹地,时间久了必定会班师回朝,所以蒙古人便和明军玩起了捉迷藏,使得数十万明军都无功而返。 那么,即使不能取得任何战果,那么朱棣为何还要多次亲征蒙古呢?尤其是最后三次,每一年出动一次,却每次都毫无收获,那么是什么原因驱使朱棣如此不辞劳苦、甚至不惜性命地远征蒙古呢?朱棣选择这么做,主要是皇位来路不正,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这是朱棣的侄子,所以说从传统伦理上来说朱棣已经失去了当皇帝的可能性。但是朱棣又志在皇位,所以很快他就发动了“靖难之役”,借口“清君侧”夺取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篡位之后的朱棣深知历史会如何评价他,所以他急需要一些“壮举”来粉饰自己,让史书能够尽量留下自己的丰功伟绩,而不是篡位这个劣迹,正如唐太宗李世民那样需要“贞观之治”来掩饰自己的“玄武门之变”。对于朱棣来说,迁都北京是处于这个考虑,而五征蒙古也是处于这个考虑。 可是得到的结果却很骨感。


休驿站


明成祖五征漠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当时是轰轰烈烈,对后世影响深远。正因如此,它经常为人们所提起,文学创作和成剧也常以此为题材。即使目不识丁的乡间老农,也大都知道“燕王扫北”的一些事。五征漠北有得有失,在考察其得失之前,需要先了解它的性质和原因。 中原汉族人民和北边蒙古人民的经济生活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中原汉族人民世代从事农耕,北边蒙古人民则以游收为主。游牧民族经常对农业社会造成威胁,而农业社会却无法制约游牧民族,而大都对游牧民族采取防御的政策。

无论在中国历史上还是世界历史上,这种情况都带有普遍性。对中国历代王朝来说,主要的威胁都是来自北边,而不是南边。因此,如何抵御北边游牧民族的侵扰,这历来是关系到中原王朝生死存亡的大事。对于明王朝来说这种形势尤其严峻。 蒙元残余势力虽北走沙漠,但“引弓之士,不下百万众也”,时刻想卷士重来,恢复元朝的统治。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明成祖的亲征无疑带有自卫的性质。明成祖对蒙古诸部抑强扶弱、维护均对维护边境安全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


在中国历史上,帝王率兵亲征的时有所见,但没有哪个帝王像明成祖那样接二连三地大规模亲征。尤其是后三次,几乎是马不停蹄地连续亲征。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促使明成祖连续出师呢?


首先,这是北边防务的需要。从洪武时起,主要的威胁一直是北方。明成祖想彻底解除蒙古勢力对明王朝的威胁,为子孙后世留下一个稳固的江山,所以他不惜身临矢石,连续亲征。这在前两次亲征中体现得最鲜明。

其次,后三次亲征基本上都是无功而返。当时,经过上两次亲征的打击,鞑靼和瓦刺都已无力大举进犯,并不存在对明王朝的现实威胁。正因如此,所以有那么多名臣反对出兵。特别是安南战事尚未完全平息,国内又屡兴大工,财力紧张,但明成祖仍坚持亲征。这不能不使人想到,其中当有更深层的原因。明成祖从青年时起就与蒙古勢力周旋,几乎是无往而不胜。头两次亲征更是凯歌高奏。这种经历使他对金戈铁马的戎马生涯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这种挥师拼杀的有声有色的生活,比宫廷生活更充实,更有趣。实际上,即使在平时,他也很少在京师住,而是大都住在称作行在的北京。


永乐十八年(1420)底北京成京师后,他却又经常率师在外。这自然使人想到,他并不喜欢那索然乏味的宫廷生活。更何况,这时的太子朱高炽已到成年,政事已熟练,由皇太子监国完全可以放心,所以他就可尽情地到蒙古大草原上去驰骋了

在了解明成祖五征漠北的性质和动因,其得失也就清楚了。在“得"的方面看,主要有两点:

第一,有力地抵御了蒙古诸部的侵扰,在一定时期内维护了北部边境的安宁。这在头两次亲征中表现得最为突出。经这两次打击,北边鞑靼和瓦刺的均势基本得到恢复,两部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无力对中原大举进犯。

第二,在五征漠北的同时,明成祖对降伏人员采取开明的优抚政策,致使蒙古诸部不断有人内伏,从而加快了蒙汉人民间的融合和交流。


从“失”的方面来看,也大体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第一,连续大规模劳师远征,耗费惊人,对人力、物力造成极大的损失。从征将士动辄50余万,再加上运粮饷的民夫、车辆和牲畜,每次北征都要牵动全国。不算从征将士,仅后勤供给就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例如第三次北征时,仅用驴即达34万头,车173辆,运输民夫235146人,运粮37万石。

当时全国约有人ロ5000万。将士加上运输民夫,总数不下七八十万,全国每六七十人就有个人加入到北征的行列。这对全国人民是一种何等繁重的负担更何况北征又是那么频繁,再加上征安南和其他大工,这对全国人民来说实在是个难以承受的重负。它给全国的经济生活造成了混乱,加深了人民的苦难。

第二,由于这种远征带有压迫和掠夺的一面,它只能使双方的矛盾暂时得到掩盖,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尤其是后三次北征,显得过于草率,目的不够明确。这时鞑靼的势力已受到很大的削弱,并未给明王朝造成现实的威胁,而明成祖却动不动就大举征讨。这种征讨从表面上看使矛盾得到了缓解,实际上加深了双方的敌对情绪。


这种矛盾在重兵弹压下可能暂时不爆发,但一遇到适当的气候就会爆发起来。以明成祖这样雄才大略的皇帝,他本应把对蒙古的关系处理得更好,但他却并没处理得很好,致使明王朝与蒙古诸部的关系终明之世一直不谐。正统十四年(1449)瓦刺大举南下,发生了著名的“土木之变”,使英宗被俘。这个事件成为明王朝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此后,蒙古诸部南下扰边之事时有发生,尤其是嘉靖二十九年(1550),鞑靼部大举南下,直逼京师,饱掠而去,此即历史上著名的“庚成之变”。这一切都可以在明成祖的对蒙政策中找到祸根。当人们联想到后世的康熙皇帝把蒙古作为北边的长城时,就更显得明成祖的对蒙政策略逊一筹了。


鄜延路节度使李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8月,朱棣死于第五次北征回师途中的,享年64岁。历史上,为了统一蒙古,彻底解决元朝蒙古的残余势力,朱棣先后五次出征蒙古。

永乐七年,明成祖朱棣曾给鞑靼的大汗本雅失里写信称:“朕主中国,可汗王朔漠,彼此可相安无事”,。但当时鞑靼在蒙古部落中实力最强,大汗本雅失里也因此狂妄自大,竟然杀死了明朝使臣郭骥,朱棣忍无可忍,征讨蒙古。派出了在“靖难之役”中立有首功的丘福率领十万精兵进行讨伐,丘福轻敌冒进,导致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公元1410年(永乐八年)开始,朱棣亲自率领明军进行北伐。这次北伐,二月十日师出北京,一路可以说是游山玩水、狩猎赏景,在路上行了整整三个月,未遇蒙古部落一兵一卒,直到五月八日,才报第一次军情六月九日,总算见到一小股比较整齐的敌人“列阵以待 ”,“上麾宿卫即催败之,虏势披靡,追奔不十余里”。这“十余里”的追逐,竟然就是朱棣惊天动地第一次北征之最大战役。七月十七日,朱棣率大军回到北京。

永乐十二年,永乐帝举行第二次北伐,在忽兰忽失温(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南)击败瓦剌将领马哈木,追至土剌河,马哈木逃遁。瓦剌战败,明成祖诏告天下。跟第一次比,永乐十二年第二次北征,战果堪称“巨大”,但也不过“毙贼数百人”,且是以“五十万之众”对“可三万余人”极悬殊的兵力所取得的。

永乐二十年,阿鲁台的鞑靼部寇兴和杀明朝守将王焕,朱棣率30万大军第三次北伐,但是,阿鲁台在朱棣亲统大军来伐之前就已撤军。朱棣没有没找着鞑靼人,就拿拿另一部落即东部蒙古的兀良哈人出气,所杀数百人亦属该部落,而且多为老弱平民。

永乐二十一年,阿鲁台又使用“敌进我退”这一手,朱棣则再次扑空。

永乐二十二年,最后一次北征,仍然空手而回,行至榆木川(今内蒙多伦)一命西归。

对于永大帝的五次出征,有史家赞誉“五出漠北,三犁虏庭”,“功高汉武,业迈唐宗,然而实际是怎样的呢?

并没有伤到蒙古的筋骨,由于,蒙古地广人稀,一遇到明军来打,就远遁他乡,根本找不到。造成国库空虚,给百姓带来灾难。让蒙古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后来蒙古族人民一直贫穷落后和朱棣发动频繁的战祸不无关系。同样战争也给中原人民带来深重负担,老百姓生活艰难,苦不堪言。另外朱棣第一、二次出征都是五十万兵力,第四次三十万,其余两次都是数十万。“如此庞大的供给,让户部尚书夏原吉绞尽脑汁。到了第三北伐,北边卫所仓库以无力支出,只好动用了34万匹驴, 车177500多辆,挽车夫235000多人,共运载粮食37万石,随大军出征。

那么是什么原因驱使朱棣如此不辞劳苦、甚至不惜性命地远征蒙古呢?认为朱棣是借口“清君侧”夺取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需要一些“壮举”来粉饰自己,让史书能够尽量留下自己的丰功伟绩。还有人认为,由于朱棣想要迁都北平。亲征蒙古是为了给迁都造势,他多次出征都以北平为基地,甚至长久逗留北平,这无疑是为了增强北平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慢慢消磨迁都势力的反对意见。最主要的应该是削藩,改变朱元璋时期的“塞王”政策,朱元璋分封了九个儿子坐镇北方防线,以应对北方的蒙古势力。而朱棣登基之后,害怕其他藩王效仿自己发动“靖难之役”。


君有凌有


朱棣,永乐皇帝,最早称文宗,后来尊为成祖,朱元璋的四儿子,推翻了侄子的政权,关于他的是是非非至今仍然让后世争论不休。血腥屠戮、永乐大典、迁都北京,而五征漠北是最受争议的一项武功,它到底是保境安民还是穷兵黩武?

评价历史人物,不能一概而论,关于朱棣五征漠北,其实应该分开来看。

一、历史背景

永乐初年,蒙古已经分裂为:鞑靼、瓦剌、兀良哈三部,其中兀良哈帮助过朱棣“靖难”,归附了大明,而鞑靼和瓦剌此消彼长。这五次北征基本都是针对这两个部落。

其实在永乐元年,大明本想与鞑靼交好,可惜他们不领情,还入侵辽东,出于稳定政局考虑,朱棣并没有发作。永乐七年,朱棣派郭骥持书出访,郭骥却被杀,朱棣大怒,派淇国公邱福北伐,可惜邱福犯了冒进的错误,结果全军覆没。于是朱棣决定亲征,这就是五征漠北的开始。

二、五征经过

简单叙述吧。

1、永乐八年,朱棣亲率50万大军出征,浩浩荡荡的进入蒙古腹地,击败阿鲁台,斩杀数百人(是的,也就这么多),因为缺水缺粮,不久班师回朝。理论上这次出征是应该的,人家杀了你的大使,这就是打脸,出去教训一下完全有必要,顺便树立一下永乐大帝的天威,但规模确实很大,消耗惊人,据《北征录》记载,这次朱棣多数时间在游览自己帝国的大好风光,对于鞑靼颇为轻视。

2、永乐十二年,这次是瓦剌挑事,于是朱棣决定再次亲征,这次的“胜果”要大一些,不过几十万明军对上三万多瓦剌军,也不算啥大胜利,皇太孙朱瞻基差点出事儿,所以最多算是惨胜。毕竟是瓦剌主动南下,正面迎敌,也是必须的战争,同样消耗巨大。

3、永乐二十年,朱棣主动出击,进攻鞑靼,阿鲁台听到风声后就跑了,明军烧了点辎重,抓了点牛羊,完全没必要的出征。

4、永乐二十一年,朱棣得报阿鲁台南下,再次出征,到了地方才知道阿鲁台被瓦剌击败,又跑了,明军收降了鞑靼王子,虽然不算白来,但也是没必要。

5、永乐二十二年,阿鲁台南下的军报再次传到北京,朱棣拖着病体再次出征,依然是毫无收获,半年后朱棣病逝于榆木川,年65岁。

整体来看,朱棣前两次确实该出兵,但没必要那么大的规模,起到威慑作用就行,而后三次就比较没必要了,其也受到了大臣们的反对,最后还死于征途。

三、出征原因

前两次确实是对方挑衅在前,不出征不足以壮国威。但后三次为何朱棣在未得到确切情报的情况下,还这么兴师动众呢?

1、树立威信:朱棣是造反起家的,很多人对他并不是很信服,朱棣在位22年,时间不算长,但做的事儿可不少,从文到武,做了个遍。除了五征漠北,朱棣派80万大军还征过安南,他就是想证明自己。

2、清除边患;这个肯定应该是朱棣出征的重要原因,有个时间点大家要注意,永乐十九年,朱棣迁都北京,而之后的连续三年,朱棣都出征了,为了给子孙清除隐患,他是拼了老命也要上前线啊。

3、压制藩王:这其实是一个隐藏的目的,都说建文帝削藩有点急,朱棣更急,他绝不能让自己的事情发生在子孙身上,于是便有了迁都,天子戍边,自然要掌握重兵,那就不需要别的藩王领重兵了,不断的出征也是对藩王的警告,你们能打过我朱棣吗?不行就老实呆着。

四、后世影响

客观的来说,朱棣的北伐,对他自己的影响很大,树立了威望,在一定程度上清除了边患,对各藩王也有了警示作用,但对大明王朝确实是消耗太大了。

前两次北征算是应该吧,但后三次完全可以避免。我们从史料中看看:

共用驴三十四万头,车十一万七千五百七十三辆,挽民车丁二十三万五千一百四十六人,运量凡三十七万石从之。——《太宗实录》

这是第三次北征时,所动用的人力物力,在那个农耕时代,这些物资人力简直是天文数字,每次耗费的银两何止千万啊。到了仁宣时期,在也没有大规模的出征了。

所以说,五征漠北,起码后三次是没必要的,很多想法都是朱棣一厢情愿的,没有起到好的作用。不过二十年后,“土木堡之变”就发生了,大明差点夭折,朱棣的北征真的震慑了那些人吗?


黑水布衣


小编认为失大于得,理由明成祖朱棣五次千里出师,远征漠北,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收效却并不是很大。

永乐初年,蒙古贵族势力内部互相残杀,分裂成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三部势力经常对明朝边疆进行侵扰,明成祖朱棣继承其父对待蒙古各部的政策,一面与之修好,另一面则整军备战。三部中以鞑靼部最为强盛,但其对明朝却并不友好,永乐七年(1409年),明成祖朱棣派往鞑靼的使臣被杀,这件事情成为了战争的导火索,朱棣决议征伐鞑靼。

第一次北征,永乐七年七月,朱棣命令淇国公丘福为征虏大将军,王聪、火真副之,王忠、李远为参将,率精骑10万出征鞑靼,结果,由于听信俘虏的谎言,导致孤军深入,中了埋伏,五将军皆殁,全军覆灭。永乐八年(1410),朱棣听了败报,决议亲率50万大军出征,并调用武刚车3万辆,运粮20万石,随军队行动。这次出征以胜利告终,鞑靼部经过这次打击,降服了明朝。

第三次北征,永乐二十年(1422年)二月,朱棣令调用驴34万匹,车177500多辆,挽车夫235000多人,共运载粮食37万石,随大军出征。此次出征打败了鞑靼和兀良哈部落。

明成祖朱棣的北伐之战,以第一次和第三次规模最为庞大,取得的胜利成果也最高。而第二次和第四次北伐收效颇微,第五次北伐,朱棣病死在回京途中。

虽然五次北伐均以胜利而告终,但并没有真正消灭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三部跟明朝总是分分合合,时而投降,时而骚扰明朝边境,对明朝北方经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真是印证了一句话叫“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星君看世界


主要看从那个方面了。

若是以正史中的《明史》来看

朱棣五征蒙古确实是失大于得,按照《明史》的说法,五次征伐蒙古,都是大动干戈,明朝动辄数十万大军,劳民伤财,而战果不佳,蒙古人早早就遁走了。

同时《明史》在书写描述明成祖时,在细节上有贬低朱棣行为,如在位期间,穷兵黩武、四处炫耀其国力,征伐各地,滥发纸钞(大明宝钞),致使民不聊生(山东白莲教起义),国内动荡不安。可是最后又给予明成祖朱棣很高的评价,说其"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yuán)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yuán)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明史》

因此在读二十四史《明史》时,一般都能给予常人在对待朱棣上评价不高,甚至是经常忽略掉最后最后评语,将其列为暴君行列中。

只是在民国时期,就已经有学者提出了,清朝所编写的《明史》花的心思实在是太多了,时间上用了90多年,历经四代皇帝才编辑成功。开始时评价《明史》时还只是说“内容丰富、人物丰满”“但清朝统治者将其祖上在明朝做官的这段历史全部删除了”。

后来慢慢补充,则是“负责纂修明史的官员遵照康熙帝为尊者讳的旨意,尽量少记载明朝皇帝的阴暗面。为了掩盖明代皇帝的一些暴虐或昏庸行为,相关官员便把皇帝所犯的错误及责任推到大臣及太监身上,并列名于《明史·奸臣传》”

可是进入到新世纪之后,风向有些转变了,尤其是海外流回的诸多书籍或器物,以及现代考古发掘,人们发现《明史》施行的是明褒暗贬。所以现今网络及学术上对明朝进行了新的探讨。当然以正史为例的和以”野史“为例的,一直在争吵不休,用网络上的说法就是——双方进行了“友好”的切磋和“关爱式的问候”。

这几年来的思考

在读《明史》时就很奇怪,为什么朱棣五征蒙古时,出兵人数达五十多万之数,并没有记载民夫、差役这类的?

《汉史》里记载的,汉武帝征讨匈奴最大规模时,以十四万匹战马及五十万步卒作为后勤补给兵团,授与卫青与霍去病各率领五万骑兵,步兵和运输物资的军队十万余。结果虽然击败了匈奴人,但这一战后,十四万马匹只剩余三、四万,汉军和民夫损失惨重,逼得汉武帝不得不卖官卖爵来充实国库。

若是朱棣时期,真的动用了五十万的军队,那么明朝需要动用多少民夫?这么大的军事行动,需要消耗多少?事实上,就连清编辑的《明史》里都没有书写五十万人数,而是后来万历时期的野史根据朱棣征召的将军,那些将军平时所统辖的军队总数来判断的

而且《明史》中有一点需要思考的,朱棣第一次征伐蒙古时,还没有迁都北京。根据明代太宗实录记载的第一次征伐蒙古之前的明朝赋税:如以下

永乐4年,天下户口968万,口5152万。赋税:3070万石,布锦136万匹,丝绵29.9万斤,课:钞766万锭,铜2549斤,铁82000斤,铅46600斤,朱砂2080两,茶199万斤,盐139.7万引,军屯粮食1979万石。

同时《明史》也记载着永乐六年时,朱棣下旨免除一些地区的拖欠之赋税

二月丁未,除北京永乐五年以前逋赋,免诸色课程三年。三月癸丑,宁阳伯陈懋镇宁夏。乙卯,除河南、山东、山西永乐五年以前逋赋。

战争都准备开启了,朱棣还免除赋税,哪里来的钱、粮来征讨蒙古?《明史》中的记载是

《明史·夏原吉传》当是时,兵革初定,论“靖难”功臣封赏分封诸藩,增设武卫百司。又发卒八十万问罪安南、中官造巨舰通海外诸国、大起北都宫阙,供亿转输以钜万万计,皆取给户曹。原吉悉心计应之,国用不绌

这里注意一点,《明史》并没有记载国库出钱、粮给朱棣征讨蒙古的记录。反而是在嘉靖时期高岱所著作的《鸿猷录》中记载着朱棣在出征前与户部尚书夏元吉讨论过军粮的情况——“(夏元吉说)武钢车三万辆,约运粮二十万石……”。说真的,二十万石的粮食,50万人吃……要么朱棣是傻子,要么就是夏元吉嫌自己活太久了

后来在龚志刚和刘洪涛博士的考究之下,认为当时明成祖朱棣第一次西征的人数应该是在3万人左右(现在百科也收录了他们的意见,有意者可以去搜索他们的论文《明成祖第一次北伐军队战兵人数考证》……小子认为可信度比某些野史高得多)。

说这么多,主要是因为所谓的五次北伐蒙古,其实只是为了顺口(或者是凑数),因为第四次北伐根本就没有出长城——"戊申,次宣府,敕居庸关守将止诸司进奉。八月己酉,大阅。庚申,塞黑峪、长安岭诸边险要

"就听说“闻阿鲁台为瓦剌所败,部落溃散,遂驻师不进”。但是”冬十月甲寅,次上庄堡,迤北王子也先土干帅所部来降,封忠勇王,赐姓名金忠“。(以上均为《明史》中的记载)

《明史》中有个特点,就是记载明朝时期重大战役时,惜字如金(记录皇帝(正德)在豹房里的到是很有“情趣“)。因此这次所谓的”第四次“北伐就有个疑点存在了。蒙古鞑靼部的小王子也先土干,怎么知道朱棣的准确位置的?再说了前几次朱棣可是将他的部族鞑靼部胖揍得不成样子了,要不,也先土干怎么可能会被瓦剌击败,如同丧家犬……可他又怎么能确定朱棣真的会千金买骨收留他?(这是很多网文里所故意忽略掉的)

在《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里的说法是,鞑靼部的小王子也先土干在逃跑时碰到了明成祖派遣深入草原侦查的斥候队,因此在斥候的带领下,到上庄堡面见朱棣并投降的。

所以,小子是不太信清朝花了90多年,“劳苦用心、精心准备”编辑的《明史》。

朱棣北伐的成果

其实早在朱元璋时期,明朝的军队就连续八次不间断将蒙古汉子按在地上摩擦了,甚至是在第一次蓝玉北伐时,朱元璋就下令“不允许草原拥有任何一座建筑”,其结果就是元上都开平被烧成一片白地。

可到了后来,为了能制约蒙古,朱元璋又命令在开平的基础上修建屯堡,后来又提升为卫所。

因此在朱棣靖难之前,明朝事实上已经将蒙古有所分化了,如辽东地区的诸王已经投降,还有朱棣部下的兀良哈部等等。

朱棣靖难成功后,拱卫他的卫队中就有万多人的蒙古骑兵卫队。而且在《明史》中也有一个记载,那就是永乐七年时,朱棣“封瓦剌马哈木为顺宁王,太平为贤义王,把秃孛罗为安乐王

。”这几个王是谁?蒙古人,而且是瓦剌部落里面的。

这也就是说瓦剌当时已经在寻求明朝的支持,而不去理会黄金家族鞑靼部。而鞑靼部怎么的操作?《明史》就一句话——辛亥,给事中郭骥使本雅失里,为所杀。本雅失里是谁?蒙古帝国第二十二位大汗,鞑靼部蒙古太师扶持的拥有黄金家族血统的蒙古大汗。

在此之前的鞑靼部已经被朱元璋教育得比较听话了,当时的鬼力赤(窝阔台后裔)杀了杀可汗坤帖木儿后,成为北元大汗,为了获取明朝的支持,废除了北元国号,自称鞑靼部,引起蒙古贵族的不满,因此在太师阿鲁台的政变后死去,太师将逃到跛子王帖木儿避难的本雅失里接了回来。第二年就杀了明朝的使者。

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伏击了明成祖派大将丘福率军10万北征,丘福轻敌冒进,结果全军覆没(这里面《明史》也记载有,但是所谓的10万军队全军覆没依旧存在猫腻,因为一边说丘福部全军覆没,一边又说逃回来的将领向朱棣述说战败的原因,《明史》使用了春秋之笔)。

所以这才是朱棣北伐的原因,并非是炫耀武力,而是将潜在的蒙古人击垮,避免他们再次融合成为一个大一统的蒙古帝国

因此可以看到,第一次和第三次的明朝攻打方向,主要就是攻击鞑靼部(原北元朝廷),尤其是攻击蒙古太师阿鲁台(在这里有个题外话,蒙古第一位太师还有另外一个称号中国国王,又或者是汉地国王,他的名字叫做木华黎)。

在这两次次北伐,明史记载得比较搞笑,一边说本雅失里在与明军遭遇后,带着七个骑兵游过河逃跑了,这次并没有去记载任何的朱棣斩获和缴获了(对于之前没有太多斩获的寻敌时,记得很仔细,如数十人、百来人)。

而第二次就有点特殊了,因为第二次并不是攻击鞑靼部,而是去攻打永乐七年时顺宁王马哈木,也就是瓦剌。《明史》也没有太多记载,也是一句话而过。但为什么朱棣回去攻打一个接受羁縻的“藩王“,不奇怪吗?

事实上《明史》中已经点明了,也就是第一次北伐后,阿鲁台接受了明朝朱棣的册封——(永乐十一年)秋七月戊寅,封阿鲁台为和宁王……十一月壬午,瓦剌马哈木兵渡饮马河,阿鲁台告警,命边将严守备。然后《明史》也提到了另外一点,也就是永乐十二年时,马哈木弑其主本雅失里,立答里巴为可汗。

这就是朱棣发动第二次北伐的原因!

然后马哈木被教育了一番,明军一路追击到土剌河,没追上,让马哈木逃逸了……

而第三次则是攻打阿鲁台,《明史》这次记载也很详细,说朱棣开始时什么都没有斩获,武装大游行,连捡到箭筒这类的都说了,

后来朱棣唯一的收获就是缴获了阿鲁台的辎重牛羊,又因粮食不够退兵,在退兵时让兀良哈部假装投降阿鲁台,才将其击败的

哪怕是根据《明史》来分析,这三次北伐,朱棣旨在削弱蒙古诸部的力量,那一家强大,就胖揍那一家,而且蒙古黄金家族的两位大汗,均被朱棣打了(一个是本雅失里一个是答里巴),也可以说是谁拥有黄金家族的大汗,谁就要挨打

还有另外一点需要补充进来的,那就是朱棣并没有去维持他爹朱元璋时期确立的开平卫,反而是将开平卫后撤到燕山一带。这也说明了他看得出来,在蒙古草原上较长运输线的危险。同时他还将在部分卫所都向内收回,但是反而在西北设立卫所,和册封宣慰司,还有在东北区域,也同样建立了上百个卫所和宣慰司。

形象点就是中部在收缩,而两翼则在不断加强。同时另外个补充点就是朱棣时期,也在移民,西北地区的移民在不断填充。

而且朱棣虽然在收缩漠南卫所,可他并没有给予投降他的漠南蒙古人太多权利。同时在后撤时出现的空缺处,以武力出击和焚烧草场等等暴力手段保持其无人驻牧的真空状态。这种情况直到景泰时期,蒙古兀良哈才占据后撤时的大宁、开平(元上都)等地。

这说明了朱棣在下一盘完全覆灭蒙古的棋,只是他缺乏人口。就如清末时,为什么内蒙不跟随外蒙分裂,就因为内蒙区域内的汉民已经超过蒙族,达到了80%。

所以,小子认为,明成祖朱棣的几次北伐是得大于失的。

只是明朝的后来者们,没能延续他的战略,尤其是他的”好圣孙“将本来还在长城外坚持的前哨卫所全部内迁到长城,并废除了奴儿干都司,深挖了一个坑给朱棣的重孙子明英宗。致使瓦剌能集中兵力攻打哈密,称霸西域获得粮银支持,最终太师也先俘获了明英宗(当时也先还是太师)。


史之为用


明成祖朱棣五征蒙古,看似声势浩大,史书对其评价也多以正面为主。但实际上,细看其过程和结果,五次大规模北征不仅没有达到“漠北清尘”的目的,反而造成了明朝内部经济,社会,军事情况的恶化。从更为长远的角度来看,五次北征更是造成明朝内敛保守的主要因素,北征之后,明朝彻底失去了开放,进取的活力,愈发封闭。因此,朱棣五征蒙古,对于明朝的发展而言,无疑是失大于得,得不偿失。

朱棣的皇位,是通过四年漫长的靖难战争打下来的,从他的大本营北平,一路过关斩将最后攻破大明朝当时的都城南京。战争的破坏力是巨大的,与持续时长成正比,因此沿线地区,尤其是山东和江苏地区,由于战乱,已经对当地的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恰逢此时,山东又经历了大旱灾害,作物颗粒无收,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这是永乐进行大规模北征之时的经济环境。此外,永乐皇帝为了迁都北京,需要重修大运河,而大运河恰恰又要经过山东,因而山东地区的民夫被大量征调,民不聊生,最终发生了规模巨大的唐赛儿起义。

以上,便是永乐皇帝北征之时,明朝内部的经济情况。

北征,不仅需要动员军队,更需要后方的军需调度。军需调度,则须征调民夫。以第二次北征为例,根据《明史》记载,朱棣北征调动的民夫数量之巨,令人瞠目结舌:

辛丑,发山东、山西、河南及凤阳、淮安、徐、邳民十五万,运粮赴宣府。

可想而知,每一次北征,均需要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征调民夫,则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便缺失,农时则失,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古代中国,这无疑是影响巨大的。倘若耗费如此巨大的情况下,北征真能取得一定的作用,倒也算是成本收益均衡,然而朱棣的北征,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

五次作战,唯有第一次,第二次真正与蒙古主力遭遇,并且大破之。但均未能够真正动摇蒙古的根基;另一方面,朱棣主要将打击目标放在鞑靼部上,因而对瓦剌进行扶持以制衡鞑靼,客观上庇护了瓦剌,为其做大创造了条件,这是后话。后三次北征,由于阿鲁台利用自己主场优势,不与明军直接交战,因此都以明军军粮耗尽,无功而返告终。从朱棣的角度,他当然可以说,蒙古“畏惧大明天威,不敢接战”,但这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从功利的角度而言,后三次北征,显然是得不偿失,耗费巨大而收效甚微。

因此,第五次北征途中,朱棣撤去了长城以北的卫所,开始依托长城进行防御。由于北征的同时,朱棣还进行了下西洋,南征安南等烧钱活动,耗尽了大明朝的国库,朱瞻基继位后,只得采取全面收缩的战略,以恢复经济,这便是明朝从战略上走向保守,封闭的开端,大明帝国也因此失去了在周围少数民族政权中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加深了边疆危机。

所以,朱棣的北征,显然是弊大于利,得不偿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