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苏州河》娄烨风格:浅谈个人叙事及影像叙事的用法和差别

一部电影,一部怀念

《苏州河》娄烨风格:浅谈个人叙事及影像叙事的用法和差别


作为爱“玩”故事的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娄烨,以他的故事风格,个人情感纪实性电影会越拍越“精细”

所谓纪实性,就是用非专业拍摄镜头去记录,去感受个人对爱情或亲情,这或许影片画质不稳定,抖动,但也不妨会缺少真实性,用浅显易懂的方式来让观众体验及感受故事的真实性。娄烨导演一贯的风格是叙事个人的内心情感世界,或对某事物的抒情表达,比如2000年拍摄的《苏州河》,先是对事物“河”托物言志的描述发生的情感,又是以“倒叙”的手法执掌整篇故事,仿佛我们观众觉得娄烨导演的电影,故事和影像只是将某个人或某件事加以不定修饰出来,下面从《苏州河》电影

借着电影形式将马达与牡丹的爱情故事,按照“倒叙”的手法呈现给观众,也就是说在电影里讲故事给观众听,并以影像的方式呈现。

像是一部旁白叙述的“纪录片”,也更像是一部一个半小时的“微电影”


《苏州河》娄烨风格:浅谈个人叙事及影像叙事的用法和差别


女主角周迅在这部电影中分别扮演两个角色。一位是较小,头扎双马尾对男主感情爱慕不已的“牡丹”,另一位是在酒吧当歌女,行为不得体的“美美”,这两个角色人物性格颠倒,又不失从容。

2000年导演的电影《苏州河》获得第29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金虎奖和第15届巴黎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并入选美国《时代》杂志2000年十佳影片


《苏州河》娄烨风格:浅谈个人叙事及影像叙事的用法和差别


《苏州河》叙事剧情:拍摄镜头,故事叙述

故事的旁白正是一名摄影师,其镜头就是他语言影像的呈现,在影片的开端用以简短有力的字词讲述自己对故事的概括,一个人拿着不稳定的相机,记录着在苏州河中船上和桥上来来往往的人

沿着河流而下,从西向东,穿过上海...在河上,你可以看到这些人...
看的时间长了,这条河会让你们看到一切......
看到劳动的人们,看到友谊,看到父亲和孩子,看到孤独......

讲述的故事开始,一位坐在镜子面前梳妆打扮的少女“美美”,在影片结束时透露这位用影像记录的旁白,正是自己“美美”的男友,但不是记录他们的爱情甜蜜,而是记录跟女友长相酷似“牡丹”的爱情经历。


《苏州河》娄烨风格:浅谈个人叙事及影像叙事的用法和差别


为什么要记录这个故事呢?娄烨导演拍摄的“倒叙”手法将“牡丹”(周迅饰)跳下苏州河的故事起源,在“美美”的容颜相似下,男主对“牡丹”的感情,移情到美美的身上。

可“牡丹”已经跳河自杀了,在感情遗嘱上说:“死后会变成美人鱼,再次陪在你身边”。

当男主见到某酒吧扮演的美人鱼时,突然就想到这句以前“牡丹”说过的话,并且忘不了以前的爱情固执,酒吧饰演的美人鱼“美美”并不是像男主说的美人鱼,她只是为了扮演某个角色,取悦酒吧里的客人,当脱下那身丑陋无比的美人鱼服装时,一个和牡丹性格相反的人,出现在男主的面前。故事中虽然失去的是牡丹,但是男主的对牡丹的感情没断,而美美显然是不接受对“牡丹”移情别恋。

《苏州河》娄烨风格:浅谈个人叙事及影像叙事的用法和差别


男主的爱从一开始就是给牡丹的,从未想过美美的存在,但牡丹死后,男主的爱就失去了归宿,最后的感情是在了固执中慢慢消磨。

娄烨导演叙事故事极为特别。从影片的开始就为倒叙说明关于“苏州河”的经历和情感,再到源由,经历以及故事主人公的固执"矛盾”

著名影评人兰波曾这样评价娄烨的电影:“虽然他的电影总充斥着阴郁、冷峻、晦涩、朦胧,但他风格鲜明,对人性的解读极其出众。”

剧情矛盾,人物鲜明,娄烨的电影以“情感,欲望”为主,人性的两方面会抓住精粹反面展现渐渐地让观众失去了对故事的理解性

《苏州河》娄烨风格:浅谈个人叙事及影像叙事的用法和差别


娄烨电影的电影有个特点:情绪化镜头不抖动

以人物情感为剧情,不少会有情感低落的状态,这时的镜头就应该安安静静的拍,拍出人物心里的感情“跌宕起伏”

整部影片格外显得“单纯”,没有字幕,现代的特效就更不用说了,在1994年国外的电影市场向中国观众敞开,各种特效,各种英雄主义,灯光闪耀在每个对新鲜电影感兴趣的观众心里。电影时代虽在不断改变,当时在中国电影市场依旧没有“特效”的商业片,所以老一些电影前辈还未打通“商业片”的大门。

风格的定义是不断摸索的,娄烨导演的电影主要还是以“文艺片”类型方向出发构成。

使环境和人物的感情“碰撞中”产生由黑暗转向光明的情感基调,

而电影《苏州河》叙述性完全不同

《苏州河》娄烨风格:浅谈个人叙事及影像叙事的用法和差别


用法:个人叙事和影像叙事

首先说:娄烨导演的电影大部分是以个人内心感情故事为出发点,去描述整部电影的剧情。

亚里士多德曾经提到过关于“叙事完整性”的问题:

所谓完整,指事有头,有身,有尾。所谓‘头’,指事之不必然上承他事,但自然引起他事的发生者;所有‘尾’,恰与此相反,指事之按照必然律或可然律上承某事发生,但是他不引起后事的发生;某事,也下启某事发生。”

也就是说个人叙事,一个人给千万个观众听,强力有劲的语言,才能使观众以语言“服”人,不但要以所讲故事的完整性,还要以不同角度和不同叙述方法来支撑观众的“耐心”。

有故事完整性,不管是用倒叙还是直蓄都要来给观众一些故事的见解,故事的看法和故事环境的衬托,在《苏州河》中,人物的性格很难用影像方式来表达,但用旁白故事的讲述直叙含义表达主人公现在的心情,比如马达第一次见到牡丹时,青春爱情在一瞬间迸发出来,但是影像没有更直叙的说明,但旁白用:“头扎双马尾娇羞的小女孩”来表达出了马达对牡丹的初见描述。

《苏州河》娄烨风格:浅谈个人叙事及影像叙事的用法和差别


但在电影拍摄叙事,更多的没有情节的故事线性,也很难让观众看到更多描述感情除外的意境。

从影片开头分析,导演只是将前三分钟对苏州河的环境描述,之后进入故事的“倒叙”,叙述从环境转向到人物的叙述上,以故事的角度来将苏州河对人物的抒情,比如“牡丹”跳海,男主马达才对失去自己的女友感到不安。有头有尾,男主从监禁出来后,找牡丹所说的“美人鱼”,情感上男主第一次感到茫然失措。


《苏州河》娄烨风格:浅谈个人叙事及影像叙事的用法和差别


张艺谋导演的《有话好好说》(1997)在拍摄镜头上也是有抖动的视角,男主赵小帅(姜文饰)为了追求前女友安红(瞿颖饰)复合,引发了一系列的斗争和打斗。说来也奇怪,老谋子的电影第一次拍摄有晃动的镜头,但和第五代导演娄烨的镜头抖动不一样,前者是人物在镜头中抖动“混乱”,后者是人物不动,镜头“混乱”。当然,在的人物感情心理会有不同的“波浪起伏”。

《苏州河》娄烨风格:浅谈个人叙事及影像叙事的用法和差别


合二为一的“倒叙”手法,纪实性已经在本文开头论述过了,在本片《苏州河》中分别用了两个叙述性,加在一起的“个人叙述”和“影像拍摄叙述”中,镜头虽然不时晃动,但故事的剧情还是会在人物情绪上跟进。

差别

第五代导演和第六代导演隔着十年之长的电影经验,相对比较其拍摄手法,用法以及差别更是别具一格

作为中国影史第五代电影导演张艺谋,《我的父亲母亲》故事叙述性呈现方式相同,都以“一个人”的视角去旁白讲述,剧情倒叙手法方面更多的是把故事讲好,把两个感情和当时的环境相结合。遥远的山丘,村落的冬天,两个恋人的爱情慢慢地展开了,故事的“旁白”是他们的儿子,在讲述母亲是如何与父亲结下终身的爱情,故事以父亲死后,母亲对丈夫的眷恋之情展开记述。

《苏州河》娄烨风格:浅谈个人叙事及影像叙事的用法和差别


张艺谋导演是以个人精神方向去抒情,对个人或对他人角色多以让观众看的心中温暖,而娄烨导演是以恋人感情线去捉摸内心世界的温暖。

不可否认娄烨导演的电影叙述能力故事总是很着迷,陷进去的一瞬间就能感受到故事的冲击,人物的描述和色彩的基调。

在这个快节奏,快阅读时代,故事性缓慢呈现个人情感的电影越来越少,当之,保留的电影越来越珍惜,可惜的是在当代“流量之争”的电影圈里,文艺电影导演逐渐地向“商业片”打开布局攻势,不再多的文艺片将成为历史的“记录”。

虽然大多是抒情于个人感情的多,但我们依然可以借着在娄烨导演的电影中,去找寻最真实的记录,用不同题材和故事来将“观众”的视角打回到2000年的“社会”中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