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獅子是不是母系社會?在沒有雄獅時由母獅子掌權嗎?

楊麗華205821601


獅子是不是母系社會?表面上看,雄獅在獅群中被稱為“獅王”,不用捕獵而且“妻妾成群”,但是,實際上獅群並不是這樣的。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說一下,貓科動物中唯一的一種群居動物-獅子到底是一種什麼生活狀態?而誰才是獅群中的“老大”?

獅子習性和種類

在所有的貓科動物之中,除了獅子以外,其他的動物都是獨居動物。以至於許多人把獨居當成了貓科動物的必備條件之一,把獅子一度要“踢出”貓科動物的行列。其實,獨居只是大部分貓科動物在特定的環境下選擇的一種生存方式而已。

大多數的貓科動物的棲息地都在山林之地,這裡樹木雜亂無章,山丘和石頭到處都有,顯然不適合動物的團隊捕獵。而獅子大都生活在開闊的草原地帶,像獅子這種大型的貓科動物需要的食物都比較大,大的食草動物有很強的攻擊性(比如非洲水牛、角馬等等),為了降低捕獵的受傷率以及提高捕獵的成功率,獅子選擇群居是由它們生存的環境決定的。且群居和獨居並不是判斷是否為貓科動物的標準。

現存的獅子從大的分佈上分為兩種,它們分別是亞洲獅和非洲獅。由於亞洲獅已經全球範圍內宣佈野外滅絕,現存的亞洲獅都在印度的國家森林保護區內,所以,我們就簡單的來看一下非洲獅的習性吧。

(鬢毛並沒有那麼茂盛的亞洲獅)

非洲獅群

非洲獅是現存體型第二大的貓科動物,也是非洲最大的貓科動物。從分佈上看,非洲獅大都棲息在非洲除熱帶雨林外的大部分開闊草原地帶。這裡食草動物眾多,能為獅子提供源源不斷的食物。而且開闊的地形有利於獅子的團隊捕獵。

通常情況下,獅群是由3頭以上的獅子組成,獅群成員數量越少,雄獅的數量越多,比如由6頭雄獅組成的“壞男孩聯盟”。但是一般情況下,一個獅群大都只有1-2頭雄獅,剩下的成員都是由母獅組成。

也就是說在獅群中,母獅的數量要遠大於雄性的數量。

(由一頭雄獅兩頭母獅外加一群小獅子組成的小獅群)

那麼,獅子是不是母系社會呢?

我們看獅子是不是過著母系社會的生活,首先,要看什麼是“母系社會”。母系社會是指建立在母系血緣關係上的社會組織。那麼,我們來看一下獅子是否符合這個定義。

在獅群中,大部分的成員都是母獅。雖然雄獅(獅王)會隨著年齡增長或者被挑戰而更替,但是即使新晉的獅王也會殺死上一任獅王的幼崽,發展自己的孩子,所以在獅群中,所有的小獅子都是與母獅有著直接的關係的。

而且在獅群中,母獅們不僅會照料自己的孩子,即使沒有生育過的成年母獅也要擔負在獅群中照顧小獅子的責任,它們甚至會給小獅子哺乳。

小獅子們剛生下來是一樣的。但是到了2歲左右,小雄獅和小雌獅就會有不同的命運。前者會被驅逐出獅群,而後者則會一直留在獅群中。

也就是說,獅群的發展壯大是由母獅決定的。而且由於第二代的小雌獅們都有血緣關係(來自同一個父親),所以小雌獅長大以後再繁育的後代也與族群中其他母獅有著血緣關係。

從這點上看,獅子確實符合建立在母系血緣關係上的社會組織。也就是說,獅子確實是過著母系社會的生活。

獅群如果沒有雄性的話,是不是母獅掌權?

上面我們說到了,按照獅群中血緣關係來看的話,獅子確實是過著母系社會的生活。但是有人會說:這並不是絕對的母系生活。因為母系社會還有一項特點,那就是女性在族群中有著主導和支配地位。而在獅群中,獅王是有著主導和支配地位的。

但是獅王很少會參加狩獵,所以在生產和經濟方面看,獅群是由母獅決定的。即使捕獵完成,母獅也是最先吃到肉的,它們會把剩下的肉帶給領地裡的孩子以及獅王,從這方面看,母獅是有著主導和支配地位的。

所以,如果獅群中沒有雄性的話,當然是由母獅掌權的。甚至有些年前雄獅挑戰完前任獅王后,會遭到母獅們的合力驅逐。

總結

雖然表面上看,雄獅非常的風光,當上獅王之後妻妾成群而且不用自己捕獵。但是,真正在獅群中起到主導地位的還是母獅,並且整個獅群的構成是建立在母獅們的血緣關係之上的。所以綜合來說,獅子過的是母系社會的生活,而且在沒有雄性的情況下,大權在母獅們手裡牢牢的把控著。


獵奇動物社


雄獅缺席的獅群,往往由一個經驗豐富的母獅領導,如果這個時候的獅群有小獅子它們還會選擇避開流浪雄獅,但是沒雄獅的獅群很容易分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