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體現了什麼樣的人生境界?

如龍得雲13333


讀了一些網友的回答,很受啟發,我也談一談自己的觀點。我認為"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幾句偈語是六祖慧能對"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詮釋,所體現的是"無我"的人生境界。人的修為一旦達到無我的境界,那塵世間的一切都可以看透和看開。什麼功名地位,什麼金錢美女,什麼憂愁煩惱,也就不存在了!這是一種超現實主義的人生態度。儘管有唯心主義的成分,但對人還是有一定啟發意義的。人兩手空空來到這個世界,又兩手空空離開這個世界。從無到有,又從有到無,期間經歷了生死榮辱,悲歡離合,到頭來仍然是一個空字。從這個角度來講,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也是對的。但是人畢竟是現實的人,作為現實的人又是不能超然物外的。因此,人生於世,就必須肩負起自己的使命擔當,要有人生追求和人生目標。既然早晚要歸於塵土,何不在有生之年轟轟烈烈地幹一場?儘自己的最大努力,能達到什麼程度,就達到什麼程度。這樣,你回顧人生時才不會後悔!至於空無一物和看透、看開,主要是指人不要太執著、太糾結,不要心存貪念和貪慾。以不計得失看開,以奮發有為做人。這樣的話,不管結果如何,你都沒有白來這個世界上走一趟,你的人生就會是燦爛的人生!



如龍得雲13333


這是句佛教偈語,源於一次佛教門徒的“論道”,還有一句是“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兩句話代表了修行人兩種境界,一種是“執迷”,一種是“超脫”。

《六主壇經記載》:禪宗五祖弘忍大師為傳授衣缽,一天集合弟子,讓弟子們各作一首偈子,察看弟子們修習佛法到了何種程度,有誰可以堪當大任。當時大家認為非大弟子神秀莫屬,但神秀並沒有自信,可又不能不作偈,於是將偈子寫在廊下的壁上,內容是:“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另一句則是慧能大師的偈語。
慧能大師本是樵夫,一次偶然聽到一位客人誦《金剛經》,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心有所悟,於是不遠千里拜訪五祖求法,兩人一見面,簡單一對話,五祖即知慧能大師慧根深厚,遣其在磨坊中生火做飯,以磨鍊心性,發掘慧根。
慧能大師沒上過學,不識字,聽到別人吟誦神秀之偈,說我也有一首偈子,請幫我寫下來,即“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樹”是釋迦牟尼成佛的地方。後人逐漸將菩提樹視為一種智慧、開悟和覺醒。

“鏡子”是女孩用來裝扮自己的事物,後來人們將鏡子的作用衍生到內心世界,成為一種可以窺視心靈的象徵。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句話講的是執迷執念。修行是為了成佛,成佛是為了超脫這個世界的種種苦難,種種悲哀,甚至是種種無奈。可是人們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忘卻了成佛是為了什麼,以致於只是為了成佛而成佛,為了成佛而修行。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句話講的是超脫。菩提樹之所以成為了“大覺悟、大覺醒”的代表,是因為釋迦摩尼在此成佛,而釋迦摩尼成佛,是因為他內心想要人們脫離苦海的這種大願景,是因為願景想法,才使得釋迦摩尼成了佛!是因為願景想法,才使得這棵菩提樹有了那麼大的功德和寓意!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有大願景的人,才能達到的境界。不執迷於肉體,不執迷於財貨,不執迷於功名利祿,一切都是為了實現心中願景而存在。


擁有“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樣思想境界的人,必定不被名利慾望遮蔽慧眼,必定能夠直視根源、直指本心,大凡“捨生取義”者,都有著這樣的思想境界,而且也都是值得普通人敬仰的存在。


都市修道人




這是禪宗六祖惠能的一首悟道偈。

禪宗,是佛親傳。靈山會上佛拈花示眾,唯有迦葉一笑。此為以心印心的傳法。佛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於摩訶迦葉。此為禪宗肇始,初祖第一。

禪宗為佛法最高修法,必須具上上根之人,才能當機立斷,直下承當。不假方便,"頓悟″成佛。

"實相無相",佛之正法眼丶涅槃心,純而無染,心空不被法縛。以無礙無縛之心,視大千世界如無物之境,方入"實相″(宇宙真理)見法身(圓滿丶無餘之涅槃境)。

"不立文字",杜絕一切有相方便,"頓覺了,如來禪″。實際上,禪法至六祖惠能,此一偈始,面對下滑的大眾根性,就是不得不的"祖師禪"了。說法丶讀經丶參話頭,大開了"方便之門″。後來"一花五葉″,"千七百葛藤(公案)",皆是此一東方式的禪風現象了。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使染塵埃"。是針對神秀大師的"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的一偈,以“無相″空觀,破有相執著的一種"文字"方便。菩提樹丶明鏡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無此虛妄執著,便無一物可得,即無一塵可染,身丶心亦都了不可得,此即佛之"正法眼"丶"涅槃心"丶無相之"實相(宇宙真理)″。

不破法相纏縛,不入空性見解,即不見真如本性。此是佛法修行的真正目的。禪丶淨丶律丶密,八萬四千法門,皆是佛陀大醫王應病與藥,開示的修行方便(方法)。


真空妙有無量壽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體現了什麼樣的人生境界?

感恩邀答:

這個題目出得“高、大、上”了,詩句出自唐代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承授衣缽前《菩提偈》詩句,此詩一出,便成宗師。

此想起佛學的阿彌陀佛,即《佛說阿彌陀經》、《妙法蓮華經》都是指有實象的,臨命終時見到阿彌陀佛為最高修行,所以心心念念是阿彌陀佛。

與之相對應的是便《心經》、《金剛經》那是在講虛象的,便是空,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看看我們的《黃帝內經》上古聖人教什麼?“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我們把虛象作為平時養身的方式,只守住一份精神。

講述到這裡,就需要“正襟危坐”,我們現在只知道“打坐”,不知道其它。其實我虔誠地推薦“正襟危坐”,每一個讀書人、上班族都可以做到,靜坐不在於外形,而在於心中無有所思。

(正襟危坐:雙腳平放與肩齊,雙手放在膝蓋上,背挺直,眼睛平視而開始閤眼。小毯子從膝蓋始蓋住腳,這個不能忘。不要有雜念,可以唸經消除雜念,也可以唸詩,只要能使您平靜下來即可。唸經唸詩不是目的,只是一條渡船,目的是消除雜念。)

又想起孔老夫子的“君子不器”,不也是在講述這個道理嘛。做到不器,心便通透。

那道經又在講什麼?天地之始便是無名,名都是後人想出來的,您把這些都去掉,不就回到那道上去了嗎?也是在講虛的,所以讀書人愛《心經》、《金剛經》是與中國文化的一致性。

再看看八卦,那是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虛方現大道,萬物彰顯之虛,生生不息之虛,這樣與天地合德,可與天地同參了。敬奉!


紹興李珍


“菩提”一詞是梵文Bodhi的音譯,意思是覺悟、智慧,是指俢行人忽如睡醒,豁然開朗,頓悟真理,達到超凡脫俗,與真實相應的境界。

菩提是指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證得了絕對的真理,與萬法同光合塵,本自一體,也就是達到了不生不滅,法爾如是的程度。

梵語bodhi,巴利語同。意譯覺、智、知、道。就真實而言,菩提是指了知萬法的體、相、用,都是“心”法的展現,非真非妄,真妄一體,知妄即真。

“六祖”大師的這首偈語是告訴我們,修行的正確途徑是通過善知識的開示,會相歸性,在相見性;相性一如,知妄即真;主要有三層意思:

1、不可以著“相”修行,那些幻想著成仙得道、成佛成菩薩成阿羅漢的人,想長命百歲滿天飛,無所不能為所欲為的人,都是神經病。縱使百千萬億劫的苦修苦行,也不能成就,如同煮沙成飯,終是徒勞。

2、“清淨自性”就是世間的身、樹、明鏡、臺、煩惱、一切的一切……;否則世間的這些東西都是什麼變現出來的?不要認為世間還有一個絕對的、單獨的“自性”等著你去修,去證,去得!明白此理,一念越千劫,無需苦修苦行。

3、無上的真理就在眼前,即是當下,就是你自己!在世間又離世間,離世間又即世間;在煩惱離煩惱,離煩惱即煩惱;不要刻意去斷除什麼,也不要刻意的去追求什麼境界。

因為他知道,真如的當下就是世間,世間的當下就是真如。執著世間,執著真如,都是錯誤的行持。

所以真正明心見性的人,也稱菩薩,他們都是無功用道,歷事練心,直至最終圓滿。對於他們來講,早已把自身、自心與整個宇宙圓融為一個整體。

見一切愛一切,與萬法同體大悲,無緣大慈,因為他們已經明白,萬法都是無生無滅,但是可隨緣現生現滅;所以,他們都是廣渡眾生,使命重於生命。





今令我見


佛學研究之對象涵蓋萬事萬物,當然也包括自身己思,我情我欲。世界觀,方法論也是其研究內容。請示之於一語,方有欲言又止,言之無際,空以顯其空靈,太極以示其靈動。似是又非,適事又變。紛紛芸芸,顯現無邊。無際明曖昧,佛不打誑語,阿彌陀佛,佛曰不可說。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空靈,是選擇,是實事求是,是具體問題重新分析、重新定義。

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
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於人性,真禪非是我禪,相依相偎相憐,大過相承我義,萬法皆空,濁世是凡塵。

於人情,困頓非我心,為情才有困,一靈和一神,皆是升遷不來故。

於人生,欲全而奔忙,忙處望重而得不高,閒處得高而望欲重,為錢而動,為權而勸,為利而設,無密都是空,忙來忙去為人做嫁妝。

絕偽棄慮,人復季子。


世界是這樣的,就不是那樣的。

看得見未來,看得見過去,看不見當下,是泥足的巨人。

不如這樣,不造作,不流浪,不愚妄,不空慮。執著於當下,把握於既有。

大把的時光,放在當下,執子之手,且行且珍惜。

大把的精力,執著於前行,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成功不成功的不強求,幹一行愛一行,動起來再說其它。

心裡有一個完美的夢,就要給它一個因緣。慢慢的的厚實它,春去秋來,花開果掛,自有喜歡。

所以,上天給自己的就要善待它。

上天給你一個聰明的頭腦就持續的運用它,有智吃智。

上天保佑你,給了你一個強健美麗的身體,就發揮你的優點,有力吃力。

世界教會你了經驗,善待它,這是你的財富。

社會交給你了禮儀,知識,善待它們,這是你的力量。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在明日與明日之間,是你我的心靈的空靈時份,是你我身體的閒暇時刻,是你我座在山峰上靜思明日,一笑昨天的銘茶,是天上人間,歷史未來靜於一彌,靜濟思定的孤獨。

身是,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是你我的把式,是你我的知識,是你我的依靠,是你我的衣飯碗。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你我的灑脫,是你我的檢點,是你我的睿智,是你我的不爭。


董事長慢慢懂事慢慢長


禪宗,屬佛教中後期發展出來的佛修門派。

六祖惠能,由於寫了這首偈言詩,而被後世禪宗立為頓悟派。

這首詩所表達的中心內涵,即表明當年的六祖,其自我修為的境界,在面對世間所存在的一切外象時,其內心,已經達到了一種無相,無感,無識的境界之中!

即內心入於一種內在清靜無為式的性修境界!

其實,對於一個真實入道的修行者來說,能達於這種境界的人,並非屬於少數!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心境空空,不搖不動!

此中的內涵很深!

因此,上述的佛言道語,皆屬比象而已!

而這種心性修為的感受,短期式的出現並不難!

最難的,則應該是一種長久式的保持無變!

只有這樣,你才算真實的步入了佛修的門徑!

然而,這個,也僅僅算是一種佛修入門的開始而已!後續的修為還很長!也更艱辛!

因此,無論是道家的修煉,還是佛門的修行,達於此,也不過只是個開端而已!

佛言,法要頓悟,功需漸行!

所以,無論是頓悟,還是慚悟,其入實修為的最終功果,當完全取決於你後續長期性的那種真實修為之中!

因此,此詩的內義所指,應屬一種佛修境界的特定術語!

與人生中的感悟境界無關。

其實,世間所有的人,當其先天智慧與後天學識,達到一定的高度或深度時,對於世間之事,都可以達到一些各自領域不同式的所謂頓悟!

只是你個人沒有特別性的注意罷了!

由於頓悟的產生,世間中的每個人,皆會由於產生這種所謂的頓悟,而在人生中的某個節點上,有感而發式的發出不同式的人生的感慨之情!

但是,感慨終歸於感慨!今後的人生之路如何的去走?或如何的正確把握?

這,才是產生這種人生頓悟與感慨之情的價值所在!


紫雲君客


是佛教與中國人生態度的統一,也是一種人生境界,當思考時,忘我不可能,只能觀周圍世界,那樹就在那,否則你不會知道,那塵埃也是人間物,染不染,惹不惹,都客觀;一句廣告語,捨得,捨得,舍與得合二為一,"鯤鵬展翅,九萬里,閱盡人間春色″更壯更美,人生就是與自然與社會共處的,累了靜心,平時思考,有時忘我;但要始終不忘責任擔當,不忘自已所應所責,人生幾十年,上承祖恩與奉獻,下奉獻貢獻下代,也許理解有誤,就議論吧。


春江帆影491


相傳這是六祖慧能所做,五祖弘忍正是看到此詩,決定把衣缽傳與慧能。前面菩提和明鏡都是佛家最講究的東西,一般比喻只有在這樣的事物之中,才最容易感悟到佛的境界。後兩句是針對師兄仁秀(好像是,記不清了)詩的回應。師兄的詩有“時時勤佛事,不使染塵埃”。

佛祖認為,世間萬物皆為假象,最終只有認識到這些假象,才能進入大空境狀態。師兄明顯沒有悟到這種境界,只是說自己會努力參禪禮佛,勤加修行而已。六祖明顯高於師兄,已經明白佛祖思想的深邃之處。

人生境界,真的說不好,因為佛教是宗教,雖然非常講究邏輯,雖然為我們創立了一個宏大的世界觀圖景,但終究是宗教,終究是不能用語言完全描述清晰。佛教要的是我們去感悟,這是無法用語言描繪的一種境界,必須用心靈去覺悟。


何處是家鄉


明心見性處!正好悟後起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