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馬尾綜合徵,為什麼越早手術越好?

小張今年27歲,是個標準的白領,因上班久坐,2年前就患上了腰椎間盤突出症,但症狀不重,也一直未在意。直到有一次上班,同事讓他幫忙搬抬打印機,抬起時,腰不小心撞在了桌子上,沒想到就這麼一撞,讓小張進行了一次手術。

撞了一下腰,本不會有什麼大傷,但小張卻腰腿痛的厲害,冷汗直流,而且竟然不能站起來走路了,嚇得同事趕緊送他到醫院,通過相關檢查,醫生告知小張的腰5和骶1之間的腰椎間盤髓核脫垂,正好壓迫到馬尾神經上。

小張還出現了小便解不出來的情況,醫生說是馬尾綜合徵的急性發作的症狀之一,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醫生解釋,馬尾是神經系統的一部分,位於脊髓圓錐節段以下的椎管內,是控制著人下半身的一個重要神經,這個神經主要掌管人的下肢、會陰處、肛門等處。一旦馬尾神經被壓迫,就會導致一系列的神經功能障礙,尤其是出現下半身麻木、無法活動、大小便障礙等,嚴重的還可能導致癱瘓。

馬尾綜合徵,為什麼越早手術越好?

小張及時接受了微創手術,將脫垂物取出,解除了神經壓迫。但有沒有留下明顯的後遺症,還需要繼續觀察。

對於小張的案例,醫生表示,馬尾綜合徵急性發作,是需要手術來治療的,但因神經壓迫較重,一般預後較差,不少患者會留下不同程度後遺症。而出現急性發作的患者多是原本就有腰椎間盤突出症,又突然受到了外傷才發生的,小張就屬於這樣的情況。

馬尾神經損傷除了急性發作型,還有慢性發作型,而且發病比較隱匿,該型同樣需要儘早手術治療。馬尾綜合徵慢性發作,是由輕度損傷發展而來,多伴有腰椎管狹窄,主要症狀表現為反覆發作的腰背部疼痛,腰腿疼痛等,然後逐漸出現小腿外側麻木、足背外側麻木、鞍區麻木、間歇性跛行、大小便先瀦留,後失禁等,時間可以是幾周到幾年。

與急性發作相比,馬尾綜合徵慢性發作通過及時減壓,相對而言,效果較好。如耽誤時間較長,病情逐漸加重,再行減壓術,括約肌功能和性功能很難恢復到滿意,而且鞍區和會陰區感覺減弱甚至消失。

所以,不管是馬尾綜合徵的急性發作還是慢性發作,都要儘早手術,以免發生神經受損嚴重,難以恢復。

因為手術越晚,神經壓迫越重,進一步的損傷就會越重,恢復的越差,即便日後通過手術解除了神經壓迫,神經功能損傷和喪失在壓迫一定時間後是永久性的、不可逆的!

最後醫生提醒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發作期除了要採用口服腰痛寧、針灸、推拿等治療外,在日常生活中,還要積極的預防外傷的發生。對於腰椎管狹窄患者,因該病是慢性、可進展性的,所以在保守治療無效或病情較重時,也要儘早進行手術治療。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文字內容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