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当年韩信“十面埋伏”围困项羽,为何还要留个口子“网开一面”?

第一背影


十面埋伏,十面埋伏,字典释义就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这是个成语,典故就出自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今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

此战,刘邦势在必得,军事上全权交有韩信谋划指挥,政治瓦解上,先用了四面楚歌一计,开打后,又放出话,谁斩项羽首级,赏千金,封万户侯。得势之下把项羽虐成渣的心态,全无一丝遮掩与怜悯。

真不知题主说韩信“十面埋伏”,还留口子,网开一面,从何凭何据发出此问??

也是巧,散发弄舟前几日看了几集电视剧《军事联盟》,该剧用现代人的眼光角度揣摩演义古人心智心诈之术。正与否不论,联想最近悟空问答不少关于韩信的提问,有些感触,正要发文。

藉此您这一问,额就唠叨几句,可能成了回答偏题,还望见谅。

韩信,后人称之“兵仙”,军事之能,纵横历史,出其左右者,还真鲜有。刘邦若无韩信助力,真的历史要改写。但,但,韩信用兵阵用战术,佼佼者无愧。政治头脑上,小学水平。或许心中只想认知,看,刘帮大哥,你的能得天下,我出多大力了费多大心了,你就是不感恩,你也得忘不了我这小弟吧!但他忘了一点:飞鸟尽良弓藏,狐兔死走狗烹!!

韩信后来的结局,我不用细讲了吧?刘邦用着他时,应允他5不杀,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光不杀,见君不杀,见铁不杀。事实呢,还是一命冤西。

十面埋伏!假设司马懿会怎么做?假设司马懿穿越到韩信身边,又会教他怎么做?

什么十面埋伏,那时给自己挖坑。摆个九面埋伏或八面埋伏就行了。让项羽别只剩下八百人,无脸回他根据地,故意让他带上三五千的回去,有个念想,东山再起。你已挫得他元气大伤,让“残缺”的项羽复仇之火别熄灭好了,你随时可扑灭他。有项羽这股残势制掣,刘邦什么时候,也得拿你当爷,用着你,不敢灭了你。

或许以及假设,韩信能对阵诸葛亮的话,诸葛丞相也得皱眉。但在政治权谋上,韩信,你在司马懿面前,真是个小学生。

信笔拈来,言有不确处,还望同好赐教指正。揖手。





跨越时空—散发弄舟


楚汉相争一打就是四年,刘邦项羽在鸿沟对峙,韩信却在北方攻城拔寨,并且打败了项羽部将龙且带领的20万大军,龙且的失败让项羽感觉到了一丝丝害怕,所以他开始了与刘邦的和谈,双方决定以鸿沟为界,鸿沟以西归汉,鸿沟以东归楚。

鸿沟议和之后,项羽带着部队准备返回彭城,但是刘邦在谋士的提醒下,认为现在是发动对项羽进攻的最好时机,所以中途折返,并且要求韩信、彭越、英布等人合兵一处。但是韩信等人并没有来,刘邦在张良的提醒下,给韩信等人更高的赏赐,韩信这才出兵合围项羽。

项羽得知刘邦背信弃义,加快急行军的速度,但是最终还是被追上,并被围困垓下。根据《项羽本纪》记载: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项羽在韩信的十面埋伏之下,加上张良的四面楚歌,楚国战士已经丧失的斗志,若是等到天亮,汉军发动总攻,那么楚军在士气低落、人员又少的情况下必定失败,所以项羽决定趁夜色突围。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项羽夜色突围只带了800人,将十万人的大部队留下来做为掩护,因为大军一旦行动,必然会被汉军所发现,所以项羽只能带领少量人马突围。到第二天白天汉军才发现项羽逃跑了,灌婴带着5000起兵追赶,最终在乌江逼迫项羽自刎。

从史记的记载来看,项羽的突围不能确定是否是韩信留有缺口,在我看来韩信留缺口的可能性很小。古人讲围三缺一,但是那是需要将大部队放行的缺口,韩信很显然没有这样做,如果只是将项羽少量的部队放行,即使是项羽冲出重围,汉军派遣一支骑兵就可以追上项羽,项羽最终还是逃不了汉军的追缴,这种放行的意义不大。

总体而言项羽的突围与韩信没有很大的关系,他能突围出去主要的原因是利用夜色,加上十万大军作为掩护,这才能有小股部队突围的可能。


帝国烽火


只能说明韩信,谋略高深。

韩信用兵如神,已经取得了战场的主动权。

按说包围不就是围得死死的吗?

网开一面怎么能达到目的呢?

敌人顺着这个口子突围怎么办?

《亮剑》中就有这样的描述,李云龙独立团被日军包围,照着一个方向突围出去。

韩信不怕吗?

这就是韩信的高明之处,十面围城,四面楚歌。

楚军处于弱势,但是如果逼的太紧恐怕军士做困兽之斗。

战国时期秦军兵困邯郸,邯郸守军皆是老弱病残。一旦秦军入城,赵国就是家破人亡,因此赵国上下万众一心,拧成一股绳,竟然苦苦受了三年。

楚军可不是乌合之众,比之赵军更胜一筹,士气一时低落,一旦扭转过来,后果不堪设想。


即便不敌汉军,也能全身而退。

同样汉军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彭城之战就是例子。

项羽以弱胜强的又一著名战役。汉军五十万,楚军三万,结果汉军大败。

所以韩信也不敢逼迫太紧,留下一个口子就是让楚军士卒知道,有生还的机会。

这样潜意识中就不会拼命,只会想着怎么逃跑,如何跑的更快,消磨斗志。

《孙子兵法》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这是韩信的攻心之策。


良人说史


垓下之战是楚汉的最后大决战,并没有所谓的十面埋伏,十面埋伏只是影视作品中虚构的情节。

垓下之战的总指挥应该是刘邦,刘邦当时是汉军的最高领导,他在军中,肯定是总指挥,只不过是处于幕后的决策者,前线总指挥是韩信。



兵法有云:穷寇莫追。意思是无路可走的敌人不要追,正因为敌人无路可走,所以就会狗急跳墙一般拼命,这样就能焕发出巨大的战斗力,这个时候的敌人正是斗志昂扬的时候,所以不要与敌人交战。

但是,如果能给敌人一条生路,敌人能看到活命的希望,就会拿命跟你拼,而是总想着从那条生路逃走,这是人之常情,而正因为有路可逃,敌人才会迅速溃败,放弃壮志,这个时候是击败敌人的最好时机。



同理,在垓下之战中,如果韩信打败并包围了项羽,如果能给项羽在包围中打开一个口子,让项羽军队放弃斗志,然后再一鼓击败,就会全歼项羽军队,虽然这个方法挺好,但当年的垓下之战并没有韩信网开一面的说法。

垓下之战是一场战略大决战,胜负决定了最终的胜利或失败,历史上的垓下之战时,项羽已经处于刘邦的战略合围 ,这一场军事上的战役由于刘邦政治上的极其成功,从而显得没有悬念,项羽的失败是注定的。



垓下之战时,项羽手上只有十万疲惫、缺粮、缺少装备的楚军,而刘邦为首的汉军联盟约有70万人,汇集了当时天下所有诸侯势力,如韩信、彭城、英布及刘邦本部,项羽在当时不仅处于军事包围,也处于政治包围,因为刘备拿下仅余江东和鲁地之外所有的楚地。

垓下之战韩信作为前锋,率领三十万大军首先进攻项羽,项羽以十万楚军迎战,结果韩信战败后退,项羽率楚军追击韩信军队,然后两翼的孔将军和费将军各率十万大军攻击项羽的两翼,双方混战中,韩信又带着败军回过头来回加入战局,项羽面临三面攻击,楚军战败退回垓下城中。



虽然首战失利,虽然十万楚军被近70万汉军团团包围,可是韩信并没有打算将包围圈放开一个口了,而是将楚军紧紧的围在垓下,正因为这种紧密的包围,因此在后世将这种紧密包围称为十面埋伏,意思就是四面八方都有埋伏,言外之意就是根本没有地方可逃走。

然而这还不够,韩信还利用四面楚歌的攻心计谋瓦解了楚军的斗志,在重重包围之下,四面八方唱起了楚歌,项羽手下大多都是楚人,一听到楚歌 都以为楚地被汉军攻陷了,就再也没有斗志了,军心被瓦解。



关于“四面楚歌”之计是谁出的,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也许是韩信,也许是张良,但四面楚歌之度才是压垮项羽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四面楚歌之后,原本还想负隅顽抗的项羽,也失去了继续抵抗的决心,而是挑选 了八百多员楚军精锐,江东子弟,随自已一起突围。

注意,项羽的突围不是韩信放了一个口子,韩信并没有这么做的必要,因为楚军已经失去战斗力和意志,又在重重包围之下,没有必要还用欲擒故纵之计,反而增加抓捕项羽的难度,根本不可能。



项羽的突围就是自已军事才能的体现,是靠着硬碰硬突围出来的,你想想韩信三十万人硬碰硬碰都没有打胜过项羽十万残卒,在当时的时代,能跟项羽硬碰硬的人物还没有出生,包括韩信也不能。

即使是项羽手下只剩下28个人,仍然能像入无人之地一样斩杀了上百汉军,到最后楚军全军覆没,全部战死,项羽也没有投降,战至最后,项羽自杀而死,这不是韩信故意留的口子,项羽自杀都是临时决定的。



原本项羽的求生欲望是很强的,所以才会带着八百壮士突围逃走,但项羽在准备乘船离开时,听到船 公所说的话,一进悲愤交加,想起自已带出来的八千江东子弟全部战死,觉得自已没有脸面回去见江东父老,于是自杀而死。

如果项羽不自杀,根本就没有人能杀得了项羽。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我也来吹一波

围三阙一兵仙韩信发明的战法之一,给予敌军有逃生的希望,瓦解敌军的斗志,取得过很多奇效,这是赤裸裸的阳谋,无懈可击。

韩信嘲笑白起打长平之战,虽然全歼赵国主力,但是自己也元气大伤,秦国20年才恢复实力。如果对手是韩信,韩信早就趁你病要你命,根本不给秦国拖20年的机会。

再有貌似无敌的孙武,伍子胥,3万兵纵横天下,魏国武卒横行一时,如西方之斯巴达,古罗马兵团后来此等强兵都烟消云散。就是他们不懂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特点,他们每战必将敌军赶尽杀绝,而自己的损失也很大,最后老血流尽,遇到绝境被击破就全灭了。

历史上,精通此等兵法的人有成吉思汗,林育荣等,他们都基本是一生不败。

当然这只是韩信围歼战惯用的招数。韩信更加厉害的是撒豆成兵,极其高超的练兵技术,昨日还是败军之将,农田村妇,经过韩信一调教就成了战兵,几个月后,面对项羽,龙且,章邯等人精锐的军团居然能正面击败之。

当然韩信也不是兵家最高境界,最高境界只有胜利的象征,一生无敌,五国元帅的苏沃洛夫。


天堂160590167


1.垓下之战是刘邦指挥的,刘邦是历史上亲征最多的皇帝,从沛县起义到平定英布叛乱,十几年刘邦一直冲在战争前线,刘邦深通军事,有丰富的指挥经验,又有张良陈平随行参谋。所以指挥垓下之战是顺理成章的。在垓下之战前的陈下之战才是主力决战,楚军在固陵之败东逃到陈县,汉军面对退却的楚军主动出击围项羽于陈下。刘邦帅领汉军就主动出击,先【围项籍於陈,大破之】,在陈下斩杀楚军十几个大将。【 羽败,利几为陈令,降 】陈下项羽大败,陈公利几投降,汉军占领陈县。

项羽东逃到垓下,随即在垓下遭到汉军及诸侯军的包围。所以垓下之项羽所率领的只是陈下之战的残兵败将,已是强弩之末。汉军是楚军的6倍,刘邦已经稳操胜券,加上刘邦已经对韩信不信任了,根本不可能让韩信指挥垓下之战,把韩信军安排在前锋的位置上,是为了让其当炮灰。

2.十面埋伏是后人虚构的,《史记》上没有。四面楚歌是张良之计。信吹们把这些都算在了韩信头上,是靠虚构情节,移花接木的方法来吹嘘韩信。垓下之战刘邦为总指挥,张良陈平韩信等负责参谋。

3.以《史记》吹嘘韩信的风格,如果垓下之战是韩信指挥的,肯定会明确交待。但是史记上并没有明确交待是谁指挥的。《淮阴侯列传》中对垓下之战是一笔带过“汉王之困固陵,用张良计,召齐王信,遂将兵会垓下。项羽已破,高祖袭夺齐王军。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

”为什么不交待呢?因为是刘邦指挥的,不交待可以使人们误以为是韩信指挥的,进而达到贬低刘邦的目前。


wangbabulao


韩信“十面埋伏”击败了项羽这种说法还是比较流行的。可是《史记》《汉书》等正史并没有相关的记载。

有记载的一个是《前汉书平话》:“垓下聚兵百万,会天下诸侯,困羽九里山前,信定十面埋伏,逼羽乌江自刎,万里江山一归汉业。”该书由元人编刊,叙事主要依据正史,细节多采用民间传说、元曲剧目等。

另一个就是琵琶曲《十面埋伏》,气势磅礴激昂,确实好听。但此曲产生于何时尚无定论。明王猷定(1598-1662)著《四照堂集·汤琵琶传》一文中有相似记载。曲谱最早见于公元1818年的《华秋频琵琶谱》。

所以可以推测,韩信“十面埋伏”击败项羽,是后代话本小说为了丰富情节、渲染气氛,以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而采取的一种杜撰的手段。琵琶曲是对历史的一种艺术再创作。但随着广泛的流传,人云亦云,也认为这是史实了。就像现在火爆的电视剧也洗白了一些历史人物。



《史记》说的是,汉五年(前202年)十二月,各路联军合围垓下,要包项羽的饺子,气吞山河的项羽怎肯束手就擒,和韩信刚正面。韩信先进军不利,退后,左右两翼大军杀出,自己再反杀一波,项羽大败。晚上,汉军嗨唱楚歌,唱得楚军思乡情切,毫无斗志,唱得项羽大惊,以为汉军尽夺楚地。

晚上,项羽带领八百骑兵向南突围成功,渡淮河,走阴陵,被老农骗到沼泽地里来了一波减速,后面灌婴率领的五千骑兵追上了,等到了东城,无法脱身,身边也只有二十八骑了。勇猛的项羽带着二十八骑硬是在五千汉军中纵横一波,证明自己认为的非战之罪,实天亡我。最后来到乌江,发出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的感叹,自刎而死。



十面埋伏不存在,网开一面更不存在。实力上,项羽只有征战多年、人困马乏、缺粮少助的十万楚军,再加上汉军一曲楚歌扬,楚军皆断肠,哪有什么军心;汉军刘邦、韩信、彭越、刘贾、周殷等率领六十万大军。态势上,楚军已被汉军合围。这种情况,要么是打歼灭战,要么是先围而不歼,瓮中捉鳖继续消耗,最后还是歼灭。

垓下之围,可以说是刘邦苦心经营多年大战略包围项羽的最终成果。天时地利人和皆备,机会不易,失不再来,不可能放弃的。心理上,刘邦被项羽在局部战场上吊打多年,早就怕了,恨不得项羽早点失败死去。所以不惜封赏韩信、彭越,让他们速速带兵合围项羽,毕全功于一役。


云迹乐谈


如果韩信不留一个口,那么项羽很有可能作困兽之斗,也就是破釜沉舟,向死而生,激发士气,甚至是冲出包围。

韩信留一个口,项羽就会看到活命的希望,同时制造一种我能冲出包围的假象,迷惑项羽。只要有一点希望人都不会放弃,也不会拼命。而明面上一点希望都没有,就会拼命,就如同输红了眼的赌徒。

类似于弹簧,你给他一点力,就不会弹起。而非常用力压到底就会反弹。孙子兵法有曰,不与穷寇拼命。韩信一生用兵用险,自然了解此点



哀寒


当年韩信“十面埋伏”围困项羽,为何还要留下口子“网开一面”?首先正史上记载项羽在垓下被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确实可以称得上“十面埋伏”,但却没有“网开一面”这种说法,因为项羽是夜里听到四面楚歌,心态崩了,突围而出,而汉军是第二天才发现的。如果真是故意“网开一面”,也不会让项羽差点逃脱了。

垓下之围

当时楚汉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而后刘邦听从张良,陈平的建议,单方面撕毁和平协议,反身直追还在慢慢返回祖国的项羽,并联系韩信,彭越共同出兵攻打项羽,谁知到了约定地点,这两位放了刘邦鸽子,刘邦又被项羽胖揍了一顿。之后只能通过封王许愿的手段才喂饱了诸侯,统一了战线,齐心协力与项羽决战垓下。



而刘邦不知是有自知之明,还是想借机消耗各位异性王的实力,他老人家就躲在后面观战。

四面楚歌

“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史记.高祖本纪》

所以“四面楚歌”对项羽的打击才是致命的,使一向无畏的楚霸王顷刻间丧失了斗志,本来以项羽之武勇,就算败,也不会败的如此之速,别忘了破釜沉舟是项羽的看家本领。

霸王陨落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史记.项羽本纪》

从“直夜溃围而出”和“平明,汉军乃觉之”,可以看出项羽是在夜里经过一番苦战突围而出,而天亮的时候汉军才发现项羽逃掉了。而本来项羽还是有一线生机的,后来迷路了,问路被坑才被汉军追上的。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史记.项羽本纪》

总结:楚霸王项羽因垓下一战兵败身死,天下易主,但他的勇武无双确实让人敬佩,最让人感动的是他不肯过江东的执着与无奈。而一代兵仙韩信也因此战到达人生巅峰。


临石观海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本来刘邦和项羽签订了鸿沟之约,两个人罢兵言和。项羽带着自己的士兵就回到彭城去了。

刘邦也打算回到汉中,但是,就在刘邦要走的时候,张良告诉刘邦,现在项羽的势力,已经大不如前了,我们若是现在不去把他们给打垮,将来一旦项羽的势力再次崛起,我们就更不是他的对手了。

所以,不如我们现在趁其不备打他一个措手不及吧。

刘邦斟酌再三,他知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所以,同意了张良的说法。

刘邦带着大军,就向项羽已经回撤的大军的队伍当中杀了过去。因为项羽没有准备,还是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的。

但是,项羽的军队反应还是很快的,他们很快就重新把队伍组织了起来,给予刘邦以有力的回击。

张良看情况不妙,又让刘邦把韩信,彭越和英布的兵都给调来,垓下之战就此打响了。

我们都知道垓下之战,也是刘邦和项羽之间的最后一战。这一战项羽带领的十万人马,对阵刘邦的六十万大军。

对于项羽来说,要想战胜刘邦谈何容易。

但是,这个仗还不得不打。面对刘邦军队的挑衅,项羽帐下的众位将士,还是被彻底的激怒了。

双方经过一番酣战,但是,最终项羽方还是敌不过刘邦的。毕竟刘邦人多,可以轮流作战。眼瞅着形势对于刘邦越来越有利。

当项羽和韩信,打的难解难分的时候,韩信想出奇制胜,他和张良商量了一下,就布下了天罗地网,十面埋伏。

但是,在布局好十面埋伏之后,韩信网开一面,给了项羽的军队留了一线生机。也就是说,他留了一个口子给项羽的军队,在关键的时候,然他们逃跑用。

韩信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大家都知道困兽犹斗这个成语,若是韩信不给项羽的军队一个逃生的希望的话,他们肯定是拼了命的和韩信作战到底的。

那时候楚军个个不怕死,他们的士气肯定就会大振,在这种情况下,若是韩信想要打败项羽,真的是太难太难了。

搞不好,他们还可能会把项羽的军队,给打败呢。

但是,留一个口子给项羽军队,意义就不一一了。这个口子留在那里,就是告诉他们。你们还有退路,实在不行你们还可以逃走。

这样的话,他们在作战的时候,就不会那么拼命了。当两军作战的时候,韩信也可能很好的把控现场了。

当然了项羽军队里的人,看到项羽寡不敌众的时候,肯定也有想要投降的士兵的。留这个口子的目的,也是为了给想要叛变的人一个机会。

可以说正是这个韩信网开一面的布局,让他最终打败了项羽。项羽且战且退,最后带着数百人退到了乌江。

在乌江他又被韩信的人给追上,然后项羽又杀了数百人,最终自刎在了乌江。韩信留一个口子的目的,就是为了击败项羽,赢取这场战役最终的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