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曾擁有上萬人口的鎮江古巷:王家巷的風土人情

掌故:鎮江城外最古老的巷子,北宋宰相王存故居,區域內竟然有30多條巷子都叫王家巷。


曾擁有上萬人口的鎮江古巷:王家巷的風土人情


01

王家巷,在鎮江城外電力路以西,它是鎮江最古老的地名之一,它距今大約已經近千年的歷史了,元至順志上就有記載,其源於宋代宰相王存舊居。在文化大革命中,紅衛兵認為王家巷和帝王將相有關聯,觸犯革命者大忌,遂改為“長征巷”,時間不長,其地名又改了過來。

王存,字正仲,丹陽人。少時求學於江西,歷時五年始歸,為古文數十篇,人稱賞之。慶曆六年進士,調嘉興主簿,擢上虞令,除密州推官。治平中,入為國子監直講,遷秘書省著作佐郎,歷館閣校勘、集賢校理、史館檢討,知太常禮院。

元豐元年,為國史院編修官,修起居注。一年後,知制誥,同修國史,兼判太常寺。五年,遷龍圖閣直學士,知開封府。改兵部尚書,轉戶部尚書。元祐二年,拜中大夫、尚書右丞。三年,遷左丞。出知蔡州,移揚州。召為吏部尚書,復出知大名府,改杭州。紹聖初,以右正議大夫致仕。建中靖國元年卒,年七十九。

鎮江地名錄載:王存元祐二年拜尚書右丞,遷左丞,以資政殿學士,知揚州,晚年在此建室定居,九十九歲故。葬於鎮江五州山。王存曾有閒居詩云:族居自買百間屋,月賜官糜六萬錢。王存性寬厚,不為詭激之行。

其《子陵釣臺》詩“古木蒼煙鸜鵒噪,清波白石鷺鷥飛。山中秋色香粳熟,壠下朝寒赤鯉肥。何事夷齊恥周粟,一生憔悴首陽薇”,撫今弔古,議論不激不隨。《全宋詩》卷六一七錄其詩十一首。《全宋文》卷一五一六至一五一七收其文二卷。事蹟見,何幕《王學士存墓誌銘》《宋史》等。


曾擁有上萬人口的鎮江古巷:王家巷的風土人情


02

我住王家巷十多年,感覺到這古老的巷子有許多讓人不解的地方。一是王家巷它不是一個單純的巷道,它是一個四方城,由四條路分東南西北把它和其他地方分割開來,它的北面是大西路,西面是寶塔路,南面是新馬路,東面是電力路,王家巷就坐落在這個四方城的中間。二是這個四方城中30多個大小縱橫的巷子全部叫王家巷。三是這四方城中間還有一個四方城叫“王家巷小學”。

這王家巷小學解放前就存在了,我曾經問過這個學校的校長,他告訴我,這學校的前身就是王家祠堂,學校西面的圍牆上有塊石碑,說的就是王家祠堂的事情。還有老人說,這王家後來敗落了,房子賣給了嚴氏,變成了嚴氏祠堂。

在這個學校的西北角,還有一個廟,老人說是王丞相廟。我懷有好奇,曾經仔細地看了這個廟圓門上的石匾,好像是地藏菩薩廟。這個廟門前有一口水井,進入廟裡,看見牆壁、屋頂都有煙火燻黑的地方。

這個廟在解放以後成為民居,裡面住了好幾戶人家,現在在花山灣地方,我經常還碰見那廟裡的住戶。


曾擁有上萬人口的鎮江古巷:王家巷的風土人情


曾擁有上萬人口的鎮江古巷:王家巷的風土人情


王家巷處於電力路與寶塔路的中間


曾擁有上萬人口的鎮江古巷:王家巷的風土人情


2002年王家巷小學併入寶塔路小學

03

王家巷最讓人質疑的就是,一個宰相的府邸怎麼建在城外?!

那麼就有一種可能,北宋時候,鎮江的城池可能比明清時候還要大,要麼,王家巷地名和宋丞相王存沒有關係,地方誌上的記載可能有誤。這個謎可能只有通過考古發掘才能解開。

這個巷子有個地方曾經叫共舞臺,就是在巷子北面空地上曾經有雜耍表演,我在60年代初看見過這形式的表演,但是表演結束以後,那家人竟然在空地上搭了個草棚住了下來,變成了王家巷的永久居民。

這王家巷當年話語權最大的是居委會主任,這萬人之上的女主任的確與眾不同,非常威風,那年頭居委會管的百樣工作,人稱小巷“總理”。

這主任雖然當年也只有30出頭的樣子,十多年看見她,真沒見她有過笑臉,每次在巷子裡巡視,前後總跟隨一群人,那年頭在老百姓眼裡真不是一般的有權。救災救濟、小孩減免學費、勞動就業、管理四類分子、抓階級鬥爭、出示身份證明、外調、愛國衛生運動......都得她批准參與。

1967年,上海天津等城市發生衝擊居委會主任的嚴重情況,沒多久,王家巷居委會主任就受到衝擊,居委會主任被有些人剃了花頭,家裡所有的財產被拖到王家巷小學的操場焚燒,這是鎮江第一個受到衝擊的居委會主任,我目擊了這一事件全過程。

到1985年前後,王家巷在城市改造拆遷中開始了它脫胎換骨的大變化,老巷子現在已經變得面目全非了。回想當年,鎮江最大的巷子不是萬家巷,而是王家巷,巷子裡面有上千戶居民,上萬的人口。這樣的地名形式,鎮江唯一,全國恐怕也少見。


曾擁有上萬人口的鎮江古巷:王家巷的風土人情


曾擁有上萬人口的鎮江古巷:王家巷的風土人情


現在的王家巷裡只有電力路居委會


曾擁有上萬人口的鎮江古巷:王家巷的風土人情


巷子裡的舊房子就剩下一小塊了

鎮江最大的巷子不是萬家巷,

而是王家巷,巷子裡面有上千戶居民,

上萬的人口,這樣的地名形式,

鎮江唯一,全國恐怕也少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