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屈原究竟是如何“粽”橫江湖的?

蜜桃瘋了


屈原成為端午節的代表,本是地方文化的說法,被全國接受,是近代才有的產物。

首先,端午節的源頭來自祭祀

端午節處於春夏之交,氣候變化,人們容易生疾病,所以端午節本是一個健康節,人們通過補充營養、掛艾葉、配香囊、蘭湯洗浴、體育鍛煉等增強體質。此外,會有一系列的祭祀活動,主要是賄賂河神,因為潮溼是致病的一個重要因素。

初期祭祀是用龍船放上米飯,任其在水中漂流,等於是為龍王獻祭。

以後米飯變成粽子,龍船變成賽龍舟。

其次,傳統節俗與人物結合是常例

比如寒食節,其源甚早,後來附會到介子推身上,成了祭祀他的節日。再如乞巧節,也附會到董永身上。

這樣的好處在於讓節日變得更親切,與百姓日常生活緊密聯繫。

端午節也如此,但說法眾多,只在湖北一代人們稱是為了紀念屈原,而江蘇一代則稱是為了紀念伍子胥。

屈原在歷史上記錄很少,《史記》的《屈原賈生列傳》與其他列傳體例嚴重不符,多議論,少記事,後來很多學者懷疑是竄亂之作,進而懷疑歷史上並無屈原此人,他是虛構出來的。

從現有楚辭看,許多署名屈原的作品風格不一,內容駁雜,顯然不是出於一人之手。

目前主流學界傾向於認為屈原是確實存在的人物,目前署名是他的作品可能有竄亂之作,畢竟《離騷》這樣的作品並非普通人能寫得出來的。

不過,要想對屈原有更深入的瞭解,需要考古發掘提供的新史料,否則只能存疑,可以說他存在,也可以說他不存在,均屬孤證。

其三,屈原為何能獨佔端午節

屈原作品非常優秀,此外他的生命經歷震撼後人,所以為士大夫所推崇。

此外,屈原也得到了中下層知識分子的認可,因為這些人總感覺懷才不遇,被體制排斥,所以喜歡歌頌那些邊緣的知識分子,如李白、司馬相如、東方朔、屈原等,通過評書、戲劇等形式,他們在民間的知名度極高。

抗戰時期,為了應對時艱,宣傳機構特別簡拔了一批歷史上優秀人物,作為愛國代表,岳飛、屈原等均得到現代宣傳機器的輪番炒作,這樣就確立了屈原的公眾形象,屈原與端午節之間的關係也從一個地方傳說升格為整體的民族記憶。

其四,提升屈原與端午節關係的代價

一方面,它與歷史事實不符,在民國初期,多數北方人不知道屈原這個人,更不知道端午節和屈原的關係。

另一方面,如果說端午節始於屈原,則面臨一個巨大的解釋困境:從記載看,韓國的端午祭早於屈原出生,這是韓國人認為端午習俗是從韓國傳入中國的主要理由。從事實看,這實在不太可能。

這些年來,許多專業的民俗學者(而非民俗普及者)已經不再使用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這一說法了,主要是更相信它是中國節,而非韓國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