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为什么现在中美英法俄不能继续造原子弹?

我问你哒


不能造和没必要造是两回事,原子弹是被五常玩烂的第一代核武器,现在大家都在玩威力更大更小型化的氢弹。五常的核武库内都是现代化的三相弹(裂变-聚变-裂变),原子弹只是给那些没有核武器的小国玩的。

先看好核弹的分类:原子弹、氢弹、中子弹。核弹只是个统称而已,所以不要把核弹这个概念和原子弹、氢弹这些放在并列位置。更不要把原子弹直接代表核弹和氢弹。

而原子弹是第一代核武器,主要利用核裂变产生能量。但是链式反应存在理论临界质量,而且裂变物质利用率非常低,这就导致原子弹自身体积重量相对较大,当时空投在广岛的小男孩原子弹自重达到4吨,装药60公斤,实际参与反应不到1公斤,爆炸当量1.5万吨TNT当量。由于原子弹是入门级核武器,所以大国已经不在制造转为更大当量更灵活的氢弹,而像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这些核入门级国家,因为没有氢弹技术只能继续生产保有原子弹。

氢弹也叫热核武器,与原子弹不同,氢弹由于是聚变反应,在同等质量下聚变反应是裂变反应释放能量的4倍以上。而且制造氢弹的热核材料没有理论临界体积和质量,所以制作当量更灵活,更容易小型化。下图美国现役w87三相弹(氢弹)弹头,底部直径55.4厘米,高度174厘米,重量只有275公斤,但是爆炸当量却达到47.5万吨TNT当量,这是原子弹根本无法做到的。

核武器小型化对于实战意义非常重要,小型化的核弹头就可以做到直接用导弹运载而不是大型轰炸机,而且小型化的弹头可以使导弹具备多弹头运载能力。另外由于不存在理论爆炸上限,氢弹可以做的无限大,相比于原子弹的十几万吨当量,氢弹可以比较轻易地达到几百万吨甚至几千万吨爆炸当量。苏联的大伊万在27吨弹体重量的情况下达到了5500万吨TNT爆炸当量。

至于全球核武器总数,其实目前五大常任理事国已经全部更新为小型化的三相弹头(加一级裂变型氢弹),即便保留的空投型核武器也是氢弹(三相弹)。举几个例子:美国W87/W88热核弹头(47.5万吨)、美国B61-11型空投热核弹头(最高30万吨)。而现代氢弹由于采用的是氘化锂-6,相比于传统的氚已经不存在保质期的问题,只需要定期维护更换零部件即可。

至于核武器总数,其实说句很简单的道理,核武器除了在广岛和长崎使用过之外谁还用过?在历史上最接近核大战的美苏古巴导弹危机双方都没有按下核按钮,对于现代来说核武器与其说杀伤意义不如说威慑意义,世界上保有的核弹头数量越多整个人类就越危险。而且在美苏冷战时期各国拥有的核弹头早就可以让人类灭绝好几次,即便你制造的再说也没有,最终结果都是人类灭亡。所以世界各国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承诺不转让核武器不转让核武器技术。而两个核大国美国苏联则签署了《美苏限制战略核武器条约》,将双方的核武器及运载工具加以限制。

至于你提到钱的事,其实核武器制造需要花钱,但是核武器维护花的钱更多,美国苏联当年保有的上万枚核弹头其实每年的开支非常大,上面提到的《美苏限制战略核武器条约》除了双方意识到核武器可怕后果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双方都希望通过限制对手的核武器数量达到节约自己开支的效果。

所以目前全球整体和平的前提下,五大常任理事国都保持平衡的核弹头数量,比如美俄从冷战时期到现在逐步削减核弹头的数量,而其他三个国家基本是保持数量不变。如果有需要退役的或者报废的,那么就生产一枚新的核弹补上即可。也算是五常之间支配世界保持的默契。


雏菊西瓜Peterpan


原子弹在以前的确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存在,但是它也只是核武器里的一种,随着时代进步,原子弹显然已经不能在声势上保障国家安全,因为有更厉害的武器在不断更新换代,包括原子弹在内,现代原子弹的当量就远远高于广岛长崎的胖子和小男孩。



由于人类对核武器的恐惧,所以在1967年的时候,出台了一个《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限制了世界上可以拥有核武器国家的数量。现在合法拥有核武器的就是五大国,其他属于违法,下场也都看到了,当然也有灰色地带,比如巴基斯坦,印度,以色列,他们其实也有,原因大家都懂,我就不说了。



一般核武器就是用来吓唬人的,几乎不会用到,因为一旦启动核按钮,那人类就是自己搞自己,不想活了,大家一起死,所以核武器就是一个威慑作用。



有了就有底气,就敢挺直腰杆,没有,始终是受欺负的一个,五大国不需要再制造更多的核武器,当年美国和俄罗斯就销毁了一批,再说了,搞太多还得花钱保养,因此只需要有高质量的核武器就可以了,比如前苏联那颗没有引爆的沙皇炸弹,一颗就够了。


琅琊利剑


因为大家都不造原子弹,改造氢弹了,五大常任理事国现在都是大量的储备氢弹,原子弹已经沦为了氢弹的扳机,而且还是旧式扳机。现在的核弹样式更多,都只是叫做核弹了,至于这个核弹是多大的当量,是什么构型,都很少透露的。

东风21D就是一种高精度打击、高突防能力、高超音速飞行弹头的核常兼备导弹武器。


现在大规模的核试验都很少进行了,尤其是大气层内的核试验,都几乎停止了,所以各国已经不再浪费资源制造普通的原子弹,而是将先进的技术融入后,将核武器制造的越来越小型化,以便于可以在导弹的弹头内大量的携带,可以制造更多的分导式多弹头,另外还有机会制造出投掷距离更远的导弹,现在,打击精度、射程、突防能力要比当量更重要,还有一个指标就是钻地的深度。

图为俄罗斯的匕首式空射弹道导弹,属于高超音速的核常兼备导弹。


其次,现在的核武器新样式还包括电磁脉冲弹、中子弹等,有些仅限于干扰电子设备,有些则是主要依靠核辐射杀伤有生力量,但是并不摧毁太多的设施,氢弹则属于热核武器,是核聚变的反应,他的当量远比原子弹大许多,美国当年投掷在长崎广岛的原子弹也不过几万吨的当量,现在都有上百万吨当量的核武器普通的都有十万吨、几十万吨的当量,毁伤力已经今非昔比了,所以也不需要太多的持有。

图为新型洲际弹道导弹,可见其体型巨大,射程肯定很远。


至于说现在核战争的风险并不大,所以低质量却耗费巨大的原子弹都不制造了,都只是保留那些更加先进、易储存、可机动、小型化、高精确打击的新型核弹,乃至于发展出核打击能力的高超音速飞行器、高超音速导弹,所以战争的形态正在改变,核武器也在变化。


海事先锋


核弹头与其他弹药一样,也是有寿命的,到期了就要撤装退役,要么销毁要么回收核材料再造新的。美俄的实战部署核弹头基本都是延寿或者新造的,例如美国改进的W76-1热核弹头这些年一直在德克萨斯州的潘得克斯工厂制造,美英两国对W76-1核弹头的需求总数为1200枚。与W76相比,W76-1的寿命从10年猛增至30年。2017年2月22日,美国能源部(DOE)国家核军工管理局(NNSA)正式授权启动W88热核弹头改进计划,即W88 Alt 370计划生产工程阶段的工作。美国计划在2019年完成第一个改进型W88热核弹头的生产,并在2024年完成所有W88核弹头的改进生产工作。俄罗斯的情况也差不多,也在研制和生产新型核弹头,其中一个发展重点是低当量核弹头。

五常的战略核武库基本都是热核弹头,也就是氢弹,像原子弹这种东西对于五常来说只能当做战术核武来用。实际上,五常没有继续做的是真实的核试验,包括大气层和地下核试验,但核弹头的更新一直没有停止。(S)


联合防务


这个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朝鲜总统金正恩在新加坡举行正式会面,并签署了联合声明,将今年春节回来朝鲜一系列“求和平”举措推向高潮。特金会是朝鲜战争之后两国领导人首次进行正式会面,有力推动半岛的无核化,或者说安全核使用。核安全一直是二战之后全球关注的焦点,在美苏争霸激烈化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核武器至多是箭在弦上的状态,但没有人敢使用核武,因为他们明白以现在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率先使用核武,很可能意味着自己也会被核武打击,最终的结果就是地球毁灭。人类历史上唯一一次使用核武,就是二战末端,美国向日本本土的广岛长崎投掷的两枚原子弹,至今危害着当地日本人。核武的危害之大,你只需从视频影像里腾起的蘑菇云就能感受到。核武的毁灭性威力,也是目前拥有核武国家不继续造原子弹的原因之一。

原子弹的造价成本非常高,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这样一个相对和平的世界里更多原子弹失去了造原子弹震慑的效果。

这几个原因使得中美英法俄不继续造原子弹。

关于二战美国向日本投原子弹的必要性以及人道关怀,多有讨论,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1945年广岛原子弹爆炸之后的场景)


老李有刀


原子弹的出现即是辉煌,在1945年,美国在日本的长崎和广岛分别投下了代号为胖子和小男孩的原子弹,加速了日本的投降。从此原子弹震惊世界,各个国家纷纷开始研制原子弹。



而现在中美英法俄五大常任理事国不再继续制造原子弹了,而不是不能制造原子弹了。总结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相对当今社会已经落后

时代发展到了今天原子弹已经太老了,可以说已经跟不上时代了,原子弹是利用核反应的光热辐射和冲击波造成杀伤和破坏。属于第一代热核武器,威力已经相对落后。

上世界50年代美国和苏联先后制造出了氢弹,威力有了巨大的提升。随后在60年代更是研制出了中子弹。所以这种初级入门的原子弹五大国也就不会再继续制造了。



维护成本太高

仅仅以美国和俄罗斯为例,截止2017年各自拥有7000枚左右的核弹头。占到了世界的93%。美国在2017公布数据到2026年将要花费4000亿美元进行维护保养。

如此庞大的资金,根本换不来相应的回报。于是美国和俄罗斯一拍即合,签署了削减核武器的条例。



核武器威慑力巨大,实战行动渺茫

在核武器发展的数十年间,唯一用到实战的就是前面提到的日本,之后几十年间根本没有再次用到过实战之中。

所以就算是拥有1000枚核弹头也足以灭亡世界,拥有着威慑世界的能力。根本没有必要再次制造原子弹。



最后说说我国不再制造的原因,我认为就是于敏架构的氢弹能够长期低成本维护保存,所以我国留下了全世界仅有的30枚氢弹,足以保疆卫国,根本不需要原子弹。大家认为是不是呢?


我是越关


路过也做个回答,世界上合法拥有核武器的就是5大常任理事国。其他国家拥有核武器,均为非法。包括现在印度和巴基斯坦还有未公开的以色列。只是已经拥有了,作为美俄两个核大国不再对其采取经济制裁政策,也就算是默认了。

原子弹只是核武器当中的一种,不是5大常任理事国不能在造原子弹,而是大家在保有一定数量的前提下,提高质量,那自然就需要更新换代。更新换代就意味着还可以继续制造核武器。只是各个核大国对核武器的保有不在是追求数量优势,而是追求质量优势。



当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的长崎和广岛投下来两颗原子弹,就让世界看到了原子弹的威力。对原子弹的巨大震慑效果让人们逐渐开始对核武器产生了心理恐惧。随着五大常任理事国逐渐拥有核武器。美苏作为当时两个最大的核大国开始谋划限制越来越多的国家拥有核武器。


于是1967年出台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从而限制了世界其他国家拥有核武器。但是随着冷战正酣,双方拥有核弹头的数量越来越多。足够毁灭地球n次。于是双方达成了削减核弹头的协议。最终到目前俄罗斯拥有7000枚核弹头。而美国也拥有6900枚核弹头。而其他国家都是在百枚级别的。可是1000枚就足够毁灭地球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也就是说核弹头太多了也没用,这个只是用来做战略威慑来用。实战当中,几乎很难使用毁灭性武器。所以各个核大国,只要保持一定量的核均势即可,而不再追求制造大量的核弹头。



但是随着核弹头的储存时间越来越久,自然也会需要更换。那么自然会有一些新生产出来的核弹头,用于更换退役的核弹头。所以来说,五个核大国还是拥有核弹头生产能力的,只是保存相对较低的速度而已。


壮观的氢弹爆炸场面

而且作为核武器是一个庞大的吞金巨兽,制造和保养大量的核弹头是需要庞大的后备资金作为储备。这不是一般国家能够做到的。对于经济不算景气的国家来说,储备核弹头也是需要庞大的资金,这对于国家财政和军事压力也是相对庞大的。自然保持一定数量的核弹头,拥有核威慑能力就足够了,没有必要制造过多的。
核武器足以毁灭地球上的生灵。

这就是核大国之间达成的一种战略平衡,而不必过多的去制造和拥有更多的核弹头,只是保持一定的更换能力就行。

谢谢友友们的欣赏,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收货


淡然小司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中国用几亿人的生命证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至理名言。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全民族上下团结一致共同抵抗日本。倘若不是美国在1945年于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日本投降日期还不知道要拖延多久。



▲美国投放的原子弹

两颗原子弹的爆炸也震惊了全世界,不仅消灭了日本法西斯主义,而且也奠定了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紧接着全世界陷入了整体冷战,局部热战的情况。而其中一场热战,就爆发在中国家门口。

我们被威胁了——迫不得已的计划

新中国成立之后打的第一场战争,就与美国在家门口打了一仗。当时新中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然而既然打到了家门口我们就不能怂。 在这场战争中,我们粉碎了敌人一次次的进攻。然而美国面对迟迟攻打不下的窘况局面,多次扬言要动用原子弹。也正是因为美国此次的威胁,让我们下定了决心,一定要研发出核武器。


▲战争

制造的拍板定决策

制造原子弹最重要的是原材料铀矿,但是由于中国之前的比较落后,一直没有发现比较适合的矿藏。当时查阅国内所有资料,发现有两处具有放射性物质的记载。一处是伪满洲时期日本人记载的辽宁海城,另一处是广西富钟县。

战后签订条约的第二年,在高之林的带领下,与苏联专家拉祖特金共同前往东北海寻找。在一番辛苦探寻之后,终于发现了大约800公斤的铀储蓄量,但是这些远远不够。当探查到广西位置时,终于在这里发现了大规模的矿藏,一时间如获至宝立即上交国家部门。在送往北京的第二天,就被我们上层高度重视。

1955年1月14日的下午,周恩来就把李四光和钱三强等四人过来商讨原子弹制造所需内容。第二天下午的4点,一间小房间里面聚集了毛、周、邓、彭等重要人物,在经过了将近四个多小时的讨论下,终于拍板决定大力发展核武器。


▲开业之石

其实在1952年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候,就关于在军事尖端力量上,考虑过是否要发展原子弹,但是还没有拍板最后决定。在1953年钱三强带领着26名科学家前往苏联进行学习,回国之后就向上面反映一定要大力发展核武器。

中国艰难的制造路

在1954年国庆节期间,我们邀请了赫鲁晓夫来访中国。紧接着举行高级会议,在会议的尾声中,我么提出了对发展核武能有兴趣。不知道两家能不能商量一下,希望苏联能够给予一点帮助。

当赫鲁晓夫听到这个消息后,很直白的回答道:中国现在的条件还太落后,搞这个东西太费钱。我们是社会主义的大家庭,只要有一把核保护伞就好了。这东西做好了,还要储存,用不了多久还要过时重造,还不如去搞好经济。(其实说白了,苏联并不想我们去造原子弹。)



▲赫鲁晓夫

虽然苏联不建议中国制造原子弹,但是最后还是给予了中国一定的技术支持。当时我们主要的方针是自力更生,争取外援。自力更生就是靠自己的力量发展核武器,而争取外援则是靠苏联给我们建造了七千千瓦的实现性原子能反应堆,以及另一处浓缩铀工厂。

然而实验进行到一半,中苏关系突然恶化,苏联撤走了绝大部分自己的实验人员,实验一度陷入几乎停滞状态。虽然苏联方面中途撕毁协议,但是我们全部科研人员憋了一口气——你们不帮我们,我们自己来。用常人根本无法想象的毅力,终于成功营造出了原子弹。

从1956年中国制定12年远景规划开始,到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仅仅用了八年的时间,就跨出如此巨大的一步。但是这八年时间是用无数科研人员心血,在条件极度艰苦的情况下完成的。如果没有这些人,相信中国现在还是被欺负的状态。


▲钱三强

核武器这么厉害,为什么大家都不继续制造?

正如之前赫鲁晓夫所说,研发核武器会花费相当多的钱财。从一开始铀矿藏的探测,到后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在1957年给出的报价是107亿人民币。 当年与美国打架才用了62亿,一颗原子弹的制造就相当于我们打了两场战争。但是我们不用再牺牲鲜血,反而是真正的站了起来。

再者核武器的制造真的很费钱,核武器不是说制造出来就可以永久保存使用,他其实是有保质期的。它的保质期并不是指核燃料,而是指其辅助装备。这些装备的使用年限也就十几年时间,过了这段时间就几乎报废需要重新造。


▲实验

而且每年还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维护,单独维护这些武器就是一笔天文费用。最近几年的俄罗斯一直在发愁,怎么处置过期的核武器问题。

其实更为重要的是核武器的威力,如果真的单独要比破坏力,核武器算的上上等,但是绝对不是顶尖。核武器之所以厉害,关键是核武器所携带的核辐射。所以一般情况下不会动用核武器,既然用不到那就没必要造这么多。

我们中国现在的情况就是:我们拥有核武器,我们承诺不率先使用核武器,但是只要有人敢用核武器,我们加倍奉还。


史之策


不是不能造,而是不愿意造,因为太费钱了

1985年冷战高峰时,全世界总共有68000枚能够立即投入作战的核武器,但到了30年后的2014年则只有4400枚核武器能够立即投入作战,核武器总数也下降到了不到2万枚。

从数量上可以看到,现在各拥核国家的核弹头总量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在不断减少,单是2017年就比2016年减少了460枚。

不过全球核弹头的减少主要来自于美俄两国,因为这二位仙人所拥有的核武器占到全世界的核武总量的93%。

在冷战时期美苏曾经制造了大量的核弹头,将整个世界搬到了个火山口上。

但在冷战结束之后,爆发核大战的可能性变得微乎其微,巨大的核武库反而成为美俄两国沉重的负担,因为维护核弹头是一笔十分巨大的开支。

这首先对于经济窘迫的俄罗斯十分不利,本来家里就没钱,还得天天给这些窜天猴做保养,而且还不能放!

由于保养不到位,俄罗斯的核弹头不用削减就自动天然的失效。于是俄罗斯干脆表个高姿态,拉上美国一起削减核弹头。而美国也不愿意在这些铁疙瘩上不断地撒钱,就积极回应了俄罗斯的倡议。

2002年时,美国和俄罗斯签署了《美俄裁减战略攻击武器条约》,双方同意未来将核弹头的库存减少至2200枚以下。

(世界上的拥核国家)

除了美俄两国,其他拥核国家的核弹头数量都非常少,最多的中、法两国也不过在300枚左右,是最基本的核自卫底线,没有削减的必要。但鉴于现在的国际安全形式,各国也没有大规模增加核弹头数量的动力,毕竟这玩意儿太费钱。

先不说核武器自身的造价,单是美国每年花在维护核武库上的费用就高达400多亿美元!要知道中国2018年的全年国防预算为1900多亿美元,直接占到中国军费的1/5。

这些钱不光要用于核弹头的的维护,还要保养需要各种运载工具,否则打起仗来,这些核武器不能在自家点吧!

相比之下,这些运载工具似乎更加费钱,美国仅一架B2战略轰炸机的造价就高达24亿美元,这不是一般国家能负担的起的。

(B2比同等重量的黄金价格还要高)

如同烧钱一般建立的核武库,平常也用不上,更重要的是大家也不想用!所以现在除了美俄两国在不断削减以外,其他拥核国家的核弹头数量都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数量上,没有增加的必要,也没有谁愿意去触发新一轮的核武竞赛。


千佛山车神


为什么中美俄英法不能继续造原子弹了?那么每年建造弹道导弹核潜艇上装的是火腿肠吗?

还要继续造原子弹?造氢弹不是更干净便捷污染吗?

现在不造原子弹了,因为原子弹已经落伍了原子弹爆炸威力,很小。所以现在的主流核弹是双相弹,也就是裂变聚变弹。

氢弹的爆炸威力更大,而且爆炸遗留的核辐射更少。所以为什么要继续制造原料使用率低。价格差不多,甚至还要再贵点,而且威力还要更小的普通原子弹?

而且现在的核弹研发方向已经向三相弹发展(裂变聚变裂变弹药)。

比如说中子弹。更干净更便捷,核辐射残留更小。 甚至爆炸几天后就能去接收地盘了。

哪能继续制造只能生产出大波大波的核辐射,的普通核弹。 再说你都开上战斗机了,你还会想开奥拓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