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日本可以西化而清末西化卻舉步維艱?

funnyapp


日本的西化其實也是假象。雖然幾乎照搬了德國的國家體系,但是文化方面還是日本封建的那一套。中國沒有照搬西化其實也不能說有錯。畢竟歐洲經驗搬來了學不會也管不了那麼大的國家。


曉四界


近代歷史上的一個鮮明的對比是:日本成功地進行了西化,成功的由一個落後的封建國家變成了一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而清朝末年的西化卻失敗了,並沒有從一個落後的封建國家變成一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為什麼清末的西化舉步維艱而日本的西化卻可以成功?這主要是因為清末中國的封建勢力太強大及中國的封建因素太穩定。日本雖然在西化前也是封建國家,但日本的封建勢力內部本就矛盾重重,而且日本的封建因素沒有清末中國的封建因素這麼穩定。所謂的西化其實就是近代化,就是通過向西方學習而使自己變得更加先進。日本通過明治維新向西方學習,最終成功地蛻變成了一個殘留了大量封建因素的資本主義強國;清末通過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等一系列措施向西方學習,然而卻在西化的道路上舉步維艱。日本的成功西化和清末的西化的舉步維艱說明了什麼?說明清末中國和日本的國情不同,說明中國和日本的西化不能走同樣的道路,說明中國必須找到一條符合自己國情的道路才能最終實現近代化。

通過具體分析,我認為影響日本可以成功西化而清末卻在西化的道路上舉步維艱的因素有以下幾點。

首先,清末中國的封建勢力太過於強大,而日本的封建勢力則相對弱小。清末中國強大的封建勢力使得新的資本主義力量不能在短時間內取得西化的成功,日本弱小的封建勢力則抵擋不住資本主義力量對封建力量的入侵。

從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秦朝一直到清朝滅亡,中國經歷了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在200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中國地主階級的力量在不斷增強,統治中國的封建勢力變得無比龐大。這種封建勢力不僅表現在政治上,還表現在經濟上,甚至表現在思想上及社會的生活上。也就是說,統治中國的封建勢力是由200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各種力量的複雜綜合。這種封建力量不僅表現為其強大的能力,還表現為其嚴密的組織。有嚴密組織的強大力量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被新生的力量擊敗了,就算新生的力量是先進的。

在中國實行了2000多年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能夠集中全國的力量鎮壓企圖推翻專制制度的新生力量,在中國發展了2000多年的小農經濟會本能的阻止先進的資本主義力量的擴展,從漢武帝時期開始就成為中國社會正統和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會本能的束縛先進的資本主義思想力量的擴展。為什麼呢?因為先進的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和思想力量的擴展會消滅落後的封建主義政治經濟和思想力量的存在。在極大的生存威脅之下,封建主義的政治經濟和思想力量會本能地進行反抗,封建勢力會本能的反抗,封建社會會本能的延續。

日本的情況與中國不同。日本也是一個封建國家,日本的封建勢力也經過了長時間的發展,但無論是日本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力量,還是日本的自然經濟的力量,甚至是日本的思想控制力量都不如清末的封建力量強大。或者說,在黑船事件之後,日本的封建力量並沒有形成對資本主義力量的絕對優勢。日本雖然號稱由萬世一系的天皇統治,但實際上天皇處於無權地位,其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力量的發展並不是如何強大。在實際上處於各自為政的狀態下的日本也是不可能像中國一樣出現一種強力的統一思想的。日本雖然也發展小農經濟,但受限於其狹小的領土,小農經濟的力量並不會十分強大。

總之,在中國,相對於先進的資本主義力量來說,清末的封建勢力太過於強大;在日本,相對於先進的資本主義力量來說,日本的封建勢力並沒有形成絕對優勢。所以,中國和日本國內力量的強弱對比必然會導致中國在清末於西化的道路上舉步維艱和日本在西化的道路上順利發展。

其次,中國的封建因素太穩定,而日本的封建因素則相對脆弱。封建因素太穩定的意思是其可以進行自我調節,以維持落後社會的繼續存在和緩慢發展;封建因素相對脆弱的意思是其內部調節能力太弱,經受不住新興的資本主義因素的衝擊,從而會快速解體。

中國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是封建因素在政治上的表現,其從秦始皇統一中國到清朝滅亡只有漫長的封建社會發展中始終在不斷的變化。無論是秦朝的三公九卿,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甚至是清朝的軍機處,其實都表明專業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在不斷演變。經過演變後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在一段時間內可以促進社會的發展,因此中國的封建政治制度表現的異常穩定。如此穩定的封建政治因素會被新生的資本主義因素快速取代嗎?顯然不可能。

中國的小農經濟是封建因素在經濟上的表現,從春秋戰國出現一直髮展到清朝末年的漫長曆史時期內,小農經濟都一直存在。每當小農經濟遭受了一定的破壞之後,其自身都會進行自我調整。無論是改進生產工具,還是減少社會的人口數量,甚至重新分配土地,其實都是小農經濟的自我完善和發展。尤其是中國的土地面積廣闊,導致小農經濟的發展範圍異常廣大,要想破壞清末穩定發展的小農經濟,就必須在短時間內改變整個中國的小農經濟和新生的經濟因素的發展比例。快速改變落後經濟和先進經濟的比例是不可能做到的,意味著中國不能快速的實現經濟的近代化。

中國的儒家思想是封建因素在思想上的表現,從漢武帝一直到清末的漫長曆史時期中,儒家思想也一直在自我調整和完善。無論是董仲舒的新儒學還是魏晉時期的三教合一,無論是宋明理學還是明清之際顧炎武等人對儒家思想的批判,其實都是儒家思想的自新。在儒家思想自新的過程中,其變得越來越完善,變得越來越能維持封建社會的存在。雖然在清末的大變革中,儒家思想一直在被削弱,但在清朝滅亡之前,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並沒有受到動搖。知道思想如果不發生變化,那麼社會必定會在老路上一直走下去。

日本呢?日本的封建力量相對弱小,這就導致了日本的封建因素的存在的穩定性並不強大。脆弱的封建因素是經受不住新生的資本主義因素的衝擊的,所以日本表現為明治維新的成功。

總之,日本封建因素的脆弱表現在社會上就是明治維新成功地把日本從一個封建國家變成了一個資本主義國家,而清末封建因素的穩定則表現為在西化道路上的舉步維艱,表現為中國向西方學習的艱難曲折。

最後,清末的中國並沒有找到一條符合自己國情的現代化的道路,而日本選擇的道路則是符合日本的國情的。清末的中國沒有符合自己國情的道路,表現為西化的舉步維艱,日本找到了符合自己國情的道路,表現為明治維新和西化的順利進行。

所謂的西化就是向西方學習,就是要實現近代化。清末的中國要實現的近代化就是政治的民主化,就是經濟的工業化,就是思想的科學化。要實現這樣的近代化,就不能照搬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模式。照搬西方國家的模式,就是把水和油放在一起,是不可能實現有機融合的,是不可能實現近代化的成功的。

日本在短時間內就全面實現了西化,而中國則是在鴉片戰爭到新中國成立的較長的歷史時間中才找到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近代化道路。什麼樣的近代化道路呢?那就是在無產階級的領導下實現民族的獨立,並在無產階級的領導下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中國。在剛開始,清末的西化是要發展西方式的資本主義,最終,中國的現代化則是發展出了社會主義。無論是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都是符合歷史發展潮流的,但只有社會主義才是符合中國國情的。在沒有找到社會主義道路之前,中國西化式的近代化必然不能取得成功。所以,清末西化舉步維艱。

綜上所述,任何一個國家都應該從落後走向先進,任何一個國家都應該在向西方學習的過程中走向近現代化,任何一個國家都應該做出符合歷史發展潮流的選擇。然而,不同國家的國情是不一樣的,這不一樣的國情會推動我們選擇不一樣的近現代化的道路。日本的國情推動日本選擇了西方的資本主義道路,而中國的國情得讓我們選擇了馬列主義指導下的社會主義道路。新中國政治民主化的成功和經濟工業化的成功表明,社會主義道路的確是適合中國的;改革開放的成功證明,中國的社會主義道路在走向更加成熟和繁榮。


歷史緯度


其實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兩國文化根基的差異。

自隋唐起,日本就主動派使者向唐朝學習先進的文化。到了17世紀日本也開始學習當時的強者荷蘭,19世紀後日本開始向西方學習。從這些事例中,看出日本這個國家,在文化上是追求先進的,在他們的思想裡,只要是先進的技術就值得去學習。

而中華文明歷經了5000多年的發展,文化早已根深蒂固,在歷史的長流中,漢族曾經被多次征服,但漢族文化從來沒有屈服過。所有的少數民族文化,在漢文化的影響下都被漸漸漢化。可以說,晚清時期西化失敗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漢文化根基過於深厚。

除此之外,還有兩國國土面積的大小的影響,日本國土面積較小,人口相對也較少,改革實施也相對容易,而中國就恰恰相反,由於疆域遼闊在改革時需要考慮的因素也就多了。

一、兩國“西化”程度不同:日本西化之程度明顯高於大清

19世紀的日本,國內一片混亂,在幕府等級制度的統治下,國內接近矛盾尖銳,爆發了多起人民起義運動,幕府統治階級內部矛盾也逐漸尖銳。

經濟上,在幕府統治下,閉關鎖國政策大大阻礙了國內資本主義的發展。1853年,黑船事件的爆發,日本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隨著國內有識之士的壯大,日本人民認識到要想實現富國強兵,必須要推翻幕府的統治,1868年幕府統治被打破,明治政府建立正式遷都東京。

隨後,日本國內開始了明治維新運動,廢除了過去的封建階級劃分,人民擁有了平等的權利,在經濟上改革幣制,土地私有化繁榮,新興產業大大促進了資產階級的發展,在教育上改革教育,倡導文明開化,掀起一股學習西方的潮流,在軍事上建立了新式軍隊。

通過這些措施,明治政府的統治漸漸鞏固,日本人民漸漸實現了民族振興,擺脫了列強的壓迫,資本主義經濟大大發展起來。

鴉片戰爭爆發之後,我國被迫打開了大門,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國家主權嚴重遭到破壞,西方國家向我國大量傾銷商品,掠奪原材料,中國被迫捲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中,過去封建自足的小農經濟逐漸瓦解,大批農民手工業者破產,社會矛盾加劇。在這種歷史條件下清政府未挽救統治被迫進行改革。

首先,清政府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科技,進行了“洋務運動”,這場運動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傳統封建生產關係的瓦解,刺激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推動了我國近代化的進程。但這只是帶來的客觀影響,主觀上,大清的洋務運動本就是打著“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口號,在不觸碰封建專制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學習西方的軍事器物,其改革程度僅限於器物而未觸碰專制根基,顯然其西化程度遠低於日本。

甲午中日戰爭失敗後,洋務運動破產。之後,人民起義運動的風起雲湧,加上新型民族資產階級的崛起,清政府的統治岌岌可危,為了緩和民族危機,應對帝國主義的威脅,清政府宣佈實施“新政”和“預備立憲”,但是在歷史的浪潮中,清政府的統治還是被淹沒了。

自此,清政府的近代化運動宣告失敗。不過還是為我國產生了很多深遠的影響,在政治上新崛起的民族資產階級,成為了我國建立民主共和國的基礎,經濟上,洋務運動所創辦的企業刺激了民族工業的發展軍事上,軍事上,初步建立起了近代軍事制度和軍隊,在思想上人們的思想大大被解放,近代思想文化傳播,加速了我國的近代化歷程

二、晚清未能成功“西化”的原因

從兩國開始近代化的歷程,我們可以看到兩國幾乎處於相同的國際背景當中,但是為何這兩個國家的近代化命運截然不同呢?這其中有很多原因。

首先,是兩國政治體制的差異,這也是決定中日兩國近代化變革結果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國是一個封建專制的中央集權國家,皇帝一人的力量就可以動員全國,是全國最高的政治權威,中央牢牢統治著地方政權,地方的各級官僚必須服從中央君主的指揮,在這種情況下任何改革力量都很難推翻君主統治。

而日本卻是封建主義幕藩制國家,將軍幕府掌握著國家權力,雖然具有中央集權政治的一些特徵,但是造成了權力分散的問題。日本這個國土面積本就不大的島國在這種政治形態中被分割成了200多個藩國。幕府在自己的屬國內進行專制統治,但是各幕府之間,也是有矛盾的,甚至公開發生過戰爭,這對於改革來說是極其有利的條件。

除此之外,日本雖然實際被幕府所統治,但是形式上還存在國家君主,也就是天皇。在這種條件下,天皇雖然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絕對的統治地位。但是他可以依靠社會反幕府統治的政治勢力,來進行自己的奪權運動,天皇這個政治名號也是他動員和團結社會勢力的重要武器之一。而中國就恰恰相反,各地方必須絕對服從於皇帝的統治,任何對皇權產生威脅的權威都屬於非法政權。

其次,在社會階級上,日本以中下級武士作為領導主體,他們也是之後“倒幕運動”和“維新運動”中的政治主體。這些人具備開闊的視野和遠見的經歷,有一定的社會經驗,政治軍事才能具備領導社會變革的能力,因此在他們指導下的改革自然是很容易成功的。

而中國的“維新運動”是由康有為梁啟超所代表的少數資產階級,這些人並沒有足夠的政治鬥爭經驗又缺乏軍事才能加上他們對西方社會的瞭解也僅限於傳教士的出版物以及香港社會的所見所聞。因此在變法過程中極易出現盲目樂觀,操之過急的現象。

日本在官吏選拔制度上採取的是門閥制,世襲制,武士是最主要的封建統治階級,按照門第高低在武士內部分成了20多個不同的等級,他們在幕府當中擔任著不同的職務,每個職務都可以世襲,但是很難升遷,這種制度嚴重阻礙了封建政權的創新和發展。加上武士階級內部有著很嚴重的排斥現象,下級武士往往受人欺負,最終這些下級武士走上了反對幕府統治的道路。

而中國,在人才選拔上實行的是科舉制,通過考試來選拔政府官員,這種人才選拔制度讓出身寒門的學子也有機會進入封建統治集團內部。這導致在統治階級中有一大批優秀的知識分子,他們是政府擴大政權的階級基礎,也是增強官僚機構活力的重要原因。但是最終他們也成為了近代社會,發展的重要阻礙。

除此之外,傳統思想也有很重要的影響,傳統的儒家思想已經在我國發展了幾千年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等級制度、皇權制度成為了無法逾越的鴻溝,而日本卻不存在這種影響。

最後,兩國國土面積不同,對於日本來說,列強的侵入是致命性的,對於一個島國來說,任何一個國家的威脅都有可能導致滅亡。

而相對於日本來說,中國擁有廣闊的國土,列強的侵入對於整個國家來說影響不夠巨大,因此在改革時,中國的西化改革不會像日本那樣徹底。並且在文化的影響下,有著深遠文化之根的中國接受新文化的難度也更大。

總結:

中日兩國近代化所產生的不同結果絕不是偶然造成的,其結果背後有著十分複雜的社會、政治、文化原因。在根深蒂固的封建統治面前,只有,先進階層的領導,徹底改革的決心,才能突破中國原有的舊框架實現近代化。


舊時樓臺月


清朝末期與同時期的日本同是閉關鎖國的國家,同樣面臨著淪為列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威脅。

1865年,大清學習西方而開展了洋務運動。

而日本,比清朝慢了半步,也於1868年開始了明治維新。

兩國差不多是同時期起步,且都是自上而下進行的改革,目標也都是學習西方先進技術,而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

可為什麼日本在學習西方明治維新之後,能迅速崛起,而滿清,只能任人宰割呢?


首先,日本的明治維新推翻了之前的社會階級,並且推翻了封建分封制,創造了一個君主立憲式的國家,天皇並沒有多大的實權。

明治維新不僅僅倡導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還要從根本上進行西方式的政治改革。而日本能進行完全西方式的改革,與明治維新改變了整個日本的上層建築的有很大的關係。

當時的日本不再像大清學習,轉而向著更加先進發達的西方國家進行學習。

從政治制度再到生活習慣,方方面面都向著西方國家進行模仿,西餐西服咖啡成了日本上流社會追逐的時尚。

而洋務運動,則是三個口號“師夷長技以制夷”“求富”“自強”

出發點是好的,洋務派一致主張師夷長技以實現富國強兵,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從而達到制衡抵抗西方的目的。

但由於封建勢力的強大,中國的洋務運動只是單純的進行技術上的引進,卻無法學習西方的近現代國家的政治制度。

中國後來到是也學習過西方的政治制度,也就是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

可戊戌變法的結果如何?倡導變法的康有為梁啟超等人殺的殺逃的逃。

歸根結低,還是維新變法觸碰了封建勢力的既得利益,而強大的封建勢力守舊派不滿利益的損失,自然會進行迅速強烈反撲。

而日本在明治維新前,日本的封建勢力代表幕府統治已經即將倒臺。

而中國的封建統治危機雖然十分嚴重,但威脅更多是來自外部,封建勢力對內部的控制依舊十分強大。

而當時西化的進程,必然要觸碰到封建勢力守舊派的既得利益,在中國資產階級過於弱小的情況下,想完成改革,必然會以失敗告終。

而變法與改革失敗的必然性,就導致了滿清只能學習先進西方火器的皮毛,內在的政治制度,是無法搬運過來的。


蟬鳴七月


為什麼日本可以西化而清末西化卻舉步維艱?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日本和清末的西化分別指的是什麼。首先日本的西化主要指的是19世紀60-90年代日本的改革運營,開始於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開始的。清末的西化也是19世紀60-90年代進行的洋務運動,1861年1月11日,愛新覺羅·奕訢會同桂良、文祥上奏《通籌夷務全局酌擬章程六條》,開始進行一系列改革。相對於日本,清末的西化運動相對還早一點兒。

但是日本和清末的西化結果差距卻是比較大的,日本的西化使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逐漸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開端,是日本近代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清末的洋務運動卻相反,1895年在甲午中日戰爭中,清朝北洋海軍全軍覆沒,標誌著歷時30餘年的洋務運動破產。同樣是向西方學習,日本和清朝卻呈現了完全不同的結果,這是有著深刻的社會、經濟、政治體制等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日本的武士制度

大家從很多影視作品經常會提到武士道,武士道崇尚忠誠、信義、尚武的精神。

日本的武士產生於日本平安時代,大概是九世紀中葉,一些地方領主開始建立保護自己的私人武裝,並利用私人武裝向外擴張自己的勢力。這種私人武裝就逐漸轉變成一種制度化的軍事組織,以宗族和主從關係。十世紀,朝廷無力鎮壓地方勢力的叛亂,不得不借助各地武裝的力量,武士進一步得到中央的承認,稱為日本的特權統治階級。

武士集團的形成是日本莊園制的發展的結果,也不斷導致中央集權的瓦解。後期隨著武士集團的發展,逐漸從分散走向集中,聚集在一個地區最強大豪強貴族的旗下,形成武士集團。日本的這種武士制度大致與西歐的騎士制度相當。這種制度對於中國人的傳統來說是不可思議的,中國人的傳統是皇權至上,認為分權是錯誤的,從秦朝統一中

國開始,除了各個時期短暫的混亂之外,無一不是中央集權的王朝,地方分權是從來不被允許的,例如初年的七國之亂、明朝初年的靖難之役、清朝初年的三藩之亂,無一不是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之間的鬥爭,最終的結局都是中央集權取得最後的勝利。

這個是日本西化和清朝洋務運動走向不同結局的重要原因,日本是貴族制後面的分權制,清朝時中央集權的社會,日本的這種社會基礎比滿清更能適應於西方的現代化文明。

2、“以強者為師”和“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日本強調“以強者為師”的務實主義生存哲學,不斷向世界的最強者學習,例如唐朝時期,日本就以唐朝為師,全盤學習唐朝的政治、經理、社會等方面的制度,19世紀以後以西方列強學習,開始了明治維新。清末,西方的堅船利炮打開了清朝的大門,清末的有識之士也開始了向西方學習,但是日本和清朝的學習範圍和內容是大大不同的。

首先看一下雙方的口號,清末洋務運動提出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這個口號說白了就是以中國的政治、社會制度為基礎,然後學習西方工業、軍事等方面的技術,只是想利用西方的工業、軍事等方面來穩固清朝的統治。政治制度、社會生活等方面並沒有進行改革。

日本的明治維新的口號有“富國強兵”、“殖產興業”、“文明開化”,“文明開化”就是社會生活歐洲化,大力發展教育,提倡學習西方社會文化及習慣,翻譯西方著作。歷制上則停用陰曆,改用太陽曆計日(年號除外)。“殖產興業”就是學習西方科學工業技術,建立了一批以軍工、礦山、鐵路、航運為重點的國營企業。與此同時,引進繅絲、紡織等近代設備,建立示範工廠,推廣先進技術;“富國強兵”就是軍事方面改革,改革軍隊編制,陸軍參考德國訓練,海軍參考英國海軍編制;並於1872年頒佈徵兵令,凡年齡達20歲以上的成年男子一律須服兵役。

日本的這種學習不是簡單的“拿來主義”和“全盤式”吸收,而是根據自身特點,結合需求,有選擇性地學習、吸收,最終演化為具有日本特色的內容。日本和清朝的這種改革上的差異也是最終結局的一個重要原因。

總之,日本的明治維新和清末的洋務運動之間是存在很多差異,並且雙方雖然都屬於東亞文化圈,但是雙方的政治、社會制度等原有的基礎也存在著差異,最終雙方也有了不同的走向。


師古社


要說清日本西化的成功和清王朝維新變法的失敗,還得以唯物史觀的方法,從日本和清晚期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文化制度上分析,得出成功與失收的根源。十七世紀中葉之後,日本明治維新三雄:西鄉隆盛、太久保利通、伊藤博文共同努力推翻日本幕府制度。西鄉隆盛、太久保利通首先奠定了推翻幕府制度的基礎,伊藤博文開闢了明治維新先河,實行君主立憲資本主義性質的資產階級民主制度,日本天皇只是國家的象徵,沒有治理國家的實權,明治維新取得了資產階級民主制度的成功。成功的主因,一是日封建制度的封建文化的內核不夠深厚,二是日本資本主義發展有了較好的基礎,三是日本國土面積小,資源貧乏,發展經濟對外擴張思想在知識分子中間占主導地位;回過頭來剖析晚清時期政治、經濟、文化概況,首先,中國封建統治制度歷史攸久,積累了完整的封建制度理論體系,二是小農經濟制度占主導地位,資本主義萌芽得不到發展,三是孔孟封建禮制思想根深蒂固。光緒二十一年,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維新派組織“公車上書”,開了中國歷史上具有啟蒙性質的維新運動,史稱“百日維新”,受到光緒為首的帝黨的支持。以茲禧太后為首後黨保守勢力握有實權,殘苦鎮壓了維新運動,維新領袖康梁外逃,維新“六君子”被殺,百日維新而告結束,經過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中華民族進一步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淵。根本不可能走上西方的資產階級的民主制度。


李同民


其一,推動維新變革的力量不同。日本的維新力量是具有割據能力的實力派,在當時日本的緊要關頭,這些個日本實力大佬,更是一方面尋求外國列強的支持,另一方面團結起來,來了個地方挑戰中央,最終是通過武力這樣的強權打敗了幕府中央,並如願以償掌控了日本的中央權力。這樣一來,變法的各項的措施還不是從上到下一路政令通暢,維新行動自然是容易的多。反觀大清,推動維新的力量又是那麼的渺小。

雖然變革派有光緒皇帝的撐腰,但是誰人不知這個光緒皇帝僅僅是個木偶而已,在大事上是沒有什麼決策權的,毫無權力根基。至於下面的推動者,更是沒有什麼朝中重臣,除了湖南巡撫,剩下的僅僅是一些如康梁一般累死顧問職位這樣的毫無實權的文人罷了,更沒有所謂的軍權了。任何社會的大變革沒有軍隊這樣的強力作後盾,其執行的難度是相當巨大的。

其二,維新執行的措施科學程度不一樣。日本頒佈的措施,可以說是更符合他們國家當時的情況,決策者是經過認真學習和研究的,在執行層次也是頗贏得人心的。大清卻不一樣,首先來說制定者在制定層次就很有問題,一些措施僅僅是為了維新而維新,並沒有考慮實際情況。在執行層次,更是操之過急,導致很多政令根本就出不了衙門口,更甚者,這樣還招來了當時很多還處於觀望的督撫大員的反感。

其三,發起的維新的時代不同。日本維新當時正值全世界都在變革的大時代,維新在形式上說還是很符合時代背景的。反觀大清那會,全世界基本完成了自身的結構調整,甚至革命早已成為了時代的潮流,大清的自我變革已經阻擋不住後面的暴力革命了。


大浪淘沙1


同時期相關歷史事件的比較一般都是歷史研究學習或者愛好歷史們的人喜歡乾的一件事,確實非常的有意義。十九世紀後半期的東亞地區之清朝與日本,在面對幾乎同樣的歷史大背景(國際環境與面臨的國際壓力)情況下,都進行過挽救存亡的“西化活動”,但是日本成功了,清朝舉步維艱,最後也失敗了。其中的道理何在?想必是大家都比較關心的一個問題。小編就圍繞題主的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回答這個問題的第一步是搞明白中日這段時間的“西化”是指什麼,沒有這個前提一切邏輯起點都是錯誤的。

根據題主的表達,這裡的“西化”就應該是對應的是十九世紀後半期的日本明治維新以及清政府的洋務運動,最多再加上戊戌變法。只有把對象搞清楚了才能做介紹。小編覺得為了最大限度的符合歷史以及分析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對中日“西化”結果的不同做分析。

一是,從西化本身的改革做解釋,闡述改革本身的進程,舉措和本質。二是從更加深層次的兩國曆史背景、文化、國情來做宏觀分析,這樣方可客觀的解釋這個問題。

一、兩國“西化”改革的過程、措施以及性質分析


(一)關於對日本“明治維新”改革的分析。

1868年日本的改革是基於國家和民族嚴重的生存危機而實現自強的國家化改革。它經歷了大致三個階段。首先是改革之前的“倒幕運動”,這是改革的一大前提,推翻了封建幕府將軍的統治,為改革鋪平了一條道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這場運動的主力是中下層武士階級。他們本身的封建性較弱,也傾向於新的變革。第二階段是明治天皇上臺後以國家的名義實行的具體改革。主要涉及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幾個方面:

政治上主要在於“廢藩置縣”——主要的好處在於加強中央集權,為推行進一步改革打下政治基礎。

經濟上主要在於“殖產興業”——引進西方技術和生產,最關鍵在於由政府辦理企業然後交由資產家管理,也就是先公辦再私有化,這點非常具有日本特色,也和清不同。

社會生活上主要在於“文明開化”——主要涉及生活禮儀、思想文化和教育方面的西化學習。尤其是教育上和社會身份上等級的取消最為重要。

軍事上主要是“強兵興軍”——主要在於仿照西方軍事強國,尤其是德國、英國發展近代海陸軍隊。

第三階段就是在國家治理和政治體制上的定型。這主要體現在1889年《大日本帝國憲法》的頒佈。

由此日本正式建立了西方式的發展模式,而不僅僅是學習而已了,這對日本的發展至關重要。從此,日本就好比英法德等西方國家一樣,搭上了近代化的發展列車。

從這三個階段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出,日本的改革是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的過程,而且每到一個關鍵的部分都會穩紮穩打,把必要的前提確立好,然後再進一步改造,直到把一個封建國家送上近代化發展道路上為止。從破除根本約束—封建幕府將軍統治,再到學習模仿—具體的改造,再到自我發展—確定日本的制度。可謂是一步一步向前進,從小學到大學畢業,然後自力更生。

還值得注意的是,全過程日本的最高國家力量和統治權力都在圍繞著國家的改革轉。日本天皇可以省吃儉用的把錢用來發展海軍。當然作為典型的還在於日本的殖產興業政策,國家這麼用力的發展,最終以很低的代價轉給資本家,足可以證明日本政府的決心和遠見,他們要的是一個強大的國家和社會,不僅僅是一個強大的政府。這一點和清朝又不同,接下來我們會說。值得一提的是,在改革之前日本還派出高級別代表團去西方學習。由此可見日本政府的決心有多大,面對危機,日本抱著必勝以及輸不起的信念出發。

日本的明治維新表面上是發展工業文明,像西方學習,其實最根本的在於維護日本的民族性和獨立,也就是使日本的文明延續下去。

(二)對清朝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的分析。

同樣,面對國內的農民起義以及國外列強的侵略,清政府也進行了自救運動。

洋務運動,我們先來簡單梳理一下。它是一場由部分開明的封建統治階級精英為實現自救而採取的改革。這幫人是恭親王奕訢、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人也就是洋務派。同樣也大致分為兩個階段。前期以“自強”為口號,創辦軍事工業。主要有安慶內軍械所、福州船政局等。後來國家沒錢了,辦不起軍事工業,又以“求富”為口號,創辦民用工業來補貼軍事工業。主要有輪船招商局、漢陽鐵廠等。洋務運動中創辦的工業主要是官辦與官商合辦等類型。除此之外,還辦了新式學堂—京師同文館,派人出國留學—留洋幼童以及創辦新式海軍等。開啟了中國的近代化。

看樣子做了很多,但稍微一分析就知道。比起日本改革,洋務派就像是半路來的插班生,學了幾節課就走了。

首先,沒有國家全力的支持,實際上就是一幫地方實權派在搞,國家最高權力並沒有堅定的支持。其次,改革太過於表面化,沒有深入內部。我們歷史教科書上稱之為學習西方的“器物”,始終著眼於表明的軍事工業和武器裝備學習,沒有深入制度上的學習。當然也不可能,因為別忘了他們是什麼人,封建統治者,怎麼可能會自己革了自己的命。再者是學習沒有系統的計劃,相比於日本,清朝只停留在學習階段,“死讀書”,不會自己探索出一條長久之計。而且目的僅僅在於“強兵”,實際上沒能使國家富強,更沒有使社會開化和富裕。他們只是在清王朝的表面嫁接起一朵新花,而且這朵花很快就死了。

同樣的戊戌變法,這倒是學習政治制度了。可惜沒有實際權力的支持,光靠一個光桿皇帝一天頒佈幾十道詔書,有什麼用,何況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天,就是想幹個啥恐怕也來不及,都還沒開火,人就餓死了。僅僅在於一種思想解放之功。

二、從當時兩國的文化、歷史與外部環境來分析

(一)兩國的轉型歷史和文化壓力不一樣。

小編先用一個比喻來說明。日本好比一艘小船,當遇見大風浪時只要舵手給力她,意識到危險很快就能轉過來。而中國是一艘一往無前行駛了兩千多年的大船,舵手和船員們都以為能抗過去,而當想要轉航時,巨輪太大,很難轉過來。想必大家就應該明白我要表達什麼了吧。

從宏觀歷史來說,日本本來就是一個善於學習的國家和民族。他不會認為要堅定的走自己的道路,只會在危機的時候學習有用的路。很典型的就在於公元7世紀時,日本面臨內部危機時,果斷的向唐朝學習,實行“大化改新”走入封建社會。日本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文明有多重要,只要是逼不得已的時候,他就會向外部學習,以實現自我生存。

反之,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文明根深蒂固,而且中國一直以來都是文明的中心,自認為自己的東西是最先進的。體現在洋務運動中,你看他們的目的是“師夷長技以制夷”,都這個時候了還是佔據道德文明制高點。這不怪當時的人,這是文明大國的後遺症。你想讓那些人很快實現改革,把整個國家帶入資本主義社會,那是很難做到的,別說統治者,恐怕很多老百姓都難以接受。因此中國需要的是更多的時間以及自我探索,可惜短短的幾十年是不夠的,這艘巨輪,難以轉型成功。

(二)西方國家的影響與干涉不一樣。

中國是一個大國,這點在近代也是西方國家深刻認識到的一個根本問題。它們無法獨佔也不能瓜分中國,只能通過借用代理人來統治。而這個代理人肯定不能讓他強起來。否則一旦中國實現轉型,恐怕他們不但要失去既得利益,還會給自己樹立一個強大的對手,德國的崛起已經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了。而日本他們從來不曾在意過,一個小小的日本能翻起多大的浪來,當然西方列強失策了。

列強在日本開展全面改革的進程中並沒有進行太多的干預,甚至還給予相關技術和人才支持,這點和對待清王朝的洋務運動態度有明顯的不同,列強深知中國的潛力一旦激發,他們就不可能控制。對於日本就不同了,西方眼裡的日本太小,也不可能“鹹魚翻身”列強本想通過支持日本促使其發展以便更好的將日本變為商品市場。

這句話深刻的說明了這個道理。西方國家對中國的改革那是想方設法阻止和破壞,而對日本甚至提供了幫助和支持。這也導致兩國面臨的壓力遠不是一個層次的。

最後總結一下就是。日本之所以能成功而中國舉步維艱和最終失敗原因是多方面的,複雜的。一是,具體的改革本身就有問題,歷史證明日本的更要科學,更符合時代的發展和自身擺脫苦難,實現國富民強的現實需要。而清王朝的改革就顯得非常的不成熟。二是,兩國的歷史文化背景與面對的西方壓力不一樣。綜合來說,在這些因素(當然還有很多)的作用下日本可以西化而清末西化卻舉步維艱?


二林說國關


因為清朝皇帝認為,西化是走帝國主義道路,是讓人民走向貧困愚昧的道路。只有清朝的愛新覺羅集團才是清朝的領頭人,才能救當時的中國。清朝認為西化是賣國、漢奸行為,是民族的罪人!愛新覺羅集團認為只有維護大清、只有擁護愛新覺羅的領導才是愛大清、愛當時的大中華。總之清朝的皇帝堅決不放權,寧可滅亡,決不改革。

而日本就不同了,日本天皇自動放權,避免了戰爭,老百姓對日本天皇的巨大讓步很感動,於是保留了皇室,從此日本走進了新時代。


楊哥之翩翩舞


原因很多:

1、歷史背景不同。自古以來,日本就不是世界的核心國家,誰強大日本就像誰學習。比如唐朝當時是世界第一強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都是世界領先的,這個時候日本就向唐朝學習,不斷派遣遣唐使來中國取經;到近代時,西方趕超了中國,並用大炮洞開了中國的大門,中國成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個時候日本立馬倒向西方,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西化的歷史背景來至於此。而中國不同,中國長時間都是世界的中心,我們中國有燦爛的歷史文化,雖然近現代落後了,但中國想的是怎麼再一次領先世界,只會取長補短,在保留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時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所以中國只可能“師夷長技以制夷”,不會全面西化。

2、政治背景不同。如今的中國是五常之一,有全套的工業體系和相對獨立經濟體系,是政治巨人,是在世界上和美國、俄羅斯等平起平坐的世界大國,中國有自己獨立的外交權。中國是有實力和美國較量的世界力量,中國獨立自主性很強,中國不會甘於受美國擺佈,自然不會全面西化。而日本自二戰戰敗以後,就在美國的庇護之下,雖然經濟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在國際政治上基本沒有什麼話語權,他的政治環境只在美國政治的大環境下,這也是日本能全面西化的原因之一。

3、軍事背景不同。中國的軍事完全獨立,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武裝,一切服務於祖國和人民的利益。日本則不然,二戰後日本軍隊就被閹割,至今戰時指揮權仍然在美國手裡,日本自衛隊相當於美國的“日本軍區”,日本自衛隊的建設是圍繞美國的體系建設的,至今日本有相當數量的美軍基地和美軍駐紮。

4、人民心態不同。在五千年的文化背景下,我們中國自然相當世界第一,我們代表了東方文化,根深蒂固的華夏文明已融入我們的血液裡,我們現在可能看看好萊塢大片、看看日本動漫等,但我們絕不會全盤西化。試想,我們怎麼可能當別的國家的附庸?日本則不然,日本人不怎麼關心政治,全盤西化也無所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