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武汉“守护者”刘金秀:守好社区这道门

武汉“守护者”刘金秀:守好社区这道门

请战“出征”的女战士

晚上9点从社区值守回来,小丫头已安然入睡,丈夫陪伴一旁,在抽空处理工作,一切和疫情之前似乎并没有什么不一样。刘金秀相信,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到时候,她会带上即将满6岁的小丫头,出去吃一碗香喷喷的热干面,再到美丽的江滩逛一逛。

刘金秀是一名军嫂。也是市水务局水利水保处的工作人员。今年春节,原本是结婚10年来丈夫第一次不用在部队值守,她心想着可以一家人回老家陪老人过除夕,却被武汉的疫情打乱,一家人决定留守武汉。

武汉“守护者”刘金秀:守好社区这道门

往年2月份,她都开始着手排查全市水库隐患,做好备汛准备了。今年虽然疫情当前,但水库工作也不能拖了后腿,她一方面梳理水库疫情期间重点工作,一方面全面分析水库水情工情。她说,“虽然不能像医务人员冲在一线,救死扶伤,但守护好264座水库安全,也算是尽自己的努力为抗疫作贡献了。”

晚上刘金秀接到领导电话,说正统计下沉基层人员情况,领导考虑到她丈夫也需要参加部队值守,老人也回了老家,家里有小孩需要照顾,让她作为保处室日常工作人员,不参与下沉。

接完电话,她犹豫了,跟丈夫说,“我想下沉社区,但是丫头又没有人管。”丈夫却非常支持,说,不用担心丫头,丫头我来管,保证管好。还开起玩笑,“我平时值守任务重,也没有时间陪孩子,丫头快6岁了,只当你的小跟班,跟我都不怎么亲热,刚好这段时间我跟小棉袄培养培养感情。”

小家已安排好,再无后顾之忧。她立即向领导请战,加入到下沉社区一线。

社区的“拼命三郎”

根据安排,刘金秀被分在汉兴街阳光社区进行值守。值守工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正碰上“三天拉网式大排查,五个百分百落实”,时间紧急,所有前期入户排查和电话排查情况要逐户登记造册并整理上报。她忙得脚不沾地,往往错过吃饭时间,工作结束后再匆忙扒一口冷饭冷菜。

小区实行全面封闭后的头几天,很多居民害怕家里储备不够,急于出门抢购储备物资。作为团队的唯一女同志,她主动揽下这桩不太讨好的差事,“女同志嘛,劝说工作做起来更容易。”

武汉“守护者”刘金秀:守好社区这道门

其实也并不是她说的这么容易。首先是上厕所的问题,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上厕所需要穿过小区到另外一边,费时又费力。为了减少上厕所的频率,她只能尽量不喝水。宣传封闭式管理的规定,也常常得不到居民理解,经常出现强行闯关的情况,理由也五花八门,“要买菜,要买烟,要买瓶醋,买一袋盐......”、“我有社区发的条子,为什么不让我出门?我这几天也没出门啊!”更有甚者,直接甩下一句,“你离我远点”,仿佛她就是病毒本身。

“毕竟突然实行全面封闭,好多老年人也不太了解,我们就好好给他们解释清楚,再尽量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大家互相理解嘛。”一天下来,反复劝说,加上不敢喝水,声音嘶哑得不像样。

“小巷总理”的贴心人

“虽然我的工作就是值守好小区大门,但是,能多帮社区志愿者做些事,他们也能少点压力。”帮忙分发药品、团购物资,冒雨帮居民拿快递,在刘金秀看来,都是顺手就做的小事。

阳光花园小区有住户1100多户,团购物资数量大,种类多,第一次帮忙团购菜品,就有200多份。起初等待领取物资的人员扎堆、购买物资对不上的情况时有发生,送货过来的负责人和分发物资的大姐急得汗直冒。刘金秀在值守的空档发现,由于人员分配不合理,物资也分发混乱,她赶紧加入到人群中,双向沟通定购情况,并帮忙提货。以后再有团购物资过来,她也总是默默帮忙协助分发物资,衣服湿透也是常事。

武汉“守护者”刘金秀:守好社区这道门

常来“闯关”的居民里,也总有“麻烦事”需要处理。刘金秀一一记下,要买药的,详细记录药品种类数量,确保不出差错;有合理理由遇事急需出门的,帮忙对接社区,确保居民出得去,进得来;体温核查有波动的,反复打电话核查,并专门做好记录。然后,再一一交代给社区志愿者。社区志愿者们都笑夸她是“小巷总理”的贴心人。

从刚开始因为值守把关太严的不被理解,到居民自发减少出门次数,再到每天都能收获来自社区、物业、居民的称赞,到如今偶尔有热心居民过来送水、送口罩、送水果,顺带感叹一句,“你们工作也不容易,真希望疫情赶紧过去”,刘金秀也很感慨,想起她五岁的小丫头说的话,我是武汉人,我最爱热干面。我们的城市,就交给我们来守护吧。

融媒体记者:余军 张亚晖

通讯员:廖宇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