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All in金融!手机厂商F4争相上线互金产品,掘金之余口碑受冲击

All in金融!手机厂商F4争相上线互金产品,掘金之余口碑受冲击


有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以来一直呈下滑趋势,2019年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仅为3.69亿,同比2018年下跌了7%,预计2020年手机出货量仍会下降。

手机厂商单靠出新品,销售手机已远远不够。新金融深度注意到,华为、小米、OPPO、VIVO们或上线金融产品,或拿金融牌照,手机厂商们已将手从手机市场延伸出去,大有all in金融的趋势。

业内人士认为,手机自带金融优势。手机销售就是互联网金融业务的重要来源,自带的“钱包”借助流量,布局支付,导流其他金融机构,或拿牌照开展其他金融业务,均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在消费金融、现金贷等竞争激烈的状况下,手机厂商们能否留住更多的用户,手机厂商F4谁又能拿下金融这块领地,2020年或许就是手机厂商们金融业务的最关键的一年。

“与此同时,比起手机硬件业务,金融业务对专业性要求更高,从目前消费者的投诉反映来看,手机厂商们在掘金的同时也要对金融保持应有的敬畏心。” 上述行业人士直言。

1


手机厂商F4的金融布局


凭借巨大的流量,互联网金融业务成为手机厂商们的争夺之地。

市场研究公司Counterpoint近日发布了2019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数据,就出货量总数排名来看,中国手机厂商中华为、小米、OPPO、VIVO位列前四。

All in金融!手机厂商F4争相上线互金产品,掘金之余口碑受冲击


近日,OPPO新推出的一款金融产品——秋贝金融APP已上线到苹果手机应用商店。

All in金融!手机厂商F4争相上线互金产品,掘金之余口碑受冲击

资料显示,秋贝金融由重庆市九龙坡区隆携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隆携小贷)开发的互联网服务平台。主要为用户提供理财、信贷等服务。

新金融深度登录秋贝金融APP查看显示,APP内为用户提供借钱和理财的金融服务。秋贝好借钱是由“钱包”APP推出的互联网信贷产品快速申请平台,由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线上无抵押贷款。秋贝“借钱”的合作机构包括度小满、招联金融、杭银消金。

All in金融!手机厂商F4争相上线互金产品,掘金之余口碑受冲击

“借钱”所有的产品都将以现金形式放款到指定的银行卡,可以自由支取现金。借钱最高可借50000元,根据每位用户的综合评估情况不同,利率会有所不同,借1000元日息低至0.35元。

All in金融!手机厂商F4争相上线互金产品,掘金之余口碑受冲击

秋贝好理财为秋贝金融官方理财平台,为用户提供定活期、长短期理财服务,短至7天,长至15个月,金额最低50元起购,最高1万元起购。资料显示,目前,理财的服务覆盖人群8000万+,历史兑付率为100%,合作金融机构10家以上,包括广发银行、廊坊银行、百信银行、众邦银行、天津滨海农行银行、北京中关村银行等。

而在此前,OPPO一直通过OPPO手机上的OPPO钱包来发展金融业务。用户可以通过OPPO钱包里的OPPO贷款产品“分子贷”进行贷款,其中还包括了第三方合作平台安逸花、易借款、好期贷、任性贷、百度有钱花。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重庆市九龙坡区隆携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发生股权变更,东莞市腾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收购隆携小贷第一大股东隆合科技100%股权,从而获得隆携小贷的控制权。东莞腾盛的背后则是由OPPO和vivo的相关高管共同持股,意味着两家公司曲线获得网络小贷牌照。

事实上,VIVO同样在金融业务上下手了。2018年11月,有报道显示,原网易金融总裁王磊已加入VIVO金融,负责牵头VIVO的金融业务。

2019年9月,VIVO旗下VIVO钱包开始向用户推送贷款产品“借钱”,日息0.048%起,最高额度50000元,使用周期最长12个月,彼时仅向部分用户开放,放款方包括马上消费金融等。此外,VIVO还联合了中国银联正式上线VIVO Pay支付服务。据悉,VIVO Pay已支持VIVO旗下7款手机,18家银行,1700万家商户。

华为在金融业务的布局上较为低调。和OPPO 、VIVO一样,华为也通过手机中内置的“钱包”APP(以下简称“华为钱包”)来发展金融业务,包括“刷卡”支付、“借钱”“申请信用卡”和“闪付一族”等栏目,可提供支付业务,为网贷平台、银行导流,还上线了多个城市的交通卡业务。


All in金融!手机厂商F4争相上线互金产品,掘金之余口碑受冲击

目前,华为“借钱”内部的展示的合作方只有度小满旗下的有钱花和苏宁金融旗下的任性贷,此前共包含了百度有钱花、苏宁任性贷、招联好期贷、蚂蚁借呗4个平台。但华为钱包提供的金融服务很有限,通过“借钱”菜单跳转至对应的第三方借贷平台申请页面。并在菜单的最下方明确表示,“华为钱包将不参与您的借钱业务”。

据了解,除手机中内置的“钱包”APP之外,华为还通过控股的全资子公司公深圳市华宜贷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宜贷”)来发展金融业务,但目前还未展业。

企查查数据显示,华宜贷成立于2017年3月21日,2019年7月29日,华宜贷的注册资本由10亿元增长200%至30亿元,可见华为对金融业务的重视度。

All in金融!手机厂商F4争相上线互金产品,掘金之余口碑受冲击


相比OPPO 、VIVO、华为,小米在金融方面布局则更深。小米集团早从2015年开始涉足互金业务,当年6月宣布成立小米贷款,9月正式上线,提供无抵押小额信用贷款,这也是小米金融的雏形。目前小米金融的业务板块包括消费信贷、供应链金融、金融科技、第三方支付、互联网保险、互联网理财和虚拟银行,基本涵盖了目前主流互联网巨头的金融布局领域。并推出了包括小米金融APP、小米贷款APP、小米钱包APP等应用软件。

银保监会官网1月17日消息,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收到中国银保监会关于筹建重庆小米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批复,同意小米通讯在重庆市筹建重庆小米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这意味着小米将拿下一张消金牌照。

业内人士表示,在消金牌照方面,OPPO、VIVO手握隆携小贷,华为的华宜贷、小米的小米消费金融,硬件基本已配足,各个手机品牌均有大量的流量,开展消费金融业务有很大的想象空间,抢占国内市场的时机来了。也许,金融这门生意,会成为手机厂商们角逐的下一个赛场。

2


各家业务投诉量均不少


手机厂商借助手机市场延伸开展金融业务,是寻找更多生机的不错的方向。但持牌消费金融企业数量也不算少,行业增速不断放缓,业务扩张存在一定的压力。

在此背景下,用户对金融产品的服务体验,金融产品的合规性等将影响用户留存率,是手机厂商金融业务壮大的重要因素,但每个手机厂商在开展业务时,都或多或少遭到了用户的投诉。

用户在第三方投诉网站21CN聚投诉平台上反映,OPPO旗下秋贝借钱, 每天给用户拨打10几个电话,给联系人打电话骚扰,存在暴力催收的行为。

All in金融!手机厂商F4争相上线互金产品,掘金之余口碑受冲击


VIVO钱包则因为导流的杭银消费金融无法申请延期还款,近日投诉量上升。

All in金融!手机厂商F4争相上线互金产品,掘金之余口碑受冲击


华为钱包同样屡遭用户投诉。网友反映,开通交通卡后,需要经常升级更新版本才能保证交通卡正常使用;地铁卡充值失败无法退款;充值公交卡不到账没有任何提示等等。此外争议较多的是,开通交通卡时所交的开卡服务费在退卡后是否应该退还。

All in金融!手机厂商F4争相上线互金产品,掘金之余口碑受冲击


值得一提的是,在各大投诉平台中,关于小米金融的投诉量一直居高不下,主要集中在暴力催收、提前还款收违约金、结清证明难开等问题。

2019年5月,部分网友在微博和投诉平台集中投诉称,自己在通过小米金融正常还款完毕的情况下,却在收到民生银行的逾期提示短信。短信内容显示,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的规定,银行将该笔贷款逾期相关信息报送至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随后,小米金融通过官方微博回复称因小米金融与民生银行对接系统因故出现异常,导致少量用户的还款信息未及时更新,公司与民生银行已制定了解决方案,在30个工作日内恢复征信。

不过,后续消息显示,目前仍有用户投诉称问题并未解决。杨先生称,本人于2017年11月3日在小米贷款借款9000元,放款方为民生银行,后来于2018年12月4日全部结清,但截至2020年2月19日征信上依然显示呆账。

2019年12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官微发布消息称,在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中,截至目前尚有41款APP存在问题,“小米金融”为此次唯一被点名的金融APP。所涉问题为“账号注销难”。

业内人士认为,手机自带金融优势。手机销售是分期贷金融业务的重要来源,自带的“钱包”借助流量,布局支付、导流其他金融机构、开展其他金融业务,均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毕竟时间和市场从来都不等人,在消费金融、现金贷等竞争激烈的状况下,手机厂商们能否留住更多的用户,手机厂商F4谁又能拿下金融这块领地,2020年或许就是手机厂商们金融业务的最关键的一年。“与此同时,比起手机硬件业务,金融业务对专业性要求更高,从目前消费者的种种反映来看,手机厂商们在掘金的同时也要对金融保持应有的敬畏心。” 上述行业人士直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