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貪吃熬夜不鍛鍊,懷疑有病查百度:擊垮你只需要一張體檢單


貪吃熬夜不鍛鍊,懷疑有病查百度:擊垮你只需要一張體檢單

時刻關注自身健康

導語:疾病是可以感覺到的,但健康則完全不覺得——富勒

1、第一次感覺到自己是肉體凡胎,都是從生病開始的

如果你是亞健康的年輕人,或許熟悉這些生活場景:愛吃外賣,偶有菸酒;時常聚餐,機不離手;缺乏鍛鍊,睡眠不夠;焦慮孤獨,默默承受。

作為中年人,我必須認真的提醒你,我也是這樣生活過來的,才提前步入中年!

以前的我,沒有健康概念,一天一盒煙,持續17年;常去KTV,對酒當歌唱出心中喜悅,轟轟烈烈把握青春年華;晚12點前沒睡過,除非停電;愛吃油炸燒烤,漢堡雞腿可樂;不愛鍛鍊,一坐一天。

參加工作後,這種生活方式持續了十多年,周圍朋友誇我身體好,讓我一度以為自己骨骼驚奇,畢竟之前只去過兩次醫院,還是高考體檢和入職體檢,回頭想想,朋友是在提醒我悠著點。

直到去年某天早晨,我一睜眼天旋地轉,頭痛欲裂,胸悶氣短,才想起還有個地方叫醫院。

到了醫院,醫生給我的胳膊套上袖帶,捏了幾下說,110-130,我鬆了一口氣,想到有同事都140了也沒什麼問題。醫生提醒說,下限110已經很重了。

那一天,我才知道下限比上限還難控制。

體檢報告單出爐,一排箭頭,醫生問我,平時口渴不?眼睛模糊不?感覺疲憊不?一連串擊中靈魂的提問,我沒敢據實回答,生怕她說出什麼摧殘我意志的結論。

某項指標高達13.6,這回醫生問都懶得問,直接讓我住院打點滴,並且來了一句重擊:現在很危險很危險。

除此外,還檢查出別的毛病,一張報告單,讓我重新認識了自己。

我當天就辦理了住院手續,躺在病床上,感受著涼涼的液體在身體裡流動,一種從未有過的疲憊和酸爽湧上心頭,不禁感慨:

我有錢了嗎?沒有;追到心上人了嗎?沒有;同學會坐上C位了嗎?沒有;實現夢想了嗎?夢想是什麼來著?

既然活的如此平凡,如此不值得炫耀,為何還把自己累進醫院?我對得起自己的身體嗎?對不起!

這一躺,就是半個月,想想半年辛苦加班所得,半個月就躺沒了,渾身更加無力。

出院之後,又請假回家休養多天,提前感受一下退休後的生活。

不敢複查,不敢面對尖尖的針頭,透明的杯子,害怕被各種箭頭支配的恐懼,我病好後第一件事,就是找個老頭號脈。

老頭閉目半晌,說,年輕人,你雖然沒什麼病,但有點魂不守舍啊。

魂不守舍,說的沒錯,住院後我才知道人太胖不好,為了保命,每天跑步五公里,愣是減掉了30斤,還順便學會了跑鞋鑑定。

貪吃熬夜不鍛鍊,懷疑有病查百度:擊垮你只需要一張體檢單

害怕花錢害怕倒下

2、第一次感到恐懼,都是從上網搜索開始的

身邊很多中青年人,初次瞭解疾病,都來自體檢報告單,之後百度搜索,強化這些概念,再加入無盡的想象,把自己推向精神的絕境。

這種情況稱之為百度恐病症,經歷人生首次住院,我也成了驚弓之鳥,加入恐病一族。

那次住院後,我才知道尿裡有泡沫不好,為了觀察自己的泡沫能不能短時間內消散,我在一次噓噓後,愣是盯著馬桶裡的泡沫,半小時不敢喘粗氣。

結果半小時後泡沫還沒有完全消散,我的眼前一片灰暗,感覺裡面都是毒。

偶爾用眼過度視線模糊,也馬上聯想到很嚴重的後果。

身體經過鍛鍊,飲食經過控制,明明比以前更好,但是更加不敢複查。很多人和我一樣,從忽略健康,到處處害怕踩雷,從抽菸喝酒熬夜的一個極端,走向髮絲養生的另一個極端。

你是否曾在疾病貼吧裡和一群恐友抱團取暖,並在線諮詢各路大神?你是否百度搜索後,對上某類症狀就渾身發抖?

如果是,你也處於恐病狀態,雖然這是一種心理疾病,但比不重視自身健康要好。

中國人身體狀況不容樂觀,亞健康普遍,每年直接猝死的大部分人是從來沒發過病的中青年人。

熬夜加班,熬夜玩手機,熬夜追劇,熬夜思念某人,熬夜考慮工作,總之,如果收入低屬於老天懲罰懶惰的人,那麼疾病就是老天懲罰“勤奮”的人,沒有人能擺脫生理規律的束縛。

現代人,尤其大城市中青年,壓力大,白天忙,大家把所有發洩減壓的樂趣都安排在晚上,是一種普遍現象,也是無奈之舉。

尤其晚飯,攝入美食多,囤積太多熱量,繼而導致腰圍暴漲,失去健康的同時,還要失去身材,失去氣色,失去顏值。

太多中青年用自己的健康透支著人生賬單,所以也就有了太多的假健康,真到生病那一天,又開始病急亂投醫,矯枉過正,從此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因為長期熬夜,我髮際線以天為單位邊打邊退,現在的我不但網購各類神水,還認真考慮起植髮。

從揮霍健康,到精神高度緊張,我就是億萬亞健康中青年的真實縮影。

貪吃熬夜不鍛鍊,懷疑有病查百度:擊垮你只需要一張體檢單

人要懂得呵護自己

3、第一次激發求生欲,都是從出院開始的

人生有不敢細看的三單:工資單、賬單、體檢報告單。尤其體檢報告單,幾乎沒有不帶箭頭的。

所有人都深知治病成本,所以,揹負房貸的同時,都在祈禱自己不要生病。可是,買不買房你說了算,結不結婚你說了算,唯獨生不生病,你說了不算。

人在面對貧困和不公時,尚有反抗機會,而面對重疾,連反抗的資格都沒有。

工資單和賬單,看著只是心寒,體檢報告單,才讓人心悸,所以有太多太多的中青年人,試圖用百度搜索為自己寬心,妄圖逃過一劫。

然而,百度之上無小病,什麼症狀都能對上大病,越看恐懼越多,最後讓人陷入沒病找病的狀態。

於是,養生成了一門生意,各種哥本哈根食譜,各種代購保健品,各種輔助養生黑科技,成了很多中青年生活的一部分。

可是不改變糟糕的生活方式,吃再多補品,都相當於用刀劃一下自己,再貼創可貼。

最好的養生,就是培養正確的生活習慣,並且自律堅持,只有身體才是值得長期投資的私有資產。投資正確,未來收益是無窮的,否則,以現在的醫療成本,你多少努力都有可能化為烏有。

我沒有完全康復,戒菸後嗓子卻不癢了,養生和戒菸一樣,任何時候開始,都能立竿見影。

什麼樣的養生習慣才是好的?下面是我的總結:

多吃蒸煮燉,少點醃炸烤;蔬果比肉多,每頓八分飽;菸酒早點戒,枸杞泡一泡;手機要少玩,閒時多跑跑;千萬別熬夜,睡覺要趁早;凡事想的開,沒事笑一笑。

是不是看著有點low?帶著濃濃的中老年雞湯風?請不要嘲笑,至今我才明白,這是很多人用病痛的人生過往,熬出來的乾貨。

與其百度各種病症,自己嚇唬自己,不如馬上行動,徹底改變自己。

自從去年出院,我每週跑五次,每次五公里,戒菸限酒,稍微戒口,雖然睡的時間仍然有點兒晚,但精力大有改觀,日常走路輕鬆不少。

除此外,一些以往難受症狀基本消除,可想而知,如果我能徹底戒掉熬夜,並且保持平衡心態,是否會煥發第二春?

很多小病,都屬於生活方式病,在初期都是可控甚至可逆的,一旦進入中期之後,都無法逆轉,最輕也需要終生吃藥,你怕不怕?

朋友,我勸你從現在開始,就對自己的後半生負責,培養好的生活習慣。不能因為年輕,認為一切來得及,就把自己拖到後悔那一天。

在你生病前,我希望你做一個脫離了生活低級質量的人,一個沒事兒走兩步的人,一個無聊到能夠鑑賞枸杞品質的人。

當然,更希望你做一個遠離恐病症,用行動找到自我的人

——END——

作者簡介:妖明嶽,每次下筆,都會忘記照鏡子煩惱的老青年,多篇作品發表於省級以上文學刊物,現專注於情感觀點、成長勵志領域創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