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毛主席率200人被敵人重兵追至不足一里地,萬分危急!奇蹟發生了

開國上將王震晚年與身邊工作人員談起往事時,說他這一生最高興的事,是青年時代受命護送毛主席到長沙。

關於這段終生難忘的往事,王震回憶說:我第一次見到毛主席是1926年,毛主席從武昌回長沙,我們一路護送,一直送到清水塘。那時,我是粵漢鐵路工人,是粵漢鐵路工會嶽長段分會執行委員、新河車站工人糾察隊隊長,名叫王正林。

毛主席不知道王震就是那個王正林,後來談起這件事,毛主席說:“還有你呀!”

這一年,王震才18歲。他是湖南瀏陽人,生於1908年,與開國大將許光達、上將王建安、王新亭、張宗遜等是同齡人。

毛主席率200人被敵人重兵追至不足一里地,萬分危急!奇蹟發生了

賀龍與關嚮應、王震、周士第

護送毛主席時,王震既不是團員,更不是黨員。第二年即1927年,他才入團,同年又轉成了黨員。

王震1929年才參加了紅軍,但進步很快。短短几年,就成了湘贛軍區代司令員,接著又擔任了紅六軍團政委,紅二軍團政委。

抗日戰爭時期,王震任八路軍120師359旅旅長兼政委,1944年任八路軍南下支隊司令員。

解放戰爭時期,王震任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司令員兼政委。

1947年3月,蔣介石調集重兵,對陝甘寧解放區發動所謂重點進攻。

蔣介石的如意算盤是,迅速佔領延安,消滅西北人民解放軍及中共中央領導機關,或迫使其東渡黃河後,將胡宗南這支戰略預備隊投入華北、東北與人民解放軍決戰。

黨中央根據雙方態勢決定:先誘敵深入,適時放棄延安,在延安以北山區創造戰機,逐步殲滅國民黨軍隊的有生力量。同時,為加強陝北作戰,決定從晉綏解放區調回由王震擔任司令員兼政委的第二縱隊,在延安以東地區機動作戰。

胡宗南部向延安發起進攻時,曾揚言要在三天之內佔領延安。但經三天激戰,胡宗南部仍然被我軍連連阻擊,前進很緩慢,且傷亡慘重。

3月16日,毛主席調整戰略部署,將在陝甘寧邊區的部隊組成左翼、右翼和中央三個兵團。其中左翼兵團由教導旅和晉綏軍區二縱隊組成,由王震、羅元髮指揮,在南泥灣組織防禦。

3月18日上午,胡宗南部逼近延安,中共中央開始撤離。臨行前,毛主席對前來送行的西北野戰兵團的領導幹部們說:"我軍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於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們要以一個延安換取全中國。"

3月19日上午,我軍主動放棄延安。當天下午,胡宗南部進入延安,"佔領"了一座空城。

國民黨佔領延安以後,一些高級將領得意地說:“當年毛澤東在瑞金,被我們打得長征,跑到陝北,現在在延安,又被我們打得被迫長征了。”

他們高興得太早了。

撤離延安後,毛主席、周恩來、任弼時仍然繼續留在陝北領導、指揮全國的人民解放戰爭,將留在陝北的中央人員按軍事編制,編成中央縱隊,即崑崙縱隊。第一大隊為直屬隊,第二大隊負責機要和情報工作,第三大隊負責電臺和通訊工作,第四大隊是範長江率領的新華社工作人員。再加上4個警衛連,一共八百多人。

崑崙縱隊由任弼時擔任司令員,陸定一為政委,葉子龍為參謀長,汪東興任副參謀長,廖志高為政治部主任。毛主席的代號叫做“李德勝”,周恩來代號是“胡必成”,任弼時代號為“史林”,陸定一代號為“鄭位”。

這一時期,發生過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6月9日,胡宗南的得力干將、國民黨二十九軍軍長劉戡獲知毛主席在王家灣,於是率部偷襲,但撲了一個空。第二天,劉戡命令部隊順著馬蹄印向西北方向火速追擊,要一個山頭一個山頭嚴密搜索前進。

彭德懷得到了敵人偷襲崑崙縱隊的消息後心急如焚,但又沒有得到崑崙縱隊的確切位置。正在這時,王震當即表示說:我馬上帶一個旅出發,騎兵兩天就能到達。

6月11日,軍長劉戡帶領國民黨二十九軍的先頭部隊逼近天賜灣一帶,毛主席正率領僅200多人的崑崙縱隊隱蔽在一條狹窄的山溝裡,敵人已經推進到四五百米以外。

大敵當前,距離如此之近,情況十萬火急。崑崙縱隊全體將士將子彈推上了膛。

毛主席、周恩來、任弼時當時做了最壞準備,約定三人從三個方向突圍,哪怕一個人突出去也是勝利。

形勢萬分危急!這時,奇蹟發生了——突然,敵人背後響起了陣陣猛烈的槍聲,原來,王震率救兵及時趕到,從敵人的側面和背後忽然發起猛烈衝擊。

劉戡所部被王震的騎兵部隊吸引住了,急忙去追擊騎兵部隊。

這樣,劉戡的部隊全部隨著退出了天賜灣。由於王震的及時救援,毛主席與崑崙縱隊得以安然脫險。

戰爭年代,有一次毛主席問王震:“你讀過《三國志》嗎?那裡面有關羽和張飛的傳記,很值得一讀。比如‘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等……希望你能讀一讀,取兩人之長,去兩人之短。”

王震找來《三國志》中兩人的傳記認真研讀,很受震動。關羽和張飛作戰勇猛、戰功顯赫,當時即被稱作“萬人之敵”。但兩人的弱點和優點同樣突出。關羽善待士兵而對士大夫盛氣凌人;張飛則相反,敬重士大夫而不善待士兵。結果,兩人的短處最終使他們掉了腦袋。

王震深刻認識到,毛主席要他“取兩人之長,去兩人之短”,就是要他以史為鑑,看到自身的問題,克服短處,做全面發展的優秀將領,帶好隊伍,多打勝仗。

此後,王震以尊重知識、愛護人才且體恤戰士愛護百姓而聞名全軍。

毛主席率200人被敵人重兵追至不足一里地,萬分危急!奇蹟發生了

王震與毛主席在一起

1955年,王震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

王震深得毛主席的信任。建國後,中央有規定,凡見毛主席均不準帶槍。一天,毛主席召見王震,警衛見其戎裝佩槍,擋之門外警衛室。毛主席知道後說:“王鬍子不會害我,除原子彈外,他帶什麼都不準阻攔。”

1964年6月,毛主席到十三陵觀看軍事表演,見到王震時,擔心地問:“王鬍子,你怎麼瘦啦?”王震回答:“我腸子不好。”毛主席說:“王鬍子腸子不好,心好!”

王震曾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央軍委常委、解放軍副總參謀長、中央黨校校長、中顧委副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等職,開國上將中很少有人有他這樣的閱歷。他一生崇拜毛主席,這種崇拜之情到晚年尤甚。(劉繼興)

毛主席率200人被敵人重兵追至不足一里地,萬分危急!奇蹟發生了

王震故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