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高平陵政變:為什麼司馬懿能成功?曹爽無能是主因

導語:曹明帝死後曹魏統治高層急劇震盪,年幼的曹芳無法駕馭群臣,託孤重臣司馬懿和曹爽兩人明爭暗鬥,最終引發了“高平陵政變”。在這一場政變中司馬懿的操作可以說是教科書式政變,一步步把曹爽逼上死地,而曹爽無能、元老們反水直接導致了司馬懿的成功。政變過後軍權落入司馬氏手裡,進一步導致司馬氏專權,以至於曹魏江山易主。

兩大政治集團分析

以曹爽為核心的集團

東漢初期大將軍的位置比三公低,但是自竇憲之後大將軍的地位、權勢都遠超以往,三國繼承了東漢的體制,大將軍還是比太尉高一等。明帝駕崩後曹爽為大將軍、司馬懿為太尉,從這個任命上看明帝心目中還是認可自家人的,對司馬懿還是有所抵制的。曹爽掌權之後開始重用曹氏宗親、名士,然後改任司馬懿為太傅,徹底將司馬懿的實權拿走了。如果歷史教會了我們什麼,那就是一定要掌握軍權、一定要掌握軍權、一定要掌握軍權,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高平陵政變:為什麼司馬懿能成功?曹爽無能是主因


曹爽本身就警惕司馬懿,而此時又把司馬懿的權力奪走了,為了防止司馬懿魚死網破,他讓弟弟(曹羲、曹訓)分別掌管中領軍(典禁軍)、武衛將軍(都督軍宿衛禁兵)。自己心腹掌管朝中要職、親戚掌管禁軍、自己掌握軍權,按理說地位應該很穩固,但是他高估了他和他狗腿子的能力。我們分別看看他的狗腿子到底有什麼能力,列舉幾個如下:

夏侯玄:沒什麼實戰經驗,一次敗仗就成了“時人譏之”的敗軍之將,而且長期駐紮在雍涼地區。

何宴:何進的孫子,談文化那是響噹噹的大才子,但是治國能力實在是不可恭維。

丁謐:專坑司馬懿,出了不少主意,目的都是要削弱司馬懿,因此司馬懿特別記恨他。

桓範:元老級人物,政治經驗、行政才能、軍事能力都非常突出。他是曹爽集團中唯一一個能和司馬懿扳手腕的人,如果曹爽能聽桓範的,那司馬懿未必就能勝利。

高平陵政變:為什麼司馬懿能成功?曹爽無能是主因


上面幾個是曹爽集團中幾個代表性人物,除了桓範沒幾個能打的。因此後世很多人把曹爽集團歸類為“浮華派”,這種人缺乏政治鬥爭經驗,華而不實。唯一一個大佬(桓範),曹爽還不聽他的。

以司馬懿為核心的集團

司馬懿在被打壓之後就開始籠絡那些被曹爽排擠、打擊的人物,因此也形成了一個政治集團,這些人可比曹爽那批人強太多了,我們列舉幾個例子:

司馬師:司馬師可是一個神人,他偷偷的養了三千死士,為政變提供了一支強有力的部隊。

高柔:高柔是曹魏元老,而且長期擔任廷尉職務,是曹爽、司馬懿都想拉攏的人物。高柔具有敏銳的政治眼光,他審時度勢認為司馬懿會成功,因此選擇支持司馬懿。

王觀:他是司馬懿引薦給曹操的,本身就和司馬懿走的比較近,而且還因為秉公執法得罪過曹爽的狗腿子。

盧毓:也是一個元老級人物,但是官位被曹爽的狗腿子代替了,受到過曹爽集團的打壓。

蔣濟:這不但是元老級人物,而且還是太尉,但是他也支持司馬懿。

高平陵政變:為什麼司馬懿能成功?曹爽無能是主因


這幫人本身就十分優秀,而且幾位元老有很強的政治影響力、政治鬥爭經驗,此時他們因為各種原因都選擇支持司馬懿,雙方的高下一眼就能看明白。曹爽要專權就必須取代司馬懿,司馬懿的支持者也會陸續被打壓,不甘心等死的司馬懿決定發動政變,也就是“高平陵政變”

高平陵政變主要流程

公元249年,曹芳(皇帝)要去拜訪位於高平陵的明帝之墓,曹爽就帶著自己的親信都跟著去了。當時桓範就提醒他,千萬不要都去,一定要留兩人掌握京城禁軍,不能讓司馬懿鑽空子。當年呂后三番五次警告呂家不要離開皇宮,呂家不聽,結果滿門抄斬。前車之鑑歷歷在目,但是曹爽非但不警惕,反而將桓範的話當成耳旁風,以至於司馬懿鑽了空子。

高平陵政變:為什麼司馬懿能成功?曹爽無能是主因


司馬懿以郭太后的名義下令封城,並且搶佔了武庫。就這樣,司馬懿不費吹灰之力就戰領了皇宮,取得了行動的合法性。曹芳遠在高平陵,根本無法下令全國勤王,而司馬懿挾太后以令朝廷,讓高柔代理大將軍、王觀代理中領軍,開始逐步奪取軍權、禁軍指揮權。隨後給曹芳寫了奏摺,奏摺內容就不說了,太嘮叨了,主要內容就是:

1:表明忠心,著重點明自己是朝廷元老,輔政大臣。

2:怒斥曹爽,把曹爽的罪過全部羅列下來,並且點明曹爽離間皇帝和太后的關係。

3:步入正題,通知皇帝自己已經任命官員奪取了曹爽的軍權,希望皇帝早日回來主持大局。

真不愧是模範“造反文”,司馬懿把自己洗的乾乾淨淨的,明明是造反,但看起來卻像是忠心耿耿的清君側。曹爽當然不敢讓曹芳看這奏摺了,所以他就偷偷藏起來了。這個時候浮華派就沒辦法了,只能任人宰割。鍵盤俠終究不是老法師的對手,他們的政治鬥爭能力太差勁了。不過這個時候曹爽還是有反抗機會的,那就是聽從桓範的建議。

司馬懿發動政變的時候任命桓範為中領軍,其實就是想要拉攏他。原本桓範都打算接受任命了,但是他兒子直接說皇帝還在外面,你還不如去找皇帝。桓範一聽有道理,直接奔著皇帝去了。桓範勸曹爽把皇帝接到許昌,然後以皇帝的名義調動天下部隊勤王。曹爽本身就是酒囊飯袋,他對此事猶豫不決,以至於桓範說:在這種情況下,你覺得你能過平安日子嗎?司馬懿能放過你嗎?是啊,當初李斯也想過牽著狗攆兔子的普通生活,但是趙高會給他機會嗎?這種你死我活的鬥爭,怎麼可能向請客吃飯一樣簡單。

高平陵政變:為什麼司馬懿能成功?曹爽無能是主因


而且桓範也給曹爽分析了局勢,中領軍在城南、洛陽典農也在城外,你可以調遣他們。許昌有武庫,裡面的裝備足夠武裝軍隊,而且我還是大司農,調令天下糧食還是可以的。但可惜的是曹爽胸無大志,以至於想著投降。當時司馬懿對著洛水發誓不殺他,而且還有一幫元老打包票,曹爽動搖了。桓範氣的怒斥曹爽跟豬一樣,自己都要被你連累滅族。曹爽投降之後司馬懿上演了一波“真香”操作,殺了曹爽,並且對曹爽對心腹也開始陸續打壓,史載:“同日斬戮,名士減半”,結束了高平陵政變。

高平陵政變:為什麼司馬懿能成功?曹爽無能是主因

高平陵政變的影響

高平陵政變再一次驗證了“槍桿子裡出政權”的真理,而在這一次之後司馬家權力如日中天,曹魏宗室專權的情況一去不復返,為司馬家篡位做出了鋪墊工作。但是高平陵政變影響最大的就是司馬家不再信任他人,以至於分封司馬諸王,直接導致“八王之亂”。中原經過三國廝殺、八王之亂,實力直墜谷底。此時遊牧民族趁虛而入,讓中原大地陷入危機之中,北方百姓民不聊生,東晉也被打到偏安一隅的地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