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澳门青年创业发展的回溯与展望——以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为例

澳门青年的创业前景十分广阔。广东已出台多项鼓励支持港澳青年到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创新创业的政策,结合区内人才济济、经济活跃、融资平台众多的优势,同时依托澳门日益增强的科研力量、显著的资本实力等,善于创新、敢闯敢干的年轻一代,其创业事业将会迎来美好的明天。


澳门青年创业发展的回溯与展望——以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为例


创新、创业,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目前世界正掀起创新、创业的高潮,中国自2014年由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后,大力铸造创新创业的广阔平台,希望以此推动经济新常态下的增长动力转换。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响应中央号召,积极支持创新创业。


1、澳门开展青年创业的起因

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澳门支持青年创业的一个原因,与澳门长期以博彩娱乐业为龙头产业有关。博彩业占总体GDP的70%以上,远高于其他各产业之和。由于博彩娱乐业高度依赖于外向型经济,该产业的独占鳌头让社会持续关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是中央政府对澳门的期许,成为澳门社会继续走下去的关键一步。澳门要破局,创造出一个经济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的局面,其出路就在于推动澳门的创业与创新。占澳门九成以上的中小微企业,将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深厚土壤。从中小微企业的创业、创新活动中,培育和发展澳门自己的主导核心企业,是经济适度多元化的最终求解方程式。


融入大湾区国家发展大局


2019年2月,备受瞩目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炉,创新驱动将是大湾区规划发展的主旋律,科技产业创新是核心内涵。产业发展遇瓶颈的澳门,也亟需科技创新破局。鉴于澳门独有的制度优势、特殊的历史地位,澳门被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发展建设的中心城市之一,同时被委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的重任。


如何履行这一重任?澳门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包括建设好现有的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发挥群众性科学普及教育的成效,推动澳门科技快速进步。


众所周知,科研成果只有最终落地在市场中才有生命力,产业化的道路漫长。要让优秀的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为以“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为目标的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带来新机遇。年轻的科创团队有望从粤港澳大湾区中寻找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的“实验田”“试炼场”,为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最终发展新产业探寻出路。


粤港澳大湾区也为其他创业人士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的发展将不再局限于澳门30 km2土地上,大湾区内 6700 万人口、1.6 万亿美元的经济总量,庞大的发展市场就在澳门创新创业者面前。只要能撬动这根“杠杆”,就能登上更高的台阶,望见更大的前景。


2、澳门与青年创业相关机构

整个澳门的创业生态圈处于较初始阶段,政府在完善创业环境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经济局是其中的“主角”。2013年8月,澳门经济局通过《青年创业援助计划》向创业青年提供金额上限为 30 万澳门元(折合约 26.1 万元人民币)、最长还款期为8年的免息援助贷款,缓解创业初期的经营压力。截至2019年10月,工商业发展基金共接收2034宗申请,批准个案1514宗,批准金额超过3.47亿澳门元(折合约3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经济局还推出中小企业援助计划、中葡青年创新创业交流计划等。


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及民间合办的非营利组织——澳门生产力暨科技转移中心扮演培训角色,为创业青年提供一定的创业培训课程,由专业导师启蒙学员,以提升创业青年的商业管理能力,协助青创企业顺利成长。


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也积极为科研创新、企业研发“搭台唱戏”,通过“科研资助”“专利资助”及“企业创新研发资助计划”等,特别资助有助于企业提高生产力和加强竞争力的项目、有助产业发展的创新项目、有助于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和发展的文化及环境的项目、推动对社会经济发展属优先的科技转移的项目、专利申请。


社团是澳门创业生态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局通过与它们的合作,搭建咨询服务与经验分享的平台,包括与青年创业智库协会合作推出“青年创业师友计划”,以及与教育暨青年局、青年创业创新培育筹备委员会合办的“青年创业创新培育计划”等,提供商业配对和经验分享的机会,从而巩固创业青年的营商知识,提高青创企业的存活率。


大学无疑也是帮助创业生力军的支援平台。澳门大学成立“创新创业中心”,帮助师生将其创意理念转化为实践,扶持他们建立事业。在澳门大学发展基金会的支持下,向通过甄选的创业团队颁授起步资助。


3、设立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促进创业生态发展

唯一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出资营运的孵化器


近年,世界各地不少青年创业者使用共享工作空间开展他们的事业,在澳门,获得特别行政区政府部分资助,或者私人全资打造的共享工作空间约有10个。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则是唯一一个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出资营运的孵化器。与一般共享工作空间着重硬件、标榜“成本低廉”“工作环境良好”不同,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以“场地+服务”为特色,从软、硬件全方位照顾创业青年的需要。


创孵中心的发展历程及成果


全年无休24小时运作。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于 2015 年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经济局成立,为青年提供创业配套支援服务;其后,为向创业青年提供更好的创业支援服务,于2017年10月委托特别行政区政府全资拥有的澳中致远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营运。位于澳门商业区的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除向创业青年提供免费临时办公地点外,亦提供创业营商培训、顾问咨询、设立公司一站式服务,以及最新市场信息等全方位的综合支援服务,并且以“7天、24小时、365日”全天候开放的模式运作,迎合处于创业起步阶段、时刻拼搏的创业青年需要,切实支持青年创业的发展。


立足澳门,融入湾区,迈向世界。以澳门作为创业起点,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为进驻的青年创业会员项目提供包括一站式开业、免费办公空间、法律咨询、会计顾问、投资对接等一系列支援服务,帮助项目扎稳根基。此外,中心定期组织路演及商业对接、交流活动、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讲座、培训课程等活动,提高青年创业项目竞争力,助其拓展市场和融资渠道。该中心成立 2年,共收到247个项目申请进驻,其中正在孵化约120个项目,集中在科技(52%)、商贸服务(18%)、文化(18%)等领域。


驱动创新创意,内融粤港澳大湾区,外联葡语系国家,是创孵中心的宗旨发展要领。在融入湾区上,中心先后与广州、深圳、珠海等市的孵化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并推动成立泛珠三角区域孵化器联盟。另外,澳门经济局亦通过创孵中心,与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孵化机构合作推出“专业顾问服务互换计划”,让会员在当地享有免费的法律、会计及税务等服务,以助力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创业的澳门青年,加快掌握当地创业的政策、享受融入湾区的红利。


2019年举办的澳中致远创新创业大赛(图1),获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内地著名孵化机构和企业支持,打造成一条直通国家科学技术部举办的“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国家教育部举办的“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京津冀-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复星集团举办的“复星 Protechting 全球创业大赛”以及阿里云创新中心举办的“阿里巴巴诸神之战全球创客大赛”等5 个国际级别大赛的黄金赛道,为青年创业创造“走得更远”的平台及机遇。

澳门青年创业发展的回溯与展望——以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为例

图1 2019年6月18日“澳中致远”创新创业大赛在澳门科学馆会议中心举行


外联合作上,善用国家赋予澳门“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的优势,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一直积极发挥“中葡青年创新创业交流中心”的功能,先后与葡萄牙和巴西的著名孵化器签订合作协议(图2),促中葡两地创新创业要素的互流互通。


澳门青年创业发展的回溯与展望——以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为例

图2 “中葡青年创业交流计划”放宽参加条件


港澳地区首个国家备案众创空间。2018年10月,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获国家科学技术部授牌,成为港澳地区首个“国家级备案众创空间”,肯定了其在推动双创事业的努力及成果。


2019年6月,在由双创服务机构“创头条”发起主办的“寻找100家特色空间”评选活动中脱颖而出,入选年度中国“100 家特色空间”。此外,创孵中心在南方都市报和国际数据集团IDG ASIA合办的第2届“中国孵化器TOP评选”的30家入选的粤港澳优秀孵化器之一。


中山“飞地”双创高飞。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将继续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及葡语系国家青年创新创业合作。其中一项标志性工程,就是位于中山的粤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澳中致远火炬创新园”。园区将包括“葡语系国家特色产品展示中心”“澳门中山科研成果转化中心”等多功能布局定位,进一步连接内地与海外双创资源,加速融入区域合作、建设“一带一路”欧洲门户的国家发展大局。


4、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优化澳门创业孵化系统建议


融入国家发展,尤其是融入大湾区建设,对澳门而言是重大和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工程。对于澳门融入大湾区“创新创业”未来发展,建议如下。


人才吸纳和人才交流


2018 年《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报告》公布,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仅为17.47%,位列四大湾区之末(图3)。其中,澳门以 20.43%居于第 7 位(图 4),说明人才聚集力相对较弱。要提升对人才的磁吸能力,策略上应在机制、政策上为吸纳与留住高质素人才广开门路,从税收、补贴、用地、资本等方面,对创新型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

澳门青年创业发展的回溯与展望——以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为例

图3 全球四大湾区高等教育人才占比(%)


澳门青年创业发展的回溯与展望——以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为例

图4 粤港澳大湾区各市高等教育人才占比


推动人员往来上,根据进驻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的青创项目成员反映,他们有在外地寻找技术合作伙伴的需要,以持续开发及更新创业项目。故建议粤澳两地政府为简化粤港澳大湾区9个城市的创新人才入境澳门手续提供便利。允许为以赴港澳参与创业项目路演和发展市场需要的创业团队办理多次有效的创业签注,以及为科创相关人员办理方便其交流访问的签注,以增加创新人才往来澳门的便捷性,鼓励他们跨域从事更多创新活动,调动积极性和自主性之余,活跃整个大湾区的创新创业气氛。


深化投融资制度的改革,研究出台创投基金,支持具有潜力的项目实现产学研转化


澳门的初创事业发展起步较晚,仍处于稚嫩阶段,创投环境尚未成熟,氛围未算炽热。但如上所述,4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成立,带动一批具产业化发展前景的科研成果诞生。有进驻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的会员项目成员指出,由于科创的准入门槛高、专利多、投入期长,他们对创投基金期盼殷切,构建出以政府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鼓励更多私营机构、风险投资者参与科创项目投资。进一步而言,粤港澳三地政府可牵头设立创投引导基金,并引领民间资金,逐步推动投融资跨境多元化,有利于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协助科研成果产业化。


5、结论

创业的浪潮势不可挡,澳门青年的创业前景广阔。广东已出台多项鼓励支持港澳青年到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创新创业的政策,结合区内人才济济、经济活跃、融资平台众多的优势,并且依托澳门日益增强的科研力量、显著的资本实力等,善于创新、敢闯敢干的年青一代,其创业事业将会迎来美好的明天。(责任编辑 王志敏)


参考文献(略)


作者简介:魏立新,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副总裁,研究方向为青年创业。

注:本文发表于《科技导报》2019年第23期,敬请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