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李密:被人誤解最大的一個歷史人物

前情提要:中間一段時間,兜風哥一直去忙於做其他的事情去了,今天正式迴歸頭條,感謝各位粉絲的一直關注,謝謝。喜歡歷史,關注歷史,請關於兜風哥,我們一起研究歷史。



這個李密,是隋唐瓦崗軍的領袖,可不是我們中學課本背誦那個天下第一孝道《陳情表》的李密。


李密:被人誤解最大的一個歷史人物

刻畫本上的李密

我們可能聽過關於李密“牛角掛書”的典故,講的就是李密。李密年少父親就去世了,家庭非常貧寒,一直給地主放牛,常常把書本掛在牛角上勵志苦讀。而隋朝有名的大權臣楊素有一日偶然發現此人,被他的勤奮苦讀感動,因此提拔做了官。然而這一段歷史出自民間,純屬為杜撰。


李密:被人誤解最大的一個歷史人物

李密的曾祖為西魏八柱國之一、司徒李弼,賜姓徒何氏,北周太師、魏國公。祖父李耀(西魏名將李弼之子),為北周太保、邢國公。父親李寬,隋朝上柱國,封蒲山郡公。——《舊唐書》

實際上,李密是北周魏國公李曜的孫子,隋初門閥的後代,雖然年幼喪父,然而出身並不寒門。後來家道中落,一度和隋朝著名的謀反家楊玄感有私交,招為謀士。可以說此人是世代豪門貴勳,從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史書上記載文武雙全,志向遠大。然而為什麼後世一度將李密刻畫為謀逆未遂的小人呢?


李密:被人誤解最大的一個歷史人物

在隋朝末年,由於隋煬帝廣發徭役,修建大運河,又多次在東北對當時的高麗用兵,導致了天下的不滿,在隋末農民起義的浪潮中,各路義軍迅速興起。隨著王伯當、單雄信、徐世績等名將的加入,因此瓦崗軍聲勢日益壯大,成為中原地區起事軍隊的主力。李密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參加了瓦崗軍的反隋鬥爭中。李密由於能文能武,多謀略,有膽識,相繼率領瓦崗軍攻克滎陽(今天的河南地區),擊殺隋將張須陀。後來在李密的主張下,大業十三年(617年)二月,瓦崗軍攻克了興洛倉,並將貯存的大批糧食分給民眾。許多百姓紛紛加入瓦崗軍,後來又擊破隋朝東都洛陽的劉長恭,招降了著名的大將裴仁基。一時間,李密儼然成了瓦崗軍首領,統眾至數十萬人,幾乎控制了河南全境。


李密:被人誤解最大的一個歷史人物

隋末農民起義形勢圖

然而,在瓦崗寨中,領袖是翟讓,翟讓將領袖禪讓給了李密。隋煬帝派遣大將王世充前來鎮壓的過程中,翟讓的胞兄翟弘以及王儒信倒戈回軍,強行爭奪領袖,想要殺死李密。李密因此在眾多的支持者下殺了翟讓。

正是這一次的內訌,嚴重分化了瓦崗軍內部的力量,引發內部不穩,屢為隋軍所敗,接受越王楊侗招撫,率軍拼殺宇文化及,損失慘重。而當年瓦崗軍的戰將秦叔寶、徐懋功、羅士信、程咬金等也都先後降唐。後來李密終為王世充擊敗,率部投降李唐,封邢國公。


李密:被人誤解最大的一個歷史人物

影視劇中李密

但是一生的汙名主要在哪裡呢,在封為邢國公以後,被唐高祖李淵指定去東征,在東征的過程中又再次叛唐,自立為王,後來在唐軍的攻打下,最終失敗被殺,年僅37歲。

瓦崗軍全盛時期,擁有秦瓊、徐懋功、羅士信、程咬金、王伯當等名將。多次擊敗隋軍,在整個隋末農民起義中,是最為強大的一股力量,尤其在宇文氏絞殺隋煬帝后,佔有隋的眾多領土。而內訌正是導致內部分裂走向失敗的原因。


李密:被人誤解最大的一個歷史人物

瓦崗寨連環畫

那麼歷史上對於李密,為何評價貶義居多呢?主要原因還是受到史書編輯的影響,作為一代梟雄,李密多次反覆,尤其在投降唐軍後,又再次作亂,因此《舊唐書》和司馬光的《資質通鑑》中對於李密都是貶義成分居多。

作為一代梟雄,能夠和李淵並列世代貴勳,聲威堪比同時代的洛陽王世充、河北的竇建德軍,江淮的杜伏威、長白山的王薄等人,一直被人誤解,你是怎麼認為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