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外資持續流入中國債市 看好中資美元債

今年以來,隨著中國債券被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債券指數,外資對於中國債市的投資日趨增加。

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外資持有中國債券的規模達到2.2萬億元,較2018年底持倉增幅達23.4%,創歷史新高。

外資對中國債市相對樂觀

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前三季度,境外投資者淨增持中國債券713億美元。中央結算公司數據顯示,自去年12月份以來,外資已連續11個月增持中國債券。

對於外資持續流入中國債市,施羅德投資債券基金經理單坤認為,境外投資人主要考慮長期資產配置,且在市場波動率較大的金融債和較為穩定的國債之間,根據風險偏好更多配置國債,這與國外的低利率環境相關。

“外資進入中國債市要承擔兩個風險:利率風險和外匯風險。據瞭解,大部分境外投資人沒有做外匯對沖。因為如果做對沖,收益率就會下降,達不到3%。在這樣的情況下,外資投資人之所以選擇進入,一方面,他們對於外匯可能有自己的把握;另一方面在全球低利率的環境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有3%以上的收益,還是值得投資。”他說。

單坤錶示,2019年中國債券市場主要靠交易預期差。2020年市場上還有很多撲朔迷離的問題沒有解決,因此對中國債市保持相對謹慎看多的態度。“我們不認為明年中國債市會回到牛市,突破3%需要央行採取明確的連續降息降準政策,同時經濟出現超預期下滑才可能見到。”他認為,相比之下歐洲的機構投資人對於中國債券會更感興趣,因為歐洲目前是低利率甚至負利率環境。

景順投資對於中國債市相對更加樂觀,其表示,受貿易摩擦所影響,中國經濟增長已呈現放緩跡象,但這個趨勢即將觸底。“我們相信中國發行商的信貸標準將大致維持穩健,企業違約風險也將維持偏低。去年豬瘟爆發導致豬肉價格上升,其帶來的通脹壓力很可能轉瞬即逝。中國可以進一步放寬政策,以刺激經濟增長,並預計中國加快推行結構改革,以進一步開放金融市場。”因此,景順投資看好中國在岸債券市場,特別是考慮到中國債市有望進一步納入指數;並預計中國離岸信貸將維持穩定,利差將由目前水平收窄,尤其繼中國當局收緊發行商的離岸信貸發行配額之後,優質中國信貸供應日益減少。

看好中資美元債

今年在全球降息潮下,相比於新興市場,成熟市場利率更低甚至為負。

貝萊德中國首席投資官陸文傑認為,最近債市出現了一些新變化:在負利率環境下,發達國家債券不如發展中國家債券;很多發達國家開始發行期限很長的國債,債息率非常低。“現在部分債券的問題在於既不固定,也沒有收益。不過,我們看到了一個符合篩選條件的大類資產——中資美元債。”

據陸文傑介紹,中資美元債的整體收益水平接近發展中國家債券收益水平,過去5年的年化收益率在5%左右,但波動率甚至比發達國家債券還低一點,連3%都不到。原因在於發行中資美元債的主體資質都非常好,2/3都是政府相關大型國企,80%都是投資級別以上債券,違約率非常低。此外,中資美元債還有一個重要特性,與其他資產類別相關性很低,比如美股、發達市場債券、國內股票等。從這個角度來講,中資美元債在增強組合的防禦性和多樣性方面確實有特別作用。

單坤錶示,明年中資美元債的機會仍然較大。近年來全球負利率情況非常嚴重,新興市場國債有不錯的回報,但這個市場中存在巨大的匯率風險,而中資美元債能規避這樣的風險。“根據我們的觀測,目前仍有大量的資金流入這個市場,核心投資人包括境外大機構、國資、香港和新加坡的私行等。”他認為,中資美元債的信用風險與國內高度一致,把握好這方面風險,聚焦本土的某些板塊或個券選擇,完全可能實現目標收益。

渣打銀行中國財富管理部首席投資策略師王昕傑也表示,受金融環境變化影響,固收資產波動開始加大,但也有例外,如過去沒有特別受到關注的中資美元債,它不僅波動比較小,收益相較於信用評級相仿的債券也有更好的表現。

本文源自中國基金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