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清東陵.慈禧陵

普陀峪定東陵(慈禧陵)由裕妃園寢再往西是安葬東、西太后的定東陵。西太后慈禧陵在普陀峪,東太后慈安陵在普祥峪,二陵原皆於同治12年 (1873年)興建,形制、規模相仿,但慈禧陵於光緒年間全面重修,因此其建築之華麗精美冠於東陵。

清東陵.慈禧陵
清東陵.慈禧陵

尤其隆恩殿殿裡殿外都裝飾貼金彩繪,殿內明柱也盤旋金龍,可謂金碧輝煌;殿前的漢白玉臺基中央有透雕 的龍鳳陛石,其構圖為“鳳上、龍下”,充分顯現其權勢獨攬的野心。

慈禧陵地宮目前是清代後陵地宮中唯一開放的,據記載,地宮內隨葬有大量的金玉珠寶,其中一對萬壽壺共嵌有珍珠1288粒、紅寶石56件、藍寶石18件,被視為稀世珍寶。可惜,民國17年定東陵發生震驚中外的盜陵巨案,隨葬品幾被盜光,現地宮內僅存空棺一口,而貼金的內壁、石柱也受到極大的破壞,只留形制、規模供遊客參觀而已。

清東陵.慈禧陵
清東陵.慈禧陵

慈禧是歷史上著名的“奢侈”太后,生前酷愛珍珠、瑪瑙、寶石、玉器、金銀器皿等寶物,死後其棺內陪葬的珍寶價值高達億兩白銀。在慈禧棺內,底部鋪的是金絲織寶珠錦褥,厚7寸,鑲有大小珍珠12604粒、寶石85塊、白玉203塊。錦褥之上鋪著一層繡滿荷花的絲褥,絲褥上鋪珍珠2400粒。

蓋在慈禧屍身上的是一條織金陀羅尼經被,被子用明黃緞捻金織成,織有陀羅尼經文2.5萬字。經被上還綴有820粒珍珠,盜墓者拆走珍珠後,就將這條價值連城的經被棄之於地,1979年清理地宮時才被發現。經被之上還覆有一層綴有6000粒珍珠的被子,也是無價之寶。

入殮時的慈禧頭戴鑲嵌珍珠寶石的鳳冠,冠上一顆珍珠重4兩,大如雞蛋,當時就值白銀1000多萬兩,鳳冠價值則可想而知;口內含夜明珠一粒,據傳夜間百步之內可照見頭髮;脖頸上有朝珠3掛,兩掛是珍珠的,一掛為紅寶石的;身穿金絲禮服,外罩繡花串珠褂,足蹬朝靴,手執玉蓮花一枝。

在其身旁,還陪葬著金、玉佛像,以及各種寶玉石、珊瑚等。據說,當寶物殮葬完畢後,送葬的人發現棺內還有孔隙,就又倒進了4升珍珠和2200塊紅、藍、祖母綠寶石。光這些“填空”的珠寶,就價值223萬兩白銀。

清東陵.慈禧陵

慈禧棺內底部鋪的是金絲織寶珠錦褥,厚7寸,下面鋃大小珍珠12604粒,紅光寶石85塊,白玉203塊,錦褥之上再鋪一層繡滿荷花的絲褥,上面鋪5分重的珍珠2400粒。

蓋在慈禧屍體上的是一條織金的陀尼經被。被長280釐米,寬274釐米明黃緞底,捻金織成。全被不但花紋繁多,而且還織有漢字陀羅尼經文25000字。經被上綴有820粒珍珠。盜墓賊拆走了珍珠,將這條價值連城的經被棄之於地,1979年清理地宮時才被發現,免遭危運。在經被之上又蓋一層綴有6000粒珍珠的網球被,也是傳世奇寶。

慈禧頭戴鳳冠,冠由珍珠寶石鋃嵌而成,冠上有一顆重4兩大如雞蛋珍珠,當時價值白銀約1000-2000萬兩,其鳳冠價值可想而知。口內含夜明珠一粒,此珠分開是兩塊,透明無光;合攏時是一個園球,可透出一道綠光,夜間百步之內可照見頭髮。專家估計可能是兩顆鑽石。東陵被盜墓將軍挖掘後,此夜明珠被孫殿英送給了宋美齡,以逃罪責。

慈禧脖頸上有朝珠三掛,兩掛是珍珠的,一掛是紅寶石的。她身穿金絲禮服,外罩繡花串珠褂。足蹬朝靴。手執玉蓮花一枝,頭前方有蚌佛18尊,頭頂一翡翠荷葉,葉滿綠筋,如大然一般,重22兩5錢4分當時價值285萬兩白銀。頭兩側有金,翠玉佛10尊,手邊各置玉雕馬8匹,玉羅漢18尊。在其屍體旁或足下共有金佛、玉佛、紅寶石佛、翠佛108尊,每尊佛重6兩;翡翠西瓜四枚,白皮黃籽粉瓤者兩個,綠皮白籽黃瓤者兩個,估價600萬兩白銀;翠桃10個,綠色桃身,粉紅色桃尖,難分真偽。翡翠白菜兩顆,綠葉白心,在白色菜心上落有一隻滿綠的蟈喂,綠色的菜葉旁有兩隻典色的馬蜂,俏色用的恰到好處,獨具匠心,稀世珍寶,估值1000萬兩白銀。

棺內最珍貴的是座率紋花,煙雲流動用白玉雕琢成的九玲瓏寶塔。其屍體旁邊還放滿了寶石、玉石、紅珊瑚樹、墨玉荸芥700多件,有些玉料出自新疆如羊脂玉和墨玉非和田而無。當寶物殮葬完畢,發現棺內尚有孔隙,又倒進四升珍珠(8分大珠500粒、三分珠2200粒,二分珠1000粒);紅蘭寶石、祖母綠寶石2200塊,僅這些填空的珍珠寶石就值223萬兩白銀。以上才是入棺葬品的一部分。從1879年東陵慈禧墓完工到地宮最後封閉,其間30餘年中,還陸續向地宮內放置了各種奇瑰珍寶,金玉祭品1000多件。孫殿英盜挖兩太后墓後至今這些無價之寶不知流落何方。

新疆一塊數噸重的大玉為做地宮中放置棺木的寢床,送到庫車縣境而因故擱置。

據估計,慈禧的隨葬品值白銀億兩不算過分。

蚌佛--用淡水河嘎的貝殼製成佛狀珠核體,置入牡歷體內,受到外來異物刺激了牡歷,分沁珍珠質將佛狀珠核包圍,天長日久,珍珠覆蓋層逐漸加厚,就形成了珍珠光澤的蚌佛。金木石三絕

慈禧的陵寢是清東陵建築群中最精美的一座,可稱得上是金、木、石三絕。

“金絕”:據《清史》記載,僅三大殿所用的葉子金就達4592兩以上,殿內外彩繪2400多條金龍,64根柱上都纏繞著半立體銅鎏金盤龍,牆壁上的五蝠捧壽、萬字不到頭圖案等也全都篩掃黃金。這貨真價實的金碧輝煌雖經盜墓者洗劫,但如今依然可見“金絕”的豪華殘跡與碎片。

“木絕”:是說三大殿的梁、枋都是用木中上品———黃花梨木製成。這種木質堅硬、紋理細密的木材現在已瀕臨絕種,其價值稱得上是寸木寸金。而慈禧的棺槨更是用名貴的金絲楠木製成。

“石絕”:是指慈禧陵寢的石料一律採用上好的漢白玉,石雕圖案更是絕中之絕。隆恩殿的漢白玉石欄板上,都用浮雕技法刻成前飛“鳳”、後追“龍”圖案。76根望柱柱頭全部雕刻著翔鳳,鳳的下面是雕在柱身裡、外側的兩條龍,形成獨一無二的“一鳳壓兩龍”造型,寓意著慈禧生前的無上權力。而殿前的鳳龍丹陛石雕刻更是石雕中的珍品。

清東陵.慈禧陵
清東陵.慈禧陵
清東陵.慈禧陵
清東陵.慈禧陵
清東陵.慈禧陵
清東陵.慈禧陵

老翡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