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 詳解“子午谷奇謀”(一):魏延之野望

在三國曆史上,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是一個著名的話題。這一奇計具有突出的創新性、冒險性和超人的膽略,雖未被諸葛亮採用,卻一直受到後世讀史者的關注。千百年來,關於此計謀是否可行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息。直至今天,各種新的觀點論述仍然不斷地湧現。本文是對該計策具體內容的綜合梳理與介紹,謹供有興趣的讀者參考。

一、“子午谷奇謀”的原始記載

公元228年春,蜀漢丞相諸葛亮北伐曹魏,大將魏延提出了由子午谷進兵奪取長安、潼關的建議。

據《三國志·蜀書·劉彭廖李劉魏楊傳》記載:

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

而“裴松之注”引《魏略》記載則講得比較詳細:

魏略曰:夏侯楙為安西將軍,鎮長安,亮於南鄭與群下計議,延曰:“聞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無謀。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楙聞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長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橫門邸閣與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谷來,必足以達。如此,則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矣。”亮以為此縣危,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故不用延計。

這兩個原始文本就是“子午谷奇謀”的正式出處。其他的文本均源自這裡,例如在《三國演義》中就大致上是參照《魏略》文本來描寫的。

從大體上講,兩個原始文本的意思是一致的,就是魏延主張兵分兩路,自己率領一支精兵抄近道奇襲,這一路兵力約1萬人(精兵5千、運糧兵5千),而諸葛亮則率主力從大路進軍。目標是一舉奪取關中地區。

不過,《三國志》的記述很簡略,我們從中只能知道魏延提出的是一個類似韓信“暗度陳倉”的計策。而裴松之注引用的《魏略》內容則比較詳實,不僅說明了兩路進兵的具體路線,也對奇襲的前提條件——包括魏軍主帥素質、軍備狀況、援兵到達時間等做了分析。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三國志》講魏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這就是說在諸葛亮北伐的過程中(前後共出兵五次),魏延曾反覆提出過奇襲關中會師潼關的方案。而按照《魏略》的記載,“子午谷奇謀”是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提出的,因為其前提條件就是魏軍主帥夏侯楙“怯而無謀”以及曹魏對蜀漢進攻的缺乏準備。夏侯楙在開戰後馬上就被調離了,而在蜀漢第一次北伐結束後,魏軍針對蜀軍進攻做了充分的防禦準備(典型例子就是郝昭在陳倉的城防建設)。因此,在後幾次北伐中,蜀軍似應不再具備奇襲關中的條件。從這個角度講,《三國志》的記載似有可質疑之處。假如《三國志》的內容屬實,魏延後來還提出過類似奇襲方案的話,那些方案也應當因時因地而設計,奇襲路線未必還是子午道。

二、“正”“奇”兩條路:褒斜道與子午道

“子午谷奇謀”涉及兩條道路——褒斜道和子午道。

詳解“子午谷奇謀”(一):魏延之野望

古蜀道示意圖

古代穿越秦嶺連通漢中與關中的道路主要有四條,自西向東依次是: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

其中,褒斜道南起褒谷口(漢中市大鐘寺附近),北至斜谷口(眉縣斜峪關口),貫穿褒斜二水的谷地,故名,也稱斜谷路。這一通道在歷史上開鑿早、規模大、沿用時間長,是古代巴蜀通秦川的主幹道。在公元前314年(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秦國派張儀、司馬錯伐蜀,大軍即經此道,谷地此時已開鑿出能通過大部隊和輜重的棧道了。此後,褒斜棧道一直是南北兵爭軍行和經濟、文化交流必行之道。

詳解“子午谷奇謀”(一):魏延之野望

褒斜道

子午道是一條南北縱向的谷地通道,北起陝西省長安縣西南秦嶺山中,南至石泉縣,北方出口稱"子口",南方出口稱"午口"。據《史記》、《漢書》記載,項羽分封諸王之後,劉邦率部前往漢中即位漢王,路線是“從杜南入蝕中”(杜南即西周杜伯封地杜城之南,古杜城在今西安市雁塔區杜城村。“蝕”可能是入漢中道的川穀名。),走的應該就是子午道。劉邦不走西面的褒斜道大路,而是從灞上駐地向南直接進山,可能是擔心遭到項羽手下部隊的襲擊。

詳解“子午谷奇謀”(一):魏延之野望

子午道

不過,在劉邦走的時候,這裡還是一條未經開闢的小路、野路。直到西漢末年王莽秉政時,才將此地正式開闢為道路並命名為子午道(也稱子午谷)。《漢書·王莽傳》記載:

“莽以皇后有子孫瑞,通子午道。子午道從杜陵直絕南山,徑漢中。”

所謂“子孫瑞”,實際上是女性月經的雅稱。當時漢平帝的皇后是王莽的女兒,在王莽的運作下年紀很小就當了皇后,至元始五年十四歲始來月經。王莽以此理由通子午道,是以子、午對應水、火,以子午命名新開闢的南北向大路,象徵夫妻陰陽交合,將此作為一種祥瑞。

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謀”,是以諸葛亮率主力大軍走褒斜道為“正兵”;魏延自己率1萬人走子午道為“奇兵”。魏延部的具體行軍路線是“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當時蜀軍駐紮在南鄭、褒中一帶,魏延部不走褒斜道(不進褒谷口),而是沿秦嶺南緣向東,到達西鄉子午鎮後再向北進入子午道,走出子午道北口(長安子午鎮)就到漢長安城附近了

。走這樣的路線,能夠最大限度地隱匿行蹤,打魏軍一個措手不及。

詳解“子午谷奇謀”(一):魏延之野望

漢江從漢中向東流到西鄉子午鎮

參照相關地圖來看,漢江從南鄭和褒中流過,再向東一直流到西鄉子午鎮。而在西鄉子午鎮與石泉縣兩河鎮之間又有子午河相通。因此,魏延部行軍的第一階段可以乘船由漢江順流而下,一天時間可達子午鎮。然後上溯子午河,到兩河鎮上陸,再沿著洵河、灃河谷地的棧道行軍。

從石泉縣兩河鎮到長安子午鎮的陸路距離大約在兩百公里以內。因此,如果做好預先部署且情況順利的話,“不過十日可到長安”應該是可以做到的。

三、出子午道後的行動:阻潼關還是奪長安?

在《三國志》和裴松之注引《魏略》兩個版本中,有一個明顯的差異:《三國志》講的是魏延主張與諸葛亮會師潼關,而《魏略》卻只講出奇兵於長安城下,再等待主力大軍到達。這兩種說法哪個更符合實情呢?魏延部走出子午谷後,下一步的行動究竟是什麼?是奪取長安城及其周邊的要點?還是向東奪取潼關險隘?

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曹魏在關隴地區的佈防是很虛弱的。見《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裴松之注”:

魏略曰:始,國家以蜀中惟有劉備。備既死,數歲寂然無聲,是以略無備預;而卒聞亮出,朝野恐懼……。

自從劉備死後,曹魏集中精力對付孫吳,在南方連年用兵。(222-223年,曹丕出動三路大軍伐吳,224、225年曹丕又兩次親征,因無法渡江而撤軍。)而在曹魏與蜀漢接壤的關中、隴西等地則明顯防備鬆懈,就連將帥職位也成了安插親貴的閒職。《魏略》載:“楙性無武略,而好治生。”都督關中駐守長安的夏侯楙對用兵謀略不感興趣,卻喜歡經營家業,顯然不是合格的統帥人選。

魏延的主張,不論是“如韓信故事”還是“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矣”,都是要趁曹魏缺乏準備的時機,一舉奪取關中地區。而兵出子午道,就是為了最大限度地達成突然性,先頭部隊以最快速度開到長安城下,營造出大兵壓境的氣氛。魏延判斷夏侯楙“怯而無謀”,突然遭受攻擊時必然會乘船逃走,屆時長安城中只有御史、京兆太守等文官,倉促間組織不起有效的防禦,蜀軍先頭部隊就可以乘虛攻下長安,並且控制“橫門邸閣”糧倉等要地(橫門,是漢長安城北城牆西頭第一門;邸閣,即古代官府所設儲存糧食等物資的倉庫)。這樣,先頭部隊既有長安城防為依託,也有充足的糧食供應軍需,就可以接應諸葛亮大軍了。

諸葛亮大軍走褒斜道,出秦嶺後從陝西眉縣向東開進到長安。當面魏軍兵力較少且分散,又缺乏主帥的統一指揮,且得知長安後方遇襲將軍心不穩,無力抵抗蜀軍,並且會有不少當地部隊投降蜀國(正如隴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投降一樣)。這樣,諸葛亮大軍應能順利趕到長安一帶與先頭部隊會合(遇到魏軍堅守的要點可留部分兵力圍困而繞過不攻)。

不過,僅僅控制長安周邊要點,還不足以守住關中地區。曹魏政權必將調集強大的主力軍團前來救援。按照魏延的估計,從蜀軍奇襲長安到魏軍主力抵達關中,還有二十多天的時間。諸葛亮大軍必定能在魏軍主力之前到達長安。考慮到關中平原地勢平坦開闊,無險可守,有利於以騎兵和重裝步兵為主的魏軍發揮戰鬥力,而不利於以輕裝步兵為主的蜀軍。同時,蜀國想要將關中作為與曹魏爭衡的後方基地,也需要一個安全環境來進行“消化”、整合。因此,蜀軍勢必要將防線進一步向東推進,依託潼關險要來阻擊魏軍主力。魏延部在襲取長安的同時或之後,就應抽調部分兵力東進佔領潼關要地(此時潼關屬內地關卡,是不設防的),諸葛亮大軍隨後要趕赴潼關與之會合。此外,蜀軍還應及時分兵守住蒲津渡和武關道等戰略通道(例如,此時司馬懿為督荊、豫二州諸軍事,駐軍宛城,可能會從武關道進攻關中)。

詳解“子午谷奇謀”(一):魏延之野望

魏延的總方案:奪取關中、阻塞潼關

如上所述,《三國志》和裴松之注引《魏略》的表述雖有差異,但基本意思是一致的,似可相互補充。奪長安與阻潼關是同一戰略計劃的前後兩個步驟。

總的來看,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思慮周詳,論證充分,雖然極其大膽、冒險,其可行性仍然是不容否認的。那麼,諸葛亮為什麼不用魏延的計策呢?真的只是擔心計劃失敗的風險嗎?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堅持出兵隴右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在下一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探討這些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