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为什么东北的烧烤这么火?

金三顺商标持有人


东北的烧烤,把天气都烤得冬天都来得晚了,一个小肉串、十瓶大雪花是一段城市的记忆。


酒底的深处有埋藏的情谊。在东北烧烤铺天盖地,吃货无奇不有。东北烧烤重工业、快手轻工业,你夏季的时候,看快手都是烧烤秀,都是满满的孜然味,东北烧烤怎么这么地火呢,火的沒理由和借囗,只有`撸串的万丈豪情。东北烧烤是每个来到东北都要吃的特色。烤羊腰子、烤炸弹、烤排骨、烤韭菜只要是吃的就能烤,能烤的就能吃。吊炉烧烤、碳火笨烤、石锅烤那是各种工具,采用的烧烤方式不一样,味道更不一样。把东北烤得天气都变暖了,东北把烧烤研究了一个底掉,把新疆的烧烤给发扬得见了旧时的模样,东北从过去一个小箱子瞎胡烤,成就了现在满街都是大烧烤城。几瓶啤酒,几个手把串,把酒喝得洒脱。东北烧烤必火!


伊春美食美客


没有什么是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是两顿。我作为地道东北人,对烧烤的理解有三个阶段:

1:八十年代解馋2:九十年代时髦3:2000年后感情升华

东北人对烧烤情有独钟,我对烧烤的记忆应该是在八十年代,那时候东北不咋富裕,万元户都少的可怜,一顿饭也就一两块钱,吃肉串,何等奢望。那时候闻到烧烤味都能流口水,那种烟熏火燎的味道,那种牛羊肉在碳火上滴油的滋啦声,成为我儿时渴望不可及的,所以那时候撸一串肉串解半年馋。


九十年代,就那么几年条件似乎很快就好了,家家都吃穿不愁了,下馆子成了一时的热潮,朋友聚会,家人团聚,不再做家宴了,而是选择"出去吃",感觉下饭店是对客人的尊重,是主人安排的好。烧烤作为小本生意,相比传统中餐简单上手,自然成了开店的首选。一时间大街小巷遍地开花,我们那个小县城还开了"一毛街",整条街都是烧烤,肉串小串一毛一串,每天上午进肉,下午穿串到了傍晚,家家开始点炉子,冒烟咕咚一条街也由此得名。其实那时候一顿烧烤也挺贵的,大伙聚会搂一顿烧烤,请客的牙都疼半拉月。


2000年以后,东北人有钱了,各类餐饮百花齐放,火锅,烧烤,烤肉,成了餐饮主流消费店。烧烤也不再是以前的棚铺店了,各种大型烧烤相继开起来了,烧烤一时间成了东北餐饮的主流,东北人把吃烧烤当成了聊天、叙旧、请客的首选,更有夸张的说法:大哥平事都选烧烤店了。

经过九十年代的沉淀,逐渐涌现出了各地烧烤特色。辽宁的锦州烧烤,吉林的伊通烧烤,黑龙江的哈尔滨烧烤,大家坐在饭桌上总能叨咕出各地特色味道,多年来各大流派各有千秋。这几年烧烤随着餐饮文化提升也整体升级了,涌现出了很多主题文化烧烤,烤的品类也越来越杂了,但几个地方的经典依然没变,伊通的烧鸽子,四平的烤奶盒子,长春的蒜味小串,盘锦的小腰子,锦州鸡胗,公主岭大板筋,哈尔滨烤心管。


东北人没有什么不能在烧烤桌上解决,如果有,请私信告诉我,我安排你烧烤。


交通广播蛮子


在我之前的文章评论中,有不少留言说东北现在「重工业烧烤,轻工业直播」,言语中冷嘲热讽,而有些东北本地人竟以此为自豪。我作为沈阳人,看到这种戏语真是羞愧难当。

曾经的「共和国长子」、「中国的重工业发动机」都哪去了?光剩下烧烤和直播了吗?为什么东北人现在如此热衷烧烤和直播呢?

今天说说烧烤:

翻了一下网帖评论和根据自己味蕾品尝得出的经验,我国烧烤新疆和东北地区的最好吃。但抛开好吃这个因素以外,烧烤的另一作用是社交。

烧烤通常不会被当做是正餐,一般都是作为侃天谈地、交流感情的社交手段之一。在国人眼中,一提到东北烧烤,脑中往往会浮现「一个戴金链子的纹身大哥吃着刚烤熟的羊腰子,边上再坐个五彩头发的扒蒜老妹儿」,事实上也基本如此。


扒蒜老妹儿

为什么东北人热衷于这种社交?

和全国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不良标签一样,东北三省作为他省眼中极为抱团儿的一个地区,被不幸贴上了「爱吹牛」的标签。

而吹牛是一个需要有群体存在的行为,无法对着镜子自己吹牛,需要有人捧场。

辛苦了一天之后,下了班约几个朋友一起到楼下大排档撸点串,喝点扎啤,掰扯掰扯自己的上司和女同事,吹吹牛调节一下气氛,一个美丽的夜晚就这样过去了。

一份很常见的东北烧烤菜单

还有一种重要原因,就是烧烤这门技术门槛颇低,入行容易赚钱快。买个配方搭个台,只要肯吃苦,一个夏天的烧烤旺季挣个10-15万还是没问题的。

当然,开张前选好地方做好人情很重要,不能开在师傅近边儿砸场子。看,无意识的又提到了「人情」,没办法,有些事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

东北烧烤

东北地区国企改制后,下岗人员数百万,虽然人不在国企上班,但能力还是在国企上班的能力。大锅饭吃习惯了,流落到社会上,技术不那么扎实,所以找工作大多都是困难的。

因此除了烧烤之外,东北地区的路边摊是全国最多的,包括但不限于各种鸡蛋饼、烤冷面、手抓饼、烤面筋和炸鸡柳等等。这些短平快的生意,大多数没门路的东北下岗工人都做过。

自身技术储备不足难以找工作,而又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窘境,我想这才是东北如此流行烧烤的根本原因。


让票子越飙越高


你好,我是啤啤

作为一个东北人,啤啤是这样理解为什么烧烤在东北这么火。最重要的是因为东北吃货多啊!炎热的夏季,在室外吃着烧烤,喝着啤酒,吹着小牛,多么惬意的一件事!

东北人不仅爱吃同样也会吃,东北的烧烤食材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肉类还是蔬菜类,在烧烤模式下都会变成美味。

蔬菜类的像烤韭菜,烤芸豆,烤菜卷,烤大蒜,烤蒜薹,烤酸菜,烤地瓜片,烤土豆片等等。



烤肉类那种类就特别多了,牛羊肉串,烤羊颈骨,烤鸡皮,烤生筋,烤熟筋,烤腰子,烤猪蹄,烤羊蹄,烤蚕蛹等等。

其他的还有烤实蛋,烤面包,烤饺子,烤包子,烤馒头,还有烤各种海鲜,总而言之,在东北,任何能吃的东西都适合拿来烤一烤,仿佛被碳火和各种佐料修饰过的食物就被重新赋予了生命一样。




东北人热爱生活也乐于创新,平淡无奇的鸡架,就能吃出好几种不同的味道和感觉,小小的菜卷也分为金针菇的,茼蒿的,香菜的,味道也是各有千秋。


啤啤非皮皮


随着国家调整产业发展战略,东北大量的传统产业和过剩产能被淘汰,渐渐成了一个被发展所遗忘的地区。而随之而来的,便是网络舆论和媒体上铺天盖地的“黑东北”风潮,但凡是和东北有点关系的,好事儿也会被戏谑,坏事儿更是会被损到底。

东北烧烤,一样也难逃被埋汰的命运,说东北重工业靠烧烤,轻工业靠喊麦,大金链子小手表,一天三顿小烧烤……

东北的烧烤确实火,不过你要是纵观全国,哪的烧烤就不火了呢?

北上广烧烤也想发展,但是环保管的严,整个市区里吃不着炭火烤串,都得电炉,所以味道差了那么点儿。

你再到云川贵,东北有的东西人家都能烤,东北没有的人家还能烤,不光麻辣火锅卖的火爆,云南四川烧烤都发展成各自的派别了,你能说不火吗?

往西走,新疆青海那是烧烤的祖宗,全国各地哪不都得拜新疆嘟噜羊肉串为祖师爷,到了新疆岂有不吃正宗大肉串的道理?你说新疆烧烤不火?

再别说中国,你到外国看看,就算是地球那边的老美,BBQ是哪来的?虽然玩法跟咱这边不一样,但你能说他们不热衷?

所以,东北烧烤这么火,不是因为东北,而是因为烧烤在哪都火。


东北爷们儿的厨房


东北人亲身体验来告诉你答案

先从地理位置和气候来说。我小的时候东北的冬天很冷,几乎整个冬天都处于“猫冬”状态。室外不适合玩耍,室内娱乐项目也就是麻将扑克,那没钱不会玩的怎么办?那就聚在一起弄个火盆围一起唠唠嗑,吹吹牛。这也是东本人幽默风趣的起源。唠嗑总围着火盆干唠也没意思啊,这火烤点什么是不也行啊?早些年东北人过年前家家都杀年猪,储藏猪肉过年吃。于是就片几片肉来边烤边拉唠,结果这味儿越烤越香,越烤越香这便一发不可收拾,越来越多的人都喜欢上了这种制作简单的美食,很快在各家各户传开。

第一批烧烤手艺最好的应该是杀猪师傅。每次我家杀猪的时候,大师傅们把肉分好下锅以后就开始那出杀猪时留下的沙肝,腰子找个锅底坑开始烤上了。那时的我们都围着他们身边,都盼望着烤好了能分一块尝尝。什么都不放撒点大粒盐,肉香和一点点的咸真是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美食了。所以东北人越来越喜欢烧烤,烧烤手艺也越来越好。

再从饮食习惯上来说,早先的东北人冬天能吃的蔬菜,肉类很少。蔬菜就是萝卜、白菜、土豆。肉就靠每年养的猪到小年前后杀了宴请一下亲戚朋友和邻居剩下的冻上留着过年慢慢吃。所以天冷在不吃点热量高的食物怎么能对抗寒冷的冬天。大块吃肉又没那个条件,只能弄一小块在锅底坑烤烤,再来点高度白酒,就足够抵御一天的寒冷了[呲牙]。









成天胡扯


看了一下,很多回答都看表面了。东北烧烤业“发达”,有其更简单又更深层的社会与文化原因:

东北人爱说,烧烤正好适合“聊天谈人生”

早些年就有人评价东北人,“东北人的思想是一流的,但跟南方人比起来,东北人缺少行动”。

东北人真的很有思想,这不是反话。不论是从政的、上班的还是经商的,甚至是农民,谈社会、论人生、说理想、聊商机、吐槽不快,都会滔滔不绝。

老梁、刘一秒、翟鸿燊这些人都是东北有名的“思想家”、“演说家”,就是小沈龙,也算是“有思想的笑星”吧,这些人都是“东北大白话”的典型代表。没出名的普通人也爱说人生、论道理、谈理想,这就是东北人的业余人生,那么边撸串儿边吐槽就是最恰当的场景,这是烧烤业繁荣的底层原因之一。


东北人习惯喝二顿酒

一是一顿饭没尽兴,饭店却下班了!那就必须找地方继续,当然首选吃烧烤了,不然还能是哪?二是,席间可能有美丽的看客——身边还有老妹儿啊,必须二顿才能尽兴。

老妹儿旁边扒着蒜,倒着酒,这种温馨愉快的氛围,是大哥们无法拒绝的。外地人可能不知道,东北人爱交流的习惯,导致东北的咖啡厅也贼火,但这是那些有B格的东北人去的地方,B格差点儿的选哪?当然撸串儿喝酒是最佳选择!所以,东北的烧烤店通常都是夜店,白天很少有客人。

烧烤就是东北的“酒吧”

酒吧在西方也是舒缓心情、谈天说地、结交朋友的社交场所,只是对于我们不太习惯罢了。东北的烧烤文化与酒吧文化异曲同工。很多时候撸串聊天的人其实并不想吃啥,只是想“喝一下”,翻译下,这句“喝一下”在东北不是喝酒,而是指要“聊一聊”,那烧烤正好,钱不多,环境很休闲,点多点少随便。如果是夏天的路边摊,吹着小凉风,喝着小啤酒,看着来来往往的风景,更是有很好的助聊作用。若是小县城的话,还会经常看见熟人,搭几句讪,互相敬个酒,格外能刷存在感。所以说,东北烧烤即是娱乐文化又是社交文化,绝不是简单的吃文化。烧烤店,在东北就是“普适化的酒吧”。

没啥干的干烧烤

现在普通的中国人不知道做啥生意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开个饭店。特别是在东北,你让下岗工人去做贸易、开工厂、干电商、玩个文化产业,他怎么可能会。如果没啥本钱的话,摆个路边烧烤摊儿,亏的可能性也不大。有钱的就开个大烧烤店,音乐演艺一应俱全,整个一个大party,极致化娱乐路线!我们从经营角度冷静下来想一想,别以为做烧烤的都赚钱。烧烤店这么多,其实三成维持生活就不错了,七成都是赔钱支撑东北的“文娱生活”。烧烤业已是东北的红海,已远远够不着“二八定律”了,东北的老乡们轻易不要去碰。

背后隐隐的是萧条

烧烤业雄起的背后是隐隐的萧条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经济萧条指数与娱乐业指数是正相关的,也即,越是经济萧条,娱乐业就越繁荣。为什么呢?萧条的普遍压抑与苦恼需要通过娱乐来排解。

举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上个世界3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了大萧条,那可是惨不忍睹的萧条——股市崩盘,大多数人一夜赤贫如洗,因生计被迫流离失所者比比皆是,这个时候娱乐业却空前繁荣了。平民的跑马场、赌场、XX院到处都是,价格非常便宜,其原因就是这些娱乐活动有麻醉和排解无奈的作用。现在的东北还萧条不到这种程度,但找不到目标和方向的人却触目皆是,撸串业雄起看似开心,而背后却有着某种无奈和辛酸。东北人振作起来,萧条一定会过去的。走,撸串儿去!


请关注热爱东北的“我是废才”,共同召唤东北的未来 。


百变小阿珍


东北有两大支柱产业,第一是重工业:烧烤,第二是轻工业:直播,可见烧烤在东北的火热程度了,那为什么这么火呢?主要原因还是好吃、有特色,下面我们就盘点下都有哪些有特色:

(图为俄罗斯大串)

1.锦州烧烤

锦州烧烤分为生烤和熟烤之分,生烤很特色口感很好,接近肉干的感觉,而熟烤就没什么特色了,一般来锦州吃烧烤的都来生烤的,给大家推荐一家店叫小南凤爪烧烤店,他家店主说他家上过天天向上,所以他家在当地名气很大,如果想吃正宗锦州烧烤的可以去尝下他家。

(图为芝士烤香菇)


2.七台河烧烤和鹤岗小串

( 图为准备烤的俄罗斯大串)

说到七台河烧烤就不得不说勃利地摊了,勃利地摊可以说可以代表七台河烧烤的最高水平了,不过这几年做的也不行了,叫这个名字的很多,也不知道哪家正宗了,据说大桥底下的老太太家味道不错,喜欢的可以去尝下。鹤岗烧烤以便宜实惠著称,一元小串现在很多地方都没有了,随着物价上涨能有这个价位的羊肉串确实是良心价位了,鹤岗小串小而味精让你百吃不厌。

3.牡丹江烧烤(俄式烧烤)

对于无所不烤的东北烧烤,牡丹江烧烤特色在于俄罗斯烧烤俗称俄罗斯大串。来几个俄罗斯大串,再来一个香菇煲(芝士烤香菇),喝俄罗斯大串很腻人,吃腻了来一个爽口的俄式蔬菜沙拉,喝一瓶俄罗斯啤酒🍺,如果说啤酒和烧烤是绝配的话,那俄罗斯大串和俄罗斯啤酒那就是完美结合,所以说喜欢吃烧烤的可以尝试下俄式烧烤。

喜欢吃烧烤的话可以都尝试下,每个都有特色菜品,尤其是俄式烧烤完全颠覆你的味蕾,跟中国烧烤完全不一样。


G加杂志社


东北烧烤源自五千多年前的红山文化,那么什么是红山文化呢?前几天辽沈美食编辑特意去辽宁省博物馆温习功课,红山文化发源于内蒙古中南部至东北西部一带,起始于五、六千年前的农业文明,是华夏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迹之一。分布范围在东北西部的热河地区,北起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南至河北北部,东达辽宁西部地区。


博物馆里面有一处介绍说每一个遗址出土都会发现烧烤区域,存在大量的木炭灰烬和不少动物烧焦的骨头。各种各样原因导致当初人类生存都是靠烧烤,出现青铜器和瓷器都晚于中原地区,而且数量很少,所以潜意识里就没有精细化做饭的方式,烧烤这种自由而且原始的烹饪方式一直保存下来,并且发扬光大,我们吃的不是烧烤吃得是文化遗产啊!


很多南方朋友以为东北主要是烤肉串,其实烧烤涵盖很多部分,锡纸烤鱼、荷叶烤鸡、铁网烤肉、石板烤肉、泥炉烧烤、吊炉烧烤、焖炉烧烤、东北窑烤、电烤、炭烤、煤气烤。随着现代化发展,各种烧烤由原来的粗旷开始变得越来越精细化,这种最原始的烹饪方式跟人的性格一样,千年不变,通俗来讲就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感觉



传统的锦州烧烤就是红山文化的代表作品,有时间可以去饮食文化博物馆看看,五千年没有断过烧烤,现在锦州烧烤已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了

很多人以为东北烧烤就是烤个羊肉牛肉,那就错啦,锦州依山傍水,山货、海鲜、河鲜、蔬菜、水果、海鲜、牛肉、羊肉、鸡肉、猪肉啥都可以烤。来东北吃一次正经的烧烤保证忘不了,多看小编实拍作品与视频一起发现辽宁地区美食


辽沈美食


不只是东北的烧烤在全国各地比较火,东北菜,东北饺子,东北大米都比较红火,这并不一定说东北的美食就很好吃,东北菜的适口性比较强。首先东北的美食荤食多,辣味少,比较香,比较适合大众的口味,毕竟在吃上寻求刺激的比较少,而且分量足够大,能够满足一般人士吃饱吃好。

东北的烧烤以荤食为主,动物内脏很多,尤其是大肉串为基础,结合很多荤食,在夏天最幸福的就是羊肉串配冷面,再来几瓶啤酒,在炎热的夏季就是舒服。其实,东北烧烤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云南就不太好做,因为这边的烧烤不只是荤食,烤土豆,豆腐,韭菜,小瓜等也是自成一派,以炒米线,炒饭,小锅米线为主食,东北烧烤就显得不够丰富了。

总之。东北烧烤符合大多数地方的口味,分量大,吃起来豪爽,但是还是要分地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