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17岁到农村当老师,40年来努力让贫困生上学,终于评上最美教师

一间简陋的平房,一张陈旧的讲台,一本书,几根粉笔,胡清汝一讲就讲了四十余年。

这位来自河北省的全国最美教师,把他的大半辈子献给了那些对着他笑眯眯的孩子们,用他的知识为这些孩子的未来填上艳丽的色彩。

“只要我们能把学生培养成材,这就是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胡清汝在获得最美乡村教师称号,并上了央视之后坦言,根扎乡村执教的这四十余年他从未后悔。

17岁到农村当老师,40年来努力让贫困生上学,终于评上最美教师

最美乡村教师胡清汝

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能读书就是天大的幸福

“读书是孩子‘隐形的翅膀’。”

胡清汝的叔叔胡亮在胡清汝小的时候常常这样告诉他,胡清汝也对此深信不疑。

17岁到农村当老师,40年来努力让贫困生上学,终于评上最美教师

胡清汝致力通过教育改变乡村孩子的未来

因此,从17岁决定当老师开始,胡清汝就秉持着“知识改变人生”的教学信条,致力于用知识去拓宽这群大山孩子们的视野。

“点燃孩子们的希望,放飞孩子们的梦想,是老师的责任。”

胡清汝总是把让孩子孩子们的未来发光看成自己的责任。

没有一件事是一直一帆风顺的,胡清汝也不例外。他任教的第一批学生,大多都基础薄弱,成绩不太好,常常不能理解胡清汝课上所讲的内容。

但胡清汝没有放弃这些稍微落后与其他人的孩子们,在胡清汝看来这些稍微落后的孩子们未来仍是闪闪发光的。

17岁到农村当老师,40年来努力让贫困生上学,终于评上最美教师

胡清汝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孩子们的学习

他选择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去推这群孩子们一把。

晚上,他在家里找来了两张桌子拼在了一起,再把孩子们召集过来,逐字逐句的为他们辅导功课。

孩子们哪里不懂,他就在哪里重复,一次不懂就讲两次,直到所有人都学会。这十几次的重复没有让胡清汝焦躁,他只是耐心的一次又一次的教着这些孩子。

多少个严寒酷暑,月光下的两张小桌子总是挤得满当当的。

不仅如此,在每次辅导结束胡清汝总担心孩子们孤身一人回家不安全,于是他便逐一送他们回家,待到夜深,他才回到那两张小桌子前,开始准备明天上课的内容。

几年过去,这个不算多人的班里走出了四个大学生。

17岁到农村当老师,40年来努力让贫困生上学,终于评上最美教师

胡清汝总是耐心的教导每一个孩子

在这两张小桌子前,有一个孩子叫孙丽华。他自小就调皮捣蛋无心向学,他的父母对此也束手无策,无奈之时,他们遇到了胡清汝。

在胡清汝刚刚接手孙丽华的时候,这个孩子仍旧顽皮。

于是胡清汝便分出更多的精力去教育他——利用课间单独辅导他,遇到阴雨天,就留他到自家吃饭。

17岁到农村当老师,40年来努力让贫困生上学,终于评上最美教师

胡清汝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慢慢的,孙丽华在胡清汝的影响下,开始发现“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奥秘,成绩也渐渐上来了。

“我从不放弃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未来的希望。”

曾经想过下海经商,但孩子们哭着让他不要走

常河镇贾村小学,有一口古老的钟,几十年来,学生们听着钟声上课、下课,一代一代长大。

这口钟,胡清汝的爷爷胡金錡敲过,父亲胡庆瑞敲过。在胡清汝17岁那年,这根摇钟绳传到了他的手里。

17岁到农村当老师,40年来努力让贫困生上学,终于评上最美教师

胡金錡、胡庆瑞、胡清汝都是乡村教师

“教书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朴素的人生信念。”

这是胡清汝一家的代代相传的名言警句,胡金錡、胡庆瑞和胡清汝都秉持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为师之德驻扎在河北的这个小乡村里。

在平乡解放后,胡清汝祖父胡金錡,因早年读过私塾、品学兼优,被选为成为新成立的贾村小学的教书先生。三代传承的故事便由此开始。

17岁到农村当老师,40年来努力让贫困生上学,终于评上最美教师

胡家有许多人选择当乡村教师

在这所拥有超60人的小学里,胡金錡是唯一一个教书先生,担起了这六十个孩子对未来的希望。在执教的十几年里,他交出了无数的人才。

胡金錡的两个儿子——胡清汝的父亲胡庆瑞、叔父胡亮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在长大后继承父业,成为了乡村教师。

1981年,高中毕业的胡清汝正迷茫着未来的去向,他的父亲把手上的教鞭放在了他的面前。

“村里缺教师,你留下吧。”

于是,胡清汝拿起了这根教鞭,走上那个方台。

在那个年代,教学条件称得上是艰苦——当时的代课工资只有40元,学校的设备很是破旧,但这些外界因素从未浇灭胡清汝教书育人的热情。

17岁到农村当老师,40年来努力让贫困生上学,终于评上最美教师

胡清汝总是为孩子们着想

为了孩子们更好的学习环境,胡清汝决定自家带头号召村民们更新学校基础建设。

为了让无家可归孩子有书读,胡清汝把孩子接到自己家里,给他提供吃住为他交学费。

为了让家庭困难的优秀孩子能走进大学的大门,胡清汝主动承担了这些孩子读书的所有费用。

“你没钱交,我替你交。”

在胡清汝教书的这几十年,清贫和家庭经济压力也使他动摇过。

有一段时间,商品经济发展迅猛,许多同事都辞去了教书的工作,去了大城市里经商。胡清汝也产生了下海经商的念头。

可是当他走进可是跟孩子们说出那句

“同学们,这是我给你们上的最后一课了。”

底下那一句句带着哭腔的“老师,你别走!” “老师,你别走!”,叫他无法狠下心离开这片呆了四十年的七寸讲台。

17岁到农村当老师,40年来努力让贫困生上学,终于评上最美教师

胡清汝舍不得这群孩子

“同学们别哭,老师不走了,永远不走了!”

他留下了,看着学生一批又一批的来,又一批又一批的走,他始终站在那里,守望着每一个未来的希望长大成才。

回顾前半生,祖父的教诲是他这些年坚持下来的动力

胡清汝成为被人敬仰的“最美教师”离不开家庭的影响和自己的努力。

他非专业出身,自然没有受过正规的教师培训,但“三代传承”给了他最好的职前教育。

自幼生活在长在书香门第的胡清汝,耳濡目染,养成了礼让谦逊、勤勉好学的个性。

被当地人尊称为“胡先生”的祖父胡金錡给从小就告诉胡清汝做人为师的道德准则是为人至孝、宅心仁厚、诲人不倦、兢兢业业。胡清汝一辈子都牢记在心。

17岁到农村当老师,40年来努力让贫困生上学,终于评上最美教师

胡清汝总是和孩子们打成一片

不仅如此,高中毕业的他总能理解年纪不大的孩子们在想什么,于是年轻的他很快跟孩子们打成一片,上课教书,带着孩子们一起学习、游戏,他沉浸到当教师的幸福中

胡清汝深知自己的不足,他从未放弃过每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为了给孩子们更好的教育,他把自己绝大多数的收入都给了城里的书店——购置书籍用于学习。

不只是通过读书拓展知识,他还积极参加了一系列培训课程。

1991年暑假的一天,胡清汝冒着大雨赶向县城里的小学语文培训班。13公里风雨交加的长路让他摔了三次跟头。

当他浑身湿透赶到上课地点时,负责培训的老师被他的精神所感动。 “就冲你这种精神,我不但照常上课,还要尽量多讲些内容。”

不只是培训班,胡清汝还在在县三中、丰州镇北牌学校就悄悄听课百余节。

“一门师表,两万弟子,三尺讲台,四世家传”,这句话是胡清汝及胡家的写照。“最美教师”的魅力根植在这个乡村里,影响着无数人。

https://baike.baidu.com/item/胡清汝/15606232?fr=aladdin
文明家风代代传:邢台乡村教师胡清汝
http://news.sina.com.cn/o/2019-12-05/doc-iihnzhfz3847248.shtml
平凡中的坚守

http://www.chinanews.com/sh/2015/09-09/7514827.shtml

​最近我联系了傲梦编程,为大家带来一节价值298元的免费编程试听课。傲梦编程由学而思投资,是国内领先的在线编程教育机构,他们的课我也看过,教的非常好,推荐大家给孩子报名学习。

在下面的试听卡片中留下你的联系方式,稍后就会有老师联系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