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死讀書”到底有沒有用?王陽明告訴你終極答案


小時候,老師或多或少都跟我們說過一句話:讀書不能死讀書,要活學活用。

老師的意思其實我們都知道,就是要我們“深刻地理解知識點,舉一反三、靈活運用”在這個時候,有些學生能做到一通百通,有些學生則只會老師教的一種方法,稍微變換下題型就不會了,而有些則老師教的一種方法也不會,這就是有沒有做到知、行合一的問題了。

做到了“知”就是理解了老師說的知識點,而要舉一反三,把“知”運用在別的地方,就需要“行”。

今天,我們繼續講陽明心學“知行合一”的問題,為什麼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說同樣的問題呢?因為我們前面說過了,知道這個道理和理解這個道理並運用到實踐中,這是完全不同的。


摘自:《傳習錄中》【一三七】篇

來書雲:人之心體本無不明,而氣拘物蔽鮮有不昏……

此段大略似是而非,蓋承沿舊說之弊,不可以不辯也……此誠毫釐千里之謬者,不容於不辯。吾子毋謂其論之太刻也!

來信寫道:人的心體本就明白,然而被氣拘束、被物矇蔽,很少有人不昏聵……

這真是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希望你要認為我說得太苛刻了!

分析:

這段話是說,有學生認為: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都是明白天下道理的方法,做學問就是要認真做到這些並且明辨這些方法之間的關係。而王陽明則認為,這些道理都對,但是少了一個最重要的道理:實踐。

只學習,不實踐,就是空談,比如,學到了人要孝順父母這個道理,你再怎麼仔細研究、博古通今,但是你卻不去侍奉雙親,這學了有什麼用?這難道叫已經學會了“孝順”的道理?科學家有很多知識,知道怎麼做火箭、做飛船,但是如果不去真的製造這些,那他學的有什麼用?

學習一定是跟實踐相結合的,日本京瓷企業的創始人稻盛和夫說過一個道理:實踐的重要性不亞甚至要高於學習。為什麼呢?比如一個木匠,他每天做木工活,技藝越來越精湛,效率越來越高,他就會因他的技術,慢慢更多地接觸別的人,處理更多的問題,於是他也慢慢總結更多經驗,懂得更多道理,他的世界觀就會越來越大越來越成熟。而一個只知道讀書而不去實踐的人,他永遠不知道自己學到的東西是否正確,也不知道哪些是對自己有幫助的,哪些是無用的,他的世界就永遠被禁錮在書本中。

鄧公也曾經說過一句名言“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鄧公當年帶領人民的軍隊浴血奮戰,這都是從槍林彈雨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

我們不能紙上談兵,不能做趙括、馬謖,學習要學,但學了之後更要用於實踐,這才是我們做學問的最終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