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他和黃飛鴻齊名,死後頭被掛在城門口,霍元甲取下頭並埋葬了他

文 I 人文視角

民國是一個大染缸,混跡著各種武林人士,其中最讓我們熟悉的有黃飛鴻、霍元甲、燕子李三等,但是還有一個人,和他們三個人齊名,這個人就是王正誼。

王正誼,這個名字很少人知道,但他另外一個江湖稱號卻是很有名氣。當時江湖人士都稱呼王正誼為“大刀王五”,因為在家排行老五,加上刀法嫻熟,為人仗義,所以在江湖上,王五頗有一些聲望。

他和黃飛鴻齊名,死後頭被掛在城門口,霍元甲取下頭並埋葬了他

1844年,王五出生在河北滄州,從小家境就很貧困,在他3歲時,父親因身患疾病去世。失去父親後,王五隻好和母親相依為命。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王五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做各種雜活。

後來王五有幸拜在肖和成門下,在肖和成手下,為日後王五習武奠定了基礎。當時在河北滄州最有名氣的是李鳳崗這個武師,王五為了能拜在李鳳崗的門下,他多次前去拜訪,吃了好幾次閉門羹。

他和黃飛鴻齊名,死後頭被掛在城門口,霍元甲取下頭並埋葬了他

王五眼看李鳳崗這個狠心,他就長跪在李鳳崗門前,李鳳崗也為王五這種精神所打動,於是就把王五收在門下。王五自從拜在李鳳崗門下後,他的武藝進步很快,一度快要超過李鳳崗了。

李鳳崗為了鍛鍊王五行走江湖的經驗,把他介紹給自己的師兄劉仕龍,一起押鏢,行走江湖。經過幾年押鏢的鍛鍊,王五對行走江湖有些經驗,就告別了師傅,他先是到天津,後來又到了北京當了鏢師。

他和黃飛鴻齊名,死後頭被掛在城門口,霍元甲取下頭並埋葬了他

王五為人豪爽,在本行內有著很高的聲望,但凡誰需要幫忙的,王五必定會出力。期間王五還結識了譚嗣同,兩人為此成為過命的好朋友。王五在愛國方面,更是值得我們敬佩。

當時甲午戰爭戰敗後,御史安維峻上疏,力陳議和之弊,要求嚴懲誤國者,卻遭到清廷的貶斥,被革職戍邊。這時安維峻的仇人特別多,王五自願擔負起了護送安維峻的責任。

他和黃飛鴻齊名,死後頭被掛在城門口,霍元甲取下頭並埋葬了他

王五俠肝義膽的精神,也令很多人佩服。1898年,戊戌變法進入了關鍵階段,譚嗣同應詔入京,任四品軍機章京,參與變法的一些事情。這時王五更是跟隨在譚嗣同身邊,照顧他的衣食住行。

然而,變法很快就失敗了,譚嗣同被抓之後,王五心急如焚,打點了很多關係,搭救譚嗣同。但是都被譚嗣同拒絕了。後來譚嗣同被斬殺在菜市口後,王五對清朝更加厭惡了。

他和黃飛鴻齊名,死後頭被掛在城門口,霍元甲取下頭並埋葬了他

1900年,當時的北方興起了義和拳運動,王五更是積極率領民眾抵抗八國聯軍。但是不久之後,清政府卻調轉槍口,把王五所在的順源鏢局團團包圍。

沒多久,王五等人終因寡不敵眾被捕,爾後被八國聯軍槍殺於前門,死時56歲。王五被殺後,他的頭被掛在城門上,他的家人無法給王五入殮。

他和黃飛鴻齊名,死後頭被掛在城門口,霍元甲取下頭並埋葬了他

當時正在天津的霍元甲聽說後,一個人趕到了北京,把王五的頭取下來,並埋葬了王五。從這時候開始,民國江湖上又少了一個嫉惡如仇、俠肝義膽的人了。

王五雖然死了,但是他的英雄事蹟,依舊在民間流傳,他的故事近幾年被拍成了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