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早教可以在家上嗎?不去教育機構可以嗎?

sunny5362


結合我自身經驗,我來回答一下早教可不可以在家裡上,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上早教課的經歷

我家妍妍是大概18個月的時候去上的早教,我報了一個65節課的親子班,花費大概3-4k,沒有刻意地去評估早教機構的優劣,只是找了一個離家比較近的。費用也不算貴,我們這個小城市,還沒有很多噱頭,收費也就中等偏低。

當時的初衷就是找個地方陪她玩,度過一段親子時光。可能也有家長焦慮的成分在,覺得別的小孩都去了,我家的也不能落下。我就這樣一直堅持陪她去上,一個星期1-2節這樣的頻率,一直上到我家二胎在肚子裡,都還有十幾節沒上完,後來再去就感覺不太適用了。

為什麼,因為我家寶寶超齡了(哭笑不得)。本來也沒覺得,就是最後幾節親子課,明顯感覺我家寶跟別的小孩比算“巨嬰”了,因為好多都是18、9個月的。於是跟老師商量,把最後的親子課換成了全腦課,這個是不需要父母陪伴的遊戲課,一開始她確實不習慣,老師都叫我走,妍妍被遊戲吸引似乎也對於我的離開可以欣然接受,也許這個就是她適應社會的開始吧。

上早教課的感受

當時上親子課的感受就是一點點發掘到孩子的小閃光點,一點點看孩子的動手能力,精細動作越來越好。那麼大小孩,一般親子課就是鍛鍊手部精細動作,增強親子之間的互動,讓孩子在遊戲中慢慢進步。

我記得老師給我們玩的遊戲有:串珠類,配對類,打擊類(比如小飛人),搭積木,塗鴉,鍛鍊眼部觀察力等等都有涉獵。

這個應該是我家妍妍的第一份塗鴉作品,在親子課上完成的。我一般都不會去幹涉她塗什麼,怎麼畫。

我的看法:在家早教完全可行

我認為早教課的本質孩子親子陪伴。(因為那麼小的孩子不可能會讓她自己單獨在早教中心接受老師的“教育”,她們那時候更需要的是父母,是建立起自身的安全感)對於很多父母來說,剛剛成為新手爸媽,沒有那麼多的學習時間,對於如何引導孩子,如何提高孩子的能力這方面知識都比較匱乏,我認為去上一段時間的早教,可以跟老師交流學習,瞭解孩子那個年齡段的特點,增強親子關係,以便於自己更好地跟孩子相處。從這個方面來說,專門的早教機構是有積極意義的。

但是,早教≠早教機構。如果你選擇了早教,不要對它抱有太美好的幻想,想著它能解決你家小孩的所有問題,上完以後你家孩子就成為人見人愛的小天使,就會變得聰明伶俐。把自己的預期放低點,有可能會出現意外驚喜哦。

比如我家妍妍,在機構中,親子互動表現的很積極,老師一說“哪裡拿的放回哪裡去”,她就會把教具收好還給老師。自我介紹也很大聲。但是,回到家,因為沒有持續堅持,也無法達到長久的效果。現在玩具也不會收拾,還是亂丟亂放。所以我認為早期幼兒教育的責任主要在家長,特別是媽媽。不論參不參與機構早教,在家早教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家二胎應該不會再選擇教育機構早教了,我決定在家早教。

教育是潛移默化的,不論你有沒有時間,都可以選擇在家早教。孩子需要的是高質量的陪伴。

如何在家早教,談幾點淺薄的看法

首先,你可以學習一下兒童在他的那個年齡段的心理特點,適合哪方面的早教內容,比如小月齡的可以加強精細動作,玩一些撿豆子,配對之類的遊戲。

其次,可以利用網上既有的一些資料、繪本等等開始與孩子進行親子閱讀,既能增進親子感情,還能對孩子進行啟蒙。具體如何實施我就不多說了。

最後,還是要降低期待,長久堅持。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個長久而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家長與孩子不斷地互動反饋提高。家長的太高期待往往會給孩子帶了沉重的心理負擔,甚至有時會產生逆反心理。記得之前聽尹建莉老師的課程,她提到:“家長可以有完美期待,但是不要做完美期待的事。”過於追求進步,反而會增加家長自身的焦慮,不利於親子交流。所以,在家早教的時候也是一樣,陪伴而不去評價,家長和孩子一起享受這個愉悅的過程,教育就於無聲中達成啦!

我是蝸牛慢吞吞,專注二胎育兒,持續分享育兒心得,做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