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青海:“二牛抬杠”拉开高原春耕第一犁

高原的三月,已经可以嗅到万物复苏的气息了,就连远处的雪山也掩不住春天脚步。

3月4日,是藏历金鼠年正月初十,在冬日的暖阳里,位于阿尼霞梧雪山下的青海省循化县尕楞藏族乡建设堂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传统春耕开耕仪式。

青海:“二牛抬杠”拉开高原春耕第一犁

“今年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生活节奏,但春耕备播的节奏一点也没乱。”正在指挥村民们准备春耕开耕仪式的村党支部书记拉加才旦告诉记者,在疫情防控期间,县里、乡上就已经多次说了,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产,要求我们切实做到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

青海:“二牛抬杠”拉开高原春耕第一犁

青海:“二牛抬杠”拉开高原春耕第一犁

按照传统,一大清早村民们无论男女老少都穿上了节日得盛装,端着的象征五谷丰登“切玛”聚集在田头,青年小伙要把家里的耕牛精心装饰一番,梳洗打扮好的姑娘则要带好开耕用的耙犁。在仪式现场,人们手捧哈达,口念吉语,互敬美酒,载歌载舞,在沉寂了一个冬天的肥沃土地上犁地播种,祈愿来年丰收、风调雨顺,并在这一天撒播下充满希望的第一把青稞种子。

青海:“二牛抬杠”拉开高原春耕第一犁

青海:“二牛抬杠”拉开高原春耕第一犁

青海藏乡许多地方至今仍保留着传统“二牛抬杠”的开犁方式。春耕仪式的重头戏就是“春牛开犁”,在村民的牵引下,两头一黑一白的犏牛,头饰经幡,身背犁架,拉出了建设堂村今年的第一犁。

青海:“二牛抬杠”拉开高原春耕第一犁

“这样的春耕仪式,我们已经传承了上千年。”拉加才旦自豪的说,开犁的日子是由藏传佛教天文历法推算而定,是新年农耕最吉祥的日子。仪式前会按照属相、年龄、性别,选取村上能干、贤惠,家庭和睦的长者或青年来担任主持、掌犁和播种的角色,同时还要选取村里牵牛汉子,“只有吉祥的人才能给村民带来福气和好运。”

青海:“二牛抬杠”拉开高原春耕第一犁

“开耕仪式,它不仅承载着社会发展的印记,也是农耕文化的起点,而且还传承着一代代村民对于丰收的渴望,对于美满幸福生活的祈盼。”尕楞乡乡长才旦说,春耕仪式作为承载青藏高原社会发展过程的印记、代表着先辈的勤劳和智慧、见证了藏族先民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的发展与变迁,也是汉藏文化相互交融发展的体现。

青海:“二牛抬杠”拉开高原春耕第一犁

“建设堂村的春耕开犁仪式是我们藏区最有特色,最传统、保留最完整的古老仪式之一。虽然现在我们乡上几乎已经完全实现机械化耕作了,但这一传统一直保留着。”特地到村里来参加仪式的乡党委书记多巴说,战时不误农时、农事,当前正是春耕备播的关键时期,尕楞乡积极引导群众在做好自身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分散作业,分时播种,协调解决群众春耕备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到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统筹兼顾、齐头并进。


青海:“二牛抬杠”拉开高原春耕第一犁

青海:“二牛抬杠”拉开高原春耕第一犁

多巴介绍说,就像建设堂村一样,尕楞乡其他各村在疫情防控的同时,也积极准备着春耕备播工作,乡里面为了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期不耽误春耕生产,积极协调县供销联社,指派四辆农机车,采取“分户统计、乡政府统一采购调用、分户发放”等方式为各家送去肥料、良种。同时,及时与县农牧局争取了84吨有机化肥,建立了春耕物资绿色通道,为群众提供春耕备播便利条件,做到了不误农时、不误农事。


青海:“二牛抬杠”拉开高原春耕第一犁

春天的绿意伴着欢歌笑语。仪式结束后,农田上仍洋溢着喜庆气氛,人们手拉手围成一圈,边唱边跳起了锅庄舞。随着气温逐渐的转暖,青海高原大地开始逐渐洋溢着农牧民播种的忙碌景象,勾出一副“人勤春来早,春耕春播忙”的美丽画卷。

(光明日报记者万玛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