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舒城:科技小分隊做實春耕戰“疫”大文章

  初春時節,萬物競秀。舒城縣山七鎮大河沿村100多畝油菜田裡,鎮農技人員帶著口罩與忙著在田裡除草的武學金攀談,“老武啊,眼下正值油菜菌核病的初發階段,為控制病害的繼續蔓延,要及時清除油菜基部的老葉、黃葉和病葉,有效地切斷油菜苗核病的傳播橋樑,同時還能夠改善植株間通風透光條件,降低田間溼度,抑制病菌繁殖;再過一段時間,油菜就要進入生長盛期,要進行一噴三防,鋤地、噴藥、施肥。”在田間地頭,農技人員用樸實的語言把一些重要的科學知識耐心地教給種植大戶,幫助村民們做好春季管理等春耕生產事宜。

舒城:科技小分隊做實春耕戰“疫”大文章

  “田間課堂直接面對農戶,由農民‘點題’,農技人員‘配菜’,現場解答疑難,實踐性強,又能很好地互動,群眾接受起來快、效果好。因此,農技人員成了農村受歡迎的‘紅人’,受到農民普遍歡迎。”山七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韋義宏說。

  當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正處於關鍵期,農時又不等人。舒城縣堅持一手嚴抓疫情防控,一手加緊春耕備耕,確保應農時、抓農事,加快恢復農業生產,讓“果盤子”更鮮豔、“菜籃子”更豐富、“米袋子” 更充盈。

  全縣以高產創建為抓手,深入開展“百名科技人員送科技下鄉”活動,組織農業專家、技術人員組成30多支技術服務小分隊,深入全縣各鄉鎮的田間地頭,面對面、手把手對農民進行病蟲害防治、化學除草、科學施肥等技術服務,努力做到科技人員直接到戶、科技措施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

  科技含量高,農業豐產豐收才有保障。眼下氣溫回升,正值早春茶葉施催芽肥的有利時機,走進山七鎮要元村小蘭花生態茶園示範基地,一壟壟茶樹隨著山勢延綿起伏,戴著口罩的兩名農機手和幾名基地員工正採用微耕機進行開溝、下肥、覆土,加強早春茶園管理。示範基地負責人種茶大戶程百金告訴筆者:“往年這個時候他們大都是組織基地員工山施肥培土,場面很是熱鬧,今年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用了二臺微耕機,這樣降低疫情風險,提高勞動效率。”

  在一旁進行技術指導服務的山七鎮農綜中心主任、茶葉專家汪業兵說:“茶樹經過一個冬天的休眠狀態,到了春天隨著地溫和氣溫的回升,又開始了生長活動,早春茶園的管理直接關係到茶芽的萌發和春茶的產量和質量問題,絕不可放鬆。”

  下田坎、上山頭、進雞舍……全縣30多支科技下鄉小分隊深入田間地頭,向廣大農民、合作組織負責人手把手傳技術、面對面送服務,幫助種養殖戶解決難題,為農業科技應用水平提升送上了“對胃口”的智慧盛宴;他們帶著一顆真心、一腔真情、一身真本領,實地指導送的是技術,架的是溝通橋樑。

  “多虧了縣裡派下來的技術人員,我去年買了一臺全機動耕田機,出現了故障,維修人員來了兩次都沒修好,縣裡的專家一看就發現是機器的噴油嘴有故障,立即幫著更換了新的,機器立刻就能發動起來。”千人橋黃城村種糧大戶何修旺激動地說。

舒城:科技小分隊做實春耕戰“疫”大文章

  縣農機推廣管理服務中心新組建成立了4支農機維護服務隊,深入農戶,隨時應對春耕備耕過程中政策引導、機具檢修、作業協調等工作。目前,已指導農戶檢修保養農機具860多臺,確保了絕大部分農機以安全良好的技術狀態投入春耕生產;同時,還組織各類拖拉機及配套900餘臺投入機耕作業服務,共機耕耕地面積6萬多畝,通過機耕達到了深耕細作的效果,既減少了勞動力的投入,加快了耕作速度,又提高了勞動效率,為農民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科技推廣服務已成為舒城縣今春的重點工作,全縣30多支科技服務小分隊下基層、進鄉鎮、入農戶,當好宣講員、檢修員、聯絡員、安全員、調研員,以科技之力及時破解春耕、春管難題。活動開展以來,共舉辦田間管理課堂600餘場次,直接指導16000餘農戶,培訓科技示範戶和技術骨幹1200餘人,培訓農民超過6.5萬人次。營造了“學科技、用科技、促增收”的氛圍,為農民群眾送上了一份豐盛的春耕生產管理“科技大餐”;同時,科技下鄉小分隊也是疫情防控宣傳隊,期間共發放《致廣大農民朋友一封信》一萬多份,把上下一心戰勝疫情的信心傳遞給農民群眾。

  (李家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