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城裡一女子到山區挖“寶”!挖出了些什麼?

安徽省舒城縣曉天鎮老街雖然還是那條街,但每次採購期間,袁霞都要在這裡走上一圈。聽腳下的足音,看斑駁的馬頭牆,想象著這裡的先人以怎樣的智慧與勤勞,留下了這麼多的寶藏,這麼多的美食,這麼悠久而豐富的歷史文化。

舒城:城裡一女子到山區挖“寶”!挖出了些什麼?

入秋了,在舒城城關春秋農貿市場銷售土特產的袁霞再次來到“蘭花古鎮”曉天鎮,這裡的山山水水讓她流連忘返。

舒城:城裡一女子到山區挖“寶”!挖出了些什麼?

今年年初,一家名為“舒曉農家土特產”的門市部在春秋農貿市場掛牌,店主人就是袁霞。曉天的土特產自此在縣城安家落戶,不論是茶葉、木耳、香菇、山野菜,還是橡櫟粉絲、土雞蛋、牛肉醬、野生茶油等,都受到了城裡人的喜愛,她把山裡貨變為城裡人的“寶”!

舒城:城裡一女子到山區挖“寶”!挖出了些什麼?

買買山貨,品品小蘭花茶,說說大山裡清新的空氣、美妙的風光,還有純樸的民風,的確是一件其樂無窮的事。一樣樣別具風味的土特產,讓曉天鎮在人們的心目中愈加美麗,充滿芬芳,令人嚮往。

舒城:城裡一女子到山區挖“寶”!挖出了些什麼?

去年臘月,袁霞從曉天帶回了一批豆腐、千張和豆皮棍,雖然只在雙休日供應,但沒想到,受到了城裡新老客戶的一致歡迎,供不應求。

舒城:城裡一女子到山區挖“寶”!挖出了些什麼?

天涼了,袁霞應大家的需要,再赴曉天,與幾位老供應商見見面,洽談一下,把山裡的豆製品搬到城裡,以滿足更多人的需要。

舒城:城裡一女子到山區挖“寶”!挖出了些什麼?

曉天千張當數老街的張友柱了,成了曉天的名片,雙方的合作,順利又愉快。在張友柱的菜攤前,不僅是產品的品質,還有加工的技藝,灶臺間的燒煮燉滷,都事無鉅細。袁霞認真聆聽,精挑細選,除了千張,豆腐,豆皮棍,還有橡籽豆腐,各有千秋,一樣也不能少。

舒城:城裡一女子到山區挖“寶”!挖出了些什麼?

為了讓顧客吃出原汁原味,採購過程中,雙方就烹飪問題也進行了詳細的交流。比如說豆皮棍,很有營養的一道美食,有些城裡人不懂,用開水泡過後直接炒食,怎麼也嚼不爛。

在菜市場,同樣從事豆製品加工的施申漢就熱心地向袁霞一一介紹起來。“豆皮棍,要用刀將豆皮劃開,將豆皮用冷水泡幾個小時,之後燒食,才是正確的做法”。袁霞認真聽著,也用心記著。

舒城:城裡一女子到山區挖“寶”!挖出了些什麼?

即將離開曉天,袁霞沒忘記一些店裡老主顧的委託。有需要橡籽豆腐的,有需要山芋粉絲的,有需要山野菜的,袁霞一一記在心裡,一處處尋找,一件件打聽,把朋友們的交待完整無缺地帶回縣城,帶給他們一份滿意和開心,把這些珍稀的山裡貨變為城裡人餐桌上的“寶”。

(《舒城之窗》通訊員 丁文新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