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3 舒城的“二團(tong)篩”

【風浪讀志 舒城的“二團(tong)篩”】突然在家裡陽臺的牆上,看到一隻竹篩子掛著,這個東西有好長時間在家裡沒有出現過了,於是詢問家屬,原來是她前幾天在飛霞農貿市場買的,(市場上現在還有這玩意賣?),用來晾曬生薑、老蒜頭、紅大辣等日用調味品,還說要準備製作和晾曬“和渣肉”,一連計劃了好幾樣,估計她也只是講講而已。

在以往,篩子是農村家裡必備的家庭生活或生產用具,主要用於糧食的除雜,也用於晾曬一些生活物品,比如“小乾魚”等。篩子幾乎家家都有,而且還是與大簸子、小簸子等一起成套置備的。我們這裡的篩子,一般是用竹篾製成的,形狀為圓形,直徑有大有小,篩眼也有多有少,規格不一,篩選不同的物品,可選用不同篩眼的篩子。正因為如此,日常口語中又把篩子通稱為“格篩”。

對於直徑較小,篩眼較小的篩子,我們舒城其實還有一個名字,發音叫“Er-tong篩”,具體的名字也不知道是怎麼寫的,隨意翻看了一下餘和平老師的《舒城方言》和一輪《舒城縣誌》,也沒有發現。在此,略作分析。“Er-tong篩”可以寫作“二團篩”。“格篩”直徑規格不一,有大就有二,圓形在舒城俗話一般不叫圓,而是發音為“團(tong)”,如臉形為圓形的,在舒城都說是“團(tong)臉”。所以就叫做“二團篩”了;還有一種可能,“Er-tong篩”就寫作“兒童篩”,篩子較小,雙手端起來幹活很容易,使用起來輕鬆自如,就如雙手抱著一個小孩一樣玩耍,所以叫“兒童篩”。這在發音上倒是很貼切,但是與我們舒城人的語言習慣不太符合,有點牽強。所以,我更傾向於將“Er-tong篩”寫為“二團篩”。(吳道良)

舒城的“二團(tong)篩”

陽臺上的“二團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