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舒城:科技小分队做实春耕战“疫”大文章

  初春时节,万物竞秀。舒城县山七镇大河沿村100多亩油菜田里,镇农技人员带着口罩与忙着在田里除草的武学金攀谈,“老武啊,眼下正值油菜菌核病的初发阶段,为控制病害的继续蔓延,要及时清除油菜基部的老叶、黄叶和病叶,有效地切断油菜苗核病的传播桥梁,同时还能够改善植株间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抑制病菌繁殖;再过一段时间,油菜就要进入生长盛期,要进行一喷三防,锄地、喷药、施肥。”在田间地头,农技人员用朴实的语言把一些重要的科学知识耐心地教给种植大户,帮助村民们做好春季管理等春耕生产事宜。

舒城:科技小分队做实春耕战“疫”大文章

  “田间课堂直接面对农户,由农民‘点题’,农技人员‘配菜’,现场解答疑难,实践性强,又能很好地互动,群众接受起来快、效果好。因此,农技人员成了农村受欢迎的‘红人’,受到农民普遍欢迎。”山七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韦义宏说。

  当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正处于关键期,农时又不等人。舒城县坚持一手严抓疫情防控,一手加紧春耕备耕,确保应农时、抓农事,加快恢复农业生产,让“果盘子”更鲜艳、“菜篮子”更丰富、“米袋子” 更充盈。

  全县以高产创建为抓手,深入开展“百名科技人员送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农业专家、技术人员组成30多支技术服务小分队,深入全县各乡镇的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对农民进行病虫害防治、化学除草、科学施肥等技术服务,努力做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科技措施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

  科技含量高,农业丰产丰收才有保障。眼下气温回升,正值早春茶叶施催芽肥的有利时机,走进山七镇要元村小兰花生态茶园示范基地,一垄垄茶树随着山势延绵起伏,戴着口罩的两名农机手和几名基地员工正采用微耕机进行开沟、下肥、覆土,加强早春茶园管理。示范基地负责人种茶大户程百金告诉笔者:“往年这个时候他们大都是组织基地员工山施肥培土,场面很是热闹,今年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用了二台微耕机,这样降低疫情风险,提高劳动效率。”

  在一旁进行技术指导服务的山七镇农综中心主任、茶叶专家汪业兵说:“茶树经过一个冬天的休眠状态,到了春天随着地温和气温的回升,又开始了生长活动,早春茶园的管理直接关系到茶芽的萌发和春茶的产量和质量问题,绝不可放松。”

  下田坎、上山头、进鸡舍……全县30多支科技下乡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向广大农民、合作组织负责人手把手传技术、面对面送服务,帮助种养殖户解决难题,为农业科技应用水平提升送上了“对胃口”的智慧盛宴;他们带着一颗真心、一腔真情、一身真本领,实地指导送的是技术,架的是沟通桥梁。

  “多亏了县里派下来的技术人员,我去年买了一台全机动耕田机,出现了故障,维修人员来了两次都没修好,县里的专家一看就发现是机器的喷油嘴有故障,立即帮着更换了新的,机器立刻就能发动起来。”千人桥黄城村种粮大户何修旺激动地说。

舒城:科技小分队做实春耕战“疫”大文章

  县农机推广管理服务中心新组建成立了4支农机维护服务队,深入农户,随时应对春耕备耕过程中政策引导、机具检修、作业协调等工作。目前,已指导农户检修保养农机具860多台,确保了绝大部分农机以安全良好的技术状态投入春耕生产;同时,还组织各类拖拉机及配套900余台投入机耕作业服务,共机耕耕地面积6万多亩,通过机耕达到了深耕细作的效果,既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加快了耕作速度,又提高了劳动效率,为农民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科技推广服务已成为舒城县今春的重点工作,全县30多支科技服务小分队下基层、进乡镇、入农户,当好宣讲员、检修员、联络员、安全员、调研员,以科技之力及时破解春耕、春管难题。活动开展以来,共举办田间管理课堂600余场次,直接指导16000余农户,培训科技示范户和技术骨干1200余人,培训农民超过6.5万人次。营造了“学科技、用科技、促增收”的氛围,为农民群众送上了一份丰盛的春耕生产管理“科技大餐”;同时,科技下乡小分队也是疫情防控宣传队,期间共发放《致广大农民朋友一封信》一万多份,把上下一心战胜疫情的信心传递给农民群众。

  (李家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