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多年的練拳體悟

練拳體悟1

貴在專一,專一則精熟,精熟而意味日出,心得無窮。練功夫疏不得, 練拳能得一刻便練一刻。

練拳須用定力,定則靜,靜則生,不但靜中能靜,且在動中亦能靜。練拳必求心靜,心靜則神清,神清則氣合。運動先求松靜;松則靈,靈可氣血暢通;靜則凝,凝才發勁完整。

故松靜是練拳之要訣,習武之道無他,求其專心而已。學拳性要頑鈍,不可取巧,取巧則粗心浮氣,只見俏皮,難得精髓矣。時時揣摩審察,此處神到則氣到,氣到則力堅。拳腳功夫練到最後在於頭腦靈活。

練功不練拳,用勁不用力,勁就好比一個網兜,將一堆散桔子似的人體拎起來砸出去,打出超出體重的力量。只有不用力才能出勁,因為勁關係到周身上下, 一用力便陷於局部。百會會陰一線穿,若能此兩處不偏倚,那麼身法變化就可以無窮。練拳術不在形式,只在神氣圓滿無虧而已。神氣圓滿,形式雖方,而亦能活動無滯。神氣不足,就是形式雖圓,動作亦不能靈通也。意在蓄神耳。

須固住自己神氣,不使散亂。練時眼不可散亂,將視一極點處,或看自己之手,將神氣定 住,內外合一,不可移動。兩掌微微用意使暗勁,隨呼吸張弛,但不可外露於形,這樣練習日久,既得柔,又得剛,虛實兼備,若一味用力,則日久只得拙力,難得剛柔相濟瞬息萬變的拳技之巧,終非內家拳學的真意。

用意採用'以無所守為守’的方法,渾然任氣在遍體流行,意在若有若無之間。這樣意識不專守一處,則全身反應靈通,變化隨意。單練切勿貪多,務求純熟,或擇一二式而專練之,謂之練勢;或連三五式而急練之,謂之練氣;或趁勢之便利而任意練之,謂之練理;或酌式想象而練之,謂之練機。不練勢則勢不穩。不練氣則氣不接,不練機則機不靈,不練理則理不 通。俱有次序,不知理而徒練勢,則勢不真;不練氣而遽練機則機不活;不練機而遽練理則理不圓。

多年的練拳體悟

練拳體悟 2

練拳套與散手不同,拳式中之手法,不必手手能致用,故煉時心中毋庸假想一敵,煉散手,則非有假想敵不可。

煉拳套之目的在調勻氣分、活動身手、習慣 持久、發舒筋肉。致用非拆煉散手不可,散手雖從拳式中化出,然不拆練,則終年打拳,亦不過於熟中生巧,心領神會其一二手之運用而已,決不能得全式中之變化也。

無論演習何手,必先平心靜手用意與用力之處。及敵人如何攻之手路。儼然勁敵在前。個人練習時,兩目須注視自己出手之的,疾徐高下隨之,手眼不合是大毛病。

學者不明伕力與勁之別而漫然習之,拳易演而身益陷,一式未完而已氣喘汗出,自謂用盡平生之力,究其著於人者無幾,此不知透出肩 背之法也。其法初演時不多用力,手手用勢吐氣出,習之日久,肩背之力自然流 通,然後再求之穩,斯過半矣。

練拳須一手是一手,吞吐要快,連續不妨略緩,練拳不能如寫草字之牽連不斷也。練拳氣喘色變病在不識鬆緊,從首至尾,握固不肯放鬆半點,凝神集氣,一手是一手,全身之勁但注於一擊之中,手既打出,立須鬆放,則演數十百次亦必行所無事。拳以打空為能,求的是內勁的自然生成和外形之體靜而不躁、柔弱無骨。

進行攻防招法訓練時,面前雖無人而意境似有人與其拆手破招一般,以心意體察自身變化技巧的運用。最簡單的基本功是最好的練習整勁和周身協調的方法,亦是最實用的禦敵之法。通背搖根儘量把速度放慢,大約一個星期後人就可以覺得拳中有力,那是先天力,不是一般的蠻力。先天力是在人一出生就存在力,是伴潛 意識而爆發的,但後天可以溫養使之壯大。

拳從緩慢開始練習,是從慢中求整、求協調,為的是把自己身上的不協調的地方找出來。在慢中找,這樣快慢結合練出來的勁力想快就快,想慢也能慢,連綿不斷,打人像機關槍一樣,一陣接一陣,直至摧垮對方。

習武時應無所求,只是踏實的練,就必然會出功夫。如果總想著去打人,就永遠練不出好功夫。因為 它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打上。練拳開始時,應當慢慢求其架式穩而渾厚。基礎打好後,便應慢慢加快。如果只知練慢,不知練快,即失陰陽之理。慢者,求其陰柔之功,即虛靈之勁。快者,求其剛勁之發放。兩肩鬆開,微微往回縮,勁自然就會內開外合。邁步轉身先不要快,必須手、足、肩、腰、胯、肘,與內外務要合成一氣,不可有一點散 亂。

身中如有散亂,應於腰、胯、肩、肘及四梢求之。四梢者,骨、肉、筋、血 也。牙為骨梢,舌為肉梢、手足指為筋梢、毛孔為血梢。用勁不叩齒,即無法發力。步法不穩,於三尖求之,若歪頭、斜頭、垂頭其勁即破。三尖對(眼尖腳尖 手尖),六合力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