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三十年后房价会降至什么位?

用户865430156177


30年的时间有点长,现在还没有人可以完全看到30年以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但是可以预见的是,30年后高房价将不复存在。

我国的房价是在1998年房改之后开始一路上涨的,在这个上涨的过程中推动房价的两大因素,第一是城镇化率,第二是货币超发。城镇化率到2018年底已经达到了59%,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可以达到80%,但是实际上因为我国有大量山地存在的地理结构情况,决定了城镇化率无法达到那么高,所以大概就是到70%左右。

那么按照现在,每年上升1%的城镇化的水平,大概在10年之后,我国的城镇化率就基本完成了未来不再有强大的房价推升动力。

第二是货币超发,回顾一下央行的货币M2发行情况,在过去20年都是高速增长的血发行速度都是超过GDP的,在某些年份,M2增速甚至达到了近20%。但是从2007年后,M2增速开始放缓,到2018年,M2增速只有8%,未来M2的增速将会继续明显放缓。

这是因为中国的经济结构,需要改变过去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需要改变,转而寻求依赖科技创新和消费升级驱动的经济模式。如果货币持续超发,必然会造成通货膨胀,那么居民也没有资金用于消费,拉动消费就成为一句空谈。

再加上人民币国际化的需求持续的超发,货币超发不利于货币的稳定,参考美国上世纪的发展路径,未来我国会发行国债的方式来拉动经济,更多的用财政政策而非货币政策,这就决定了,房价依赖于货币超发推动的,动力将会消失。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已经明白了,城镇化率跟货币超发的动力都将会消失,那么未来能否支撑房价的,就只有依赖于刚需。目前国内很多住房刚需是还不能满足的,因为房价太贵,收入太低,根本买不起。而随着我国人口增长的拐点到来,未来的新增需求将会减缓,那么真实刚需无法支撑高房价之后,房地产市场化机制会使得价格自动下行。

因此在可预见的十年,房地产行业还有一波城镇化率,提升带来的红利,但这也是最后一波,在10年之后,房价将迎来真正的拐点,不如持续性的下降通道,参考上世纪日本的情况。未来我国经济将转变为依赖服务业和科技驱动的模式,刚需满足之后,投资房产的资金会大量撤出,房价将会回到合理水平。

那么30年以后的房价具体会回到什么水平?我认为会房价收入比为4倍的水平,也就是说一般的家庭只需要通过4年的努力工作,就可以买到属于自己的房产。那么具体到时候房价是什么水平?到时候的收入水平来决定,现在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值。


财经宋建文


别说30年后的事。就说现在乃至10年后 ,大家要考虑的是你房子能不能成交的问题。而不是涨跌的问题。我敢打赌评论区大部分人都没卖过二手房。我从2015年卖了第一套自己房子,目前在卖第三套房,近些年二手房越来越难成交。别跟我谈城市 北上广深和2345线都一回事。你大可以去问问当地的二手房中介 现在房子有多难成交。以后房子成交周期会越来越长。别相信评论区这些夸夸其谈房价涨跌的人。成交才是王道。以后房子就算降价都没人接盘 这才是最严重的。


伍小娄


根据中国30而立,40不惑的古老传统,在我国,买房年龄主要集中在30到40岁之间,而30后年龄在30到40岁之间人,刚好是现在出生到10岁的孩子。恰好我家闺女也处于这个年龄段之间。


就我自己的情况而言,只有一个孩子,目前有两套房子,一套稍大点,用于目前一家三口居住,一套小一点的租给他人开民宿。在孩子成家立业之时,应该不会为住房而愁,那显然这部分该买房的因为父母的积累而不买房,像我这样的情况的家庭很多。我孩子她们同学,据不完全推断,家长群八卦聊天,可以推断出孩子同学家庭中,家里有三套房的占比在20%,两套的40%,一套的40%。换言之,30年后,这些理论上有住房需求的人压根就不买房。


30年后,80后的70多岁,90后的60多岁,这部分人也是当下持有房产最多的人群,她们到倒是有购买能力(仅仅从金钱的角度),但是已经没有购买驱动力。


据社科院的预测,中国人口在2030年后将达到顶峰,约16亿,随后就将进入漫长的人口负增长,那么30年后,人口可能只有6到8亿。就我国的国土面积而言,如果人口低于6亿,经济就会出现重大问题。假设30年后人口有7亿,那么几乎每一个新组建的家庭都有三到五套房子,这个时间房子已经没啥价值和市场。


回答问题,当然的给一个较为确切的数据,溯源认为30年后房子的价格只有现在均价的40%。即均价为7000元上下。


我是溯源归一,极简投资践行者!

溯源归一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说的就是时代变迁的变化,往往很难定夺,但是趋势一旦形成往往都是数十年的延续,从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这种效应。

  • 三十年后也就是2050年,现在的社会栋梁都变成了老人,这似乎和当下30岁的我们有着密切关系,到那个时候我们到底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大家可以大开脑洞的来思考了,那么社长就从人口增长率;人口老龄化率;人均寿命三方面展开陈述。


当前人口增长情况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妇女生娃数量一直处于下降趋势,1949-1969年,20年间,平均生育率为6左右。1973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开始,这一数值开始持续下降,截止到1980年,降至2.31,而到1996年时妇女生娃率已经跌破2,变成了1.8,根据2018年的数据调研分析,目前妇女平均生娃数量仅有1.6左右。

  • 根据国家人流与发展研究中心专家透露的数据显示,2018年新生人口约1500-1600万之间,而2017年新生人口则为1723万,也就是一年间,新生人口就减少至少100万以上。

  • 无论任何事物的上涨都有一个极限,人口的增长无一例外,因为地球不会变大,反而受冰川融化的侵害,陆地面积在逐年缩减。

  • 根据联合国权威数据预测,到2029年中国人口将达到峰值14.42亿,而进入负增长时代后,人口下降的速度非常惊人,2030年至2050年二十年间将会减少约7800万人口,到2065年人口将会缩至1996年的规模,降至12.48亿,也就是35年间,将会减少2亿人口,而这个数据只是联合国的保守估计。如果人口负增长提前到来,那么中国人口在2065年时,将会降至1990年水平,仅有11.72亿。

人口老龄化情况

  • 2018年末60岁以上的人口为24949万人,比上年增加85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7.9%,社科院发布大健康产业蓝皮书,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报告预测,205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4.83亿人。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1.08亿人。

人均寿命

  • 国家卫健委日前发布《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16年的76.5岁提高到76.7岁。

  • 根据以上数据统计,到2050年中国人口将会缩减至10亿左右,而中国目前房子依然在持续增长之中,据不完全统计,到2050年中国平均每人将会有至少两套住房,那么也就是房价将会跌至当时平均工资水平以下,甚至更低。

那个时候的人,不会再为房子而花光几代人的积蓄,也不会因为没有房子而找不到媳妇,人们的生活基本处在高科技围绕的环境之中,大家一周的工作也许是上三天休息四天;吃的是天然新鲜的,空气是优质的,天是蓝的,生病很少,大家都处于其乐融融的大环境中。

关注社长财经,学习更多专业投资知识

社长财经


参照日本东京和大阪的房价,为什么参照日本,因为日本的整个社会结构文化,最主要的是经济发展周期都和中国非常像,日本老龄化比中国严重,生育率极低,号称现在进入低欲望社会,然后你们以为房价就跌到白菜啦?笑话,东京核心区35万人民币一平方,事实是每年都还在稳定上涨。。。未来的城市发展就是往超级都市圈的模式走,都市圈里的教育医疗文化基建福利都是具有核心优势,参照下中国几大都市圈,还指望跌到白菜价你再买?自欺欺人而已,之前看过一篇文章写的是世界级传承几百年的家族,财富积累和不动产持有的关系,结果就是,有钱就找好地段买房子吧,这些牛逼的家族财富的积累和保值靠的都是不动产持有。。。没能力买就不要瞎在网上带路了,好好努力工作赚钱,有能力买的刚需真的别被网上这些傻逼忽悠了,不过有个前提是好地段,说实话往往会被喷,不知道会怎么喷我😂



暴走的法克鱿


30年后房价不会降。

就说两点,我所在城市是现在所谓的新一线。30年前的1989年,最常见的工资是每月200块左右,城区房价是每平2600元左右。现在平均月工资4600元,城区房价每平2.1万。工资涨幅23倍,房价涨幅8倍。

就算未来30年的增速比过去30年打个对折,2050年人均也有5万月薪,到时工资涨了十倍有余,房价比现在不涨反跌,你让从事房地产相关行业的5000多万人喝西北风去?

你想想一个行业30年时间不发展反而倒退,那是何等景象?届时建筑、装修、水泥、玻璃、重装物流、房产营销等等行业还有可能维持吗?

所以房产未来即使会有较大波动,中长期也会随着收入的增长而增长。无非是不同城市有所差异罢了,至少大城市随着人口持续流入依然会缓缓上行。

做个同比例计算,过去30年,工资涨幅是房价涨幅的近4倍。那么未来30年收入涨11倍,房价大概也得涨近3倍,也就是2万的单价会涨至6万左右,这才是正常增速。

而下跌只能是阶段性的,长期下行,30年后比现在单价还低的房子在大中城市根本不存在,就像现在要在上海主城区买到五千一平的房子一样不可能。


城市发展报告


按说房龄70年,三十年后房龄起码30几年40年了吧!再折旧还没有半价了,按100万房子,差不多只值20多万了,那现在房子够30亿人居住,看来三十年后房子倒贴钱都没人要了,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二套多的房子了是吗?


13489162856


30年后房价一文不值,送人都没有要,和今天山区土地一样。为什么呢?

一、不要说30年了,10多年后,房子比需要买房人多。人口50后、60后和70后有5.3亿左右,这些人10年内老龄化了,买不起房子了,到时候房子数量比需要买房子人数量多3-5倍,平均一个家庭5套房,你觉得卖得掉?人口是直线递减的。

二、我国城镇化基本已经接近尾声,现在城镇住房足够30-50亿人居住了。城镇化放慢脚步,甚至停止了,那银行钱就不会去房地产了,水涨船高那个水是资金流向。就像股市,发庄家跑了,没有钱支持这么高的市值。相同,只要银行资金不进行大规模城镇化了,没有钱支撑这么高房价。还有一个改变不了事实是,我们印的钱不够房地产市值,再印钱又会大规模通货膨胀导致大量企业破产,大量人失业,所以房地产是拐点了。

三、现在很多家庭都是3-5套房子了,你看看拆迁的,那家不是3套以上,多的10多套。再看看2008之前进城的,之前2套以上,谁家缺房子。相反家庭负债杠杆居高不下,都在抛售房子套现还债呢。


刘华银mark


三十年来梦一场,届时,所有已购房者回头再看今天的房价就是一场梦!说实话,30年这么漫长的时间对于大多数人人生而言,可能最多也就只有2个30年,难道你还想在30年后再买一套房吗?这辈子已经有第一个30年做了“房奴”,还嫌不够,还想继续第二个“房奴”期限的30年?

如果不是的话,这种问题就留给未来人去慢慢去解答吧,相信时间会改变现在的一切。而且30年之后,房价多少与我们几乎都没有什么关系了。

但从过往的历史来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30年前“万元户”已属凤毛麟角,而今天的“小目标”早就是1个亿了。20年前很可能一些人连2G手机都没有一部,现在人人手里有一部智能手机(4或者5G)。30年前没听过说有哪个演员可以赚几个亿?而当下的明星个个上亿。因此很多假设意义不大!

三十年前,上海人大多挤在一个狭窄的弄堂里,住着不足10平方米的“蜗居”,而当前的上海人早就人均住房面积超过40平方米。甚至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也是达到了39平方米㎡。这也说明你我们根本就不是缺房子的时代了,而且手上握有两套甚至多套房子的人一大把。

那么,三十年后房子还能是稀缺品吗?显然不是,这种情况下,房价就算不是白菜价也应该是合理价的普通商品。而不再像过去这二十年的“奢侈品”一样,让人高不可攀,让绝大多数人无力承担,除了与银行签署合同别无他法。

总之,市场供求关系最终会决定商品住宅价格的,当刚需住房都已经成为“非刚”之后,开发商就是想卖高价,也得有人接盘啊!不管到时候价格如何,都已经是物是人非事事休了!


东震木


可以预期的是三十年买房刚需族可能接近于零,大量房地产商早已消亡,房地产空置税已推行二十多年而深入人心,政府的收入早已同土地税脱离成为象征性小税种,而大量炒房客手握大量房源在房产空置税影响下不得不靠出租金回本。由此种种条件下,房价也就是造房翻新时的建筑成本和少量契税,税收不会超过造房成本20%,在这样体系下,三十年后房价至少会比现在低,到底会低多少还要看货币通缩情况。以每年3%通涨算,目前造房成本1500元/平方米带料外包以足够,再加20%税也就1800元/平方。过二十年翻一翻,过三十年也就1800x3而已,可得出三十年后房价就值不到6000元/平方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