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 我在十六中的“大躍進”時光

長沙記憶 | 我在十六中的“大躍進”時光

*鄭壽山供圖

定居長沙,入讀第十六中學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我隨父輩從北京市落居長沙,停學一年後,於1958年入讀第十六中學。那時候錯過了學年,學校一概不收插班生。

長沙市十六中學,原來是長郡中學的分部,隨著城市的擴大,在原有的15所中學(一至十五中)的基礎上增加了六所中學(十六至二十一中)。

長沙記憶 | 我在十六中的“大躍進”時光

1984年長沙地圖中的市十六中,其北為允嘉巷 圖源/ 超帆

十六中在允嘉巷裡,這條呈弧形的巷子,西接落星田背依肇嘉坪,東出建湘路,臨近長沙火車客運站(那時習慣性的叫火車東站)。

入學後上課不久就開始了"大躍進"運動,各行各業掀起躍進、再躍進的高潮。

為“大躍進”繪宣傳畫

我從小喜歡畫畫,開學上了幾堂美術課以後,美術老師依據我們班上同學們完成的作業,選定我和另一位同學進學校美工組。那位同學的父親是坡子街湖南湘劇場美工師,專職繪畫舞臺佈景和戲劇廣告,他從小耳濡目染,繪畫基礎自然較好。

我們這個年級有8個教學班,一共只選了5位同學充實到美工組,我們班就佔了兩位,班上同學都為之自豪,因為班上的黑板報不愁沒人來寫寫畫畫。由於班上的黑板報圖文並茂並出刊及時,每次評比總是在年級奪冠。

學校美工組的活動,由美術吳天平老師負責和帶領,我們時常要利用課餘時間或佔用上課時間,在校內和校外附近街巷的牆壁上,繪製大幅宣傳畫。壁畫的內容緊扣形勢:鋼的產量翻一番、水稻畝產放衛星、新愚公移山、快馬加鞭奔向共產主義……

長沙記憶 | 我在十六中的“大躍進”時光

“大躍進”時期的宣傳壁畫:一個蘿蔔千斤重,兩頭毛驢拉不動

在垂直的牆壁上畫壁畫,與在水平的畫紙上作畫相比,有不少難度,壁畫的人和物很大,不易把握,此外要搭起樓梯站在上面畫,還要不時地走下來退往遠處審視檢查。

學校主教學樓中間的兩根立柱上的大幅標語,也是我們爬在木樓梯上寫的,左邊“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右邊“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這兩句話,是那個時代的教育方針。

每個學期,學校還按上面的部署,適時組織同學們下鄉“春插”“雙搶”“秋收冬播”支援農業生產。各種勞動中,都需要辦《戰報》進行宣傳,表彰好人好事,報道生產進度,這些任務自然由我們美工組的成員擔當。

長沙記憶 | 我在十六中的“大躍進”時光

農業生產

我在吳天平老師的指教下,通過美工組的實際鍛鍊,繪大幅宣傳畫,寫仿宋體、黑體字,從不會到會,得到實質性的提高。

需要一提的是,吳老師走上講臺放下講義夾時,例行地問道:“同學們好!”而我們大家則不必向對待其他老師那樣起立答說“老師好”……

十幾歲的少年,畢竟不明就裡。我是美工組的成員,自然和吳老師接觸更多,我只是本能的感覺到,吳老師的和藹矜持中有一種埋藏於深處的“惆悵”。

長沙記憶 | 我在十六中的“大躍進”時光

“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

我離開學校參加工作後,有許多年都在單位上搞宣傳:畫宣傳畫、寫會標橫幅、刻鋼板、辦宣傳欄……這些,都得益於在學校美工組的學習、鍛鍊與實際運用。

將近六十年過去,我時常惦念著吳天平老師,不知他可安好?

打鐵掄大錘

我成績拔尖,被同學們選舉擔任班上的學習委員,但幾個要好的哥們兒私底下如此這般的建議我當勞動委員—— 好!我就找班主任老師,改任勞動委員。這可是一個具有分派同學們勞動崗位"大權"的職務。

長沙記憶 | 我在十六中的“大躍進”時光

打鐵

每個週六下午四節課為勞動課,學校的校辦工廠有打鐵和絞螺桿螺絲帽兩個崗位。一般安排體格健壯些的男同學跟著鍛工師傅,打鐵掄大錘,女同學則安排在鉗工臺前用板牙、絲攻絞螺桿、攻螺絲帽。

有的哥兒們向我建議,應該讓男女同學的勞動崗位輪換一下。待我再次分配勞動崗位時,老師聽了有些女同學的反映,告訴我男女生體能有差異,於是仍按原來的勞動崗位分配,自己願意留在鍛工爐前的女同學,就負責拉風箱。

早許多年我和兩個男同學見面,他們還談起這件趣事。只怪我們那時候太不懂事,真的對不起那些女同學了!

用黃泥煉水泥

到了這一年的初冬,全國性的“停課大搞勞動生產”正式開始了,我們學校全體師生停課,投入"大搞勞動生產"之中。

長沙記憶 | 我在十六中的“大躍進”時光

那時全國各地為鍊鋼鐵建了大量的土高爐(僅供參考)

校園裡的球場上建起了土高爐煉水泥。各班同學在學校的安排和老師的帶領下,有的煉水泥,有的參加其它勞動。

煉水泥首先由同學們用人力板車做運輸工具,去南門外的妙高峰和瀏陽門外的識字嶺子彈庫,挖黃泥運回學校。然後由“土技師”指導,把黃泥用篩子除去碎石雜物,用水來和泥,再把泥巴搓成一個個乒乓球大小的泥球,經稍事曬乾或晾乾,放入土高爐燒製。

燒結好的黃泥球變得又硬又脆,女同學們就坐在小矮板凳上,用鐵錘把它捶碎,男同學再把捶過的粗泥粉放入大石磨裡磨,通常都要反覆篩磨幾遍,泥粉才能達到規定的“目數”——土水泥終於生產出來了。水泥的品質規格用標號來區分,記得灌裝水泥時注意到袋子上的標號是200號,屬於低標號水泥。一種以人力手工製作的水泥,能這樣就不錯了。

長沙記憶 | 我在十六中的“大躍進”時光

一部分班級的同學,支援東風鋼廠,為鋼廠運送街道辦事處統一收集的廢鋼鐵,回爐冶煉。同學們積極性很高,興沖沖的挑著百十斤的擔子,把廢鋼鐵送到位於楊家山的鋼廠。其實這個廠子雖然冠名“東風鋼廠”,實際上並沒有鍊鋼設備和鍊鋼能力,只有兩座鍊鐵的高爐和熱風爐。同學們在那裡也增長了不少見識。

京廣複線工地上清理路基

還有一部分同學,以軍事化管理的要求,編成連排班,開赴京廣複線工地,住進用蘆葦稻草搭成的人字形簡陋工棚,輪班晝夜奮戰。每天的工作就是在鐵路建設單位規劃好的線路上,初步清理出一條最基礎的鐵路路基。

長沙記憶 | 我在十六中的“大躍進”時光

長沙的鐵路線 陳先樞供圖

楊家山這一帶屬於城市郊外的農村,遍佈大大小小的池塘、田間水溝。同學們不分男女,冒著嗖嗖的寒風,跳進被抽乾了塘水淤泥齊腰深的池塘,用菀萁和自家帶來的臉盆木桶,把淤泥弄上來……

長沙的初冬,多是寒風加小雨的天氣,工地上宣傳牌上的口號是“搶晴天,趕陰天,毛風細雨是好天”,同學們都把這艱苦的勞動與緊迫的政治任務聯繫起來,國民經濟各行各業的躍進,都需要鐵路運輸這個“先行官”啊!大家不喊苦不叫累,都覺得自豪和榮光。

學校如此的“停課大搞勞動生產“,大概持續三個多月,於寒假前結束。但隨之而來的寒假,除了春節休息幾天,整個假期都按常規上課補課,把耽誤的課程悉數補回來。補課很緊張,經過艱苦勞動鍛鍊的同學們,學習積極性比以前更高。與同學們在勞動中結下情誼的老師們,講課更是盡心盡責,生怕有什麼疏漏。補課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家都認為學得很紮實。

仿前蘇聯的“勞衛制”

學校的體育課通常都是男同學的所愛,那時,學校的體育課除了教學常規的課程之外,有一種稱為“勞衛制”的考核通過制度。

“勞衛制”的創始者是前蘇聯。蘇聯和東歐一些國家強調在增強學生體質的基礎上,“注重奧運會的運動項目”。我國五十年代中期在全國中學大學普及推行這項制度,它的全稱是“勞動和衛國體育制度”。其運動項目包括:短跑、800/1500/3000米長跑、跳高、跳遠、單槓、雙槓、跳箱、鉛球、手榴彈擲遠、女子高低槓和平衡木……

長沙記憶 | 我在十六中的“大躍進”時光

勞動衛國體育制度證明書

勞衛制按照參與者的年齡段,設定項目(組合)和難度係數,分為少年級、一級、二級3個等級,通過者獲得由國家體委和教育部頒發的證書和精美徽章。

為了達標通過某一項運動,同學們利用體育課之外的課間休息,有的天剛矇矇亮就跑到學校,有的放學後還留在學校,反覆的考反覆的練,學校的體育場滿是同學們的身影。

皇天不負有心人,有相當一部分同學通過少年級和一級勞衛制,極少數體育見長的同學還順利通過了勞衛制二級。他們其中的某個單項足以向等級運動員衝刺,這可是整個學校的榮譽啊。

學校操場的廣播喇叭,定時的播放通過勞衛制同學的名單。各班的體育委員,每天都要忙著登記更新同學們成績和名單。我在男同學裡面,體育成績算較差的,尤其是單槓雙槓和墊上運動,總是不能達標。在幾位熱心同學的陪練指導下,我終於通過了少年勞衛制。

昔日的同學各奔西東

時光倏然過去將近六十載,當年的同學們離開學校後各奔西東,有的繼續讀書參加高考,有的因故中途休學,有的參加了工作,有的下放農村十多年後返城……即使同在長沙同一塊天底下,也很少相見或不曾謀面。我參加工作到了湘東的一個地質勘探隊,跋山涉水,沐風櫛雨,為祖國探尋地下寶藏。

長沙記憶 | 我在十六中的“大躍進”時光

律師資格證 鄭壽山供圖

若干年後,我調回長沙,憑著中學時期紮實的學習功底,帶職學完法律專業大學課程,取得國家承認學歷的大學文憑,繼而通過國家律師資格考試,獲取通過率只有百分之幾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資格”。

後記

退休後的閒暇時間,我最喜歡走大街穿小巷,回憶過去,感嘆今日。近幾年,面對城市日新月異的巨大變化,寫作激情油然而生。“還原”昔日的長沙,感悟今日的時代,何嘗不是老長沙人的一種社會責任!

從2015年至今,我已發表四十餘篇文章。今年春節前,偶然的機會讓我有幸結識了“城市記憶”平臺這位新老師新朋友,特別是通過城市記憶,原來十六中的同學“找”到了我,“失散”五六十年的同學得以在微信群裡相聚!我進群的那幾天,群裡一條接一條的歡迎信息,讓我感動不已。有一位同學說,“經常在報紙上看到你的憶舊文章。記得你那時一口標準的普通話,你從一個北京伢子變成了老長沙!”

長沙記憶 | 我在十六中的“大躍進”時光

原來的“允嘉巷”,已經不再是“巷”,而成為高樓大廈間的通道。 鄭壽山供圖

同學們相約今年金秋送爽的時節,無論在北京還是在廣州或是在其它地方的同學…… 都齊聚長沙來相會。

我在同學群裡感言道:

毋庸諱言,我們是歷經貧窮困頓、風雨坎坷的一代人。我們飽嘗酸甜苦辣、世態炎涼……但改革開放又讓我們逢遇了人生歷程中最好的時代。四十年來,我們擁有了前所未有的獲得感與幸福感,更有了做人的尊嚴。感恩改革開放!致敬改革開放!

長沙記憶 | 我在十六中的“大躍進”時光

十六中的地塊上,矗立起“世茂金融廣場”摩天大樓。 鄭壽山供圖

現在十六中已不復存在,允嘉巷亦名不副實,這塊地盤上矗立著323米高的“世茂金融廣場”摩天大樓,但物是人非並不能抹去我心中的憶念 。允嘉巷,同學們和我沒有辜負你滋潤過我們的大好少年時光!

拓展閱讀

允嘉巷:位於五一大道與建湘路交匯處西南面,主巷道東起建湘路,西至落星田,長132米。此處原為允姓人家居住地,故名允家巷,後雅化為允嘉巷。抗戰勝利後,允嘉巷西段南面開辦過私立楓女子職業學校。

20世紀50年代,巷道東段兩廂多為旅店、民宅。西段南面原民楓女子職校併入長沙市第二中學,1956年秋,改設長沙市第十六中學。北面為湖南省運輸管理局長沙公司、湖南省交通廳招待所。80年代開始,兩側臨街房屋陸續改造成商業門面,主要經營五金交電、日用百貨、文化用品、餐飲等,中段南面支巷口建成長沙市教育委員會招待所。

2001年,十六中變更為長沙市旅遊職業中學(現校址位於遠大二路43號)。2011年1月,芙蓉區人民政府對允嘉巷地帶實施棚戶區改造,所有房屋被拆除。(資料來源《長沙市芙蓉區街巷志》)

END

本文由城市記憶CityMemory獨家發佈,作者 | 鄭壽山,編輯 | 城小憶(微信號:chengshijiyiwh),文中標題及圖片為編者所加,未註明出處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